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意识会让人志存高远,会让人有前进的方向。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人要有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还必须为了大目标而牺牲小目标。”
结果意识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在这个时代,“忙人”很多,他们急急忙忙地做这做那,但回头一看,却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他们常常把“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却没有想过,这种忙只不过是穷忙、瞎忙,并没有为企业和自己带来利益。纵使有千万个理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因为我们是靠结果生存的,依靠理由我们是没法生存的。公司是员工努力证明其工作成果的战场,无论何时何地,一旦你所做的事情没有结果,那么你将永远只是一颗被弃的棋子。证明自己唯一的标准就是结果!
价值意识让我们谨遵经济的交换法则,让我们的价值不断提升。我们都知道客户之所以向企业支付金钱,就是因为企业为客户提供了令他们满意的价值。所以,他们愿意用货币来交换,并让企业得到发展。那么,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这样的。公司之所以给员工提供工资、奖金、培训以及各种提升机会,正是因为员工为企业创造了足够的价值。我们希望企业不断地给我们涨工资奖金、提升职位,这些要求十分合理。但是,正如企业希望有更多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一个道理,我们必须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观念决定一切!只有在头脑中遵守这三种意识,我们才能将其付诸实践之中。并且,在行动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紧紧地抓住几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创新、合作、服从。
西点军校里,“服从”不需要任何借口,忠诚也是军人的形象。而在实际工作中,也是这样的。我们只有服从领导和团队的指挥才有可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要把服从作为核心理念来看待,老板就是老板,而员工也就是员工。服从让我们创造价值,每个人都要有意识地服从老板、上司。如果存在不同意见,可以在老板没做出最终决策的时候提出,但一旦老板决定了,那么就必须要服从决定,即使这个决定违背了自己的本意,也要“盲从”。“令行禁止”的企业才会有高效率,也才会有竞争力。
个人必须服从于团队。没有服从就不会有团队的成功,当然也就不会有个人的成功。所有团队运作的前置条件就是服从,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而所谓的宏伟蓝图、长远计划等都是在服从的前提成立的,否则一切的计划都等于空谈。服从命令才是执行的保证,如果没有员工能够执行好公司的策略,又怎么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业绩,又怎么能让公司实现目标呢?杰克·韦尔奇说过:“战略不过是一张纸而已。但一旦没有出色的执行,就是一张废纸。”
由于我们太过保守,过于墨守成规,使得我们的工作没有进展。改变这样的现状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创新,用心、用脑去做事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而言,创新已不再是单纯的研发,而是寻找做一件事的最佳途径。当我们有这种意识的时候,那么我们就都能够做到创新,而且在看似条件越是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创新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工作中的创新总是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意大利米开朗琪罗雕成了著名的大卫像,而所用的材料却是当时其他雕刻大师不要了的大理石。虽然这块大理石中间缺了一大块,但他却将其变废为宝,雕成了大为站立面对巨人的姿势,极好弥补了大理石的缺陷并使之成为传世之作。
创新的不竭动力正是对学习新鲜事物的热忱,饶有兴致地接触、体验甚至使用。新中大软件公司总裁石忠韶对于那些恐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人明确地提出了一个与时代接轨的观点,他说:“对企业而言,什么才是创新的商业模式?是传统商业模式加上互联网工具。”
如果没有团队或者竞争对手的良好合作,我们就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只有合作才能使我们实现目标的速度更快、时间更短。假设企业是一艘巨大的航母,每一位员工则是它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这艘航母能否向自己的预定目标前进,主要依据其全体员工能否精诚合作。只有每一个员工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射出的利箭才能以无往不利的力量射中靶心。
比尔·盖茨也认为:“在一家全体雇员都具有高智商的公司里工作,如果能够有效地合作,就会让公司的聪明人彼此之间发生可能的联系。也就是,当这些高智商人才良好合作时,其能量将会冲出一条路:交叉合作的激励会产生新的思想能量——那些并不是那么有经验的雇员也会因此被带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从而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表现五:怀有“待人如己”的心态
待人如己是很多成功者的宝贵经验,凡事能为他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当你是一名下属的时候,你应该多考虑上级领导的难处,给领导一些同情和理解;当你成为一名领导的时候,则需要考虑下属的利益,对他们多一些鼓励和支持。”
待人如己是一种动力,它可以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我们尝试待人如己的时候,可以多替上级领导着想,那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并影响和感染包括领导在内周遭的人。这种善意最终会回报到你身上。也许,你今天从领导处获得的那一份同情和理解,极有可能是从前你在与人相处时遵守这条规则所产生的有益结果。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给其儿子写过一封信,信中告诫儿子道:“要是你把工作当做一种乐趣,那么人生便是天堂;要是你把工作当做是一种义务,那么人生便是地狱。”这是一种内在于外界之间良好的互动,相信任何人都会从中受益。他在信中还写道:
亲爱的约翰:
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你一件事,那就是我从未尝过失业的滋味。这并非因为我运气好,相反,是因为我从未把工作当做毫无乐趣的苦役,并能从中找到无限的乐趣。
工作是一项特权,它可以在维持生活的基础上带给你更多的物质。工作是一切生意的基础,一切繁荣的来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同时,工作还能让年轻人奋发有为,比他们富有的父母做得更多。工作用最微弱的积蓄展现出来,并为幸福奠定基础。只有工作才能给予我们最大的恩惠,从而给予最大的结果。工作是一种食盐,可以为生命增添味道。然而,人们首先必须爱它。
在我初涉商界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别人说,一个人想爬到高峰就必须要做出很多牺牲。然而,岁月流逝,我开始明白许多正在攀向高峰的人并非在“付出代价”。他们正是因为真正热爱工作才会努力工作。每一种行业中,向上攀登的人都由衷地喜欢着其所从事的工作,所以才能完全投入、专心致志。成功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痛苦终将过去,而美丽却将永存。”对工作的热爱是一种信念。而我们只要怀着这份信念,就可以把绝望的大山凿成一块块希望的磐石。
但有的人始终在寻找着“完美的”雇主或工作。他们有宏伟的野心,但对工作却太过挑剔。其实雇主需要的,正是那些准时工作、诚实而努力的雇员。而他也只会把加薪和升职的机会留给那些非常努力、忠诚、热心并花更多时间工作的雇员,因为这是经营生意而非慈善事业。他需要的是,并且只会是那些有价值的人。
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大的野心,他至少需要先起步,这样才能逐步走向人生的高峰。一旦起步,继续前进就并非难事了。工作越是困难或不愉快,就越需要马上去做。倘若等待的时间越久,瞄准的时间越长,那么射击的机会就会越少。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一份工作的经历,那份工作从来没有是我感觉到枯燥乏味。那时候,我虽然每天天刚亮就必须得去上班,办公室点着昏暗的油灯,但这反而令我非常的着迷和喜悦,连办公室里所有的繁文缛节都无法让我对此失去兴趣。而结果是,雇主总是不断地在给我加薪。
我们应该意识到,收入仅仅是你工作的副产品,出色地把你应该做的事做完,理性的薪水也就一定会到来。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劳苦的最高报酬是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那些头脑灵活的人拼命劳作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令他们工作热情得以维持下去的东西要比这个要高尚得多。他们从事的工作,在他们眼中是一项迷人的事业。
老实说来,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野心家,我从小就有着有朝一日成为富豪的梦想。于我,受雇于休伊特·塔特尔公司是一个锻炼我能力、让我能够一试身手的理想机会。公司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妙趣横生、广阔绚丽的商业世界的景象。通过它,我懂得了尊重数字和事实,我也看到了运输业的影响力,更培养了我作为商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这一切都在我之后的经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多年来我内心总会情不自禁地涌现出无尽的感激之情。我一生奋斗的开始来自于那段工作经历,它为我的奋斗打下基础,我永远都会感激那份最初的工作经历。
工作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
倘若你赋予了工作某种意义,无论工作是怎样的,你都会觉得开心。自我设定的成绩无论高低都会让人从中获得乐趣。倘若你不喜欢做的话,无论事情如何的简单也会变得困难而无趣。当你大声埋怨这份工作十分累人的时候,就算你不竭尽全力,你也会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则会大不相同。事情就是如此的。
如果你把工作当做是一种乐趣,那么人生就是天堂;反之,如果把工作当做一种义务,那么人生就是地狱。对于愉快的生活而言,勤奋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真是在我们看来无聊的工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物质保障,也带来了生活的意义。所以,我们对工作不应该是厌烦的态度,而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工作。作为回报,工作也会让我们收获成功与快乐。
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也会给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并仅仅一味地抱怨,那么最终便可能会一无所有。
培养实事求是精神的方法
方法一:换种方式重来
我们常说,如果在一个地方打井但一直不出水,那么就不要继续了,而应该考虑换个地方继续。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人、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快,就必须学会开拓新领域。一个人善于“换个地方打井”,那么他创造发明的思路就会更广,在单位中就更容易脱颖而出,组织在竞争中更容易立于不败之地。
有一位青年报的科学编辑,工作很出色,但是人才济济的单位里却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最理想的光芒。在工作中,她发现,很多青年读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却无处倾诉交流。于是,她突出了一条新创意:开通一条专门面对青年读者的心理热线。
这是一个全新的想法,但在很多的编辑和记者看来,自己的主要工作还是写作和发表新闻稿件,要花时间做这样的事情未必值得。但领导还是同意了。热线很快就开通了,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在社会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而电话也几乎被打爆。众多青年读者的心声也通过一条简单的电话线汇集起来,也为这位编辑提供了很多写新闻的素材。再后来,根据实际需求,报社干脆开辟了一个新的版面——《青春热线》,每周四个整版的篇幅发表读者的心声。《青春热线》很快就成为该报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而这位编辑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新闻界最高的编辑奖——韬奋奖。
这位编辑取得成功正是因为她在工作中拥有自主自发地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也往往更能够创造别人无法企及的机遇和价值。而且,单从智慧层面来说,她懂得“换个地方打井”。
第一、换个地方打井(换种方式重来)与开拓思维。
“换个地方打井”是著名思维学家、创新思维之父德波·诺提出来的,是用来形容他所提出的平面思维法。为此,他还打了一个比方:在一个地方打井,如果总也不出水。按照纵向思考的人只会觉得自己不够努力,并且还会增加努力的程度。然而,采用平面思维法思考的人则会考虑可能是因为选择的地方不正确,或者根本就没水,或者必须挖得很深才会有,所以与其在这个地方努力,还不如另寻其他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
纵向思维大大限制了人的创造力,因为它习惯于让人放弃别的可能性;而平面思维则不断探索其他可能性,所以才更具创造力。
其实,很多优秀的人正是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实现“换个地方打井”从而进行创造的。
蒙牛乳业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成长最快企业的称号。之所有这么大的进步,与蒙牛老总牛根生的经营智慧有关。牛根生再三强调这样一个观点:“任何人、任何企业想要快速发展就必须学会开拓思维。”牛根生在蒙牛从零开始,5年就做到了100亿的销售额。而能达到这一点,除了他独有的经营理念之外,还因为他引进了著名的摩根财团。由于摩根的加入,蒙牛不但能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还在香港顺利上了市。
蒙牛正是依靠这种在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开拓思维”的做法才能取得这么快的发展速度。
第二、善于换种方法重来,就会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时候,遇到问题就应该学会改换思路。思路一旦改变,我们面对原来的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变得豁然开朗。
美国纽约是有一座著名的植物园,每天都会有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但是,总会有游客会趁管理不注意就将一些花卉偷走。后来,植物园来了一位新的管理员,他仅仅是将公园的告示牌做了些许改动就使偷花现象彻底消失了。
原来的告示牌上写着:“凡是偷花木的人罚款200美元”。而后来换成了:“凡举报偷花木的人得赏金200美元”。
该管理员解释道:“原来的写法就只能靠我自己的两只眼睛来监督,现在却可能有几百双警惕的眼睛来帮我监督。”可见,换种思维方式就能轻易将难题解决。
第三、善于换种方式重来就更容易脱颖而出。
管理大师彼得斯曾经在麦肯锡顾问公司担任顾问。由于他是一个有着独立见解的人,以致在公司里曾属于非主流派的任务。后来,他改变了思路并决定由外及内建立自己的信誉。他的做法就是从外界获取第一手资料:对于一些员工不太愿意去外地,他就主动去了解情况,并会与相关人士接洽。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获得新资讯,还拥有其他员工不具备的优势,从而在公司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第四、善于换种方式重来的人,创造发明思路会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