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他得到了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从人品到性格再到能力,人们觉得他简直无可挑剔,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天维持着一张完美的笑脸是多么劳累,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是多么索然无趣。现在,相亲问题又摆在眼前,有不少符合他条件的对象对他表示好感,但他想到大学时那个平凡的女孩,顿时觉得再好的女人都不能让他提起兴趣……
完美,一个吸引人的词语,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完美的形象:出色的容貌,优雅的谈吐,从容的风度,高超的能力,临危不乱的镇定……每个人都希望这个形象属于自己,划掉那些不可能实现的先天条件,人们每天都在努力接近那个理想的自己。
可是,事事岂能尽如人意?不是有追求就有收获,让我们惆怅的,并不是失败,而是那些不完美的成功,它们明明应该是喜悦的花朵,却让人觉得结出的果实一定是涩的,或者索然无味。如果连成功都无法让你快乐,连获得都无法让你满意,那么惆怅吧,除了惆怅,你没有其他事可做,也没有其他事适合你。
人为什么会追求完美?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特别是看到有人做什么都很完美的情况下,这种类比更让自己难过。但是,“完美主义”其实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处处包含着对自我、对生活的否定,它有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不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上进,而是“只有最好,没有好”的偏激,换言之,它在表面上带来的可能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追求,实际上却给现实生活带来一道阴影,让我们对什么都不满意。
在美国,学校有专门的厨艺课,笨手笨脚的珍妮最怕上这种课,不论做蛋糕还是烤饼干,她不是弄错奶油和面粉的比例,就是掌握不好火候,当别的同学把烤好的点心用漂亮的袋子包起来,拿回家送给妈妈,她只能对着一堆焦黑的面团发呆。
其实,珍妮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只有在厨艺上,她才是个小白痴。老师要求父母要写上对食物的评价,珍妮只好把那些黑乎乎的饼干包起来拿回家。父亲和母亲一边吃一边说:“虽然有点糊,但有你自己的味道。”还在意见簿上写上“完美”的评语。
转眼到了高中,情人节的时候,女孩子们流行亲手做巧克力送给男朋友,珍妮也想做巧克力送给男朋友马修。经过一整天的“奋战”,奇形怪状、颜色可疑的巧克力诞生了,珍妮不知该不该将它送出去,却被来做客的马修一把抢过去吞进肚子,说:“这味道,完美!”
十年后,珍妮和马修组建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小孩,珍妮偶尔给孩子做饭,每一次,孩子都会说:“妈妈做的饭真完美!”珍妮对马修说:“为什么你们都这么说?那明明是糊的、焦的。”马修笑着说:“因为有你的味道,所以让人觉得很完美,你不觉得吗?”想一想自己的用心和努力,珍妮释然地笑了,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完美。
珍妮是个幸福的姑娘,她身边有一群宽容可爱的家人,自己也有一份不强求的心态,因为不去强求完美,她的心中便不会有阴影的存在,做好了就是做好了,做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根本不值得惆怅。关键是这件事上有了她的努力,她的烙印。因为有了这份对生活的积极,一切的不完美,在他人眼里都很完美。
还有人总是想追求“十全十美”,这样的人当然不是没有,但要所有的能力都达到顶尖,就像一棵树所有的枝条都一样长短、一样粗细,从概率上来说太少太少。何况,这样的树看着不像树,这样的人看着让人不敢接近,因为一切都做到完美,反倒失去了自己的特点。还不如展现自己本色的一面,这样至少真实可爱。
做人就应该有这种阳光心态,对己对人,都不必奢求,只要把你的要求维持在正常水平,或者更多地看到优点,忽略缺点,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完美的事物,其实比不完美的事物多。所谓的完美,就是“刚刚好”,“正合适”,而不是“最好”,“分毫不差”。强迫自己是一件很累的事,让自己舒展一点,让长处短处顺其自然,心中就始终会有对自己的欣赏。
06.带着你的根,到哪里都能开花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再过一种“漂移”的生活,随波逐流,没有方向。
失败的时候其实并不明显,得不到成绩时才会分外惆怅,我们不知道下一秒生活会有什么变化,既痛恨它没有任何变化,又害怕它马上变化,这种矛盾的心态,让我们惆怅不已。
之所以会有这种心态,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缺少强大的自信,相信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发生什么事,自己都可以面对,都可以战胜困难,即使到一个陌生环境中,我们也可以迅速成长。
有位高僧被寺庙上下敬重,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极有智慧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个小和尚发现这位高僧读经书的时候,必须有个小和尚在旁边一字一句地读给他。小和尚问别人:“大师眼睛不好吗?为什么要别人读?”有人回答:“因为他不认识字。”
一个高僧竟然连字都不认识,小和尚不由心生轻视。他气性高,有一次被高僧批评,他顶撞到:“你连字都不识,怎么能称为高僧呢?你哪有什么智慧!”
高僧微微一笑,抬起手指指向窗外的月亮问:“你看到那个月亮了吗?”
小和尚仰起头说:“看到了!”
高僧放下手指,又问:“没有我的手指,现在你看得到月亮吗?”
“当然看得到!”小和尚说。
高僧说:“智慧就像这轮月亮,我们可以借助别人的手指看到它,也可以自己看到它。”
有时候人们惆怅的内容,并不是琐碎的小事,而是关于人生的大问题,人们觉得自己缺少一双慧眼,缺少他人丰富的经验,缺少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处世的智慧。其实,有时候智慧就在生活之中,就像一个目不识丁的禅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天地间的智慧。
生活需要智慧,生活更需要发现,如果你看到的生活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你需要想得深一点,琢磨得透彻一点。你想的越多,你越不会为小事钻牛角尖,越能够体谅自己和他人,也越会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这种智慧正是我们心灵的根本,它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引导我们告别惆怅,也可以引导我们修身养性,志存高远。
惆怅的时候,不妨更深入地挖掘生活,寻找我们的“根”,包括关于生命的种种智慧,包括我们的潜力和能力,包括我们真正的性灵,其实人们惆怅,不过因为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世界,而找到你的“根”,你就能顺着它发现自我,也能藉由自我感受世界,认识世界,这才是真正的领悟,好过任何书本或他人教给你的知识。
一个少年喜欢弹琴,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另一个少年爱好绘画,想成为一名美术家。然而,他们都突然经历了一场灾难。结果,想当音乐家的少年,再也无法听见任何声音;想当美术家的少年,再也无法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两个少年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
这时,一位老人知道了他们的遭遇和怨恨。老人对耳聋的少年用手语比画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然后,他又对眼瞎的少年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两个少年听了心里一亮。
他们从此不再埋怨命运的不公,开始了新的追求。改学绘画的少年发现耳聋了可以使自己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少年慢慢地发现失明反而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后来,耳聋的少年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少年终于成为音乐家,饮誉天下。
他们相约去拜见并感谢那位老人。老人笑着说:“不用谢我,该感谢你们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
当一条路走到末路,碰到现实的墙壁,我们都会不知所措。这时候,不要悲哀,也不要放弃,要知道,你的本心,你的智慧,你的能力,一直都存在,这就是你的根本,让你像一粒种子,到合适的土壤就能开花。
比起为现状惆怅,将来的路更重要,在决定之前,你没有时间浪费,每一种危机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有些人能够当机立断,因为他们懂得认清现实,懂得权衡利弊;有些人始终优柔寡断,因为他们太过留恋过去,害怕将来,他们的情绪始终是不定的,就在他们犹疑时,时光飞快地过去,机遇飞快地溜走,本来在你手中的种子,不知何时掉落,就连土中的根须,也因为长久的僵硬而失去活力。
以宽广的心态看待生命中的惆怅吧,要么对自己的生活多一些满足和感恩,要么赶快改变自我,追求新的发展,千万不要在现实与理想间彷徨。一个理想的生命,应该始终充满阳光,即使在冬日,也有春天的气息。如果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就尽量把自己的根扎得更深一些,因为越是深厚的底蕴,越适合厚积薄发。你的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等待你的,会是充满鲜花与掌声的日子,到那时,你也许仍然会惆怅,就像人在高兴时,有时不是露出笑容,而是流下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