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工作中仅仅是在做,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做到位,这样做只会降低工作效率,根本无法达到预先的目标,更加无法为企业带来效益,最终导致无法升职。相反,踏实工作不但是对工作负责的表现,还是一种对自己的负责人的表现。
浮躁是空谈者的真面目
当听到有人说“浮躁是国人的致命伤”的时候,心中往往会有不服,因为从理论上来讲这正是一个中庸的国度。但是,仔细一想却又感触颇深,上述言论不无道理。
正是因为浮躁,社会上很容易看到:因为一家企业赚了钱,便有很多同类企业一哄而上。
就以影碟机为例,1995年到1998年间,全国影碟机生产企业由十多家发展到了数百家,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以至于有的企业刚开张就开始面临倒闭。
正是由于浮躁,企业不愿苦练内功,而是把赌注押在了广告上,于是导致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价位扶摇直上。一家酒厂曾经就以天价夺得标王的称号,企业效益立竿见影,但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也正是由于浮躁,造成了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绝。例如,在有长途汽车站的附近,10元钱就能买到三包高档香烟:玉溪、中华、红塔山各一包。
以下就是浮躁心态的集中具体表现:
第一,虎头蛇尾,不能认真做完一件事。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能够遇到虎头蛇尾的情况:一件事的开头往往很好,甚至很精彩,但是结尾却无处可寻,即使追寻下去得到的也只不过是一些借口和含糊不清的解释。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开始噼里啪啦,结尾稀里哗啦。
譬如很多企业在年初都会开列一系列计划目标,并且细分到每一个具体部门、每一个单位甚至每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也是按照顺序排好的。但是,到了年底,这些目标计划的完成情况确实堪忧:要么统统没有下文,要么就是只有包含着大量大约、可能等词汇的含糊不清的总结。
可是,如果每一件事都要等人来监督才能积极反馈,那么工作的目的便不知所踪,而工作的意义也会荡然无存。
第二,投机取巧,妄想以小换大。
我们通常能看到周围有很多有才能的人,见过他们的人都理所当然的预设他们的成功,可是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到底原因何在呢?
原来就是因为他们自恃聪明,习惯于在工作中投机取巧,妄图以小换大。因此,他们希望到达辉煌的巅峰,但是又不愿意经过艰难的跋涉;他们渴望取得胜利,但是有不愿意作出牺牲。然而,投机取巧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成功者的秘诀恰恰就在于他们能够克服这种心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看见一只年幼的蝴蝶在茧中奋力挣扎,觉得它太辛苦。于是,出于怜悯,这个人就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剪掉一些以方便它能轻易爬出。然而不久,这只幼蝶竟然死掉了。这是因为幼蝶在茧中挣扎正是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只会令其丧失生存和飞翔的能力。
同样的,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或许暂时能让你获得便利,但是在心灵中却埋下了长久的隐患,从长远看来,你受到的伤害将与不仅于此。
第三,宽于待己,用最低标准要求自己。
这些年,在大学生中间掀起了一股“考证热”。很多在校大学生为了毕业易于找到工作,在校期间疲于考取各种名目的证书,当然其中不乏弄虚作假之流。他们似乎在为自己的增值,殊不知却是样样通样样松。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经说过:“‘万事通’在过去是稀缺人才,到现在却是一文不值。”企图掌握好几十种职业技能,还不如选择精通其中的几门。什么事情都略知一二,还不如在某些方面懂得更多,理解的更透。
正因为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做到的往往就是“精”而不是“通”,所以我们需要不停加强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依靠艰苦训练强化自己的专业地位,直到比你的同行知道的多。如果无法比他人做得更好,那么就别妄想超过他人,更加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也使得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第四,应付了事,做得差不多就好。
每一家企业都可能有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但是却没有及时完成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却不愿尽到自己的责任。对这样的人而言,工作也只不过是一种应付:加班要应付,上司分配的任务也要应付,工作检查更要应付,甚至于就连睡觉时也忙着思考怎么应付明天的工作。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他们在应付中生活,以应付为伴,坚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从不打算去认真、踏实地做好一件事情,更加不可能有奋斗目标,也就没有成就感,终日心思惶惶,过着辛苦的日子。
而且,应付了事是员工缺乏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工作上的失职,也是隐藏在我们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颗定时炸弹,时机一到就会怦然爆发,贻害无穷。
第五,偏离目标:没有一件事是正确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他的第一要务就是找准目标。
工作中,找准方向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责任。因为一定时期内,一个人或者是一家企业的目标往往是统一的,资源和能量也是有限的。一旦你的工作偏离了企业的目标,那么你的工作非但对团队没有任何意义,还会占用公司资源,这时候你的工作将会因此给公司带来双重的损失。
第六,眼高手低:不能做到实干。
曾今有一个聪明但是很自负的学生参加考试。等到试卷一发下来,他只是大只浏览了一下,除了卷首“请先看完所有题目后再开始作答”的字样外便不再看其他的了。试卷由100道是非题,以他的实力大约30分钟就可以完成。于是,满怀自信的他便开始答题。
考试开始两分钟后就有人笑容满面地交上了试卷,这个聪明学生就在心中暗笑对方交白卷。然而再过5分钟又有七八个学生交卷,并且都是笑容满面的,看起来并不像是交白卷的样子。为此,聪明学生看到自己才做了20道题后便奋笔疾书,加快答题速度,埋头作答。
等到他做到76题的时候,赫然发现题目中写着“本次考卷无需作答,只要写上姓名交卷便得满分,并且多答一题多扣一分”。正当他满面疑惑地准备向老师询问的时候,只见同时有数名考生也同样在迷惑地四处张望。
这时,聪明学生看着试卷第一行的说明“请先看完所有题目后再开始作答”,不禁痛恨自己作答的快速。
在我们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不难看到类似的情形。自视过高、不听劝诫,这些都是一般人经常犯的错误。尤其是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实干的心态正是我们所必须首先拥有的,只有把自己内心中的死水倒掉才能承接学习过程中不断注入的甘泉。
喜欢说“差不多”的人太浮躁
在职场常常能够听到这样一句话:工作不用太认真,差不多就行了。近年来,听到这样类似的话越来越多。可是这种工作态度所引起的结果却往往会被很多人所忽视,殊不知这种工作态度对我们职业生涯将会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成败,说起来似乎很遥远。但事实上,两者之间就只差那么一点点。
两个乡下人一起来到一座大城市,都选择了卖菜为生,并且在一个菜市场上相邻的两个摊位。虽然都是卖菜,但是几年下来却卖出了天壤之别。一个成为了蔬菜批发商,手里两百多万。另一个却因为生活无着落,只好回到了乡下。
就拿着两个卖菜的人来说:成功者每天卖菜都会拿出一点时间把黄菜叶子和烂根去掉,把菜弄得水灵灵的好看;而失败者却从没有对此加以注意,在他看来黄叶子和烂根都是正常的。另外,成功者每天都会把菜摊收拾得规规矩矩,把菜码放得整整齐齐,让人看着就舒服;而失败者只是把菜往地上一摊便不再理会。而且,成功者每天都要多卖半个小时,尽力全部卖完;失败者则认为无所谓,今天卖不完还有第二天。
就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别,日积月累,两个乡下人一个在城里站住了脚,另一个只好回到了乡下。
工作中,你觉得自己与他人的水平差不多,所做的工作也不相上下,然而到了升职的时候却总没有你的份。追根究底就是因为你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很多人做了不少的努力,付出了许多的精力,但是当工作即将完成的时候却又开始放松了。成功就在这最后一步,而这被忽略的一步恰恰是最重要的。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做好这最后一步,工作的结果才能体现出来,少一点都不行。正是因为这最后一步,你也失去了很多晋升的机会。
越是细小的地方就越需要仔细,小小的细节就能折射出很多的东西。销售员注意细节会让客户感受到一份责任,从而赢取长期的信任和合作。财务人员注意细节则会减少公司资金的漏洞并能及时挽回损失。关注细节并非杀鸡用牛刀,因为事情都是积累而成的,今天的一件事做得不到位,那么最终只会给自己堆起来许多“差不多”工程,只能自食苦果。
一步步到位,那么之后步步也不会到位,最后当你看到事情的漏洞无法弥补的时候也就是自己被惩罚的时候。
力争把工作一次性做到位,在第一遍做的时候就要把事情做好。如果第一次不把小事做好,那么以后就要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现代职场上,公司里的很多员工凡是得过且过,总做总是做不到位,因而在他们的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半成人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生非就是破坏性地工作;
一成的人正在等着机会,也就是不想做;
一成半的人正在为增加数量而工作,即是蛮干、傻干、胡干;
一成人没有为公司做出过任何贡献,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做,但是无效劳动;
两成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者方式工作,代表着虽然想做,但是不会正确有效地做;
只有四成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是绩效不高,这也就是不能做好,工作不到位。
仅仅做事而不会做成事的人大有人在。虽然不少人看起来一整天都很忙,似乎有做不完的事,却忙而无效。要想从“做事”变成“做成事”,首先必须做到任务一旦明确就必须完成,不允许任何借口和拖延。
小事做到位,大事自然就能做好。在职场中拼搏,我们一定要把“做事做到位”当做一种习惯,一种态度,最终我们便会与“胜任”、“优秀”、“成功”结伴。
一位大师曾经说过:“如果能尽到自己的本分并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某天你就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凡是追求得过且过,从未为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努力,那么你将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
做事本身并不难,每个人都在做事,天天都在做事,难的是把事情做成功、到位。差不多就意味着差很多,凡事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到精益求精。只有在严谨的工作态度下,才能做到不敷衍,认真去做,这样才会能将自己的工作做成功,做到位。
把事情做到位是每一位员工最起码的工作准则,也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位才有可能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做事要把想法立即付诸实施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故事:一个人看到家中挂相框的钉子松动了,于是就去找锤子来钉钉子。接着,看见锤子柄断了,于是又去砍树来做锤柄。又看到砍树的斧头生锈了,便又想到去找一块磨石,于是就去山里凿石头。可是半路上碰到了一个熟人聊了一会儿,于是便忘记自己要干的事,回家去了。还有一个相似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孩子外出玩耍发现了一只小麻雀。于是,他决定带回家喂养起来。可是,在他把小麻雀放到家门口而自己去询问妈妈意见的时候,小麻雀却被一只黑猫吃掉了。虽然妈妈答应了小男孩的请求,但是麻雀已经不在了。
两个故事中的主人翁或许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我们苛求“万事俱备”固然可以降低出错率,但是它也会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而后者才是致命的。如果我们妄图等到“万事俱备”之后再采取行动,那么我们的工作也许永远也无法完成。世界上永远不可能存在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
因此,无论从事什么样的事业,当老板给你安排某项工作之后,你首先必须抓住工作的实质并当机立断,立即采取行动。只有这样,成功才最有可能垂青于你。
可是,我们往往事先总是有积极的想法存在,但是头脑中却又冒出来“我应该先……”的想法。这样一来,人便已经陷入了“万事俱备”的泥潭。一旦陷入,结果就是未知数了。你举棋不定,无法决定什么时候才开始……时间不断地被你浪费掉,你亦处于失望之中,最终工作仍旧悬而未决,而你却只剩下一片懊恼。很多时候,如果立马开始工作,你会惊讶地发现其实所谓的“万事俱备”也不过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而且对很多事情,一旦开始进行便会有许多的快乐和乐趣随之而来,这样也会加大成功的概率。然而,一旦推迟工作而去期待所谓的“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的话,非但会很辛苦,还有可能失去应有的乐趣。就像是一个艺术家行走在路上,某种灵感就像闪电般进入其大脑里一样……
因此,当我们沉浸在诸葛亮演绎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神话般的磅礴的历史演义中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脱离现实,因为现实中完事追求“万事俱备”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被失败抓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万事俱备”就是一个会窃取你宝贵时间和机会的“窃贼”。让你的工作不能迅速、准确、准时地完成,进而毁掉你在老板眼中的形象。
如果你希望能够在老板面前以“积极者”的形象出现的话,那么赶快鞭策自己远离“万事俱备”思想的束缚,立马着手手中的工作吧。只有立即行动才能钳制“万事俱备”的重重束缚,把你从其陷阱中解救出来。
而一旦你成为一个做事迅捷的人,那么你也就成了老板心目中的一块“宝”了。这正是因为,老板除了布置工作以外便无需那些立即行动的人再另外辛苦鞭策监督了。
立即行动吧!这种态度还会消减准备工作中看似可怕的苦难和阻碍,引导你更快地抵达成功的彼岸。
有一个农夫新购置了一块农田,可是却发现农田的中央有一块石头。于是,他问卖主为什么不将它铲除掉。卖主则回答他说因为石头太大。
于是农夫立即找来一根铁棍准备将石头撬开,于是便发现其实石头的厚度还不到一尺。最终,只是花掉一点时间就把石头搬离了农田。
也许,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要做到“立即行动”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这样难免会发生失误。可是,最终你会发现,“立即行动”的工作态度却会成为你个人价值的一部分。当你养成这种习惯的时候,你便掌握了个人进取的秘诀。而当你下定决心永远以积极的心态做事的时候,你就是在朝着自己的成功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立即行动才能达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