这次是真的要开始了。在范蠡的计划中,这次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等待了那么久,无非就是等待一个一击必杀的机会,一旦杀出,就要让对方毫无反击之力,否则,越国就会彻底消亡。不成功,便成仁。范蠡不可以成仁,勾践更不可以。在范蠡的字典中,没有失败这个词汇。事实上,说是时机成熟,其实越国的国力照比吴国来说,还是弱了太多太多。要想赢得吴国,只能出奇制胜。
这么多年来,范蠡做的也正是这样的事。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范蠡将他最大的精力不是放在壮大越国,而是放在了解吴国上。甚至可以说,连吴国人也不如范蠡了解吴国。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的喜好、他们在意什么不在意什么、百姓对天子的看法、天子对臣民的看法、大臣们之间的争斗、每一个大臣心内的小九九、每一个大臣家里的烦心事……如果要范蠡在吴国办一个八卦小报,那一定会卖得非常好。
他做足了功夫。他始终贯彻自己一贯的方针:不打仗,只攻心。再强大的人也有弱点,这就是范蠡无往不胜的秘诀。与人斗,其乐无穷。此时的吴国就如同是一个牵线木偶,掌握线的人就是范蠡范少伯。为了打败吴国,范蠡开始在全国部署战线。他先将攻打吴国的方略确定下来。他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走陆路与水路,选一队人马沿着姑苏城西边的小溪绕到姑苏城后扎营,这队人只是作为诱饵,只为引吴兵出城。吴兵一旦出城,他就可以派出真正的军队攻入姑苏城,拿下太子,攻下姑苏。这路人马,范蠡决定让勾践带队,一方面可以鼓舞军队士气,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勾践的雪耻之心。
另一路则将亲自由他带队。这一路沿海从水路入淮,在洪泽湖集结,阻击夫差从中原回撤大军。这样一来可以确保大王攻下姑苏;二来可以视情形击溃夫差主力。如果说勾践带的队伍将浩浩荡荡激动人心,那么范蠡带的这一队则是长路漫漫,艰辛非常了。而他的这一路,才是胜败的关键。范蠡将最大的困难都留给了自己,以保证勾践能够顺利入吴,一举成功。
范蠡将方案拿给文种看,让他看看一切安排是否妥当,看看还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文种仔细研究过后,佩服万分地拍着范蠡的肩膀:“少伯果真神人,文种自愧不如。”
范蠡苦笑道:“你刚刚这一拍,我的骨头都要被拍断了。”闻言,文种才注意到,原来范蠡竟是脸色苍白,十分虚弱。
“你为何会如此?”文种问。
“只因连着7夜未睡,太过疲劳。”范蠡说。
“7夜未睡?”文种睁大了双眼,“你莫不是疯了!?又不是明日就要打仗,你到底是在拼个什么命?”
范蠡虚弱地笑道:“我害怕一旦睡去,就会遗漏哪些关键的部分。总要一鼓作气才好。”
“你真是个疯子,大疯子!”文种怒道。
“你不是早就知道我是个疯子么?”范蠡笑道。
“是了是了,我会与你相交这么多年,说明我疯得也不轻。你看你布下的作战计划,也不像一个正常人能做出来的。”文种无奈地说道。
“何以见得?”范蠡问。
文种说道:“没有任何一个傻瓜会给自己身上背负那么重的担子的!给自己施加那么大的压力,几乎是要将你逼到极限!你何苦?”
范蠡却道:“为了大王的信任,这些都值得。”
“你明明知道大王对你的信任只不过是他的手段。”文种说。
范蠡却反问:“是手段与否重要吗?”
一个慈善家资助许许多多的贫苦儿童,他并非为了这些儿童,而是为了给自己积德,或者为了流芳百世,或者为了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但不论原因为何,那些儿童都得到了帮助。一个人,每日为百姓的贫苦而悲伤,总想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脱离痛苦,但从未有所行动,他的同情心丝毫没有到达那些他一心想帮助的人的身上。
不论初衷为何,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就算勾践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拉拢人心的手段,就算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手段,但是既然他做到了,那人们就甘愿被他拉拢。勾践十几年卧薪尝胆,就算这只是装的,人们也心甘情愿为其臣服。因为他做到了,这是最重要的。
当年勾践听从范蠡的话,忍辱负重,为夫差品尝粪便,这一方面为勾践得到了赦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范蠡对勾践的信任而感激。就算每一个人都知道范蠡是个了不起的智者,也没几个人愿意听他的话去舔大便。
这就够了,足够范蠡为勾践付出了一切。
文种却道:“这个问题我不想再与你争论。你现在立刻、马上,去给我睡觉!”
范蠡笑了,“遵命。”
当方案确定下来,范蠡就开始调兵遣将了。
第一步,他让军队将领们挑出出类拔萃的精兵,组成一支精锐队伍。这支队伍要练习在坑洼之地行走时做到如履平地,在山野的河流间迅速疾行,这支精兵必须训练出极强的体能,能够忍耐任何恶劣的环境,能够适应所有的突发状况。
第二步,他让越国的军队练习登城的技能,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如今在电视上总是能在古人交战的情节里看到登城的场景。攻城者架起云梯,士兵们好像蚂蚁一样往上爬。城上的士兵则推着一个又粗又圆的大木棍,将这些云梯推掉。决定攻城结果的就是那些爬云梯的士兵们的速度、云梯的稳度,以及守城士兵的拼命度。
第三步,范蠡将军队带到携李的北边安营扎寨。这个地方的水土最接近吴国。此举则是为了让士兵们适应吴国的水土,以防止当军队打到吴国时,因为水土不服而全军溃败。
范蠡将战争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都想了个遍,并相应地想出解决措施。他在脑海里将吴越战争仔细演习了许多遍,甚至连每一个士兵会有的心理变化都仔细揣摩了一番。勾践害怕失败,范蠡更怕,他甚至将勾践的怕承担过来,给勾践最大的自信,然后给自己更大的压力。这一战实在太过重要,就算潇洒如范蠡者,心情也没办法轻松下来。
越国这边已经是箭在弦上的状态,但对于此,吴国简直是一无所知。夫差仍旧沉浸在他的醉生梦死中,每日在姑苏台上与西施享受着人间的每一滴美好。部署军队的空当,范蠡来到吴国。这一次,他并非为了打探消息,而是完全出于私心。他借着向西施讲述越国最近发生的事,来解西施思乡之情的这个光明正大的理由,与西施再度在御花园内单独见面。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范蠡说。
“要开始了?”西施问。时光过去太久,西施早已不再年轻,但她的脸依旧美丽,身姿依旧迷人。
“是的,要开始了,你的噩梦就要结束了。”
“噩梦?我倒觉得这是一场美梦。”西施笑道,“我与夫差已经做了十余年的夫妻,我与他相敬如宾,他爱我,我恋他。夫差是这世界上最温柔的恋人,最伟大的夫君。”
“你在说什么啊!”范蠡上前紧紧抓住她的双肩,“你是在说梦话吗?还是说这十几年的生活让你忘记了国家的仇恨,忘记了你是一个越国人?”
西施笑了笑,“我没忘。我一直做着你让我做的事。我从来没有背叛过越国,但我说的每一句话,也都是真心话。”
“你爱上夫差了?”范蠡难过地问道。
“当然,我爱他。但是我却一边爱着他,一边做着伤害他的事情。”说到这里,西施眼底里是无尽的悲伤、无奈的悲伤、绝望的悲伤。
“但你不能爱他,他是越国的敌人!”范蠡向西施强调。
“那又如何?”西施冷冷地看着范蠡,说,“不是每个人都和你一样的冷血!人是有感情的,总会被感动!”
范蠡松开了西施,踉跄着退后两步,这么多年,他的眼底容不下任何女人,自始至终,他只在等待西施一个人,而如今,西施却告诉他,她已经爱上了夫差!
“西施,”范蠡声音颤抖,问:“当战争一起,如果我与夫差对敌,你只能救一个,你会救谁?”
西施想也没想,立刻回答道:“自然是救你!”
范蠡还未来得及高兴,就听西施又说道:“只有夫差死,越国才算是胜利,我必须顾全大局!”
“只是为了大局?”范蠡问。
“对。”西施说,“不过夫差死后,我会立刻自杀殉情,去黄泉路上与他相随。”
范蠡苦笑。其实他早该料到的,只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有帝王为了夺得天下而辜负心中所爱,最终赢得了江山,却输了最心爱的女人。范蠡并非帝王,他也不想要什么江山,他却也牺牲了毕生所爱。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就为了一个从未将他当做朋友的勾践吗?
范蠡越来越迷茫了。不过迷茫是短暂的,他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迷茫。越国的军队在等待着他,勾践也在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