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在杭州仁和崛起一支惠氏。因家谱不存,祖源当地人说不清楚。最近多洛肯教授着述的《明代浙江进士研究》一书透露出信息,仁和惠氏祖籍为武骧卫。据清《杭州府志》、《仁和县志》记载,明中后期仁和惠姓出了一名进士,三名贡生。弘治年间进士惠隆官至江西按察使副使,后自罢政,隐居西湖,家居写诗自慰。《仁和县志》对其隐居生活作了详细记述。嘉靖年间有岁贡惠政,任乐平训导。惠谨、惠大生分别为弘治年间、崇祯年间岁贡,未见任职的记载。清嘉庆年间有位生员惠润参加过《东台县志》的编写工作,道光二十年,又有惠兆生中举,任职不详。迄今一百六、七十年间,再未有发现仁和惠姓的踪迹。现在杭州市辖区内也未发现惠姓人集中居住的村落,也许在改朝换代、政局大动乱中,仁和惠姓裔孙、钱塘惠姓裔孙都迁居他乡。现在杭州市的惠姓人,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从江苏、山东等地迁入的,传三至四代。知名人士有浙江农科院研究员蚕桑专家惠永祥、富阳高级农艺师惠淑明(女)、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惠平。惠平刻苦钻研,将抽象的物理课,讲得学生们易懂易记,成为杭州市中学物理学科的带头人,出版有《高中物理怎样学》《怎样提高高中物理综合应用能力》两本书,在高中生中很有影响。惠永祥、惠淑明、惠平祖籍均在江苏无锡,为惠元佑裔孙。
暨阳惠姓古暨阳即现在的诸暨市,这里的惠姓是非常奇特的一支,乾隆三十六年谱序中称“周惠王之后,望出扶风”光绪年间族谱却尊魏惠王为始祖。从族谱看又是非常显赫的一支,唐时修家谱时郭子仪写序,称其“子孙繁盛,世裔绵远”;宋时修家谱时文天祥写序,赞其“盛族”、奕叶振起,大立功名“;明嘉靖年间修谱又有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屠滽写序。光绪年间家谱中说”余惠氏始祖名罃,原魏侯,实周时毕公高之后,封于魏,都大梁,称惠王,遂以惠为氏,居扶风,后世子孙咸曰我惠姓人氏。故有惠魏毕三姓万世难婚之说也。并列出魏罃以下世系:魏罃-颜-礼-敬-信-魁-教-论-新-齐-高-拱-向-秦-迁-茂-彰-永-盛-阳-良。
家谱上说,良的字辈为天,他是老大,行第为天一,惠良,也称惠天一、惠天良,是理学家。又列出天字以下历世字辈为:2会-3运-4世,-5阴-6阳-7太-8极,-9宗-10祖-11嗣-12孙,-13承-14功-15继-16德,-17渺-18然-19先-20裔,21益-22宏-23正-24息,-25端-26本-27孝-28友,29秉-30朗-31赫-32奕,-33孟-34仲-35叔-36季,37百-38千-39万-40亿,41争-42豪-43富。
43世富字辈之后,分为高湖、洋湖、大塘头3支,各有各的字辈:
高湖行递为44银-45铨-46铭-47忠-48生-49广-50盛;
洋湖行递为44茂-45彬-46森-47樟-48柏-49福-50元;
大塘头行递为44明-45燧-46兴-47隆-48贵-49有-50进。
清初3支又合族修家谱时订出通族16字辈行递为51仁-52义-53礼-54智,-55良-56厚-57庄-58敬,-59笃-60实-61光-62辉,-63修-64德-65励-66行。
暨阳惠姓尊惠良为一世祖,惠良汉居山东青州,后转居江西南昌府。妻李氏生子2:仁与义。仁行第会1,义行第会2,均任过司徒官职。
第2世仁生子1:贞,行第运1,为儒士;义生子1:荣,行第运2。
第3世贞,生子1:镰,行第世1,荣生子1:乘,行第世2,任交趾太守,夫人王氏。
第4世,乘生子3:沦、洽、湫。镰,无子。
传至唐末,17世孙惠象,行第渺4,任浙江衢州龙游县令,致仕后居龙游乌镇埠;20世孙惠落,行第裔1,任绍兴余姚令,致仕后遂居余姚长凌江。在北宋,历数世仕宦不断。在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宋室南迁的大动乱时期,龙游、余姚惠姓也大迁徙,形成“星居异地”的局面:31世孙赫2襟公(四川节度使惠文绵长子)居暨阳高湖,32世孙奕1迩公(御史中承惠翼之子)居严州遂安东源、奕4遐公(河南刺史惠喆长子)居台州宁海邑里、奕5辽公(惠喆次子)居绍兴府山后、奕6远公(兴化刺史惠乔之子)居杭州钱塘、奕8逑公(惠喆三子)居富阳石灰山。几世以后形成暨阳高湖(今诸暨廿里牌)、绍兴余姚、鄞县湖田3大派系,散居浙江中东部廿多县。
暨阳高湖是最大的派系,始迁祖为31世孙惠襟,字尔裾,行第赫2,是位举人,不愿做官,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也就是宋室南迁前七、八年,自龙游县乌镇埠莺迁隐居暨阳高湖前贞埠,成为暨阳高湖惠姓的开基之祖。襟生3子:长曰行奕2达公、次曰行奕5遨公、三曰行奕7游公。32世孙奕5遨公生子2:长曰孟3节公、次曰孟4笙公,这两兄弟都迁居余姚长凌江。历3世季4仪公从余姚迁居天台往溪、季5春公从余姚迁居黄岩惠家村。仪与春是胞兄弟,为惠节的曾孙,惠春于明洪武年间任吉安刺史。由惠襟起经11传,高湖惠姓人盛丁繁,因屡遭洪灾,42世孙豪3山公,由高湖南迁20公里,居于里浦八江,俗称大塘头,为大塘头支祖;42世孙豪9昭公,由高湖南迁15公里,居于洋湖,为洋湖支祖;42世孙豪16音公根居高湖,为高湖世祖。以后又因避战乱,有45世孙铨15公迁居后惠、铨33公迁居前惠,46世孙铭36公迁居塔顶。49世孙广38公迁居义乌白峰岭楼家隖,49世孙福14公由洋湖迁居关湖余家水埠,51世孙贵生仁43公迁居衢州大南门外天塘坂哺古墩。另有居苏州崐山的37世孙百四(104)铨公迁居定海(当今为舟山市的一个区)后海,39世孙万5桧公居嵊县两头门。42世孙豪7阜公、豪10恭公均为暨阳高湖之派。
余姚派也不断迁徙,居住分散。有的迁居海宁、临安,有的迁居义乌、东阳、松阳,其青田、太顺、永嘉、江山、开化、寿昌、安吉、长兴等惠姓也为余姚支脉。
鄞县湖田派始迁祖不详,从家谱得知,约南宋末,34世孙仲2监公已居鄞县湖田,惠监是居余姚孟4笙公的次子,仕至河南廉使,配邱氏,死后葬七香桥,墓占地一亩,墓前有华表。可见是鄞县湖田派以至暨阳惠氏中的重要人物。家谱还只记载:慈溪后海亿(40世)17措公(惠措为进士)、慈溪庄桥亿16换公、象山亿18援公、奉化豪2息公、萧山湘湖豪7恃公俱本鄞县湖田之派。
暨阳惠姓由汉至清两千年间,英才杰士绵延不绝,列入家谱中的计有儒士、理学家2人,司徒4人,节度使2人,刺史、太守10人,御史4人,御史中丞3人,枢密使1人,尚书3人,左侍郎1人,郎中2人,省副使1人,省廉使1人,州判1人,县令6人,着作郎1人,录事1人。汉、宋时期最为煊赫,司徒4人、御史4人皆出自汉代,交趾太守惠乘被称为贤太守。生活在北宋哲宗元佑年间至南宋光宗乾道百年间的29世秉字辈、30世郎字辈、31世赫字辈,就有进士9人、举人6人。大都在朝中任职,如29世中有吏部尚书惠元琜、兵部左侍郎惠元珍、刑部郎中惠元玖;30世中有四川节度使惠文绵、庆阳刺史惠文绶、御史中丞惠文绩、惠文缙;31世孙中有御史中丞惠翼、兴化刺史惠乔、河南刺史惠喆等。在加上儿女联姻,在南宋朝中形成显赫的一族。南宋修家谱时,绍兴27年状元、着名政治家、诗人王十朋和光禄大夫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天祥先后为之写序。可能在中唐时期就比较着名,修家谱时位在一人之下的汾阳王郭子仪给写序。
历元至明,38至42世5代人中,高湖派仕宦较多,有四川节度使38世孙行千1惠中、开封刺史39世孙行万3惠炫、凤阳令39世孙行万2惠炷、凤阳令39世孙行万6惠行、御史42世孙豪8惠廷、南京刑部郎中42世孙豪9惠章等。至清暨阳惠姓仕宦渐衰,但人丁兴旺,53世孙礼字辈的就有117人,54世孙智字辈的达161人,55世孙良字辈的也有138人。
现在暨阳惠姓后裔人口只有700多人,主要分布在绍兴市的诸暨市和宁波市的慈溪市、镇海区、鄞州区。大多数还聚居在明清时的老地方,一些古村名保存至今。高湖支派原居高湖、前惠、后惠、塔顶、洋湖、大塘头(也称里浦、八江),现在高湖、前惠、大塘头都没有人居住了。前惠,现在人称先惠家,全国解放前只有惠江根一户人家,解放初也迁居王村了。后惠,人丁兴旺,现有36户,132人,是一个自然村,属廿里牌行政村。廿里牌,解放前人称前进埠,可能是北宋宣和年间惠襟迁来居住的前贞埠转音而来。塔顶,也是一个自然村,现在只有惠姓8户,30多人,属里钱行政村。廿里牌行政村、里钱行政村,均属浣东街道办事处管辖。洋湖是个总地名,惠姓人聚居在小关村、俞家水埠两个自然村,小关村惠姓人47户,166人,属五中行政村。俞家水埠惠姓人31户,103人,属关湖行政村,二村相邻,只隔一田坂。五中、关湖两行政村,均归王家井镇管辖。可见,高湖支派几百年来就在这七、八个自然村落,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繁衍生息,现在共计430多人,主要务农,在外工作的人不多,现有大学毕业生10多人。
余姚之派,据余姚日报顾志校先生调查,民国前有惠姓几百人,散居于余姚三北地区,1979年划归慈溪市管辖,现在余姚只有3户惠姓人。迁居天台的季4亿公、迁居黄岩的季5春公的后裔不详。据新编县志获知,义乌、永嘉现在没有惠姓,临安、海宁、松阳、长兴等县也只各在10人左右。
现居宁波市镇海区、鄞州区与慈溪市惠姓人为诸暨惠姓鄞县湖田派和余姚派的后裔。据户籍统计数字显示,宁波市惠姓271人,以慈溪市居多,70来户,200来人,聚居在明时风景优美的上林后海,即一塘与二塘之间的桥头镇、逍林镇、观海卫镇、新浦镇、附海镇等5镇,桥头镇谭河沿村(1979年前属余姚管辖)可能是惠措的落脚地,现有惠姓203人,其他四镇的惠姓人都来自谭河沿村。谭河沿惠姓有祠堂,堂号为“燕余堂”,有挂谱,下落不明。这支惠姓人突破了“耕读传家”的传统观念,商品意识较强。清末二房惠吉才在嘉兴做买卖,发了财,子孙们留居嘉兴,现仍在嘉兴经商。惠永章定居香港经营海运,惠乾林、惠乾良兄弟到南京经营“洋货”,惠志明到江西九江经商,情况不详。改革开放以来,谭河沿惠姓人受到商品大潮的洗练,纷纷离开土地,家家兴工经商,从事制鞋、小塑料、小五金、小化纤等业,一般情况下,每个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现在资本积累达500万元以上的有3户,200万元以上的有4户。每个家庭衣食住行无忧,集中力量培养孩子,子女们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大房24户,84人,就有大学本科毕业生23人。惠姓人在当地很有威望,不少人被选为村干部,惠祥坤、惠长发、惠岳云等3人分别在千人以上的大村当党支部书记20多年。家谱上说的惠换居住的慈溪庄桥,现属镇海区;惠监居住的鄞县湖田现属鄞州区。这两地惠姓人少,未有详考。
暨阳惠姓字辈传承非常严格,清光绪三十三年(以后再未修谱)修谱时已续到幼儿58世敬字辈。以后由于社会动乱,家谱丢失,靠口头传承,字音念得不准,诸暨廿里牌七、八十岁的老人将“良厚庄敬,笃实光辉”8字,记为“梁候章金,笃日光辉”,前四字与第六字都错了,实际起名也没按错字叫,各叫各的,比较混乱。经核实,现在在世为“庄敬笃实光”五辈人,惠江法、惠江灿、惠江正,相当58世敬字辈,最小的为61世光字辈。也就是说,当今诸暨廿里牌的惠姓人为战国时期魏惠王的77-81代孙、西汉理学家惠良的57-61代孙或西汉太守惠乘54-58代孙。
2000多年,暨阳惠姓子子孙孙代代相继,昭昭穆穆叶叶相承,确像家谱上说的:浙江之盛族,龙游之流裔,江西山东之发脉,大梁之遗宗。
(第三节)惠姓省区分布(3)
山东惠姓
山东,对惠姓来说,与陕西一样重要。两汉时期就有惠姓人在胶东半岛任职,繁衍生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郡成为惠姓郡望,宋代名着《太平寰宇记》称惠为与王、颜、诸葛、畅、符等并列为琅琊郡的6大姓之一。到21世纪初,山东仍是惠姓较多的省份。2007年底的户籍数字为23252人,在全国省区惠姓中位居第4。各县均有分布,集中在潍坊、日照、临沂、菏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