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对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了,这从每年越来越多的书市的火爆场景就能看出来。但是书市毕竟每年只有几次,大多数的时间,人们还是会到大大小小的书店去淘书。
现在的图书业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成熟产业了,在有利可图的同时,庞大的图书市场上也时时存在着生存的危机。在这个竞争日渐激烈的行业中如何能站稳脚跟,做一个和书打交道的市场弄潮儿呢?有经验的人都会说:“开书店,不精打细算是不行的!”下面的几个案例,都是一些原本平凡的人们靠书店创业的例子,他们做的书店,规模不一定很大,但是可以说都是在书店上精打细算的高手。看完他们的故事和对开书店的见解,相信你会在这个问题上有新的收获。
1“书柜”进社区,书店有奇招
如今开书店的人实在不少,但真能做出点特色的却实在不多,而沙宏伟就是其中一个。“书柜”的店名,让人进入其中有如置身自家书房打开书柜随便翻阅的亲切感和身心的放松;坚守小区经营,了解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在“特”字上下功夫,更是沙宏伟成功的关键。所以仅几年的时间,他就开了5家分店,且每一家都经营得有声有色。
第一间书店2000年,沙宏伟在天河区一间较大型的小区内开设了第一间书店,他把这间书店取名叫“书柜”。因为资金不多,店面很小,大概只有20平方米左右吧,所以名字也取得很小,当时的他不敢也不想贪大。
其实,沙宏伟的“书柜”进驻这个小区之前,那里早就有了两家规模远大过“书柜”的书店,所以朋友和家人并不看好沙宏伟的投资计划,不过沙宏伟从一开始就胸有成竹,他已经反复对广州各个小区的书店进行过调查,发现基本上这些书店都贪图一个‘全’字,里面什么书都有,其实,你再怎么‘全’也比不过购书中心吧,所以一定要在‘特色’上下工夫。
经过调查,沙宏伟认为自己所在的小区居民多数是年轻人,时尚,前卫,因此他柜上的书有2/3是自助游方面的,另外1/3是休闲类杂志。一般的主妇、老人家、小孩子都不会进他的书店,可以说这个书店就是针对那些下班之后已经根本不想面对工作、面对所谓社会人生的上班族,要让他们的心有一个远游的梦想之地。
在一般人眼里,小区的消费能力相当有限,尤其是一些封闭式管理的小区,来来去去就那么几百户人家,生意再怎么做都是有限的。而实际上按照沙宏伟的理论,只要你深入挖掘,这里面的商机真是无限,关键是你要将小区特定人群的消费特点了解透彻,而沙宏伟的成功就在于此。某著名西餐厅曾经在天河一家著名的“白领社区”开设了分店,按照当初的设想,白领是西餐厅最主要的消费对象,可事实上,这间西餐厅营业半年之后就宣布撤出,原因是“白领”在下班之后更喜欢到小区中一家装修一般、情调平平的中餐馆就餐,因为相对于西餐厅让人拘束、矜持的环境来说,那家中餐厅可以让他们在一天的紧张之后放松甚至放肆。
经营指导:
沙宏伟总结出了几条在小区做生意的门道,供有心在书店上发展的人们参考:
1、了解小区居民真正的本质性的需求,不要被表面现象尤其是不要被发展商包装楼盘的外衣所蒙骗;
2、不要在装修上花费太多金钱,小区居民大多数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回到家中,换上睡衣,谁还在乎什么格调,只要实惠就行;
3、尽量找一手业主租铺面,这样较有保证,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考虑顶手经营,因为顶手费用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很多人会在顶手费上狠宰下家一刀;
4、租铺前一定要搞清楚整个小区的规划前景,有时候你以为是好位置的铺面,说不定明年就在你门前挖条大沟。
2.赚钱有招的小书摊
在广东江门市的大街小巷,有不少小书报摊,出售当地的报纸和杂志书籍。这种书报摊大都处于微利状态,月盈利能达到千元的算是不错了。为了增加盈利,有的便兼营公用电话、文具、饮料,通常赢利也不过2000元左右。但在江海路,却有一家名为“四海书报”的书报摊,一枝独秀,专门经营书报,月平均盈利额稳定地维持在8000元左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吕文红,自从2002年接管过姐姐的书摊,她那不寻常的创业历程就开始了。
一天,文红的书报摊里进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他们开始翻看摊上的杂志,后来就一口气要了十几本,文红觉得很奇怪,通过询问,她了解到,他们是城郊工厂的工人,进一次城很不容易,于是工人们都纷纷托他们带书和杂志回去。所以两人每次进城都会买很多书。两个人走后,文红就开始琢磨:他们那里要买杂志愁买不到,我这里有杂志愁卖不出去,把杂志直接送到那里去卖,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过了几天。她就用自行车驮了一大捆新出的杂志去到那家工厂,选择工厂下班的时候在厂门口摆起了书摊。果然,很多人从厂区出来,一看见她的书摊马上就围了过来,不到半个钟头,她带去的杂志就销出了大半,回来一清点,那半个钟头的营业额比守在城里看摊一天还多。
这件事使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这个市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区,工厂大多是零星地分布在郊区各地,交通不便,生活服务设施不全,这就为她的杂志零售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市场。由于点太分散,大的书商不愿意开展上门售书业务,她决定去开拓这片市场。后来把书报摊的营业时间改变了一下,上午在城里守摊,午后4点关门,轮流去各地工厂摆流动书摊卖书。这一改变很快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书报摊的杂志销售额由最初的每月不足1000册一下子猛增到了将近3000册。
经营前景:
文红为经营好书报摊动了很多脑筋,吃了很多苦,但是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书报摊的业务在不断地扩大,从2001年开始,店里又先后增加了3名员工,一名负责看摊守店,两名专门到各地流动送货,她自己当起了小老板,把主要精力用于调查市场和组织进货。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文红的书报摊纯赚了近30万元。
3.卖好专业书,1家书店变6家
朱升华开“枫林晚”书店的成功秘诀是:做专业书店,专门出售大型书店里面无法找到的专业书籍。
他现在已拥有了6家分店。并且,在他的书店中,因图书经营的成功,他还不仅仅卖书,还卖特色:咖啡、学术书籍、名家讲座、沙龙、诗会、新书信息、二级域名。这些卖点,使“枫林晚”被评为了杭州最佳书店。以个性化经营为依托,朱升华凝聚了一个忠实读者圈,他称之为“核心竞争力”。
刚起步时,“枫林晚”还是杭州城里一个20平米的小书店。如今,开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旁的“枫林晚”书店旗舰店已有430平米,上下两层,底层书店,二层咖啡屋,上架书2万多册。这里是杭州城的大学生、专家教授和文化人经常流连的处所。浙江大学学生中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在杭州,假如你要找汪丁丁,或者“浙江学派”一批学者,就去“枫林晚”好啦!
1997年,大学毕业不到一年的朱升华辞掉待遇优厚的投资分析师工作,着手创办“枫林晚”。5万元起家,20平米的小屋,几千册书,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书店。但是朱升华为他的书店设计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脚踏遍地是文化的杭州古城,背靠学术风气浓郁的浙江大学,甫一开始,朱升华就把“枫林晚”定位为以经营人文社科类学术书籍为主的学术书店。
杭州难买到的学术书,在“枫林晚”能找到;如果顾客要求,即使“枫林晚”没有,朱升华也想方设法进货。久而久之,“枫林晚”的名字渐渐在当地学术圈子里传开了,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80%都是老顾客,你一本,我一本,累加起来,竟也销量惊人。
朱升华喜欢和读书人交朋友。店面扩大以后,他就誊出一块空间来为一些学术沙龙和诗会提供坐席。两年前搬家时,“枫林晚”索性打出了“书店+咖啡屋”的招牌。朱升华的口号是“让真正喜欢书的人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筑巢引凤,出没于浙大的一批名士被引来了。金庸来了,汪丁丁来了,沈致远来了,钱定平来了。朱升华甚至和其中一些人成了好朋友。
“枫林晚”曾经以每周两次的密度,在固定的时间段里连续推出“浙江学派枫林晚学术系列讲座”。活动迄今坚持了四年,讲座办了30多场,“浙江学派”的著名学者几乎被“一网打尽”。汪丁丁甚至把《记住未来》、《海的寓言》等几部新书的首发式都放到“枫林晚”举行。
由于“枫林晚”在学术圈子里具有的独特影响力,商务印书馆找到朱升华,希望“枫林晚”做即将创办的商务印书馆专卖店在浙江的总代理。
经营前景:
如今,“枫林晚”已经在北京、杭州、宁波等地拥有6家分店,在“天涯网”上长期占据杭州书店排行榜的头把交椅。朱升华计划在年内发展到10家,他注册的“中国新书网”也将在近期投入运营。
虽然搞活动花了很多钱,但这两年朱升华觉得获得的最大财富也是交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才是真正的不可复制的优势。由此足以见得朱升华的成功,在于他不是一个眼光短视而墨守成规的书商。
4.菜场里面开书店
经典时代的诗人说:这个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创业时代的人说:这个世界不缺少商机,而是缺少发现商机的眼睛,开书店的王卫国就拥有这样一双慧眼。
王卫国就在“知天命”时刻,突然下岗。有一天,女儿要钱买考试辅导用书。一听到钱,他就头大,他和女儿算了笔账,这个学期买辅导书已经花了300多元了,而同学们对买辅导书也是趋之若鹜,女儿说就因为这,学校门口卖辅导书的书店发了。听女儿这么说,王卫国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开家书店,但是,基本的启动资金是有了,关键是开什么样的书店,开在哪里?
要开就得与众不同,这样才能保证站稳脚跟和发财。经过一番调查,王卫国看到,文学类的书籍明显不景气,计算机的前阵子太火,最好的时机也已经过了,而考试辅导用书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不二法门,因此他下定决心,开了家专门卖考试辅导用书的书店,商机就这样被他发现了。
开书店要的是人气,学校旁边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早开了两三家书屋;而小区显然不合适,人流量太少;汽车站是个好地方,但同样已是人家的天下了。
王卫国就到处转悠,他发现父母经常带着孩子一起上菜市场,这给了他一个启发,何不把店开在菜市场旁边,大家离不开吃,总要经过这个书店去买菜啊,人气足的地方总有市场和商机。这里虽不是中心地带,但也有好处,房价很便宜,一间20平方米的屋子一个月只要800元,远比学校和车站同类的房子便宜得多,租好了房子,也办好了执照,税务登记也完成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王卫国的书店就叫“考试书店”,显得别具一格又很通俗,他善于思考,琢磨出了自己的经营方针。而这个经营方针其实是大家很熟悉却也很容易被人遗忘的理念: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根据这个理念他的书店办得的确有声有色,很快就门庭若市。
他从图书市场批发来从一年级到高三年级各学科的考试辅导用书,又根据初三面临中考,高三面临高考的情况,在显著位置摆放这两个年级的考试辅导书。他批进来的书质量好,都是最新版本的,并且配合教材改革,对学生帮助很大,所以很受学生喜爱,销量好得让他乐得嘴都闭不拢。而更重要的是他经营有方,他给每个到他店里买书的人发了张登记卡,卡上记录着每次买书的数量和价格,以后累计,给予他们相应的优惠,数额越大,优惠越多。最优惠的是在成本价上加一成利润,而家长当然乐意花更少的钱买最好的书。
当别人学着“跟风”时,王卫国又提供出了“缺书登记”和“上门送书”的服务。在门口放个本子,如果书店没有顾客所需要的书,就请他们在本子上登记书名和出版社的名字以及顾客的电话号码,等书批来以后,免费送书上门,这又吸引了很大一批顾客。
当看到家长急着为孩子找家教时,他免费为家长找教员,从大学校园里找了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为大学生勤工俭学提供了机会,同时又为家长提供了方便。就这样他和很多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使他财源滚滚。
优势策略:
谈起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他说了番话倒是很和国际接轨:做生意要懂创新,跟着人家屁股后边转,永远只能吃人家吃剩的残羹剩饭,只有创新才能赢利。
“考试书店”就这样一步步走了过来,随着规模的扩大,王卫国增加了店面面积,购置了两台电脑,请人设计了个简单的查询系统,顾客想买什么书,只要用电脑查一下就知道,很受顾客欢迎,这使得书店更受顾客青睐。
5.休闲书吧 悠闲中也有钱赚
休闲书吧集图书馆、书店、茶馆的优点于一身,可以在人们喝茶聊天的时候翻翻时尚杂志或流行小说,也可以让人们在舒缓的音乐中,忘记工作的疲劳和学习的压力,放松身心,同时也是交流、聚会的好地方。开一家休闲书吧要求并不高,现在国内有众多类似的书店,但经营情况都非常好。
在广州时代广场5楼,经过桌椅、花碟铺呈的家居走廊后,有一个可以看看书、喝喝咖啡、歇歇脚的地方,称为“联邦咖啡书屋”。这里图书总量不算多,仅有1000余册,以设计、旅游、文学、摄影等时尚生活类图书杂志为主,除了售书和租书外,还提供咖啡与茶的配套服务,特别是还有很专业的咖啡器具可以选购。联邦咖啡书屋有“商务晴港、白领天地”之称。一到下午,就经常有设计沙龙在此举行。
开个休闲书吧不需要太大的投入,门面面积在20-40平米即可,因消费者以学生和白领为主,服务价格不宜过高,同时租金不要过高,最好选择在文化气氛比较浓厚的大学区或商业区周围。以长沙为例,在大学附近租一个30平米左右的门面房,租金大概2万元一年。书吧装修以简洁明快为主,可以饰以名画、书法等文化气息比较浓厚的饰品,体现安静、休闲的风格。店面装修大概在2万元左右。此外,购买图书杂志以及茶具、食品、饮料等支出大概花费5000元,加上办理执照等费用,总共投入4万元左右即可开张营业。
在突出书店的个性方面,可以学习广州的学而优书店,这家书店无疑是个性书店的一面旗手,以其“学而优,可以仕,可以商,可以深入治学,可以自在悠游……”的信条而广受关注。学而优有两家店,新店和旧店都在中山大学附近,店门口经常十分热闹。画展、伊拉克战争专题展、考研现场咨询通报、新书海报等等林立,常常有一种十分热烈的气氛。
书吧的特色必须在服务中体现出来,比如,在提供饮料、水果、点心等收费服务的同时,每位读者只收取10元左右的费用,还可为读者提供售书、订阅等服务。读者在翻看书籍之余,一定会有一些想带回去细细阅读,因此看好了再买,可以让读者买到最满意的书,节省了他们的开支,也为书吧培养了潜在客户。此外,书吧最好及时收集各种畅销书的书讯,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己编制一个畅销书排行榜,为读者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
为了培养稳定的客户群,大多数书吧都有会员制服务,可以推出读者会员卡,持有会员卡可以享受8折优惠,可以在保持书刊整洁的同时免费借阅图书,或者年底享受相应的赠阅优惠等等。目前,一些专业图书馆的借书证一年费用大概在300元左右,如果在书吧采取优惠打折的措施,对客人来说是非常划算的。
经营提示:
书籍不同于食品、日用品的销售,店主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难以胜任。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附近书店林立,但真正经营好的却非常少。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是很多书店没有品牌和特色经营的意识,各个门类的书籍都有,但各个门类都不精不全,与其他书店相比没有任何特色可言。
其次,缺乏文化气息。买书的人看重的不只是书籍本身,还有书店的气氛和心得交流。如果没有特殊的服务,比如文化交流、名人座谈等吸引人气的活动,价格上又没有优势,就很难做得很出众。
6.背靠“大树”开书店
武汉武胜路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新华书店。该新华书店上下五层,宽敞明亮,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书籍、音像制品等。其规模、销售实力,以及市场辐射力、品牌影响力,在江城武汉赫赫有名。
面对如此一个“巨无霸”的竞争对手,谁敢在武胜路上“以卵击石”地开一家小书店呢?但陶乐却偏偏要出奇制胜,反其道而行之。
原先,陶乐是开花店的,通过卖花淘了第一桶金。由于自己生来喜欢读书,于是陶乐决心试着在图书这一领域闯一闯。
经过一番缜密的市场调查后,陶乐毅然决定在武胜路新华书店附近的街面上租下一个30平方米左右的门面开书店。
陶乐深知如果以常规经营方式运作小书店,面临如此强劲的对手,到最后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树起特色经营的旗帜,才能在大书店的指缝中找到生存的空间。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具体是如何在“大树”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的:
优势策略:
起初,小店以销售一些虽已过期但可读性仍较强的期刊杂志为主,每本以1-3元的价格吸引了大量路过的读者。然后,陶乐又引进一些可以折价出售的正版图书。而且,陶乐在广告牌上声明:凡购买正版图书达一定数量的顾客,可以获得相应的赠品杂志,因为旁边的大书店一般不会有折扣,所以这个策略显得特别吸引人。
果然,几招出手,效果立显。许多读者争相走进了这家颇具特色的小书店。陶乐和店员们以热情、灵活的服务,留住了大批读者,店中生意一度红火。
随着小书店逐渐拥有了一定的回头率,陶乐又开展了图书预订服务——帮助顾客采购所需的图书。
小书店终以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共享了新华书店的大批顾客。
7.精打细算干书店
随着书市的逐步开放,私人书店如雨后春笋。本市的私人书店挺多,但干好却不那么容易。有私人书店老板总结说,大部分私人书店可用以下几个词概括:规模不大、生意不旺、养不胖人、饿不着人。
为何开书店经营得好不容易?业内人士认为,不是开书店不能赚钱,而是懂书店经营之道的人实在不多。
以下这家书店的典型成功案例,可以明示读者怎样干才能让自己的书店买卖兴隆。
很多书虫都有淘书的经验,特价书店就是个很好的淘书场所。特价书店一般销售出版社库存或滞销的书籍,销售价格往往低于书籍定价的一半。有心人往往会淘到一些“宝贝”。光顾特价书店的大有人在,学生、成年人、退休老人各年龄层次都有。
有家书店位于南开区天大、南大附近,平日客流量不大,甚至可以说有点冷清,但这点似乎并没有影响书店的生意,由于离高校近,所以每逢周末,总有高校的书虫来此“淘宝”。
让老板信心十足的是,在这附近仍然没有一家像样的同类店和他打拼,没有竞争压力。目前,有著作权的新书,价格一般按以下比率分割:作者,10%甚至更少;出版社,40%到50%;剩余的40%到50%都属于流通系统。因此,如果直接从出版社进滞销的库存书,进价往往只要定价的2成,甚至更低。如书店按4成出售,利润也是很可观的:除去运输费用,约有80%的毛利。
经营提示:
这家书店老板把这几年中的创业经营心得总结了出来,相信都是关于开书店的宝贵经验:
装修一定要简
该书店2001年12月开张,为了降低成本,租的是典型的前店后住房的商铺,面积70多平方米。店主将后面的两堵墙打通,三个房间就成一个长方形的书店,纵深约15米,每月租金5000到6000元。书店的装修很简单,素墙、普通书架、简易书桌,这样的装修花不了多少钱。
进货一定要多
书店的两侧墙是一溜到底的书架;在原来砌墙的地方,见缝插针地添了几排窄书架。每次进货有一两百种,多的时候甚至上千种,据说,书进的越多,越能吸引回头客。
定价一定要低
最吸引顾客眼球的,莫过于书价上方的标价,5元、6元……最高的不过在10元上下。
8.抓住边角有商机——超市中的书香
古色古香的店,美妙动听的萨克斯音乐,再加上扑面而来的书卷之香,夏日的浮躁一扫而走。这就是阿波罗四楼——弘道人文艺术店给读者们的第一感觉。环视一周,早上10时左右,一些喜爱读书的人已经早到,沉浸在书的世界了。他们有些站在艺术书架旁翻着,有些蹲在小说架旁边,仿佛自己成了书中的主角。还有特别入神的,他们席地而坐,捧着本书正起劲地看着,全然不顾那些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
不仅仅阿波罗书店拥有这样的一批读书群,在长沙较有名气的超市、商场,如沃尔玛和平和堂,都有着许多类似的看书迷。许多人沉迷其中,乐而忘返。
店员们对这早已经习惯了。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太放松了吧。这儿离火车站很近,外地顾客比较多,他们往往旅途疲惫,捧着本书,看着看着就坐下了。店员也不反对,觉得是对书店轻松氛围的一种赞同。正是这种舒适的氛围,使许多读者记住了这么一个安静看书的好地方。所以这家超市的生意比周围的要好上不少,不能不说这里面有这个超市中的小书店的功劳。
很多大超市的书店则布置在一个相对不起眼的角落里。相对于一般书店而言,这些书店书的种类和书的数量远远不及专业书店,但由于超市人气的带动,看书的人却很多。尤其是男士们,陪家人和朋友出来但又不愿逛街的人,往往选择到超市、商厦的书店看书。
再举个例子,平和堂是长沙档次高的购物场所之一,到此购物的人多是中、高档收入的人群。工作之余,他们喜爱逛店的逛店,不逛店的多选择到书店看书。这样的读者群体往往选择那些趣味性和专业性较强的书籍,如旅游、汽车、摄影等。有时候看得入了神,往往忘记了时间。实在喜欢,干脆买下几本回家细看。
优势策略:
在超市、商厦经营书店的做法,被许多人誉为“使喧嚷的购物场显示出更多的人文气息”。现实情况确实如此,但是商业经营自有它的经营目的和经营规则。其实超市、商场书店往往看书人多而买书人少。但是超市的经营是要算成本的,经营书店,肯定不仅仅是为了让读者看书,经营书店,当然也要注意它的实际利润。不过事实证明,开书店,可以通过聚人气来求经营。
点评:
书店由于图书市场图书种类的相似,在图书本身不可能有太大调整和改变,所以要想开好一家书店,就更要在选址,进货成本等方面精打细算一番。另外,大多小书店由于财力的局限,最好开店前要确定书店主攻方向,比如上面“考试书店”的成功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书店“小而专”的好处。
开书店如何选址和申请
与其他行业一样,书店开业前也需要一系列的前期考察和申请。书店的成功可以说并不仅仅靠图书和服务的质量上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应该说选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书店的人气!前期对选址的考察真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确实应该好好斟酌。
一、定位与选址
这是开店的首要同时也是互为依存的两个问题,比如先明确书店定位然后有目的地寻找店址,力求最大限度地锁定目标顾客群体;而如果已经有了特定的店址,则需根据书店的所在位置以及周围现有及潜在的消费群体选择经营类目,同时根据他们的消费习惯与口味建立自己的特色。
一般来讲,附近有文化娱乐场所、商业写字楼及成熟的住宅社区、大学区、商业区等地方,都是可以选择的开店位置。个人创业投资的书店一般规模较小,流动客流和固定的客流都非常重要,因此,最好选择社区或大学区周边有车站、快餐店、剧院等人流比较多,又背靠稳定的社区读者群体的地方。大学区的书店尽量避免过多的畅销书,而写字楼附近太学术化的书籍也不会好卖,专业性强的书店开在相关的场所附近,则会事半功倍。
二、申请
1.选好店址后,由书店所在地的区文化委员会派专人看地址。
2.工商局核名。(现阶段纯个人书店审批终止,必须为股份制书店,所需注册资金10万元,或者注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30万元。)
3.到店址所在地区的区文化委员会审办开店许可证明,携带由区文化委员会开具的许可证明到新闻出版局办书店经营许可证。
4.工商局验资、注册,办理营业执照。
5.税务登记
6.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