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
上节课我们讲了李白的家庭生活,这一讲我们来看看李白都交了哪些朋友,也就是李白的交游之谜。李白一生结交了数不清了人。我们说,从他现在所保存的诗文里面来看,就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可能有四百多人。但是我们都知道,李白自己也说,平生所做诗文十丧其八九。他现在留存的大概是九百多首或者篇,诗和文章,如果他只保存下来十分之一的话,也许他平生所做一万余篇首是有的。涉及的人就更多了。
这些里头有他的朋友,也有他的对头,五花八门、三教九流是无所不包,显然我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这么多的人都端上来给大家介绍。所以咱们就有重点地介绍几个比较有特点的人。
画外音:
交游是一种书面语,意思是结交朋友,多用于古时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李白作为一位个性张扬的天才诗人,他的交游自然是十分广泛的。而人们对李白交游谈论最多的,还是他与杜甫两个人的交往。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生与公元712年,比李白小11岁。杜甫的诗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诗体则以古体,律诗见长。后世称杜甫为诗圣。称杜诗为诗史。然而,杜甫在当时的时代,他的名气还远远不如后世评价的那样高。也远不如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诗仙李白,那么,这两位唐代诗歌史上的双子星,究竟是怎样相识的呢?难道,真的像有人说得那样,李白有些瞧不起杜甫吗?
康震:
杜甫跟李白第一次见面是在什么时候呢?就是在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这一年我们知道,李白在长安没有混出个名堂来,唐玄宗给了他一笔钱,他走了,向东面走,朝着洛阳、开封、商丘这个方向。当时杜甫也在洛阳,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就在这个地方。他们在洛阳见面,然后一起漫游梁宋。梁宋就是在开封和洛阳一带地区。当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还有高适,我们知道那个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45岁,也参加了这次漫游活动。这三个人除了杜甫是33岁,还比较年轻,其他这两位都是正当壮年。但是,心情不一样。李白刚刚从政治中心出来,满心的抱负没有得到施展,有些牢骚。杜甫人生道路还没有完全展开,对前途充满了希望。高适也是一门心思想要在政治上打开一个通道,但是,不管怎样讲,这三个人对前途都还充满了期望。
正是这样一种共同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这三个人漫游活动,变得充满了朝气。杜甫在晚年的时候回忆这一次漫游活动,因为这三个诗人在后来的文学史上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他晚年写的《遣怀》这首诗,遣就是抒发的意思,说,“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说他们漫游开封和商丘的时候,看到人口众多,都市繁华。“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天下的舟车,船,车,都在这个城市里,全都有。“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里边有很多侠客。“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我想起,因为杜甫自己回忆说,我跟高适,跟李白,我们几个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喝酒干什么呢?谈论古今,谈论怎么做一个侠客,怎么去打猎,也谈论做诗,做人。
他还写赠李白的诗,写到他们一起想要相约去求仙访道。其中赠李白的第二首诗里边说,“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后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写李白的,其实就是写他们大家的。因为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他们三个人当时都有。在另外一首诗里杜甫说,他们“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晚上睡觉盖一床被子,白天出去都手拉手,诗是这么说,但是就是说他们三个人关系很亲密,关系很近密。李白和杜甫的这次漫游活动,对于李白和杜甫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李白有四首诗是写给杜甫的,后人总有一种看法,因为杜甫后来写到关于李白的诗,有20多首呢。李白才写了4首给杜甫。后来有的人就认为,互相之间可能是不平等,或者是互相态度好像不是特别平衡,其实没有这回事,因为两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我们都注意到,其实在上一讲,讲到李白的家庭的时候,李白其实写诗很少谈到自己的故乡,也很少谈到自己的父母,谈到自己的孩子也有,但是比起杜甫来说少得多了。他不是一个特别留连和牵挂于个人情感的人。性格使然。但是他也有几首诗是给杜甫的。
比如他在一首诗里面说,“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他给杜甫写的好几首诗,都是写他们分别的时候,他心里边非常的惆怅,很想能够再一次重逢。同样的,杜甫写李白的这个诗,写得更情真意切。而且,他有好多诗,就像刚才说的,“飞扬跋扈为谁雄”,都成为什么了。成为名句了。比如他在一首《春日忆李白》里边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说什么呢?说李白写诗天下无敌。“飘然思不群”,“不群”就是不跟你们一伙的,那诗是特立独行。像谁呢?就像南北朝时候的诗人庾信一样清新。就像鲍照一样写得非常地俊逸。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一起喝酒,重新细细地谈论做诗论文。
然后你看他这个题目是,《冬日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好多这种题目很很相近。特别是后来李白倒霉了,给抓到监狱里头了,后来又给流放了。我们都知道,杜甫知道了李白被抓到监狱里头,写了一首诗。名字叫《不见》。说:“不见李生久,佯狂殊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我很久很久没见这老大哥了,他们俩差11岁。佯狂殊可哀。我知道他发狂,他很狂傲,那只是表面的,他内心很痛苦的。世人都想杀了他,这我们原来讲到李白入狱的时候提到过。我非常地爱惜他这个才。这个人才能难得。他写诗非常地敏捷,喝酒喝得多,可是这个人不适合在这世间混。应该回到四川的大匡山去读书,所以最后说,匡山图书处,头白好归来。换句话说,李白对杜甫的情感,更多的像是一个老大哥的这样一种心态。就是说,我们两个关系很好,我也写一首诗给你,表现我们之间的情怀。但是他不留连于此。因为对李白来讲,可能永远有更多的事情,更新鲜的事情在吸引他,毕竟他的朋友实在是太多了。每天都有更多新鲜的东西刺激他的神经。可是杜甫的性格到底跟他不一样。杜甫一旦跟这个老大哥认识之后,心理边就放不下,所以才却写这许多的诗,在很多种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时期都怀念他,而且我们读了这个诗以后,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他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希望李白能过得好,希望李白能真正施展他的才华,他这个情感就和李白对他的情感不大一样,更加地深厚,体察得更加细致入微。尤其是他晚年写了一首诗,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诗写得很长。李白在他整个家族排行里边是第十二,所以叫李十二白二十韵。
他这首诗写得很长,整个就一个杜甫版的《李白传》。他把李白的一生在这诗里边都写出来了。特别是前面有几句写得特别好。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明从此大,汩没一朝伸”。“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我们知道,这都是对李白诗的一个很经典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从杜甫这来的。所以我们说,我们觉得,杜甫是真正理解李白的人,了解李白的人,他们虽然后来分开了,再也没见面,但是杜甫一直以一种很深厚的情意再关注着李白的行踪。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特别难得的是他们在一个时代里头,而且居然他们两个有这样会面的机会,虽然当时李白比杜甫要大11岁,两个人的心态、经历也不相同,但是从文学史上来讲,这真的是次非常难得的会面。
所以我们说,如果要讲李白跟诗人的交往里边,我们第一个叫讲的就是李白跟杜甫。
画外音:
李白一生结交的诗人很多,既有与他年龄相仿的,也有与他年龄相差比较大的。杜甫比李白小11岁,而孟浩然则比李白大12岁。孟浩然字浩然,生于公元689年,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他的那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已成为千古名句。不过,孟浩然向来淡薄名利,长期隐居,他怎么会与生性狂放,一心追求功名的李白交往呢?
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