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六年,国家实行职工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制度。县主管机关分给了公司一个市职工中专名额。按教育局规定,必须经过集中考试后,成绩达到招生分数线,才能录取;从文化水平而言,建秋是最佳人选。而当人秘股周股长准备给他开介绍信报名时,却被他婉言谢绝了,原因是上中专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弦外之音不言而喻。人秘股周方运股长叹了口气:唉!瞎了个指标。
然而,令建秋意想不到的是,两天后周股长却给他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主管部门又分给了一个公司一个市职工大学名额。
建秋投入了紧张的复习考试中。因人秘股除了写一些材料外,没多少事,所以,他在办公室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复习上。
有一天,周股长在刚摊开纸,准备练毛笔字,突然问了建秋一个问题:“小许啊,你得好好谢谢你陶师傅啊!”周股长递他一个苹果。
“为什么?”建秋接过苹果,眼睛没离开书本。
“你知道小陶的舅舅是谁吗?”周股长狡黠地眨了眨眼睛。他虽然已经五十岁了,但看上去却与四十岁的人没多大差别。
“总不会是总理吧?”建秋咬了口苹果,眼睛仍没离开书本。
周股长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他提笔写下毛体“静”字,眯缝着眼端详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同事们都来道贺。
许建秋眼睛搜寻着前来道贺的人们,他有点失落感,因为好久没有看见那张有点忧郁的脸。
明天,建秋就要到市上职工大学了,晚上,他将头埋在妻子怀里,听得见妻子有节奏的心跳。妻子爱抚地摸娑着建秋的黑发。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成了多余的。
良顷,妻子将她那滚烫的脸蜜贴在建秋的脸上,泪水滚落在建秋的脸上,她的两只手紧紧套住建秋的脖子,嘴里喃喃地说:“我不让你走……”建秋心猛地一热,感情之神促使他在妻子的脸上狂吻着。
半晌,他才从她的环抱中挣脱出来,用颤抖的手掏出手绢给妻子抹眼泪;妻子伏在建秋的肩上哭了,她抽动着肩膀说:“你明天就走?”她好像不敢承认这是事实:“别忘了我,还有……”建秋使劲地点了点头;又似有所悟地问道:“还有什么?”
你真是个傻瓜蛋子!”妻充满爱意地打了她一下:“什么都不懂。”说着又下意识地垂下眼睑。
“这么说,你有喜了?”建秋托着妻小巧的嘴巴,妻娇嗔地白了建秋一眼。
建秋狂喜地在妻的脸上印满了炽热的吻:“我要当爸爸了!
许建秋考上市职工大学后,一天下午,他正躺在床上看书,舍友王立倒背着手神秘地问建秋:“如果我的记性不错的话,嫂夫人好象姓张吧?”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建秋眼睛没离开书。
“如果嫂夫人看到这封带着玉照的信的话,”王立把手中的一封信在建秋面前晃了晃,并对着光“透视“了一下:“该是怎样的表情呵!——许兄真是艳福不浅啊!”
建秋急忙去夺王立手中的信:“快给我!”
“要我给你信容易,”王立卖起了关子:“得让我一睹芳容。”
建秋急了,一把从王立手中夺过信,塞在怀里。
“小心我告诉嫂夫人!”王立见“敲诈”不成,知趣地走开了。
建秋见宿舍里没别人,便撕开了信封,一张俊俏的女子的照片滑落到床上。
“这不是县农业局财务科的李真吗?……”
建秋打开信,只见上面写道:“
建秋:
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接到信后,你很想知道我要表白什么?——请你猜猜看。
用不着胡思乱想,我想告诉你:我爱你——多少次,我想向你表白可我不敢,不,我曾经向你表白过——还记得那首诗吗?“是爱的魔力”促使我再次鼓起勇气……现在说出来了,我好开心……虽然,我这样说有点不合适,因为,你有了妻子,可我忘不了你,我不想奢求更多,只愿把这个念头埋在心里……”
这位名叫李真的姑娘留给建秋最大的印象是,细高挑身段的背后垂着两条黑黑的长辫子,一说话两个酒窝,丰满的胸脯更增添了她的女性美。印象中她酷肖热播的电视剧《渴望》中的女主角刘慧芳,但个头比她高点。
两人相识在一个高中课程补习班。当时的政策是:所有上岗工人都得进行高中课程补习。
记得晚上听完课准备回家时,建秋听到一个女孩子在喊他的名字。他回身一看,只见一个身着杏黄色毛衣的女孩子站在他跟前,她夹着一个文件包。
“你是……”建秋似曾相识,但实在说不上名字来。
“你不认识我,可我认识你,”李真倒背着手,摇头晃脑道:“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的许大才子!”继而忍不住捂着嘴笑弯了腰。
建秋想了半天才想起眼前这位开朗的姑娘在财务科工作,她今天也是来参加补习班的。
“别挖苦我了,”他不好意思地说:“不是也一样要补课吗?”
“这就叫做‘学到老,活到老,人活八十还学巧’。”李真学着老头的声音,还做出捋胡子状,说着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他也被她逗笑了。
良顷,李真“言归正传”:“哎,你现在住单位吗?”他点了点头。
“正好,咱们是一路,”李真拍了拍自行车,大大方方地说:“来,我送你一程。”
她见他不好意思,便说:“要不,咱们一块走走……”李真只觉得两颊一阵发烧,她下意识地瞅了一眼对方。别看她一副大大咧咧样,其实感情特丰富,特别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她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却无从启齿。
“哎,大才子,你喜欢诗吗?”李真知道快到单位门口了,便故意放慢了脚步。
“当然喜欢……”他心不在焉地说。他正在构思一篇小说。
“我写了一首诗……请多多指教。”李真从文件包里将自己写的一首诗递给他,又补充了一句:“快回单位吧。”
回宿舍后,他打开李真递给他的信,但见上面写道:
是爱的魔力
还是心的呼唤
茫茫人海中
有一颗星星在闪
他不是最亮
在她心里
却是“永远”
这分明是在向他表明心迹,从内心深处而言,他喜欢这个开朗、活泼的东北姑娘,但是,他谈不上爱她,因为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遇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玉芬,虽然玉芬不如这位东北姑娘有身份、有地位---据说,李真的爸爸在县人事局工作。也许李真与他是有缘无份吧!
当然,他当时是有一定的思想斗争的,而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与这位东北姑娘“一刀两断”的是当时正热烈追求李真的单位司机——小王。
记得小王曾恳求他帮忙写封求爱信,其情真意切令他不忍拒绝。没想到李真到现在仍矢志不渝。为了使李真断了念想,建秋给李真写了封回信,大体意思是:他的心里除了玉芬之外,不会再有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