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我们体会着生老病死,承担着喜怒哀乐,每一天都在为生活奔忙,我们为目标追逐,为现实迷惑,为人情困扰,始终缺少一份闲情逸致,去拈花把酒,笑对风云。换个角度想,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悠闲的生活?为什么我们始终要逼迫自己?放宽心态,放稳心神,放松心情,让生命重新找回应有的轻松和宁静。
心态晴朗时,相信工作总有干完的一天;心态纠结时,认为工作永远干不完。现代人离不开工作,常常被工作奴役。看待工作要放松自己的心,以更健康的方法去安排,才能以更轻松的态度去应对,停一停,休息之后,工作会更顺利。
01.每一天,都不要把自己填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向往陶渊明所描述的悠然境界,那种心灵的空明,生命的松弛,让每一个生活在重压之下的人们心生向往。但其实,陶渊明同样有“戴月荷锄归”这样的诗句,说明他也要面对每一天的生存压力,只是他的心态够好,心胸够宽,才诗话了苦难,把生活当做一种艺术,让人神往。
一位男人来到心理诊所,对医生说:“医生,我每天都在失眠,我已经不记得睡个好觉是什么滋味了,我每天都到快天亮的时候才能睡着,几个小时后稀里糊涂地起床继续去工作,请你帮帮我,我到底该怎么办?”
医生说:“这位先生,这不是什么大事,告诉我,你的工作忙吗?”
“忙!我连吃饭睡觉都想着工作!”男人说。
医生说:“哦,这就是你失眠的原因,你的压力太大了!我们应该从睡眠质量开始,解决这个问题。今天睡觉的时候,你就不停地数绵羊,快速催眠自己。”
第二天,男人带着黑眼圈来见医生,医生问:“你又失眠了?怎么,难道你没有数绵羊?”男人说:“我数了,一共数了五千只,然后开始剪羊毛,开始烫羊毛,送到货船上,和纺织厂签合同,然后大赚一笔买了更多的羊!我越想越兴奋,所以根本睡不着!”
面对工作,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工作永远做不完,不论你做得多快,都会有更多的任务在前方等着你,当工作像大军一样向你开进,你真的要一分钟不停歇地应付他们,准备为你的老板“鞠躬尽瘁”到过劳死吗?
有人把“忙碌”和“上进”画上等号,认为时代发展太快,日新月异,一不小心就会落在别人后面,但是,工作就是学习吗?有多少工作是机械地重复,并不能提高多少自身的能力?这些机械的工作又能给你带来多少欢乐?
来算一笔经济账吧,加班的加班费一个小时假设是50元,每天加3个小时是150元,一个月加班20个工作日,就是3000元。但是,这也意味着你付出了60个小时,如果这些时间你去报一个英语班,提高自己的水平,去外企找一份同样类型的工作,你一个月的薪水提高的肯定不止是3000元,而是它的几倍。很多人眼界不够宽,看到一时的收入,失去了长久的打算,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很轻松地赚钱,有些人只能拿苦哈哈的工资。
神在造人的时候,曾经造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人,他曾经问这三种人:“我会给你们生命,你们会如何对待它?”
第一种人说:“我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尽量远离劳累,一定要把每一天都用享乐填满,这样才不会辜负生命!”
第二种人说:“我将把责任视为生命的全部,我将尽最大努力学习、工作,把我的精力奉献给他人与社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第三种人说:“生命是宝贵的,我一定不辜负您的美意,我将用一半的时间工作,回馈社会与身边的亲友;还要用一半的时间享受欢乐,领略人世的美好。”
听了他们的话,神觉得第三种人最符合他的理想,决定多造一些……
看来,在神灵眼中,生命要有“享受”这一部分,而不只是把自己奉献一空,这才是最合理的生存方式。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让身心达到一种协调,不会太累,也不会一无所成。也可以看出,工作固然重要,但它只需要一定的比例,而不是填满所有时间。
干脆利落地做完你的工作,尽量缩短工作时间,是对自己的爱护,适量的工作不仅能给你带来足够的薪水,还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放松的环境。一定要努力达到这个标准,而不是拼命拼命再拼命,工作工作再工作。
人生应该追求一种悠然的境界,这种境界首先要把心灵扩充一下,不要只在心里装着工作,你应该装更多的东西,例如多姿多彩的风景,五味杂陈的情感,生活中的种种感悟,生命中的种种尝试。
工作,支撑着你的生存,而这些东西,却支撑着你的心灵,让它更加坚强,更加丰富,更加有热情。每一天都不要把自己填满,让自己能够悠闲一点。或者说,每一天都应该把自己填满,用各种各样的东西,让生活更加丰富自在。
02.调整身心,告别“猎物状态”
走在人潮汹涌的街道上,你会发现每个步履匆匆的人,表情都如此相似:他们紧皱眉头,一边赶时间一边思考问题,抿起的嘴唇透露不出丝毫快乐,他们像被什么东西追赶着,逼迫着,只能沿着既定的道路日复一日地行走,你是不是也是“猎物大军”的一员?
自从被应聘到一家出版社工作后,吕先生就一直是个“拼命三郎”:他每天的时间被稿件、传真、合同以及各种方案充塞得满满的,生活就像上足了劲的发条一样,即使是在周末他都会加班熬夜,妻子总劝他要惜福养身,他只能苦笑说:“房贷要还,孩子以后的教育费用要存,怎么养身?”妻子说:“别人家的房贷都能按期还,孩子也都去留学了,怎么没见他们像你这么累?”
吕先生不听,依然每天去赶那些永远赶不完的工作,因为太累了,吕先生竟然在一天早晨晕倒在众人面前。可就在卧床休息的几天里,他仍然在床上不分日夜地赶稿子;外派工作时,他一连几天忙着走访市场,顾不上吃饭睡觉……
吕先生就像在跑步机上行走的人,从来不曾停歇过,总是脚步匆匆、马不停蹄。终于有一天,生命的传送带还在继续运转,而前进的齿轮却坏了——吕先生彻底崩溃了,他因大出血而住院。治疗期间,他对医生倾诉自己的烦恼:“我时时刻刻都像是在和别人赛跑一样,每一天都是紧张兮兮的,我感到越来越累!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像是有人拿枪对准我的头部,必须要立刻做这做那,否则就要开枪!”医生无奈地说:“没有人拿着枪逼你,是你把自己当成了猎物,身心都处在‘猎物状态’,身体怎么可能好!”
小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一切事都可以自己做主,可是,我们不得不听从爸爸妈妈的教导,不得不遵照老师和长辈的指示,我们常常觉得不自由,盼望自己尽快长大,能够按照想要的方式生活。在我们的想象中,那种生活惬意美好,每一天都有舒心的事,即使辛苦也会觉得在为自己生活。
长大后,我们发现世事并非如此,我们的生活已经被“绑架”了,我们每天都强迫自己做大量的工作,思考越来越多的问题,我们的所有时间都在围着工作这个中心,甚至在娱乐的时候,想起工作上的烦心事,笑脸也会越来越僵硬。我们就像故事中的吕先生,成了工作的猎物,生活的猎物,随时战战兢兢,害怕下一秒就会有一声“枪响”。
这是典型的压力过重产生的危机意识,已经没有人在你耳边说“你不工作就会如何如何”,你却对自己不听催眠:“不工作的话后果很严重。”有多严重呢?脑子里会自动播放“失业”、“破产”甚至妻离子散等等画面,等到这些念头根深蒂固,你就彻底地进入“猎物状态”,而那个持枪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
但是,你真的觉得不停工作,生活才能有保证呢?这种想法是否也有偏差?有没有一种折中的方法,兼顾身心两方面,既能赚钱,又不损害心情和健康?有人说这简直是痴人说梦。但是,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
在众人眼中,孙先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成功者。当他的老同学还在为饭碗苦苦挣扎时,他已顺利地完成了由低级白领到高级白领到金领的过渡。事业、金钱、美女,一样不缺,而最让人羡慕的是,这一切似乎他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牺牲健康和情趣孜孜以求,而是从容淡定间尽收囊中了。
每个人都想知道孙先生成功的秘诀,他说,其实挺简单,就是每天半小时。
孙先生刚参加工作时,和许多人一样,总觉得手头的事情做不完,业余爱好也丢了,人疲乏得要命,到头来还没落得个好效果。他总是为干不完的工作发愁,直到有一天,做了一辈子管理工作的姑姑对他说:“你能不能试一试,每天早出门半个小时?”孙先生对父亲的话并未十分理解,但出于对姑姑的信任,他决定试一试。
第二天起,他开始比正常时间早半个小时出门。当他走到公共汽车站时,发现等车的人不多,上到车上,又发现有许多空位,比平时惬意多了。而且,由于还没到上班高峰期,路上的交通也没出现堵塞,很快就到了他的目的地。坐在车上时,他就把一天的工作理了个头绪。进到办公室后,同事们还没来,他在空旷的办公室里伸展了一下手脚,而后开始听一段音乐。
当同事们匆匆忙忙地打卡、手忙脚乱地开抽屉时,他的面前已放好了需整理的材料,并泡好了一杯热茶。接下来的工作是有条不紊的。往往不到中午的下班时间,他上午的工作计划就提前完成了。那么在剩下的时间里,他会憧憬一下午餐的丰富内容,并考虑午休时是和男同事们一起打打球呢,还是陪女同事去逛逛楼下商店———这些想法的确都让人愉快。
悠闲的午休结束后,下午的工作又开始了。由于早上在车上已有打算,头绪清楚,下午的工作又很顺手。下班铃声响之前,他把一天的工作小结了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的或不周到的地方。如有赶快弥补,决不拖到下班后,占用属于自己的享乐时间。
这样,到下班时,当有些人还在手忙脚乱地忙乎,另一些人在疲惫不堪地打着哈欠时,他还是那样的神清气爽。没理由不高兴啊,工作完成了,家里还有妈妈做的丰盛晚餐等着,晚上还能看到电视上的好节目呢!——靠着这份轻松的心境,孙先生节节高升,他觉得所有事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与其当猎物,不如当猎手,用更多的时间休整自己,上好子弹,从容不迫地靠近自己的猎物。一旦有了“猎手心态”,你的生活重心就不再是“应付”,而是“准备”,你会从被动者变为主动者,位置一旦不同,你就会感觉到居高临下的快意,更有精神应对生活的考验。
调整身心,有时候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改变,例如早半小时走出家门,多半小时外出散步,每晚阅读半个小时……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只要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你就能调整生活的内容,让忙碌与休闲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保持一种平衡,让你身心舒畅。
也许你又要说你有多么忙,如果不能争分夺秒去做事,你将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其实,你的心胸应该再宽一点,不要犯“急功近利”的毛病。要知道“水到渠成”才是最完美的成功,凡事做好万全的准备,总能从容地享受胜利的果实,但如果只在一时拼命,抢到机会,就会发现自己的“硬件配置”根本没跟上,抢到新开发的“软件”也没法用,抢也白抢。
重新走在大街上,要记得昂首挺胸,当个从容的“猎人”,而不是埋头皱眉,一副将要被击毙的“猎物”模样,要记得,好运总是眷顾有准备有自信的人。
03.既要奔跑,也要散步
生命的乐章,要有高音,有低音,有急促,有缓和才能奏成优美的旋律,而我们的身体,就像演奏歌曲的乐器,需要精心呵护,才能完成乐章的谱写。
古语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把握好“张”与“弛”,就是让生命保持一个理想的状态,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既有挥汗如雨的奔跑,也有闲情雅致的散步。
苏玲生日的时候,心情十分低落,她前几天刚刚被老总炒鱿鱼。想到两年多兢兢业业的工作,落得被淘汰的下场,苏玲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她已经打好了新的简历,却迟迟没有投递,她不知道下一个工作是什么,会不会还是这样的结局。
几天来,她一直在翻两年来写的“工作日记”,想从自己每一次的合同中找出一点什么,自己不是数一数二的业务人才,但也不差,每个合同都很认真,客户也表示满意。为什么老总会对她有意见。正想着,她的闺蜜青打来电话,苏玲心里一酸,开始跟闺蜜诉苦。
“今天是你生日,明天又是周末,我特意订了两张票,请你去泡温泉。”青说。
“我哪里有心思泡温泉!”苏玲说:“我快烦死了!你快帮我分析分析!”
“你工作的时候,每次我找你出去,你都说‘我哪有心思’;现在你离职了,竟然还跟我说‘没有心思’!你还要被工作烦多久?”青不客气地说:“就是因为你整天都为工作发愁,总觉得事情没做完、没做好,导致越来越迟钝,你的老板才会炒掉你!老板最喜欢的是那些充满活力,不断开拓的员工,如果你继续被工作压着,愁眉苦脸,下一个工作,你同样做不到最好!”苏玲默默地听着青的话,她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但又知道以自己的个性,实施起来很难,可是,再难也要试一试,也许真的能得到新的机会。
苏玲和青出门玩了三天,回来后开始找新工作,她并不着急,每天参加一两个面试,闲下来的时候就做做面膜,看着衣橱里的衣服思考搭配,邀朋友打羽毛球,还把黑边镜框换成了隐形镜片,她觉得心情越来越好。一个月后,她轻松自信地得到了一家外企的“橄榄枝”。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每个人都要注意休息和休闲,休息并不是浪费时间,更不是偷懒,休闲更不是工作的敌人。会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有好的心情享受生活,否则,他们只能把生活兑换为一连串的工作和烦恼,堆积在前方道路上,看着就没有勇气走过去,何况是冲刺?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一位“休息大师”,即使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他也依然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不要以为伟人是铁人、是超人,丘吉尔也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只不过他比常人更注意劳逸结合,他有地方坐就决不站着,有地方躺就决不坐着,所以,他直到八九十岁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精力。
1986年,意大利人CarloPetrini推动了一项全新的运动:慢食运动。他提倡要以慢慢吃为开始,以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请慢下来,留心身边的美好。在这之后,“慢食”风潮从欧洲开始席卷全球,千万个欧美人通过放慢进食速度,来享受与家人共处的感觉。因为这项运动,发展出一系列的“慢生活”方式。
2005年秋季,意大利人贡蒂贾尼成立了“慢生活艺术”组织,并倡议“世界慢生活日”,也称全球慢生活日;
2007年2月19日,在第一个“世界慢生活日”理,贡蒂贾尼和其他组织成员装扮成警察,来到米兰中心广场,向行色匆匆的路人开出自制“超速罚单”。当天的“超速罚单”共发出了500张,人们拿着这张罚单,露出会意的微笑;
在第二个“世界慢生活日”,类似的活动在美国纽约联合广场上举行。贡蒂贾尼回忆说:“纽约人收到我们的‘罚单’后说,愿意加入我们,放缓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