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隐含了很大的“委屈”。但是,郑宝用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并离开公司。相反,在真正“晓之以理”后,郑宝用的心情逐渐平复了下来,开始自觉调整心态。后来,郑宝用转岗负责公司宏观产权和资本运作,者对其而言可谓是完全未知领域。但正因为鲜有人做过,因此做好就显得尤为重要。
郑宝用率手下铆足干劲,在实践中学习。这之后,在华为电器与爱默生合作的时候大获成功。通过一系列大规模的资本运作,以郑宝用为首的一批华为人迅速成长为资本运作专家,华为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基本运作经验。这些为今后企业进一步发展开了头,奠定了基础。华为人经过资本市场的历练之后,对其的认知和理解令很多国外投行专家都大为惊讶:“从前接触的华为人对资本运作都十分陌生,唯独郑先生确实一位专家。”
曾今有过怨气也罢,有过怄气也罢,当一切释然后,是非对错已经不再需要纠缠了。郑宝用的放弃私人利益,对企业决策的理解和忠诚,是很多员工所不能做到的。也正因为他做到了这一点,他才能成为资本市场这一新兴领域的专家,既开拓了眼界,还成就了企业的新发展。
对企业、员工而言,只能向前看,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当我们斤斤计较时,我们便把自己引入了矛盾的漩涡;而当我们积极行动时,我们就有了工作的激情,也才真正与企业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其实,没有人会在职场上一帆风顺,而恰恰看似不顺利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成功解决问题则将使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成长。
而且,越是重大的问题就越是我们获得磨练和成长的绝佳时机,这也符合了企业的用人观。很多企业是否中用一个人,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正是这个人是否曾今经历过重大挫折并从中学习改进自己。很多企业会有意识地磨练员工,甚至会有“七上八下”的干部考核制度。只有经受住最终考研的人才可能受到提拔和重用,也才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决策并承担重大的责任。
结成命运共同体是企业也是员工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高目标。一旦达到这个目标,那么员工与企业都会像鱼和水一般,相互离不开对方。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也要依托企业这个平台。企业兴,则员工兴;企业衰,则员工亦衰。格兰仕、华为是这样,微软、IBM也是这样,沃尔玛同样是这样,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的。
表现五:今日之事今日完成
古诗名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是多数人所熟稔的,但我们的生活中却对这句至理名言置若罔闻。面对未完成的任务时,人们时常会说:明天再说吧!这是给自己找借口,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拖来拖去,等事情堆积成山,不得不做了,又都会赶在一天完成,无法保证质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逝去的岁月不能重来,但却会在你的脸上留下痕迹。这些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时间的宝贵。无论贫富,人总是无法让时间宽限哪怕一分钟。时间也绝不会停下来等谁,更是无法回流。因此,你应当做到:不要去怀念已知的过去;也不要去憧憬未知的将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握现在,因为他正在点点滴滴地流逝。你需要把握住现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
在时间问题上,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把握时间,疯狂地拼命工作。他们有热忱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他们可以从清晨工作到深夜。在他们看来,一天的事情不做完就绝不休息。
但是,他们也很重视工作的效率,在与客户面谈之前,都会做好调查工作。他们总在你好最佳会议方案之后为客户提供最需要的信息。所以,正是面谈开始的时候,他们就会催促对方开门见山地讨论事情。可见,他们十分珍视双方的时间。
中国一位顶尖的保险行销员为了实现他第一的梦想,一直以来全力以赴在工作。我们可以看一下他一天的行程。从早上五点开始,便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活动:6点半往客户家打电话确认访问时间;7点吃早餐,同时与妻子商谈工作;8点到公司上班;9点出去行销;18点下班回家;20点开始读书并自我反省,安排新方案;23点准备休息。这就是他一天的生活,从早到晚一刻也不闲着,都是在工作。
我们每天都有当天的任务。今天的任务是新鲜的,并且与昨天的任务有所不同,而明天还有明天的任务。所以古人才会说:今日事,今日毕。应该在今天必须做完的事决不能留到明天完成。相反,今天搁置不做留待明天来做的,就是拖延。实际上,在拖延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经理早就足够把事情做好了。
拖延不但是阻碍人进步的恶习,更是事业成功的敌人。工作太无聊、太辛苦,工作环境不佳,老板计划不合理等等,都可以成为喜欢拖延的人的藉口。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不管采用什么手段,鞭策也好,奖励也好,一定要养成今日的事情今日完成的良好习惯。
在所有老板心目中,最理想的也是“今日事,今日毕”。所以,作为一名独立的员工,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作聪明,妄想工作会像你的计划一样向后拖延。其实,每一位成功的人都会将工作期限谨记在心,并能在期限内出色完成工作。
把工作在今日完成,这是保持恒久竞争力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唯一不会过时的品质。一个总是能及时或提前完成工作的员工,无论什么年代都能让老板为其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所折服。
培养务实负责特点的方法:
方法一:务实需要从小事开始
这个社会中,最缺的其实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务实、踏实、做事严谨、不眼高手低的人。与过去只知道顺从、唯唯诺诺的人身依附式有着本质不同的是,这些其实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平等契约的严格遵守”,包含了“从小事着手”的智慧、勇气和人生态度。
务实,首先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人生价值。然后,脚踏实地地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着手。一个如何的人才能认识自己呢?答案绝不是思考,是实践。尽力去做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小猴喜欢读书,喜欢学习,因为老师告诉他多读书会很有用。但是,他一直疑惑着,酒精能做什么,自己做什么才能算是有用。
于是,小猴就去问他妈妈,自己到底能做什么。猴妈妈却反问,小猴想做什么?小猴回答说,这也正是他一直在思考的。于是,猴妈妈就让他好好再想想这个问题。
想了整整一天,但是小猴还是一无所获。小黄牛可以耕田,奶牛可以产奶,可是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呢?第二天,小猴还是不能想出自己究竟能做什么,很是着急,猴妈妈便建议他四处走走。
于是,小猴走出了家门。当经过松鼠家门口的时候,松鼠家的房门坏了并请求小猴帮忙给他弄一下。可是,小猴却回答,自己很忙,正在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久,小猴经过了大白兔家的门口,大白兔希望小猴给小白兔上课。可是小猴还是回答自己很忙,把补课的事情推掉了。在森林呆了一天,小猴最终还是没能想出自己能做什么。
第三天,小猴更加着急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于是,小猴决定去请教智慧老人。当小猴把自己的困惑告诉智慧老人之后,老人就让小猴先把树上的香蕉摘给他之后,才会告诉他。小猴非常高兴,轻而易举地把香蕉摘下来交给老人。
智慧老人笑着对小猴说:“现在你终于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了吧,你能摘香蕉。”智慧老人又继续说道:“你还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譬如给松鼠修门,给小白兔补课,虽然你放弃了尝试的机会。如果你还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那么就要多尝试一下,不可以一直只是想而不去做。”
很多人渴望发现自身的价值,渴望获得成功,但是却总是陷于思考。如果一直这样,而不是从身边的小事入手,这样就会失去很多自我展示的机会以及走向成功的契机。
如果你问如今的学生,工作是否好找,相当的一部分会告诉你不好找。而当你问企业的经理们,人才是不是很容易获得,同样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会说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各种原因,绝非“信息不对称”所能解释得了的。
我们以前强调的是干一行爱一行,强调奉献精神,要求人像一颗螺丝钉一样朝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压抑了很多人个性、才能的发挥和人生价值、个人权益的实现。也许是因为被压抑太久,所以反弹的更厉害,现在的人们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过于强调自身价值,过分索取,同时却忽视了身上的责任和义务。一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实际经验和业绩并没有多少,但却在待遇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认为自己受了委屈。他们总是抱怨没有遇到伯乐,而自己这匹千里马不能一展所长。
“眼高手低”是当今很多毕业生共同的缺点。毕竟初入社会,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简单地认为本领在手,天下尽归我有。不过,当他们真正做起事来,却会因为心浮气躁而不知轻重,小事不愿意做,大事又做不了。但如果他们虚心向学,过不了几年就可以担当大任了。不过,很多人眼界却常常太高,拿不起又放不下,悬在空中。现在很多工作都要求工作经验,其实这里所谓的“工作经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被社会现实打磨出来的直面现实的态度。你现在所能做到的也许就是像小猴一样,能摘香蕉,给松鼠修门,给小白兔补课。但是,你却只是在四处张望而忘记了身边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此以往,你将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
人生无小事,实际上,每做一件事都是对自己素养、品行、学识的一次修炼。因此,千万不能因为一件事小或者低微而去歧视它,放弃是自己获得一次修炼的机会,也失去一次提高自身的可能。
曾担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在其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时候,曾写下传记。传记里说,他刚开始的第一份工作是进一家大公司当清洁工,只是因为他是牙买加人。在这种公司里,牙买加黑人只有一个工作可以做,那就是清洁工。但是他做每一件事都很认真,于是,很快,他就找到了一种拖地的姿势,这样能把地板拖得又快又好,人还不容易累。这被老板看见了,并且观察了一段时间后看出这个人很有潜力,是个人才。然后,老板很快就破例提升他。这就是鲍威尔人生的第一份经验,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有人认为,主动去做打扫卫生、整理办公室、泡开水等琐事是一名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这是不无道理的,往往就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小事才能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当然,领导之所以不放手给你去做大事,就是因为他还不能确定你是否具备相应的实力。有时候,一些精明的主管会在选拔一个人之前会采用几件小事来考验他的工作作风、办事能力以及是否有眼光。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云“于细微处见精神”;同样的,现代人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件小事都不愿做、做不好的人,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就可想而知了。更何况,很多的“大事”不都是由一系列的琐碎小事组成的么?
年轻人容易好高骛远,不擅长做日常工作中的小事。而其实领导考察你的,就是从小事开始的。所以,无论领导交代给你的事情有多么的细碎,或者根本不在你的职权之内,你都要及时、充满热情地完成。即使领导不再追问也不能不了了之,一定要对这件事情有所交代。只有通过做小事逐渐受到老板信任和肯定才会更有做“大事”的可能。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另一种“眼高手低”,也即是眼界高远,心怀大志却脚踏实地,从小事开始。只有这样做了,我们才能迈开脚步向成功前进。
我们之所以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机会总是突然来到,不知不觉中到你身旁,而你甚至于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哪个是机遇而哪个不是。
方法二:立即行动,亲身实践
如果我们认准一份工作,那么我们就应该立即行动,因为世界上有93%的人会因为懒惰而变得一事无成的。每一天都有各自的理想和决断,今日事今日了,一百次的胡思乱想都抵不上一次的行动。
有一位心理学家常年一直在寻找成功人士的精神世界,他发现人身上两种本质的力量:一种是严谨而缜密的逻辑思维引导下的艰苦工作;另一种则是在突发、热烈地灵感激励下即刻采取行动。
当可能会改变命运的灵感在俗世生活中爆发的时候,如果还要等到“万事俱备”才去做的话,绝大多数情况下,灵感会被浪费掉。在此之后,人们又会回到原本的生活常态: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就照常进行。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内心的冲动正是人类潜意识影响客观世界的直接方式。
世界上永远不会存在绝对完美的事,而“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代指。一旦拖延,一味去满足“万事俱备”这一线性条件的话,不但会事倍功半。还可能使灵感本身是去了应有的乐趣。用缜密的思考来掩饰不作为,这样甚至比一时冲动形式还要糟糕。
试图等到“万事俱备”之后再行动,那么你的工作永远不能开始。往往在事情来临之前,人们总是必须要现有积极的想法,然后头脑中浮现出“我应该先……”的想法。这样一来,人们的一条腿已经踏入了“万事俱备”的泥沼。一旦陷入,你将犹豫不决,不知所措,无法决定什么时候开始行动,而时间也会逐渐被浪费掉。而最后,人已陷入了失望的情绪中,只有以懊恼来面对悬而未决的工作了。
威廉·詹姆斯说过:“灵感的每一次闪现和启示都让它像气体一样毫无痕迹地溜掉,会比丧失机会还要糟糕,因为它在无形中阻却了激情的正常喷发。如此一来,人类将不能聚集一股坚定而快速应变的力量对付生活中的变化。”
沃尔特·皮特金还在好莱坞的时候,一天,一位年轻的粉丝向他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意见——投资一千万拍一部电影。在场所有人都被吸引了过来,这显然值得考虑。接下来要讨论一番,最后决定如何去做。但是,当其他人正在思考方案时,皮特金突然打电话给华尔街拍电报,电文把这个方案详尽地陈述出来。当然,这么长的电报价格不菲,但它表达了皮特金的信心。
出乎意料的是,亿千万美元的电影投资就因为这个电报就被拍板决定了。假如他们再拖延的话,这个方案极有可能就在他们过分小心的攀谈中被取消掉,至少也会失去它本身的光泽。但是,皮特金立马付诸了行动。终其一生,他培养灵感并信任它,将它作为最值得信赖的心理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