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的生活方式是滋生传染性疾病的温床,应当在生活中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为自己铺上防病的床垫。
——〔西〕安德烈·
维夫斯
传染源是滋生传染性疾病的罪恶温床。远离传染性疾病的侵害,呵护健康圣地,首先应远离传染源,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在于医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文明习惯的养成,更在于人们日常防范措施的落实和完善。现代传染病菌花样翻新,无孔不入,生命力顽强,日常生活中丝毫的纰漏,都给传染病菌造成扩散和繁衍的机会。在长期实践中健全起来的对传染性疾病的日常防范措施,筑造了抵御传染病菌的长城,能把传染病菌杀死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人们生活于一张安全保护网里。
了解一些传染病的日常防范措施,对于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减少和杜绝被传染菌病感染十分必要。其意义,已完全超出了防传染病传播的层面,在培养了我们的生命保护意识的同时,也为文明的进步和健康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1.远离传染源:安全度过每一天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明确传染源的危害性,远离传染源,是防范传染病感染的根本措施。
(1)病人作为传染源
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因为病人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又具备某些促进向外播散病原体的症状,因此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大、机会多,有些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病人是惟一传染源。
[1]病程各期及其传染性
传染病的病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各期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同,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排出病原体及其数量和频度。
a。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临床症状出现的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各种传染病均有固定的潜伏期,但其长短不一,短至数小时,如细菌性食物中毒;长至数年,如艾滋病的潜伏期2~10年或更长。潜伏期的变动可能与侵入病原体的毒力、剂量、感染的途径和宿主的抵抗力有关,一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因而具有传染性,如麻疹等。
b。临床症状期:此阶段病人都可以排出病原体,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由于此时病原体在人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利于病原体排出,如腹泻、咳嗽、喷嚏等,因此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大。
c。恢复期:一般讲恢复期传染性逐渐消失,但有些传染病如伤寒、痢疾、乙型肝炎等在恢复期仍排出病原体,时间长短不一,甚至可终生排菌(毒)。
[2]各型病人传染性强弱
临床症状明显的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这是由于:
a。病人体内病原体数量多。
b。临床症状有利于病原体的排除和传播。
c。病人常需要他人护理,增加了传播的机会。
但另一方面,由于症状明显常需卧床休息或被隔离,也限制了病原体的播散机会。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由于症状轻微易被误诊或延误治疗,不被隔离,这类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非常重要。常见到轻型病人从事餐饮、副食行业或托幼工作,引起传染病暴发的事例。
对于隐性感染者一般需作血清学诊断或作病原学检查才能发现,许多隐性感染者具有传染性,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可忽视。对从事餐饮、副食、托幼等重点行业人群常规体检则更显重要。
(2)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指无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无论是带菌者、病毒携带者、原虫或蠕虫携带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指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者。这类携带者多在潜伏期末排出病原体,相关疾病有霍乱、痢疾、伤寒、水痘、麻疹、甲型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指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在一定时期内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疾病有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痢疾、乙型肝炎等。一般情况,恢复期携带病原体时间较短,但少数可持续较长时间,个别可持续终生。凡携带病原体在3个月以内者称为暂时性病原携带;超过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病原携带,如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等。病原携带者往往有间歇排菌现象,应反复多次检查,至少3次阴性才可认为不带菌。应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工作人员(餐饮、副食、水源、托幼等)体检并严格管理此类人员,否则易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健康病原携带者
指整个感染过程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疾病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白喉、霍乱、乙型肝炎等,健康病原携带者可能是隐性感染的结果。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携带者的类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持续时间,更重要的取决于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社会活动范围,以及环境卫生、生活条件和卫生防疫措施等。
(3)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许多动物的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如布鲁菌病、炭疽、狂犬病、牛型结核、钩端螺旋体病等。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中是在动物之间传播的,不管有没有人参与,它都可以传播,这类疾病称为动物病(zoonoses)。其中有一些是动物(主要是哺乳动物)和人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称为“人兽共患病”,即人类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疾病。另外也可以通过动物食品或其他产品的传播使人致病。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人兽共患病”约200种以上。这些动物病在自然界野生动物间不依靠人而传播,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传给人,这种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等。
某些节肢动物可以通过卵而垂直传播,把病原体传至下一代而起到传染源的作用,如恙螨传播立克次体,蜱传播森林脑炎病毒。
作为传染源的动物主要有:
[1]家畜及家养动物作为传染源所能传染主要疾病的牛、绵羊:炭疽、布鲁菌病、血吸虫病等。
猪: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布鲁菌病、旋毛虫病等。
狗:狂犬病、黑热病等。
猫:弓形体病、空肠弯曲菌病等。
[2]野兽:狼传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3]啮齿类动物:鼠疫、弓形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恙虫病、Q热、立克次体病、蜱传回归热等。
[4]鸟类(家禽及野禽):流行性乙型脑炎、鹦鹉热、森林脑炎、空肠弯曲菌肠炎等。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危险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接触的密切程度(特别是分泌物、排泄物),另外与传染动物的种类、密度等有关。
2.隔离传染源:划出安全线
隔离,就是把有传染性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置于不传染他人的条件下,防止病原体扩散,便于管理和消毒。同时,病人可得到及时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起到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的作用。隔离在预防传染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隔离必须早期和及时。传染病病人,特别是重症患者,可排出大量病菌、病毒等病原体,传染给周围人或污染环境,造成大流行。因此,对病人隔离得越早越好。要想早隔离,必须早发现、早诊断。一旦确诊,要及时隔离。
隔离必须严格彻底。病人的吃喝拉撒住、医疗、检查等均应在隔离处进行。病人的一切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都必须严密消毒。直到隔离期满方可解除隔离。隔离期根据病种不同而长短不一,或者根据患者症状及排菌消失的原则来决定期限。
根据传染病的种类、阶段来决定隔离的种类。比如,乙型脑炎只能通过蚊子吸血传染,故只需防蚊隔离,防止蚊子飞入病房就能达到不传染的目的。血吸虫病、恙虫病、森林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并不会直接传染人,病人也就不需要隔离。
隔离能有效阻断传染因子扩散,使之不能进入健康人体内,达到阻止传染病传播的目的。在实践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呼吸道隔离
主要针对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肺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等),病人应单独住(同种病可住一室),通往其他房间的门窗尽量不开。病人在咳嗽、喷嚏时使用纸巾遮住口鼻部,用过的纸巾等应焚烧。吐痰的病人应用有盖的杯子作为痰杯,痰杯内应有20~50ml消毒剂,痰杯每日消毒1次。病人使用的餐具、口杯等物品应固定专用,每日消毒。病人外出必须戴口罩,其他人进入病人房间亦应戴口罩。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洗手(消毒)。
(2)消化道隔离
主要针对消化道传染病(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阿米巴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病人应单独进餐,餐具固定专用,每餐后消毒;病人的大便、呕吐物应消毒。病人在便后应严格洗手。接触病人或病人的大便时可戴橡胶手套,接触后应立即洗手消毒(戴手套也应洗手消毒)。
(3)血液/体液隔离
血液或体液隔离适用于乙、丙、丁、庚型病毒性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尽量不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过性生活应用安全套,不共用注射器。皮肤有破损时接触病人应戴手套,皮肤无破损接触了病人的血液/体液,用肥皂类、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2~3遍。如血液/体液洒于地上,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液或漂白粉干粉倒于血液上,没过(或大于)血迹范围,搅拌后半小时再清扫倒入厕所。
(4)昆虫隔离
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斑疹伤寒、疟疾、黑热病、回归热等。有相应的防蚊、防虫设备(纱窗、纱门、蚊帐、灭蚊器等),每日喷洒有针对性的杀蚊、虫药物。
(5)接触隔离
狂犬病、皮肤炭疽病等,需采取接触隔离。严重的病人应单独住,密切接触病人和接触病人伤口、脓液或引流液,应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进出病人房间和接触病人都要认真洗手。接触病人伤口的物品处理程序是:消毒-清洗-再消毒。病人伤口换下的敷料须立即用双层不透水、气的材料包装后送去焚烧。
3.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期限
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原则上是根据病人传染性的期限来决定的,传染期结束或消除了传染性时,才可解除隔离。
一般来说,按该种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订出隔离期,有条件的地方,应以细菌或病毒的检验结果,证实病人不再排放病菌、病毒才可以解除隔离。但多数情况下是按照事先制订的隔离期限执行的。传染病的隔离期限。
4.消毒:净化你的生活空间
消毒,就是用一切方法消灭或清除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消毒,是切断传染途径的重要方法,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流行和致病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日常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消毒。如洗手洗脸,就是一种物理性消毒方法,可清除手和脸上的细菌,保持皮肤清洁,否则易受细菌感染而生疖疮等。特别是当家庭中有传染病人时就更需要消毒,随时把病人排放细菌、病毒等病原消灭,防止传染给健康人。因此,消毒不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有传染病发生时,都十分重要,必须随时进行消毒,确保身体健康。
消毒的种类很多。按是否发生传染病可分成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按消毒方法可分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等。
(1)疫源地消毒
这种是指存在着或曾经存在过传染源的地方,如病人的住室或病人入院、死亡前的住室及病畜的棚圈等地方,会污染上大量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对健康人有很大的威胁,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杀灭或清除这些病原体,才不会传染给健康人,故应进行消毒。
疫源地消毒依消毒时间之不同,又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两种。
随时消毒,是指病人、病动物等传染源仍在时,随时可排出病原体。为了防止传染,就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消毒。如对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使用的物品要及时消毒,迅速杀灭病原体。随时消毒的特点是多次、重复地进行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病人、病动物等传染源住院、转移、死亡以后对其住处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目的是完全消灭或清除传染源留下的一切病原体,使其无害化。这种消毒主要是针对病原体抵抗力比较强的传染病,如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炭疽等。一些抵抗力较弱的传染病病原体,如麻疹、百日咳等,病人走后不需要做终末消毒。
(2)预防性消毒
这种在健康人的家中及公共场所尚未发生传染病时,为防止发生传染病而进行的消毒。如餐具、茶具、酒具的消毒,衣被的晒洗,水果和蔬菜的消毒,食前便后洗手等。经常进行预防性消毒是生活、文化水平提高的标志。另外,人人、家家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将会大大减少传染病、食物中毒及一般细菌感染的发病,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5.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传染病种类很多,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也很多,它们的抵抗力有强有弱,感染者排出病原体的方式各不相同,传染方式也不一样。各种传染病的消毒方法不尽相同,需要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
6.杀虫:消灭传染病菌的携带者
与人类历史相当甚至更古老的蚊蝇等害虫,在与我们形影不离朝夕相处中,传播给人类大量的防不胜防的传染疾病。防范传染性疾病,必须从病菌携带者入手,杀灭害虫已成为人们战胜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1)家庭卫生害虫的危害
家庭卫生害虫对人身的健康有很多危害,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方面:
[1]传播疾病
家庭卫生害虫至少可以传播几十种人类疾病,其中疟疾、登革热、痢疾、伤寒、肝炎、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危害相当严重。如按蚊传播的疟疾,建国前我国每年被感染的人有3000多万,80年代每年被感染的人仍有60万。
[2]影响休息
蚊子、跳蚤等的叮咬吸血,苍蝇、蚂蚁等的骚扰,即使不传播疾病,也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工作质量。
[3]损害财物
这些卫生害虫污染食品和粮食,既导致疾病的传播,也造成极大的浪费。有的害虫对家具、衣物、书画、家畜构成一定的危害。
(2)家庭杀虫的原则
杀虫的原则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杀虫效果,同时尽量避免副作用。任何杀虫药物都是一种有毒物质,即使是毒性较弱、副作用较小的拟除虫菊酯,也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如果能用物理杀虫或防虫方法解决问题,就不要使用药物。物理杀虫或防虫方法很多,如冷处理、热处理、拍打、粘捕、防虫网、防虫门窗等。
药物杀虫尽管有许多副作用,如环境污染、抗药性等,但它毕竟是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方法。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使用。如何合理应用药物,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害虫大量孳生时,尤其是在虫媒传染病流行时,必须使用药物快速杀灭,控制害虫的数量。选择药物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尽量选择对害虫毒性强、对人畜及非目标生物毒性低、污染小的药物。滴滴涕曾是一种很好的杀虫药物,但对人畜、非目标生物的毒性很强,既杀灭害虫,也杀灭益虫。另外,它在自然界中不易分解,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且有致癌作用。因此,目前已被世界各国禁用。有机氯、有机磷类药物的毒性较强,污染较大,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即使使用,也要选择毒性较低的品种。目前,提倡用拟除虫菊酯类药物,它对害虫的毒性强,对其他生物的毒性小,且易自然分解,污染小。
生物杀虫剂的针对性较强,基本无污染,要大力发展。
杀虫方法还应注意避免产生抗药性,做到不同方法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等。
对某种害虫的有效控制,有时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在几种方法同时或先后使用时,它们应是互补的,才可能提高灭效,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不至于产生更多的副作用。
以消灭蟑螂为例。当蟑螂密度、数量较高时,最好用速效药物进行处理,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将大部分蟑螂杀灭。
7.家庭杀虫剂的使用方式
杀虫剂的使用因防治对象、剂型、应用环境和目的不同而各异。杀虫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适于家庭环境的主要有滞留喷洒、空间喷洒、撒布药粉、烟剂熏杀、投放毒饵等。
(1)室内滞留喷洒
是指使用具有残效的触杀制剂,喷洒在室内墙面、板壁等处,当害虫栖息在该物表面时,因接触杀虫剂而死亡。因为,这种喷洒方法对害虫的毒效可维持一定时间,且留待害虫自行接触而中毒,所以,称作滞留喷洒。药效持续时间一般可达1~3个月,个别的可更长。
(2)空间喷洒
是把杀虫剂直接喷射到室内空间,使害虫沾着药剂雾粒而中毒死亡。它与滞留喷洒不同的是直接毒杀害虫。它属于速杀,基本没有持效。这类喷洒的器械很多,如最适合家庭环境的气雾罐有手持式喷雾器、手推式喷雾器、肩背式喷雾器,以及较大的气雾机、气雾发生器、热雾机、超低容量喷洒器械等。
(3)撒布药粉
是最早应用的杀虫方式之一,多用于处理蚊、蠓孳生场所及灭虱、灭蚤、灭蜱螨、灭蟑螂等卫生害虫,或灭家畜体外寄生虫。可以直接撒布,或用各种喷粉器在地面或空中喷粉。
(4)使用烟剂
使用烟剂一定要注意安全,一是防火,二是注意室内有无人或家禽等。使用后要开窗通风,等烟雾散尽后人再进入。
(5)投放毒饵
虽然有的毒饵中加了引诱剂,但引诱力毕竟有限。因此,投放毒饵一定要到位,即放到害虫经常出没的地方。另外,毒饵的剂量要适当,还要及时补充或更换位置,以期达到理想的杀灭效果。
8.灭鼠:引爆移动的活体炸弹
家鼠到处活动,吃的东西又杂,身体内外接触、携带的细菌、病毒等很多。据统计,共有30多种疾病可由老鼠传播给人。其中,危害最大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有史以来,死于鼠传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直接死于战争的总人数。可见其危害之大。
(1)家鼠传播疾病的途径
[1]体外寄生虫(如跳蚤)
如家鼠得了鼠疫,发高热,血液中繁殖了大量的鼠疫杆菌,这时,如果跳蚤吸血,把细菌吸进胃里,细菌继续在跳蚤胃里繁殖。在家鼠病死后,跳蚤找新的供血动物吸血,就可把细菌反吐给供血动物,使之得鼠疫病。这里所说的新的供血动物,既可能是另一只家鼠,也可能是人。总之,借助于跳蚤作媒介,把鼠疫传播开去。
[2]通过皮毛、粪、尿中的细菌、病毒直接污染人的食物、用具
当人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皮毛、粪、尿后会被传染而患病。一只家鼠一年排粪1.5~2万粒,排尿相当频繁,又经常换毛,污染面相当大。美国调查过原粮被老鼠的粪、尿污染情况,发现污染率接近80%。
[3]直接咬人,造成外伤和感染
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也不可忽视。有的国家调查发现,每年被老鼠咬过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一,而且多数是婴儿和无依无靠的老年人、病人。
此外,家鼠的活动还影响人的休息,造成间接危害。
总之,家鼠对人的危害严重。家鼠的数量越多,密度越高,危害越大,所以,要努力减少家鼠的数量,降低它的密度。
(2)灭鼠需要遵循的原则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尤其是近20年的工作,大多数人认为,要取得减轻以至消除鼠害的实效,灭鼠要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综合治理
过去消除鼠害不够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治标多,治本少,而且治标的手段单一,不少地方只用鼠药,以致效果越来越差。老鼠繁殖快,适应性强,人们投放毒饵虽能毒死大批老鼠,但总会留下一些。这些老鼠利用毒鼠后更充足的食物和更宽敞的隐蔽场所,迅速繁殖后代。同时,毒鼠区周围的老鼠,仍然处在高密度的条件下,食物紧张,居住拥挤,便积极向低密度地区扩散,使毒鼠区的鼠密度迅速回升,除了残余鼠的繁殖,还有周围鼠的迁入因素。为了抑制老鼠的繁殖,阻止老鼠的入侵,毒鼠区也要注意治本。控制老鼠的食物,摧毁老鼠的窝巢,把当地的容鼠限量降低。同时,灭鼠方法要变换,使老鼠难以适应。
[2]群策群力
老鼠虽然栖息在各家各户,但灭鼠工作必须在较大范围内协同行动,效果才能持久。灭鼠也要讲规模效应,零打碎敲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努力提高灭鼠效果。过去的调查证明,如果效果只有30%~50%,等于给剩下的50%~70%的老鼠改善了生存条件,反而帮助它们淘汰老弱病残的个体,对老鼠的种群有利。
[3]因地制宜
老鼠的生活习性与它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下,消灭老鼠的办法也要有所不同。一方面,粮库里灭鼠就和工厂里不一样,在集贸市场灭鼠也和一般居民区有些差别。另一方面,任何方法每用一次,等于对老鼠进行一次选择,甚至一次训练,能够被这种方法消灭的基本上死亡了,剩下的不容易被同种方法消灭。也就是说,不要连续用同一种方法灭鼠,哪怕是初用时效果很好的方法也不行。家庭内灭鼠也要注意。
[4]持之以恒
防治鼠害是长期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既要解决当前问题,也要有长期打算。从一家一户来说,依自己的条件和情况,从防鼠做起,实现御鼠于家门之外。在此之前,要有计划地采取局部防鼠和灭鼠的措施,如食品防鼠和适时布放鼠夹、鼠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