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孕育人类思维,心脏展现生命活力,只有拥有健康的心脑,才有睿智而又生机勃发的人生。
——〔英〕托·贝弗里奇
健脑与健心是时下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当今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心脑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掌握一定的健脑与健心措施,对于人们心理和情绪也是一种很好的调剂,使人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高效的工作效率投入生活,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是一种强有力的维护。据有关权威医学机构指出:忽视健脑与健心,已使脑心方面的疾病成为人们身心健康的一大杀手。不健康的心理和情绪,不正确的用脑方式和健脑手段,可以直接导致人体“司令部”的指挥中枢紊乱和崩溃,它们已成为新世纪人们必须战胜的一个健康杀手。
健脑与健心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基础,只有练好心脑的内功,才使人体生理的健康有所依附。健康的心脑状态是人体健康的核心,也是我们人体健康的依托,它能使我们始终精力十足、心境坦然地面对和应付来自生活的挑战。
1.积极健脑:全力保护人体“司令部”
大脑是智力形成发展的自然基础,一旦大脑受损或病变即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破坏人的智力活动。因此,必须预防各种脑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脑血栓、脑肿瘤等。
人的智力表现为经过人的大脑的分析和综合,抽象与概括,以及判断、推理的过程,然后才采取一定的行动。这种行动是经过头脑考虑过的,有计划的、自觉的行动。这种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以及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是人所特有的智力。
为了保护大脑,发展人的智力,必须给脑以足够的营养,“在某种意义上说,智力是吃进去的”,这是一些学者关于营养与智力关系的一个论点。如果在少年儿童时期饮食缺乏大脑所需要的营养,则智力发育会受到影响。营养不良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智力发展受到的危害也越严重。
医学研究证明,大脑的发育同整个身体发育一样,需要多种营养,特别是有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还要各种微量元素。专家测试,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较,头发里锌与铜的含量较高,而铅、碘、铬的含量较低。脂肪对智力发育也很必要,其中充分的类固醇类物质以及磷脂对婴幼儿智力的影响也很大,食物中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人的智力。
足够的营养物质可以保证脑细胞的正常发育,是智力发展不可缺少的。
但是,仅有营养物质保证,并不能解决大脑的健康发育,脑是在运用中发展的。人脑只有启用才会灵活,勤用脑、善用脑,才会使人更聪明。如果用脑不当,使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失调,就会影响智力的发展。例如,神经衰弱就是大脑机能的一种迟钝、记忆衰退。造成神经衰弱的因素很多,如学习工作过度疲劳,生活没有规律,强烈的精神创伤或长期的心情郁闷等都会引发或助长神经衰弱。所以要培养和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合理使用脑力,严格遵守作息制度,注意劳逸结合,还要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学习中间到室外活动活动身体,以利于消除脑力疲劳,协调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
大脑,每个人都有,它是智力的基础。保证大脑的生理需要,给它足够的养料。开发大脑的功能必须合理使用。
2.运动手指健脑益智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心灵手巧”,这里所说的“心”,实际上就是指大脑。“心灵手巧”说出了“心”(大脑)与“手”的关系——心灵才能手巧,手巧必然心灵。
我们知道大脑支配全身各部位都有一一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手在人的大脑全部面积中占据了相当大的范围。既然小小的手掌与十指需要大量的脑神经来支配,那么,运动手掌与十指,也必然会使很大一部分脑神经得到锻炼。这就是“十指连心”、“心灵手巧”最坚实的生理基础,也是运指益智法的生理基础。
中医有“阳气起于四肢之末”的理论,手足末梢的穴位对治疗脑部疾病有卓越效果。民间的健身球运动对健脑益智、防止脑细胞衰老等功效也早已被实践所证明。山东大学的张颖清教授在实践中发现,分布于第二掌骨侧的一组穴位对应着整体上的各个部位。在这组穴位上进行按压诊断,可根据压痛点的部位来诊断相应部位疾病,在压痛明显的穴位上针灸或按摩,可以治疗这些疾病。
(1)搓捏掌指法
这是较简单的方法,最适应于用脑之前以激发灵感,或学习中感到头脑滞钝时练习。
先将两掌对合于胸前,上下搓动,动作稍快,连续摩擦四五十次;然后停止搓动,两掌对压,尽力相互推抵,连续推压四五十次。压掌完毕后,两手分别握拳,将大拇指屈入掌心,用其余四指紧握拇指,一紧一松,反复用力二三十次。最后,右手握住左手食、中、无名、小指,用力握紧,一紧一松,做二三十次;再换另一只手按上法操作。以上方法没有什么奥妙,只要用力就行,一般都能起到清脑爽神、解除大脑疲劳的效果。
(2)不对称运动游戏
不对称运动游戏有很多种方法,孩子们也喜欢玩。虽然开始练习时很不习惯,往往“手足无措”,逗得别人哈哈大笑,但正是这种逗乐的游戏会使孩子们十分感兴趣。
游戏时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一步步加大难度。
[1]屈指:左右双手同时做屈指运动,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时屈小指;或左手屈食指,右手屈无名指。动作由慢到快。做一段时间后,左右手交替再做。
[2]指鼻子指眼:家长握住孩子一只伸开的手掌,用另一只手拍打孩子手心,孩子的另一只手用食指按在鼻尖上,其余四指握拳。家长每打孩子手心一次,嘴里同时喊出“鼻子”、“眼”、“嘴巴”、“耳朵”等各种指令,除喊“鼻子”时手指不动外,其余所喊指令的瞬间,孩子要迅速地将食指指向所喊指令的部位。由于喊指令与手指移动几乎同时进行,所以孩子往往会乱指一气,逗得旁人哈哈大笑。但这种游戏对训练孩子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最有帮助。
[3]摩膝敲膝:左手伸开,手心紧按在左膝头;右手握拳,拳头搁在右膝头。喊“开始”后,左手沿大腿前后摩擦,右手同时用拳头上下敲打右膝头。这个游戏开始做的时候,左手总是不自觉地变成与右手一样的敲膝动作,或右手变成与左手一样的搓膝动作。当逐渐习惯后,双手就会逐渐适应各自的动作,这时别人可以大喊一声“换”,要求左右手突然变换动作,变换之初,将又是手忙脚乱。
(3)对指按摩法
这是一种与气功结合的运指健脑方法,取自《中国气功》杂志1987年第四期上的气功书法五段功。这种方法对10岁以上的孩子效果较好。
端坐椅子上,保持自然和舒适,头部不要偏斜,放松肩部与颈部,眼睛似闭非闭,嘴唇似开非开,舌尖轻抵上腭,两腿平行分开,与肩膀宽度相同。
坐好正确的姿势后,开始运气。运气时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丹田”部位(肚脐下3寸),吸气呼气由鼻腔进行,吸气时小腹随之向外凸起,做到细长而均匀;呼气时细长而无声,小腹部随之变凹变平,同时默念“运指健脑,智慧无穷”之类的词句。一呼一吸为1遍,连做10遍后,再进行对指按摩练习。
做对指按摩时,呼吸要自然均匀,两臂部轻轻用力夹胁肋部,两则手掌平举至胸前,距胸前30cm左右,十指朝上,掌心向内,双眼渐渐睁开,凝视手掌,如读书之状。注意力集中在十指尖。运指时将两侧大拇指的指尖对住同侧的食指指尖,两拇指同时沿食指向下按摩,当按摩到指根时,将拇指移往中指根部再沿中指向上按摩,至中指指尖;再将拇指移往无名指指尖,沿无名指屈侧向下;再移至小指指根,向上按摩至小指尖。四个指头全部按摩完毕,即循原路返回,将四指按相反方向按摩1遍。以上方法重复3遍后,合掌凝神,将注意力收回至丹田处,十指交叉,相互搓擦指缝。最后将两手掌放回大腿上,静坐2分钟即可完毕。
3.梳头能健脑益智
头发与智力的关系异常密切,因为头发与智力依靠的是同一种物质基础:“肾精”。中医认为,肾藏精,精主神,而智力就是中医所说的“神”,我们平时常将“精神”二字连用,就是这个道理。秀发往往是智力健全的标志,而头发的保健,反过来也能健全人的智力。
按中医的经络学说,头部为“诸阳所会,百脉相通”之处,头顶正中的穴位就叫“百会”。当我们紧张地学习、工作后,大脑十分疲劳,这时用梳子或手指梳理一阵头发,会使人感到神志爽快,头脑清醒,消除疲劳。经观察和测试,发现有意识、有规律地梳头,实际上是在对头部各个穴位进行按摩,施加刺激;通过这种刺激,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增进头部神经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皮下腺体的分泌,改进营养代谢。按古书上的记载,即流通气血,散风明目,荣发固发,提神醒脑,改善睡眠。
梳头健脑的方法很简单:每天早上、晚上各梳头1次,由前到后,再由后到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循环往复,梳数十遍至百余遍。也可以结合有关头部穴位按摩。梳头的遍数不限,以头皮出现发热和紧缩感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必须长期坚持,不能一曝十寒。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满意效果。其次,头发宜多梳,但不宜多洗。古书上说:“除夏以外,五日一沐。”这是有道理的。尤其注意不能洗头后受风着凉,否则容易患头痛症。此外,女孩子不宜烫发,更不能戴着卷发筒或发夹睡觉,以免发根被压迫,影响血液循环。
4.能益智强记的单侧健脑操
人的左半个大脑主要进行理性思维、记忆等活动,右半个大脑则主要进行形象思维等活动。人们大多从事理性思维,这样左半脑就容易疲劳。这时如果进行一些加强右脑锻炼的运动,不仅会使左脑得到休息和调节,而且也会使两侧半脑均衡协调地发展。
我国传统的中医学很早就知道人体经络的左右交叉原理,针灸学中有“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治疗原则。中医著作中有这样的记载:中风半身不遂的病人,左半身不遂,歪斜在右;右半身不遂,歪斜在左。这与现代医学右脑支配左半身,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理论是吻合的。因此,锻炼右脑功能的体操,就要注意活动左半侧的肢体。
根据这个原理,单侧健脑操是通过对左半身的运动来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的。
这套体操动作简单,易学易做,尤其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经实践证明,确有健脑强记功能。
(1)举臂运动
直立,平视前方,双上肢自然下垂。左手紧握成拳,左腕用力,使前臂弯曲成90°,并慢慢上举,举至上肢伸直,然后慢慢弯曲左前臂,由左侧缓缓放下,恢复垂手直立姿势。
(2)划弧运动
直立不动,左臂平举于体左侧,然后慢慢上举,直至左臂直立,再以相反顺序回到垂手直立姿势。
(3)抬腿运动
仰卧,两腿伸直,两臂平放在身体两侧,上身不可弯曲。左腿伸直上抬,抬至与身体垂直;再使左腿倒向左侧,直至与身体平齐,但不要使左腿搁在床上或所躺的其他地方,即左腿不要松劲。随即按相反顺序返回,最后恢复平卧姿势。
(4)侧卧运动
先直立,再向左侧倒下,以左手和右脚尖支撑身体,使身体呈三角形;然后弯左膝,跪姿,再起身,直立。
(5)俯卧运动
俯卧撑姿势,先双臂弯曲,将左腿向上方抬起,至最大限度为止,上身重点落在左臂,右臂尽量不要用力。左腿逐渐放下,双臂伸直。再重复做俯卧撑2次。
这节动作,次数由少增多,视体力情况而定。开始时动作不能过大、过猛,以免损伤腰、臂部肌肉。
5.提升智力所需的营养物质
最近,日本大分医科大学竹下正纯和吉田敏助两位教授研究显示:脑内支持记忆机能的海马部位,会依据所摄取的不同食物而造成形态上的变化,吃含丰富的α亚麻酸的食物(如鱼、菠菜、白菜等),突触小细胞的密度就会增高,信息传递能力就会加强,记忆和学习的能力就会得到改善。还发现食物可以改变人的情绪、警觉、记忆和思维,对智力有着巨大的影响。
(1)蛋白质
蛋白质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它是形成脑髓、头发,构成血液、肌肉指甲等的基本物质。它又有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身体免疫力,供给机体热量的功能。如孕妇摄入不足,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胎儿的发育和体重,而且母体分娩后恢复较慢,乳汁分泌不足。动物肉类、鱼类、蛋类、肝脏中富含蛋白质。此外,谷类、豆类和坚果中都有较多的蛋白质。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能提供人体的热量和力量。怀孕中母体的基础代谢增加,再加上胎儿的代谢,怀孕时比平常要摄取更多的能量。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大米、麦类、小米等主食中,也存在于含淀粉多的食物,如红薯、马铃薯等。含糖的食物也可以供应大量的热量,但不宜多吃,因为它没有多大营养价值,过多食用易损伤牙齿,甚至形成胃酸,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
(3)脂肪与维生素
[1]脂肪。脂肪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热效率最高的能源。人体需要摄取适当的脂肪来维持身体的新陈代谢,保持身体健康。
脂肪有植物性脂肪和动物性脂肪。由于动物脂肪含有胆固醇,过多食用可导致高胆固醇症,有可能给孕妇带来恶劣的影响。所以孕妇不宜多吃油腻的食物,食油也以植物油,如茶油、菜油、大豆油为宜,少食用猪油和牛油等。奶酪、奶油也应少吃。多吃豆制品。在芝麻、葵瓜子中也含有对身体有益的脂肪。
[2]维生素。维生素的种类很多,人体必须有多种维生素才能保持健康,无论缺少哪一种都会引起身体的障碍。人最需要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4)各类矿物质
矿物质的种类很多,包括钙、磷、铁、锌、碘、铜、硒等。它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总共只占人体的万分之五。过多摄入不行,缺乏它也会造成一些疾病和不良影响。
6.健心:夯实人体健康的基础
人们希望健康长寿,首先应该从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开始。长寿,不是靠山珍海味、金钱美酒来堆砌成的。健康的心理是达到长寿目标必备条件。
贵州省一位寿命146岁的农民,他多年身体有残疾,腿脚不灵便,但内心却乐观、开朗。
杭州百岁老人张任天,从不吃人参、鹿茸等补药,但非常注意及时排解心中的不快。
江苏泰州百岁老人周王氏,称自己的肚子是橡皮性的,大肚可容很多难容之事,很少生闲气,很少烦恼伤神。
常州百岁老人姚金宝总结自己的长寿经验: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心补。心补即开心、乐观。
许多长寿者都有共同的养生秘诀:心胸坦荡,乐观开朗。
怒伤肝、思伤脾,情绪可以使人患病。同时,积极的情绪又可以使人们恢复健康,或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战地医院中的医生们发现:胜利者的伤口愈合得快,而且愈合得好;失败者(如俘虏)的伤口愈合得慢,且愈合得不好。国外一些医院,医生和护士专门训练危重病人学习笑。多笑,能取得一些奇妙的疗效。中国古人有句俗话便是:“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现代医学对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的生理、生化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愉快情绪等积极心态对身体健康确实有着积极的影响。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心灵建设,人们已把请心理医生当作司空见惯的事,原意花1小时100多美元的高价请好的心理医生为自己服务。纽约州一年在心理卫生方面的预算高达23亿美元。
古今中外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大人物,然而不少大人物虽然取得了权位、金钱、声誉,但他们之中不乏心境悲凉、痛苦终身者。不少大人物本身心理就不健康。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35万字的《大人物的变态心理》。凡高、海明威、尼采等人,最后以自杀了结痛苦的人生。
每个人都可能遭受情场失意、官场失位、商场失利等方面的打击;每个人都有过幸福时的欢欣、顺利时的激动、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选择时的彷徨,这就是人生。人生总是酸、甜、苦、辣都会遇到的,不可能一直充满阳光,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人生的种种考验,有人欢笑有人愁。欢笑者,生活美满幸福;忧愁者,生活更加没有滋味,孤独苦闷长相随。仅有1000万人口的比利时抑郁症患者就高达50万人之多。比利时每年都要为抑郁症病人花去13亿美元的费用,还未算上他们丧失劳务和死亡时的间接支出。中国及外国的名牌大学中,很少的高校没有发生过自杀之类的恶性事件。
美满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情。外在世界是一回事,我们的内心世界又是一种境界,我们欢欣鼓舞、兴高采烈,或者孤独苦闷、垂头丧气,主要由我们自己的心理、自己的态度来支配。事物本身只是影响我们的态度,并不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情。
心理健康,美满幸福则可能长驻;心理不健康,即使有山珍海味、金钱权势,内心仍然可能痛苦、凄凉。心理健康,可使人积极地面对一切,排忧解难,驱除消极情绪,获得美满感,获得幸福感。
7.“心病”从内部瓦解人体健康
人健体自康。人的心态与情绪,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病由心生”是千真万确的。一个人被不良的消极情绪所困扰,长期又不能调适与化解,就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情态太过,会引起气机紊乱,经络阻滞,最终会从内部瓦解人体健康。
(1)中西医对情绪与疾病的认识
祖国传统医学是世界上最早重视情绪与疾病关系的医学。《内经》中对情志与脏腑气血关系的论述就很深刻。《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降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上述文字的意思为,大怒导致气机上逆,严重的可以引起呕血及飧泄;喜悦的情绪使气和顺志畅达,气血运行通利;悲哀过度使心血运行急迫,肺脏扩张而肺叶上举,导致心肺运行功能得不到宣通,气血不能敷布四肢脏器,邪热就会郁结在胸中耗伤精气;恐惧使精气丢却,不能上行濡养心肺,它的病变部位发生在下部,所以说“恐则气下”;受惊则心悸动荡、精神不安、疑虑不定;思虑太过则心事留存缠绵不去,精神过分集中,使得正气留结而不行。《灵枢·本神篇》中指出:“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这不仅对情绪进行分类和概括,而且指出了基本情绪的心理生理特点。宋元时期,著名的医学家陈无择提出了疾病产生的“三因论”,明确地把“七情”定为内伤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素问·本神》篇中还说:“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精竭绝而失生。”这说明情志的波动可以耗伤精血,出现眩晕、耳鸣、眼花、失眠、腰膝软、心悸怔忡、遗精、早泄、阳痿、流产、月经不调、闭经、大小便失禁和便秘等精虚血亏之症状。归纳起来,祖国医学认识心理与疾病的关系,主要是情志太过,引起气机紊乱,经络阻滞,使脏腑功能受损,精血衰竭。
现代医学对于情绪导致疾病的因素也可以归纳成四个方面:[1]直接影响神经系统;[2]影响免疫功能;[3]影响内分泌功能;[4]引起神经生理的变化。
情绪决定人的行为举止、饮食起居乃至影响到每个细胞,情绪的本质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体验后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它反映了人的愿望、理想、要求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因此,人的情绪好坏不是由客观外界事物所决定,而是由主客观之间协调的程度所决定。当主客观适应时,一个人就会产生愉快和满足的情绪;反之,就会产生不满和反感。因此,情绪的好坏,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心胸开阔,“不以物喜,不为己悲”,和谐的人际关系,克服情感个性中的弱点,提高心理素质和修养,学会对情绪活动的自控能力,使自己的情绪坚强饱满,这无疑是走出亚健康的一条重要保证。
“喜怒哀忧惊恐悲”七情的心理活动是人之常情。孔子认为:七情,“弗学而能”,属于人的本能。情绪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积极情绪包括乐观、愉快、和悦、明朗、喜爱、满意、舒畅等;消极情绪包括忧愁、愤怒、苦恼、抑郁、悲伤、恐惧、痛苦等。现代心理学家把情绪归属四种基本类型,即: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其他各种情绪都是由这些基本类型派生的。情绪对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是导致亚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2)情绪与胃
情绪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当一个人心理受到挫折时,往往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而一旦受到鼓舞,则为之振奋、情绪高涨。如果让消极情绪长期存在就会滋生疾病。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许多医学科学家做了大量的临床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现代心理、生理学家沃尔夫的实验。他应用胃镜长期地观察情绪与胃功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当病人处于恐怖、忧郁时,胃黏膜变成贫血状态,胃酸分泌低下,胃运动功能抑制;而当面临敌意、愤怒、焦虑时,胃黏膜充血,胃运动和分泌亢进;当长期处于情绪矛盾状态时,胃黏膜充血,胃运动和分泌亢进,并可见胃黏膜出血、糜烂。美国一所医院调查了50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具有明显情绪障碍者占74%。
(3)情绪与血压
有人证实,愤怒的情绪会引起血压升高,如果愤怒情绪得到平息,血压即恢复正常;如果愤怒情绪得不到宣泄,长期被压抑,处于慢性愤怒状态,那么高血压就会持续,变成高血压病。除此之外,愤怒情绪还会产生舌喉和头颈部肌肉痉挛,如有异物梗阻于喉头,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胃部不适、心悸、头昏、出汗、呕吐等多种症状变化。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心理学家曾对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详细的个案分析,提示74.5%有不良心理因素。有作者长期随访了10例40岁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6例致病原因是曾有长达20年之久的焦虑障碍。
(4)情绪与肿瘤
1982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对200例胃癌患者进行病因调查,发现这些患者皆有长期的情绪压抑、精神创伤和家庭纠纷。山西省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发现食管癌患者56.9%有忧虑、急躁、消极不良情绪,半年之内有重大精神刺激者占52%。
(5)情绪与食欲
我们常说:食欲是情绪的寒暑表。情绪愉快食欲增加,情绪不悦食欲减退,这已是生活常识。长期持有消极情绪,会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溃疡、过敏性结肠炎。
(6)情绪与心血管疾病
情绪过分波动,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最容易影响心血管系统,造成血管收缩、高血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1983年,我国医学家邹之光曾做了情绪与心肌梗死的临床调查,他选择了40例心肌梗死的病人与40例健康者作对比。结果发现,在发病6个月内,两组生活事件的频率分别是60:23,病人组要比健康组高出3倍,患者中情绪诱因者达94%。
8.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等诸多因素均能对心理健康构成冲击和影响。
人的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减退。人的脑细胞从40岁以后开始减少,到65岁后减少特别明显,使脑功能出现变化,思维能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变差,情绪变化快,记忆力减退,出现心理问题。
[2]个人感情生活突遭变故。失恋、丧偶、失去子女、父母离世等,都会使人的精神受到明显的刺激,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3]家庭、社会关系突变。由于家庭、社会关系突变,关系失调,这突如其来的影响必然伤害心理健康。
[4]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降低。随年龄增高,必然会因劳动和自理能力下降而要求别人帮助,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5]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竞争意识激增。人们为了工作和生活,经常在市场经济中进行竞争,接受来自各方的刺激,心理压力在不断上升。
[6]处于信息时代。人们每天要接受大量信息,整天在忙碌着,大脑处于紧张状态。
[7]人际交往频繁,关系繁杂。由于要应付更多的交际和人事关系,思想压力增大。
[8]由于企业经营体制变化,工作有定额、定量,出现繁忙状态,工作紧张将造成一种精神负担,会导致不平衡的心态。
从上述因素中可以看出,心理社会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对此传统中医学早有深入的研究,并通过临床实践和借用西医检测手段证明,“七情”即喜、怒、哀、忧、惊、恐、悲,这些由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影响和冲击后表现出的心理活动特征,对人体的生命指标和生理及生化指标均有显著的影响。喜时:呼吸、脉搏、血压、新陈代谢等都比较正常、协调、平稳;忧、哀、悲时“伤脾胃”,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人体生化调节功能失常;怒、惊、恐时“伤肝、伤心、伤肾”,血糖、尿糖升高,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这充分证明了心理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
9.消除心理障碍的具体方法
心理障碍是心理不健康的开端,是导致心理疾病(包括心身疾病和心理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要及时地消除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在外界的不良刺激对心理造成影响之时,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它、解决它。
在每个人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幸福、欢乐与痛苦、悲伤是相互交织、碰撞、交替和并存的,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遭受多种心理刺激。如果精神上遭受挫折,必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如工作上得不到重用,事业上遭到猜忌排挤,同事、邻里关系不和,家遭意外,亲人丧生,婚姻失败等。心理紧张多数可以通过体内的平衡、调节控制系统加以调整平息。但因心理刺激强度过大,或因持续时间较长,或因同时遭受多种心理刺激的综合作用,而又未能及时地解脱和调控,就会发生心理障碍。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为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消除心理障碍的保健方法,下面就结合一些实例进行介绍。
(1)学会驾驭情绪
哲学家说过:“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一个人的情绪可以使你学习、事业成功,也可以使你学习、事业失败。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是最明智的选择。人们的情绪和其他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是由大脑直接调控的。聪明的人是用理智驾驭自己情绪的,是情绪的主人。
(2)学会宽宏大度
三国时,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大战时,人马不足一万,几次出战失利,情况十分危急,曹营内部部分文武官员为了自己将来出路,偷偷写信给袁绍,表示愿意做内应。当曹操转败为胜后,从袁绍那里查出大量这样的信件,有人要求查处写信人,曹操却说:“当时我身处危难,自身难保,何况文武官员。”下令将信件当众一律烧掉,群臣无不钦佩曹操的度量,更加跟着曹操左右征战南北。“宰相肚里能撑船”,只有有度量的人,心胸才会开阔,才可团结更多的人。缺乏度量的人,处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常常是孤家寡人。
每个人都要加强修养,经得起批评甚至冤屈,克己让人,以大局为重,宽宏大度,利己利人。
(3)学会理智调控
历史上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就是用理智调控,变“热处理”为“冷处理”。廉颇自傲侮辱蔺相如,而蔺相如则以“国家为重,控制自己”的高尚风格,“称病不与其争”,“引车避匿”,对于廉颇的侮辱,蔺相如并非不恼怒,却以君子的大度和高深的道德修养控制了自己的情绪,避免了一场火并,消息传到廉颇处,使其深受感动,自觉有愧国家,负荆到蔺相如府上请罪,留下古今相传的“将相和”美称。
用理智调控是用清醒的头脑和较高的道德修养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使激烈的情绪逐渐缓和,慢慢消退。
(4)学会听从劝告
人随喜、怒、哀、乐变化是常有之事,不良的情绪一律压抑有损健康,应及时找亲人、知心朋友倾吐胸中郁积与愤懑,听其相劝,达到情绪的缓解。名人培根说:“最能使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规谏。”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当你向朋友说出真情后,一定会得到朋友的忠言相劝,避免纠纷,不良情绪得以转移。
(5)学会转移注意力
在愤怒时,大脑出现强烈的兴奋灶,如果能及时有效调节这一兴奋灶,使其转变为抑制状态,则可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如当情绪被激怒时,尽量抑制发怒,可以走开做点别的事,如唱歌、看电影、散步、打球等,强制性将注意力转移。“风平可以浪静”,心平气和地解决矛盾,往往可以得到满意效果。
(6)加强个人修养
在刺激面前,有的人却能泰然自若,应付自如。这就是他们的自我修养水平较高,能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司马迁受宫刑而后作《史记》;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韩信受胯下之辱后统率百万大军。这都是他们利用逆境激励自己奋进所做出的惊人业绩。
我们面对现实会随时遇到苦恼,是去发牢骚、动情绪,还是借此发奋图强,这要看一个人的修养水平的高低。“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常宜放眼量”。
(7)学会自我暗示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会碰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这紧要关头,当遇到挫折或失败的事情,告诫自己“要冷静、沉着”;“吃一堑长一智”;在大喜事面前,自敲警钟“要谦虚谨慎,再立新功”。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是使自己变消极为积极,情绪稳定、头脑清醒、以利再战的重要手段,也是使人应付各种环境,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8)学会消除悲观情绪
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在徐悲鸿突然病故时,非常悲观失望,当时她说:“悲鸿去世,我悲伤得不能自拔,从墓地回来,我也有一种走进了坟墓的感觉,我常常呆呆地一连几小时坐在椅子上,一任泪水流淌,当时我那么强壮的身体由此垮下来,百病丛生,疾病与我形影相随”,患了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后来,她决心从悲哀中自拔,集中精力撰写《徐悲鸿一生》。就这样使她生活上有了依托,精神上有了支柱,渐渐消除了悲观情绪,身体逐渐强壮起来,严重的冠心病也痊愈了。
医学专家研究证明,恩爱夫妻在丧偶之时,免疫系统会发生严重改变,免疫细胞数量急剧下降。其他原因所致的悲观失望,同样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失去平衡,致使内分泌失调,免疫机制下降,疾病会乘虚而入,如发生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
10.保持良好情绪的几个要点
良好的情绪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必要内容,也是我们强身健体的客观要求。神闲才能气定,心宽方可体健。保持良好的情绪,在今天快节奏、高质量的生活中,更显得尤为重要。
(1)扩大社会联系
拓宽人际关系,多交良师益友,加强人际间的交流,通过互相交谈,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来得到情绪的缓解,疏导思想矛盾,减轻心理冲突;还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关心家庭、热爱亲人、珍重友情。
(2)丰富生活情趣
培养业余爱好,充实生活内容,如下棋、打球、跳舞、郊游、听音乐、与朋友聚会等。广泛的兴趣爱好,能使人乐观地对待生活。用微笑的目光看待一切,以转移注意方向,冲淡目前环境生成的不良情绪,使精神紧张得以松弛,摆脱心理上的失衡状态。
(3)要正视自己和现实
人世间没有无所不能的超人,因而不可过分苛求自己。要面对人生,面对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如此才不致增加无谓的烦恼。
(4)克服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感到个人地位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敌意,也是弱者、自卑者寻求心理平衡的手段。嫉妒者还常有怨恨情绪,即一旦出了问题就抱怨别人。因此,要想克服嫉妒心理,就要允许他人比你更成功、更有能力。
(5)学会运用语言艺术
加强自身修养,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语言技巧,遇到令人难堪、尴尬的处境时,灵活巧妙地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摆脱窘境,扭转困局,反“败”为“胜”,化干戈为玉帛。
(6)让音乐伴随你的生活
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的不同,可给人起到镇静作用、兴奋作用、降压作用、镇痛作用和情绪调节作用。因此,音乐不但可用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而且用音乐治疗某些疾病也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可以选听轻松、愉快的乐曲,以调理紧张的心理情绪。
(7)环境调节法
受到不良情绪压抑和折磨的人,亦可采用改变环境的方法以转变情绪。如到环境优雅、风景秀丽的地方旅游,去欣赏大自然之美,以调节精神生活,开拓心理容量,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和压抑情绪,从而忘却生活中许多烦恼与不快,并在心理上获得极大满足。
(8)排泄法
对生气、愤怒、悲伤等情绪可用排泄法加以调整。若生气和大怒时,可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声吼叫几声,或到外面跑步,这样可以把“气”排出来。如在极痛苦、悲伤时,不妨大哭一场,因为哭是排泄忧伤情绪的一个重要手段。
(9)运用色彩效应调整情绪
灰、白和黑色能起镇定作用,有助于缓和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为避免烦躁和愤怒要少看红色;不穿冷色调的衣服或在身边布置冷色调的环境,以避免出现郁郁寡欢情绪;而温暖、明亮、活跃的暖色调则可提高情绪。
(10)饮食调理法
碳水化合物如作为单一食物的话,有镇静情绪和安慰的作用;蛋白质食品则有益智醒脑和维持机敏的功用;大量饮用咖啡、可乐等可能会加重一些人的沮丧、烦躁和忧虑情绪。
(11)语言暗示法
遇到精神刺激,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怒火上升、欲发雷霆时,可用语言暗示法暗示自己:“生气是自我惩罚”、“烦恼是和自己过不去”、“发怒是无能的表现”,以此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12)补偿法或转移法
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然地会产生不安或沮丧的消极情绪。此时应正视既成的事实,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心理防卫。如发现原定目标无法实现时,可重新选择达到目标的手段,再作尝试;或原计划受阻,可暂时放弃,用另一方面的成功加以补偿。
(13)光的调理作用
冬季日照量减少或是在光线不足的场合工作,可使许多人易患忧郁症,而增加户外活动及改善光照条件可减少忧郁病症的发生。再者,户外活动可增加心肺循环功能,消散恶劣情绪。
11.心理缺陷及其纠正方法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还指心理活动处于健康状态,没有心理缺陷。
(1)什么是心理缺陷
心理缺陷是指心理上有不健康的表现,在对己、对人、对社会失于常态,适应社会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低下,但又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称之为心理缺陷。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种种形形色色的表现。为了便于了解,这里举两个实例:
有这样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曾在科学研究中作出过卓越贡献,解决了一道举世公认的科学难题。在事业上是出类拔萃的,但是他的性格却孤僻内向,成天除了读书、研究以外,与外界社会几乎不接触。因此他的生活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极差。既不与别人来往,也不会料理日常生活,日常以方便面、点心为食,一次上街买了双鞋穿在脚上,被别人发现才知道是女式鞋,一气之下随手丢到窗外。
还有一位护士,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对病人服务周到。可她性格古怪,过分讲究清洁,一旦别人接触了她的衣、物和手,她就要用水冲洗。这位工作上本应受到赞扬的人,反而却因她的古怪个性而影响了她同周围人的关系,她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很差的。以上两例就是有心理缺陷的人。
心理缺陷者由于不能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所以常造成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紧张,精神效能降低,事业不能成功等结果。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及时纠正,将不但损人而且害己。他们在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压抑下,最终可能诱发多种躯体和心理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心理缺陷者对子女成长和教育的影响极为不利。据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在有心理缺陷或心理疾病的人群中,50%~60%的父母也是有心理缺陷或心理疾病的。
(2)如何纠正心理缺陷
心理缺陷的危害,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并且人们也深刻地认识到预防和纠正心理缺陷的必要性。要预防和纠正心理缺陷,首要的是识别和认识它。因此要面向社会人群,开展心理门诊及心理咨询,对查出的心理缺陷者,给予其具体指导。
预防和纠正心理缺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心理防护功能,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培养活泼开朗、兴趣广泛、善于交往的性格。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定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塑造健全性格的基础。
[3]正确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这是培养性格的重要条件。
[4]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和文化娱乐活动,进行积极地娱乐性的休息。
[5]增强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具有安全感的人,心情愉快。如果多参加社会活动,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就会增强安全感。
[6]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
这些方法最好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可以相信,只要大家都来关心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心理缺陷,心理疾病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使心理保持在完整的健康状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维护心身的协调稳定。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融洽人际关系,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