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公的成功就在于他先放弃钱财,用来得人心,而这就是舍弃次要的,收获重要的,而正因为这样,宋文公才能统揽全局,当时机出现的时候,才能一击必中。
为了大局,我们该舍就应该舍,如果你不惹痛割爱,就不能获得全盘的胜利。人生难免会有低谷,难免会遇到艰难的抉择,这时,我们就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这样,我们才能果断放弃一些次要的东西,保全大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丢车保帅,以图将来。也许忍到最后一刻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才有希望看到转机,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方才是真正的英雄。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继承了王位。在鲍叔牙的建议下,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国。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成了强国,此时的齐桓公不想偏安一隅,于是亲率大军征讨鲁国。
面对齐国的入侵,鲁国派大将曹沫应战。虽然曹沫深通韬略,但是两国国力毕竟悬殊,三次大战,鲁国皆以失败告终。
就这样,齐国一口气打到了鲁国的都城城外。鲁庄公无奈,只得向齐国求和,并献出遂邑表示自己的诚意。齐桓公同意了,双方约定在柯地举行和解仪式。
在和解仪式的前一天,曹沫对鲁庄公说:“大王是想死而又死,还是愿意生而又生呢?”
鲁庄公非常惊疑:“你这是什么意思?”
曹沫说:“死而又死就是指,如果您不听从我的计策,鲁国就会灭亡,而您也会遭受到齐国的侮辱;生而又生就是指您听从我的计策,这样的话我们的国土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扩大,您也可以高枕无忧。”
鲁庄公当然选择了后者。于是,曹沫把他的计策说给鲁庄公听,鲁庄公连声叫好。
第二天,齐国和鲁国在柯地进行和议。谈判时,曹沫突然行动,用匕首抵住了齐桓公的脖子,然后对齐国的大臣们说:“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我就杀了他。”
齐国的大臣和兵士见事发突然,都不敢向前,连声问曹沫想干什么。
曹沫说:“齐国幅员辽阔,鲁国贫瘠弱小。齐国若是无休止地索取,鲁国就无休止地给予。一旦鲁国城墙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土地上了。你们想想应该怎么办吧!”
齐桓公明白了曹沫的意思,他是想让自己把侵占到的鲁国领土归还给他们。
为了保全性命,齐桓公只得答应了。这话刚说完,曹沫就放下刀子,把齐桓公放了回去。
回到齐国后,齐桓公非常生气,甚至想要背弃盟约,不给鲁国土地。
管仲说:“您这样做不对,曹沫对您横刀相向,是您事先没有料到的事情。在当时处境之下,您没有坚持己见,而是选择了妥协,是您的不勇敢。您答应鲁国归还土地,如果不遵守,就会失去信用。如果您背信弃约,这比丢掉鲁国土地的后果还要严重啊!”齐桓公觉得管仲说得很对,只得忍下了被威胁的耻辱,把土地归还给了鲁国。
从那之后,各地诸侯觉得齐桓公非常讲信用,就纷纷来投靠。齐国因此变得更加强大,齐桓公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如果说,土地是“车”的话,那么,信誉就是“帅”。失去土地,今后,我们可以得到更多,但是失去信誉,我们就会失去一切。齐桓公明白,想要成就大事,信誉才是根本,所以,他才甘愿舍弃土地,保全自己的信誉。
齐桓公有的只是自己的大局观,如果没有胸怀天下之志,他又怎么会放下屈辱,又怎么会听从管仲的建议。
人生,除生死外,无大事,关键时刻,正是体现我们谋全局的大气概,只有心中有全局,我们才能果断舍弃。炼钢需要千锤百炼,成事要能忍气吞声。生活就是如此,忍一忍,反而能够让你离终点更加接近。
很多人总是在问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其实,成熟的标志就是当初我们看重的东西,现在看轻了,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说,自己成熟了。“丢车保帅”和这个是一样的道理,做出抉择,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痛苦的,但是这却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抉择,看轻一些,多为全局着想一些,我们才能看到更加光明的未来。
谋定而后动,和谐助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其中“礼”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一个“和”字。古往今来,任何一个人想要进步,任何一个集体想要发展,和谐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一个人把精力都花在了与别人的争斗上,一个集体的资源被内部争斗所消耗殆尽的话,那么,所谓的发展,所谓的未来,也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所以,对于个人而言,与外界和谐了才能为自己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集体而言,身处其中的每个成员彼此之间和谐了,才会产生正向的“合力”,从而带动整个团队乃至国家的发展。
如果我们过于自我,只是失去听取意见的机会,就会让我们因为一时的意气用事而让全局溃败。与人交往,为的就是和对方成为朋友,就是要懂得和谐,不要总是站在自己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是需要我们学会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问题。盲目自我,不去考虑别人,只会危及自身生命。
在一片森林里,生存着一只鹰王和一只鹰后,它们准备挑选一棵又高又大的橡树来居住,在上面筑巢,然后休养生息。
鹰王和鹰后要挑选橡树筑巢的消息不胫而走,鼹鼠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非常惊讶,它觉得在橡树上筑巢是不明智的,于是,它就找到了鹰王,说道:“挑选橡树筑巢是极其危险的举动,大部分橡树的根已经开始发烂,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你们还是另择良处吧!”
鹰王对鼹鼠的劝告不屑一顾,非常不高兴:“我做什么事还用得着你管?你们这些每天只会躲在洞里的家伙,难道你认为你的眼睛比我们老鹰的眼睛还要锐利吗?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竟然敢来干涉本大王的事情!”
鹰王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没把鼹鼠的劝告放在心上,只想着早日筑巢,然后繁衍后代。
没过多久,巢就筑好了,鹰王和鹰后举家迁徙。不久,鹰后就孵出了一堆可爱的小鹰。
有一天早晨,鹰王照例出去猎食,带着丰盛的食物回到了住处。但是没想到,鼹鼠的话一语成谶,那棵橡树果然倒掉了,鹰后摔成了重伤,它们的孩子无一幸免。
鹰王看着已经死亡的孩子们,感到非常伤心:“我真是不幸啊!我应该听从鼹鼠的建议,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了!”
鹰王自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就目中无人,对鼹鼠的话嗤之以鼻,根本就没去考虑鼹鼠的建议好不好,最终自食恶果。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对待事情都无法面面俱到,如果不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就会导致非常惨痛的后果。放下身段,多去考虑一下别人意见,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而成功也将会在和谐中孕育而生。
生意场上有句话叫和气生财,说的意思就是人和了,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才会顺畅,也才会为双方赢得更多的利润。那么同样,和谐之气在为人处事方面也一样重要。人都是环境的动物,没有和谐的环境,又如何企求个人更好的发展?而往往是,心情可以自控,环境可以创造。只有抱着一种与人为善、求和求友的心态,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一种非常大的谋略,正因为有这样宽广的胸怀,我们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对家和为兴,对友和为贵,这不仅是一句嘴上的空话,更是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脉更宽广,未来更敞亮。
春秋战国时期,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赵惠文王非常高兴,一回国就拜他为上卿。
廉颇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私下对自己的手下说:“我是赵国大将,为赵国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蔺相如只会说嘴,哪还有什么功劳,竟然成了上卿,比我官还大。等到我见到他,一定要好好羞辱他。”
蔺相如听闻此事厚,就装病不去上朝了。但是冤家路窄,有一次,蔺相如带领自己的门客准备出去,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蔺相如马上下令让自己的车队退在一旁,请廉颇先过去。
蔺相如的手下非常生气,认为蔺相如胆小怕事。蔺相如反问他们道:“廉颇和秦王比,谁的势力更大?”
众手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是秦王势力大了。”
蔺相如说:“你们说的没错。全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但是我不怕他。我既然敢当面指责秦王,又怎么会害怕廉颇将军呢?但你们也许不知,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我和廉颇将军两个人同时存在。如果我们两个失和,被秦国知道了,他们就会派兵来攻打我们。为了国家,我也不能得罪廉颇将军。”
这段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听到后非常惭愧。他是个直性子的人,知道自己做错了,干脆裸着上身,背着荆条,来找蔺相如请罪。蔺相如赶忙扶起来他说:“我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已经非常高兴了,您怎么能来向我赔礼呢?”
自此之后,廉颇和蔺相如成为了知心的朋友,全心全意地辅佐赵王。
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选择了回避,选择了顾全大局,处处忍让,以和为贵。最终用自己一片真诚之心感染了廉颇,双方和解并且成为了至交,也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
事实上,在为人处事时为了集体的利益,我们要敢于放弃个人利益,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与身边的人搞好关系。只有和谐才能让你进步,你所在的集体也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先知先觉,全面分析强胜弱
我们总是觉得危机是突然而至的,无法预测,无法防备。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是会有那么一些蛛丝马迹预示着危机到来的可能性。这时,就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神经和深邃的洞察力,发现于端倪,消化于无形。
其实,没有人天生就能先知先觉,但只要你有足够的危机意识,懂得居安思危的智慧,而这正是我们大局宏观的一种体现,这样一来,我们就一定可以发现表面现象之下的波澜,把危机扼杀在摇篮里。
作为一家日用生产小厂,日本的西治会社生产的产品有游泳衣、游泳圈、雨衣、玩具、尿垫等。尽管项目众多,但西治会社的员工总共只有28人,厂小利微,经营一直很不景气,尤其是“二战”结束后,民间购买力下降,西治会社生产的游泳衣、雨衣等生活用品根本就卖不出去,亏损日益加剧,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
不过,西治会社的社长多川博先生从来都没有放弃求胜的信念,他对战后日本的复苏充满信心,仍苦苦地支撑着在商海险风恶浪中飘摇的小厂,期望着有一线转机。
终于,事业的转机来了。有一次,多川博先生从一份日本人口的普查报告中得知,日本正处在战后生育高峰,平均每年出生250万个婴儿。他想:按每个婴儿每年使用两块尿布计算,全年就要消耗500万块尿布;如果每年每个婴儿用4块尿布,那每年就要消耗近1000万块尿布了!
想到这里,多川博先生开始抓紧时间进行调查。他发现,日本还没有专门生产尿垫的厂家。多川博很兴奋,他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一条能从困境中突围的商机。于是,多川博先生当即决定改变经营方向,放弃尿垫以外的产品,把西治会社改为尿垫专业公司,集中企业的人、物、财等所有力量,大力发展婴儿尿垫和尿布的生产。
多川博先生的决定,起初让很多员工不明白,认为放弃游泳衣、游泳圈、雨衣等传统大件产品,专门生产小小的婴儿尿布,恐怕得不偿失。但多川博先生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主张,他坚信这是一条起死回生的出路,只要产品质优价廉,一定会受到日本妇女们的欢迎,打开日用消费品的市场。
终于,经过几年的努力,“西治”婴儿尿布逐渐被日本少妇所接受,成了市场上的畅销商品,每年平均生产达l000万块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如今,西治会社尿垫与日本丰田汽车一样,蜚声国内外,产品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的营业额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高达近百亿日元,多川博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尿布大王”。
及时根据市场方向,改变发展策略,这样,我们才能及时的转危为安。先知先觉,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正确评估,及时转变策略,及时做出调整,你才能够成为变幻无端世界中的真正强者。
当一些问题出现在我们脑海里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做出判断,看这些问题是否真的存在,是否真的影响大局,如果影响,就要全面分析,然后判断出影响,这样,我们才能强胜弱,才能无往而不利。
秦朝末期,天下大乱。刘邦经过长时间的征战,才从各路豪杰中脱颖而出,建立了汉朝。
有一天,刘邦发现很多大臣都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张良:“他们在商量什么?”
张良回答说:“他们在密谋,准备造反。”
刘邦大惊失色:“为什么想要造反?”
张良说:“现在,皇上重用的只是萧何和曹参等那些跟你最亲近的人,而被诛杀的都是和您疏远的大臣。但是如果对每位大臣都进行奖赏,那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就算是把天下的土地都分封出去也不够用。这些大臣就是在讨论这些事情,与其得不到奖赏,被诛杀,还不如聚众造反,或许还能突围出来,保全性命。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们就商量如何造反了。”
刘邦听张良一分析,心里顿时凉了下来:“那朕应该怎么办?”
张良就问刘邦:“皇上现在最恨的人,而且朝中很多人都恨的这个人是谁?”
刘邦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雍齿。”
“正是。如果皇上给雍齿封侯,这样一来群臣们就认为,皇上都能给自己最恨的人封侯,他们的升职也是指日可待了。如此,大家的恐慌心理就消失了,皇上自然就不用担心这场风波再会有什么危害了。”张良不紧不慢地回答说。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不出所料,这些大臣果然安心了,汉朝的统治也得以稳固。
张良不愧是秦末时代最聪明的人,他能从一些大臣的窃窃私语中发现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所蕴含的潜在危机,并且及时向刘邦提出了化解危机的办法,维护了年轻汉朝的安全和稳定。如此先知先觉之人,又怎能不说是大智者呢?
燕子低飞证明暴雨将至,牲畜不安证明地震来袭……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看似偶然,实则在偶然中蕴含着必然。先知先觉的人最擅长的,就是看穿偶然中的必然。时刻警惕,未雨绸缪,不仅避免了危机在实际发生后所带来的损失,而且还能降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成本。
如果你也想做一个先知先觉的聪明人,想要把生活中潜藏的危机消弭于无形的话,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和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如果大家都能看出的危机,就不叫先知先觉了;只有众人觉安,一片祥和之时,才是你最应该保持警惕、绷紧神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