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水无香
近来发生的一些事让一个名叫杜鹃的女孩觉得意外。
杜鹃是一位农民工的女儿,在京城郊区临近一开发区的一所小学读四年级。由于来学校就读的时间不长,加上性格内向,班上的同学几乎都对她不是很了解,有的甚至连她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可是,从那一天起,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用一种热情的目光看待她。下课了,总有几个同学邀她一同到操场上玩耍,学校乘车出游同学老是让她坐在安全靠窗的位置,体育课老师组织同学练球,无论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先将篮球抛给她;还有一些同学主动给她送文具、送课外书、送绘画纸。
同样关心她的还有班主任苏老师。苏老师师范毕业来这所学校当老师才两年,便成为杜鹃他们的班主任。年轻漂亮但却衣着朴素整洁、言行举止庄重的苏老师对班上为数不多的农民工的子女似乎更加关爱。每天骑着三轮车负责接送杜鹃上学的李奶奶曾经说,北京的老师真好,无论天南地北来的学生都一个心肠,就像一颗太阳照着整个教室,班上的每个同学的心里都温暖亮堂。
李奶奶送杜鹃刚来时,苏老师就对她说,大妈,您放心!这孩子刚从农村来到大都市,是有些不习惯,普通话说不好也情有可原。好在她为人诚实,对人有礼貌,学习也勤奋,成绩会不断提高的。在我这里您就放心。
苏老师二十出头,在她眼里自己就像是个大姐姐,杜鹃和她的同学就像是她的弟弟妹妹,他们之间似乎没有距离。特别是对杜鹃,在跟她交流时,苏老师总是刻意放慢说普通话的速度,帮她辅导功课时她总是面带微笑、轻言细语,一遍又一遍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直到杜鹃弄明白为止。
最近,苏老师对杜鹃更加关心得体贴入微了。一天,她将一件新毛衣偷偷地塞进杜鹃的书包里。她对杜鹃说北京的秋天、冬天比南方冷,小姑娘要注意防寒。一天放学,苏老师又一次将果脯、糕点等北京特产悄悄地放在她的书包里。上课的时候,更是拿她那双亲切的眼睛不时地投向杜鹃,哪怕杜鹃有一点点进步她也要用热情的赞美使她赢得同学们的羡慕和期许。主题班会时,苏老师特意安排让她当主持,意在增强她的自信,激发她的潜能……
一个外来农民工的孩子,怎么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这般呵护呢?李奶奶不免疑惑起来。
杜鹃的老家在赣东的农村。每到春天,漫山遍野都开满了杜鹃。远远望去,就像一面红旗色彩鲜艳而浓烈。阳光下,一簇簇的杜鹃花像跳跃着的火苗,鲜艳而灵动。
杜娟的家就在四面环山、一到春天便满眼杜鹃的杜家庄。杜娟出生的时候,杜鹃花正浓烈的开放着。读了一些书,几次都因一、两分名落孙山,最终因为没有钱再复读只得在家务农的杜鹃的父亲杜二虎便给女儿取名为杜鹃。有了女儿的杜二虎在家种了几年田后,老是觉得男爷们跟土坷垃打交道,纵使再有热情也只能弄个温饱。后来,他跟邻村一班搞建筑的老乡一同来到北京。
几年后,有文化,能吃苦、肯钻研,会管理,人缘好的杜二虎很快成为行家里手,在他的提议下,他们出资成立了建筑公司。他被大伙推荐为总经理后,由他出面承包了若干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工程。由于注重质量,又守信用,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几年也会不了家。最后他只得将爱人和女儿一同接来北京。由于人手不够,他让爱人在工地帮忙,女儿杜鹃就近在这所学校上学,由他刚进京城务工时租住的房东李奶奶负责接送。
住郊区的李奶奶的老伴去世后她在家里闷得慌,为消除李奶奶的寂寞,增加她的收入,杜二虎每月出资千余元让她早、晚两次接送杜鹃,为此李奶奶非常感激,内心把杜鹃当成了她自己的孙女。在杜鹃老师和同学面前老是孙女、孙女的叫着,大家都以为她就是杜鹃的亲奶奶。有一天,同学们突然发现李奶奶没有按时来接送杜鹃了,一打听才知道是李奶奶的儿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发生车祸,被撞成了重伤……
不明真相的苏老师得知此事后,误以为李奶奶的儿子就是杜鹃的爸爸,私下里对班里的同学说了此事,于是,同学们对杜鹃都格外照顾,让杜鹃感受到格外的温暖。
时候,苏老师才知道,在李奶奶家遭此不幸后,杜鹃的爸爸先后为其支付了20多万元的医药费,让李奶奶一家十分感激。
可是,令杜鹃的爸爸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一次误会,他的女儿杜鹃同样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加倍呵护。一天,他专程来到学校。见到了班主任苏老师,他充满深情地对苏老师说,首都的学校对外来的学生一视同仁,苏老师您对我女儿杜鹃更是关爱有加,就像冬天的一团火给了我们温暖,我们心里感激啊!
苏老师说,你无私的帮助李奶奶一家,我和李奶奶一样心存感激。你们这些外来农民工通过双手建起了高楼,美化了我们的首都,您的心里也有一颗温暖的阳光。
杜鹃的爸爸听了,脸上现出了憨厚的微笑。之后,他打开车子的后备箱,从中搬出三大捆新书,亲手交给了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