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出现,我们就要果断行动,进行判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万物的来去,都有其特有的时间,每一次选择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能在固定时间里做出选择的话,就会让机会从身边溜走。
机会尽在几秒钟,短时间内果断选择,我们才能让幸运女神来到我们身边。人生充满未知,选择的出现对我们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调整自己,在机会刚出现的时候,果断选择,这样,成功才会向我们走来。
时不待人,人自待,断就要找准时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但是往往说的人多,做的人少。人的一生中会面临很多次选择,有选择就要有答案,这样,问题才能被圆满解决。如果你不能关键时刻做出决断,那么,就会错过判断这道问题的最佳时机,当我们再想将人生这道题做好,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了。
时不待人,人自待。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其实,做决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尽快做出决定,才能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好准备。犹豫不决是成功的大敌,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看准时机,马上出手,问题才能被正常解决。
只有果断决策才不会让人生虚度,有这样一个寓言小故事,它为我们阐述了果断决策的真正含义:
农场上,有一头驴想要吃草,它的主人就在它的左右两边各放了一堆青草,谁曾想到,驴却犯难了,它不知道应该先吃哪堆,于是它开始不断徘徊,直到最后也没能做出选择,结果就只能等待死亡的光临了。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放牛的孩子,发现了一个狼窝,狼窝里有两个小狼崽,于是两个孩子一人抱着一只狼崽,顺着两棵相聚几十米远的树,分别爬了上去。
没过多久,两只狼崽的母亲就来寻子了。其中一个孩子就掐着怀中小狼崽的耳朵,弄得狼崽惨烈嚎叫,狼母亲听到之后,就跑到树下乱抓乱咬,不得章法。
这时,另外一个孩子掐了掐另外一只狼崽的腿,小狼崽承受不住,嗷嗷直叫,狼母亲听到叫声又向相反的方向奔去了……就这样,狼母亲一直在两棵树之间来来回回奔波,最后落得个累死的下场。
驴饿死,狼累死,他们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即他们没有在最适合的时间做出最适合的决定。诚然,人生百味,最大的快乐就是做出选择,最大的痛苦也是做出选择,这就要求我们都要及时选择,要把选择做到位。
其实,选择常伴我们身边,比如我们每天会为了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而做出选择。及时有效地做出选择,这样问题才会解决,而我们的心情也才会变得更美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主,原因不是简简单单一方面的,但是果断决策却是秦国成就霸业的重要保证。当断则断,正因为拥有这样的魄力,秦国才能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才能成为第一个统一全国的霸主。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四起,群雄逐鹿中原。当时秦国的势力最为强大,并且在战争中胜多负少。然而,因为秦国内部大权旁落、穰侯专权、常年征乱、百姓不安,所以始终没能统一天下,秦王苦于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而郁郁寡欢。
魏国的范雎来到秦国以后,有一天,他看到秦王的车马驶过来,故意视而不见。驾车的人看见范雎挡路,就大声呵斥:“秦王来了,闲杂人等速速散开!”
范雎大声说:“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哪里还有什么秦王?”
秦王觉得范雎是一名能人义士,就让左右退去,向范雎跪下请教。范雎却不理他,如此再三,范雎才问秦王:“秦国兵强马壮、幅员辽阔,但是为什么秦国没能实现对外扩张,成就一番霸业呢?”
秦王虚心地说:“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范雎回答说:“我听说穰侯率领大军联合越国、魏国和韩国,千里迢迢去攻打齐国,这个策略是极其错误的。齐国和秦国相距甚远,如果千里迢迢去攻打,兵马劳顿,而且还不一定能取得胜利,反而加重了秦国的负担。就算取胜了,秦国距离齐国太远,肯定会被韩国和魏国坐收渔人之利。所以对于秦国来说,这场征战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秦国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和偏远的国家结交,而攻打自己的近邻,这样才能向外扩张。到那时,自己的土地不断推广,统一大业自然也就能完成了。”
后来,秦王当即完全采纳了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罢免了穰侯,任命范雎为相国,开始了自己的霸业征程,为今后秦始皇统一全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没有范雎的高瞻远瞩,如果没有秦王的英明决断,那么,秦国是不可能一统天下的。拥有魄力,敢于在第一时间做出决断,只有这样,未来才能掌握在我们手中。
生活中的很多人总是习惯说“如果那时候这样,就如何如何”,“如果当初我能知道,会怎么样怎么样”……但是我们要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这就要求我们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因为徘徊犹豫于选择中,而浪费掉自己的一分一秒。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越是早做出选择,就越能早一步和梦想来一次亲密接触。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梦想有着无穷的魅力,而实现梦想靠的则是人生一次次选择的积淀。
机会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如果我们不能快人一步,那么,等到选择之后,就会落后别人一大截。未来很远,人生很长,让时间做帆,让经验做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正确选择之后到达成功的彼岸。
及时判断,把错误断在萌芽期
人生长路中,我们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也能遇到崎岖难走的山路,走错一步,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错误发生,我们就要果断回头,把错误屏蔽掉,让它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失。
人生中出现错误,是每个人的必然经历,有的人选择在错误发生的萌芽期把它扼杀掉,而有的人则是任由其滋长,然后错误被无限放大,这时,我们再想把问题解决就变得千难万难了。
沈从文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作家,他出生在凤凰古城,从小就非常喜欢看木偶戏,并且经常因为看戏而忘记了学习,但是他却乐此不疲。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再次逃课出来,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正好演得“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看,还一边大笑,就这样,他一直看到夕阳西下,才意犹未尽地回学校。等他来到学校时才发现,同学们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迈进校门,老师就非常生气地问他:“你昨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逃课?”
沈从文的脸瞬间红了下来,他低下头沉默不语。
老师非常生气,罚他站在树下,并对他说:“你看看,这棵楠木树每天都在向上生长,而你却不思进取,竟然甘愿做一个没有用处的矮子!”
沈从文听了很不服气,赌气似的站了一天,仍然不肯承认错误。
第三天,老师把沈从文叫进了办公室,意味深长地对他说:“现在,你身边的所有同学都在努力学习,而你竟然跑去偷偷看戏。昨天虽然我说了你,但是这些都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沈从文终于羞愧地低下了头,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自己尊重自己。自此之后,沈从文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成为了中国非常著名的作家。
错误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如果犯错之后,我们不能在其萌芽阶段判断出来,就会任由其滋长,长此下去,错误就会被放大,直到导致失败的降临。
及时发现错误,对错误做出正确判断,然后加以改正,这样错误才会消融,我们才能进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错误,我们才能让错误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料敌于先,必然能够所向披靡,同样的,料错于先,也必然能够无往不利。错误就像海面上掀起的浪花,需要风力的不断推动,才能掀起大浪。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错误的苗头,能够及时做好准备,就必然能够掌握好自己人生的方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包含着一个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即便是古之圣人,也并非时时都是气宇轩昂的挺拔,何况我辈凡俗。如此说来,就没必要苛求尽善尽美,只要我们在错误出现之后,能够及时反省改正就可以了。
但这绝非是纵容错误,区别就在于对错误的认识,以及犯错后的改正。荀子在《劝学》中早有训导:“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犯错并不可怕,有错不改才是致命的。所谓的“弯腰低头”只是表明了一种态度,关键是之后的动作。严重错误造成的巨大损失,往往是由一个小错误开始的。即便是错到了相当的程度,及时地纠正,避免更大的错误和损失,也不算太晚。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李世民和魏征的对话,一直被后人奉为典范,君臣之间相互指出错误,并且不断改正,才使得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
唐朝时期,魏征身为大夫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有人在李世民面前诋毁魏征说:“魏征身为臣子,待人接物却不注重仪容和礼貌,不避嫌疑,影响非常不好。”李世民就派温彦博责备魏征,要魏征一定要改变这种不修边幅的毛病。
过了几天,魏征求见李世民时说:“微臣听说身为臣子的就应该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这样国家才能兴旺。如果做什么事都渴求礼仪容貌,那就说明君主和臣子之间有隔阂。这样下去,国家的命运也就不能预测了。所以,陛下责备臣下,微臣不敢从命。”
李世民忙说:“我知道责备你错了。”
魏征叩头接着说:“皇上能这么说,微臣感到很高兴。微臣能侍奉陛下感到非常荣幸,但愿皇上能让微臣做一个良臣,而不要做一个忠臣。”
李世民就非常疑惑,问道:“良臣和忠臣有什么区别?”
魏征接着说:“所谓忠臣,就是能向君主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忠心耿耿为君主办事,但是却不能被君主采纳,以致招来杀身之祸,陷君主以非常大的罪名。国家将会受到损失,而他却享有忠臣的名声。而良臣就是不但能向君主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并且能被君主采纳,从而,君主和臣子上下齐心,使得国家更加繁荣富强,这就是忠臣和良臣的不同之处。”
听了魏征的解释,李世民感到非常高兴:“你讲得非常好,那么,什么是明君,什么是昏君呢?”
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接着,魏征又举了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炀帝的例子,指出他们灭亡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偏信奸臣,被奸臣所蒙蔽,终其一生也不知道真实情况。魏征继续说:“身为君主,只有多听意见、广开言路、察纳雅言,才能让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然后加以完善。这样,才不会被奸佞之人所蒙骗。”
李世民说:“昏君总是护着自己的缺点,不让这些缺点暴露出来,这样反而会一天比一天糊涂。而明君却是不断暴露自己的缺点,然后加以改正,使之更加聪明。我要经常接受你和其他大臣的劝谏,努力做一个明君。你也要大胆提出意见,努力做一个良臣。”
历史永远不会消弭,数百年之后,李世民和魏征成为了明君和良臣的典范,流传千古。
李世民虽是治世明君,但是他也会犯错误,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让自己当局者迷,只有这样,当错误露出端倪的时候,我们才能及时发现并且改正。
犯错是我们人生中一次可贵的经历,犯了一次小错,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应该避免什么,如果我们不跌小跟头,以后就很有可能会跌大跟头。
最开始的时候,错误是非常微小的,也许我们认为无视它,它就会消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错误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及时发现错误,选择在错误发生的萌芽阶段,果断将其扼杀掉,这样,错误才不会因为我们的纵容而发展壮大。
成功来源于经验的积累,人生需要挫折的历练。犯错只是人生的插曲,永远不会成为我们人生的主旋律。找到自己人生的节奏,随时发现人生中不和谐的节奏,彻底把其根除掉,这样,我们才能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中继续前进。
利弊权衡于先,机会断于其后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原则,总是跟着别人走,那么,就算机会摆在他面前,他也不可能抓住。如果机会出现了,你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去衡量、去判断,就无法让这次机会发挥出它本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