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欲太多,人生就会变得疲惫不堪,因为心灵之舟不能承受太多的重荷。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名言包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是针对那些贪婪自私、欲壑难填的人来说的。由于无度的贪婪,就像压在他们心中的一座大山而招致祸患。古今中外,那些为无休止的欲望葬送生命的人,都是自己为难自己。
罗马政治家及哲学家塞尼加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细想一下,我们所拥有的整个世界不外乎是:一天三餐;一张睡觉的床;包裹我们自己的皮囊,即衣服;还有和自己有关系的亲朋。这其实很简单,即使一个极平常的人也会享受到这一切,哪怕是一个泥水匠。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拥有的财物,像存款、车子、房子……还有看不见的亲情和友情,没有一件是永远属于自己的。这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给自己而已,有的是暂时使用,有的是暂时保管,到了最后,物归何处,不得而知。因此明智的人都把这些视为身外之物。
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所谓“得”,而失去了自己的多少东西呵!为了生活,很多人透支着体力,弹精竭虑;为了失去的亲人,很多人透支着伤痛;了爱情,很多人透支着感情……
不论我们失去什么,自己都应该把握分寸,适可而止。过度的劳累、脑力的耗尽,抑或悲痛欲绝,抑或大喜过度,像压在心灵上的一座大山,都会造成我们精神的极大损害。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物质和金钱的索取不要太过贪婪。最现实、最简单的发生在身边的例子还少吗?他们又有多少人由贪而变贫,由贪而服法,由贪而时时提心吊胆,由贪而丢失性命。
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足,有的人漂亮,有的人丑陋。贫穷有贫穷的快乐,富裕有富裕的担忧,漂亮有漂亮的不幸,丑陋也有丑陋的满足。总之,生活赋予我们总是快乐的。那些老是叫苦连天的人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呢?是不是应该仔细地审视一番自己呢?让你的坏情绪适可而止吧!要多学学那些轻松主宰生活的人群,把自己从繁忙的压力中释放出来,而不要把贪婪变成压在你心灵上的一座大山。你还得戒除你吝啬和贪婪的习性。曾有位哲学家指出:“对财产先入为主的观念,比其他事更能阻止人们过自由而高尚的生活。”
当然,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都希望自己过得幸福快乐一点,这是人之常情。只是这种需要以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为前提,只要不是铤而走险或给自己徒增无穷的压力为前提,不要有过度的索取欲望,它会使我们一步步走向崩溃,甚至毁灭。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得失是相对的,这主要看你得到的是什么,丢掉的又是什么。如果有超过本身所需求的物质,我们不如丢弃它来换取友谊和亲情。其实,得与失是相辅相成的,你得到多少,就会失去多少。不要过度地羡慕那些富甲一方和生活奢侈的人们,他们的享受是建立在他们发福的身体之上,他们用健康的代价来换取物质的享受,他们是牺牲时间的自由来换取物质财富。或许他们还会羡慕你呢,羡慕你的快乐和充实。
所以说,无论做什么,都应该适可而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换取我们生活所需就可以了。千万不能过于强迫自己,办不可能之事,生活本来应是快乐的,何必给自己徒增烦恼和压力呢?否则,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就好像自己拿着鞭子把自己赶进了监狱或坟墓一样。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了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穿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了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持生计了。
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找到了一个可怜流浪汉,就带着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的苦行生活……
这个故事的最后结果是:整个村庄都搬到了山上。
贪不贪完全由自己掌握,我们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呢?贪欲太多,人生就会变得疲惫不堪,因为心灵之舟不能承受太多的重荷。否则,这像压在你身上的一座大山,会压得你身心崩溃,永不得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