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点
· 国际营销环境有哪些变化新趋势;
·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 主要区域性市场及其影响;
· 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 全球人口有哪些变化趋势。
关键概念
经济全球化 经济合作组织 信息化 电子商务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的大潮流、大趋势,对整个国际经济形势的了解和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它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促进资本、技术、知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给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主要特征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的全球化,这类全球化的主角是跨国公司。制造业中最早的跨国公司始于19世纪,1867年美国的一家公司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制造出了缝纫机。而生产初级产品的跨国公司的历史则还要早一些。
广义的经济全球化则不能仅从生产角度来理解。任何经济活动的本质都包括两个方面:生产与市场交换。这两种本质的活动,把国内与国外的消费者、生产者与资源供给者联系在一起。上述这三类经济行为主体在跨国境经济活动中的关系,依赖于市场的规模及其地理位置、技术状况、当地区位优势及政府政策的开放程度等因素。通过市场与生产活动所建立起来的跨国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金流、服务流、物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所以,广义的经济全球化就是指跨越国境的各类流动程度的扩大与深化。经济全球化必然促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性增强,进而导致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经济全球化集中表现为贸易全球化、生产经营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游戏规则的全球化。
1.贸易全球化
在贸易全球化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规模增长了两倍以上,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随着对外贸易的增长,绝大多数国家外贸进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全球贸易规模的增长,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其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的长期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这一“经济联合国”的推动下,全球贸易自由化程度取得极大的进展,世界关税水平大幅下降,其中发达国家关税水平更是降低到了3.5%以下;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在逐步减少。
2.生产经营全球化
在生产经营全球化方面,首先,企业的价值链配置越来越全球化。企业利用全球资源,实现投资、研发、生产、采购和销售的全球优化配置,以适应各地区不同的环境和市场偏好需要。价值链中主要环节的分布,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地理范围,而是日趋立足于全球平台操作。以汽车产业为例,过去汽车制造企业在本国建立、保持研发机构,对于目标市场国采取复制产品的方式进行投资,而现在则采取将各个功能活动和能力配置到全球市场的方式。其次,企业间的竞争日趋全球化,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譬如,在我国移动通讯产品市场,竞争早已表现为国际化,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共同参与我国市场的争夺;与此同时,这些跨国公司还在其他国家市场上进行同样激烈的竞争。
3.金融全球化
在金融全球化方面,20世纪的后20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年均增长速度。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的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化和金融技术的专门化更是飞速发展,不仅从扩张和创新速度上,而且从资产规模上都超过了实质经济部门。金融全球化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低层次的是货币的可自由兑换,比如日元可以兑换成美元。高一些的层次是各国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的相互渗透,如美国人可以买中国公司的股票,而中国人也可以买美国的国债。金融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将是货币的统一,在这方面欧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竞争规则全球化
伴随国际贸易全球化、生产经营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全球化,国际游戏规则也逐步走向全球化。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发生了大的改变,即一般制造业呈现出利润递减趋势,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则呈现出利润递增趋势;硬件产品利润越来越薄,软件产品特别是系统产品(如计算机操作系统、全程物流服务方案设计)利润越来越丰厚。换句话说,企业竞争的重点正在从产品制造转向服务,从硬件产品转向软件产品和系统产品。其次,速度、创新、品牌、门户、注意力等理念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则,谁行动快、能够不断创新、品牌忠诚度高、吸引“眼球”多,谁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进而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赢家。最后,财务、产品质量、职业安全、企业社会责任等各种规范和标准的全球一体化,如果企业不按国际通行的标准或规范进行运作,就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并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全球游戏规则的一体化、标准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成因
从表面上看,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服务和技术、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扩大和加深。从根本上看,经济全球化则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产业重点从一般制造业向服务业,从一般硬件产品向软件和系统产品转移,专注于创新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因为在新经济规则中,只有创新产品才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而处于成熟期的产品由于与人工成本关系密切,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没有什么优势。他们把一般制造业和硬件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所进行的全球化战略安排,承接他们制造业的转移和硬件产品的加工。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大体上采取了两种形式:一是在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收购兼并,在更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这一过程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所有外国投资的95%都是从发达国家流出,然后又由它们吸收整个75%的国际直接投资。交叉投资和购并的结果,形成了诸如电讯、汽车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二种形式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转移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愈演愈烈,促使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数量的大幅度增加,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达到38.42%。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7年发展中国家吸引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空前的5 00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1%;发达国家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输出国,2007年资本输出达到1.69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其输出额达3 140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便呈现突飞猛进的端倪。经济全球化的催生婆乃是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换句话说,科技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首先,信息和传播技术的重大突破,不仅大大改变了生产的方式和过程,而且把组织管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与此同时,信息和传播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加速了包括欧盟、北美、东亚在内的各大中心市场的形成和互动。由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各国经济已经能够跨越国界和时间的限制,正在形成互补性越来越强的“一体化系统”,进一步开通了信息、物资、产品、技术、资金、人才的全球大流通。
经济全球化的第二个原因是冷战的结束。冷战结束后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各国政府更重要的目标,经济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而意识冲突的逐步淡化,使各国间原来因政治因素筑起的贸易壁垒相继解除,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自由流动。
经济全球化的第三个原因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前曾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纷纷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模式,这就为跨国经济的顺利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扫清了体制障碍。
三、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从总体上看有助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走出去”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是利是弊,关键取决于各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对于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市场越开放,带来的机遇与利益越大;相反,对于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市场开放带来的挑战与压力越强。以工业部门为例,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发挥比较优势较好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产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非常有助于其发展和出口额的增长。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所有产业中国际比较优势最明显的产业,也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但由于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持续增长,也使其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限制。而加入WTO,不仅可以在过渡期内逐步减少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配额限制,而且作为WTO成员还可以享受削减关税、最惠国待遇和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这对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雄厚生产能力的纺织品业的出口和进行海外投资都是非常有利的。
2.有利于改善利用外资环境,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强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中国是资源、资金短缺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工业现代化过程中仍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技术注入。加入WTO之后,通过进一步削减关税和进口配额,将大大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成本。根据WTO成员方的非歧视性原则,我国将大大改善体制环境与政策环境,放宽外商投资领域,尤其是原来国家垄断经营的基础设施领域及服务领域。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将对引进外资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3.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方面,加入WTO后,将有更多的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和进行海外投资,这使得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像美国那样,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而且还会大大降低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开放竞争格局,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我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有经济比重高,国家垄断保护较强,但由于国家投资规模的限制和企业制度存在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技术水平都比较低,国内中高档商品的质量差、价格高,无法满足市场要求。加入WTO,跨国公司投资的增加将使国内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增强,通过市场竞争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此同时,中高档商品的进口数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势必会推动价格的下降,进而有利于形成更大规模的中高档商品消费市场,带动国内工业结构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
4.随着外资更多地涌入,我国人力资源将会得到更充分地开发
由于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无法脱离其人力资源而完全物化在设备和技术上,因此其海外投资项目要有效运转,必定要和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结合在一起。这种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主要有:当地技术与管理人员和跨国公司总部派遣的专家一起工作;对当地人员直接进行培训;当地技术与管理人员参与对技术、产品和工艺的改进工作甚至研究与开发活动;来自当地的高层管理人员参与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运作过程等。
5.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我国加入WTO,不仅我国市场将向外国企业全面开放,而且外国市场也将更大程度地对我国企业开放。因此,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1)意味着中国将享有WTO规定的各项权利,我国企业有了更多、更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机会;(2)能够更为直接地引进、借鉴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给国内企业带来崭新的管理视角和发展思路,推动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进程。而这两方面无疑都将大大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挑战
1.对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受计划经济体制保护比较多的产业部门及国有企业,由于缺乏竞争优势将受到较大冲击
一是中高档产品、优质产品的进口增加将对中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内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二是我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上游产业将受到进口产品的较大冲击。中国冶金、建材、化学纤维等原材料工业的技术层次与产品档次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如同中高档商品一样,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进口量的增加,这些行业的发展和市场营销必将受到较大冲击。此外,石油化工等资源依赖性较强的产业,中国也没有竞争优势,且国内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也是容易受到冲击的产业。三是国有企业受到的冲击将大于非国有企业。
2.增加我国对外资经济的依赖程度,加大我国经济的不稳定性与国际风险
不断增加的进口量与外商直接投资,将增加外资经济在中国经济增长与出口额中的比重,进而增加我国对外资经济的依赖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我国经济的不稳定性与国际风险。发展中国家屡屡发生的金融危机,说明经济全球化和利用外资像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利用不好也会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外资经济的比重越大,对其依赖性就越强,可能带来的风险越具有国际性和难以驾驭的特征。
3.企业生存环境恶化,企业管理的难度也将前所未有的加大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加入WTO,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向外国资本、跨国公司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和市场。这预示着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将不断融合,中国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剧,国内市场不再是中国企业的避风港。其次,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外部环境将发生急剧变化。如果说20多年来的改革是以渐进方式缓慢进行的,忽视或放松管理还可以相安无事,那么,毫无疑问,加入WTO之后的体制改革和规则改变将是非常激烈的、根本性的,而且以前享有的保护、补贴等因素将不复存在,企业只有靠增强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
4.在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也加剧了人才市场竞争
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后对各类人才不拘一格的争夺,意味着我国市场上人才的竞争将空前激烈。这也将成为我国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其实,我国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曾出现过人才的大规模流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效益下降、体制僵化、管理混乱,缺乏“给头脑定价”的政策,对人才激励不足等。所以,我国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第二节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重要的发展趋势。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指那些通过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和投资限制来寻求经济互利的国家集团,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东南亚国家联盟、南方共同市场等。尽管其组织形式各不相同,但跨国合作的共同目标是给成员方带来经济利益,尽管结盟有时也会带来很大的政治和社会效益。随着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些需求规模庞大、有吸引力的区域性市场集团,它们对国际营销者营销理念及营销策略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企业逐步形成了区域性营销观念,即针对区域内各国需求共性制定统一的营销组合策略,并在区域内各国市场推行。下面将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东盟这三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发展及基本合作框架进行介绍。
专栏6-1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经济集团)
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不包括共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论坛性质的组织)分布情况和成立时间:
欧洲:欧洲联盟(195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改为现名,简称为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60年)、里海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维谢格拉德公约(1993年)、独联体经济联盟(1993年)。
亚洲: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85年)、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1985年)、孟印丝泰经济合作组织(1997年)。
中东、北非:海湾合作委员会(1981年)、阿拉伯合作委员会(1989年)、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1989年)。
撒哈拉以南非洲:西非经济共同体(1974年)、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1975年)、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1981年)、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1983年)、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992年)、东非合作委员会(1996年)。
北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2年)。
中、南美洲:中美洲共同市场(1962年)、安第斯国家共同体(即安第斯条约组织,1969年)、加勒比共同体(1973年)、拉美一体化协会(1981年)、南方共同市场(1991年)。
大洋洲:澳新自由贸易协定(1966年)。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
(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成立
1989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1991年2月5日,美、加、墨三国总统同时宣布,三国政府代表从同年6月开始就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展开谈判。经过14个月的谈判,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国签署了一项三边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该协定正式生效。协定决定自生效之日起在15年内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实施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以形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该协定的总则规定,除墨西哥的石油业、加拿大的文化产业以及美国的航空与无线电通讯外,取消绝大多数产业部门的投资限制。对白领工人的流动将予以放宽,但移民仍将受到限制。任何一成员方在6个月前通知其他成员方后,即可脱离该协定。协定还允许接纳附加成员方。
总则还规定各成员方政府的采购将在10年内实现全面开放,由于墨西哥为本国的公司保留了一些合同;因此,该协定将对墨西哥产生主要影响。此外,协定还规定由执行协定而产生的争执,将交付由独立仲裁员组成的专门小组解决;如果大量进口损害一国国内的工业,将允许该国重新征收一定的关税。在产业方面,该协定规定,美墨之间大部分农产品的关税将立即取消,其余6%的产品包括玉米、糖、某些水果和蔬菜的关税,将在15年后全部取消,进口配额在10年内消除。对于加拿大,现有的与美国签订的协议全部适用,汽车工业10年后将取消关税,美加在1998年之前取消相互间的全部关税。在能源方面,墨西哥方面对私营部门进行勘探的限制继续有效,但国营石油公司的采购将向美国与加拿大开放。在金融服务方面,墨西哥将逐步对美国与加拿大投资开放其金融部门,最终到2007年取消壁垒。关于纺织品,协定将用10年时间取消美、墨、加之间的关税,在北美地区的纺织品制成的服装可免予征税。到2000年,北美地区的卡车可行驶到三个国家中的任何地区。根据协定,美国与墨西哥将建立一个北美开发银行以帮助美国边境的财务税收获利。
1993年5~6月,加拿大国会通过了该协定。同年11月,美国、墨西哥国会通过了该协定。同年12月,美国总统签署该协定,使之正式成为美国法律。由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而产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简化了三国间在进出口贸易和投资上的有关手续,推动了地区贸易和经济发展。
(二)NAFTA实施10多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
1994年以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NAFTA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发展,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通过扩大贸易、投资和就业,NAFTA为三国人民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并使三国的关系更加富有活力;三国的贸易额由1993年的3 060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6 210亿美元,增长了2倍多。其中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234%,对加拿大的出口增长了203%。墨西哥在美国进口份额中的比重由1993年的6.8%上升到2002年的11.6%。
其次,NAFTA增强了环保意识,提升了劳工标准。NAFTA包括劳工和环境两个附属协议。由于NAFTA成员意识到为自身和子孙后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实施绿色技术和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因此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取得显著成就,并最终增加了国民财富。与此同时,通过NAFTA各国有效地实施了环境法。而通过NAFTA的劳动力供给协议,各贸易伙伴力图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并且承诺11项有关保护、改善和实施工人基本权利的规则,并通过北美劳工合作协定实施劳工法、建立相关的制度、执行三方合作计划以及成立三方职业安全和卫生工作组来具体实施。
最后,NAFTA深化了推进自由贸易的共识。十几年来,NAFTA不仅客观上成为许多美洲国家签订类似自由贸易协定的范本,而且NAFTA通过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达到了增进各国繁荣的目的,从而显示出其获得的成功。这就加深了各国推进区域和多边自由贸易的信心。尽管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的如期建立存在诸多难题有待解决,但是NAFTA的三国成员已在2005年完成FTAA的谈判,而且FTAA将以已存在的自由贸易协定为蓝本。
(三)存在的争议和问题
尽管NAFTA实施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它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并产生了一些问题。首先,NAFTA的广度有待拓展。NAFTA虽然包括了内容广泛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但是根据十年来实施的进程来看,该协议在区域内服务贸易方面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进展。所以,NAFTA虽然加强了区域内的一体化联系,但是这种联系还是有限的。换言之,十多年前签订的可谓包罗万象的NAFTA在执行中还存在“死角”,没有触及。因此,如何继续在“广度”上拓展NAFTA是今后一项重要工作。
其次,NAFTA的深度有待挖掘。应该说,NAFTA成功地通过谈判,将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纳入一个统一规则的体系中,从而树立了一个“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但是,NAFTA在许多方面虽然强化了统一意识,却没有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虽然NAFTA通过环境这个附属协议的达成增强了各国的环保意识,但是对于环境问题的保护不力恰恰又成为十多年来人们评价NAFTA的不足之一。尤其是在判断NAFTA对墨西哥环境的影响时,这一点更加突出。例如,在墨西哥一些客户工业企业云集的地区,环境问题的确令人关注。尽管墨西哥已经颁布了许多环保方面的法律规定,禁止有毒废垃圾和化学废弃物对耕地和海域的污染,但是由于缺少资金、技术人员和必要的实验设备,这些法律执行不力。根据墨西哥的法律规定,位于客户工业企业区由美国公司产生的有毒垃圾必须运回美国处理。但是,据墨西哥国家生态研究所的估计,在客户工业企业区产生的有毒垃圾中,仅有12%得到有效处理,约30%被企业运回本国处理。因此,仅仅体现在字面上意识的提高是不够的,各国还应在今后实施的“深度”上进行挖掘。
再其次,NAFTA是否成功解决了成立之初的焦点问题。应该说不同国家的初衷不尽相同,国家利益不尽一致,加入NAFTA的预期目标也各不相同。因此,当回首NAFTA十多年历程时,各国根据各自预期目标对NAFTA对自身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的评价。例如,美国当初希望将墨西哥纳入NAFTA的一个重要意图是希望借此挡住大量来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但是,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从1990~2000年美国的墨西哥移民增加了80%以上,尽管“9 ·11”事件发生后偷渡者暂时消失,但是随后就恢复到原有水平,每年大约有50万墨西哥移民到美国,其中60%是非法移民。
最后,自由贸易协定不是“万灵药”。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中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尽管自由贸易协定能从外部对一国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墨西哥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自由贸易协定上。何况NAFTA作为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仅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最低级的形式。
二、东南亚国家联盟
(一)东盟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与确立
东南亚国家联盟自1967年成立后,在推动经济合作上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才开始逐步将注意力转向经济合作。1990年10月,东盟第22届经济部长会议在吉隆坡召开,会上泰国第一次提出了设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1991年10月,东盟第23届经济部长会议同意在15年内建成一个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在1992年1月于新加坡召开的东盟第四届首脑会议上,东盟各国(六国)政府首脑正式决定设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AFTA)。会后发表的《新加坡宣言》和《加强东盟经济合作的框架协议》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做出了具体规定,即东盟将从1993年1月1日起,在15年内(2008年之前)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最终降至0~5%。其目的是,“增强东盟作为单一生产单位的竞争优势;通过减少成员方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期待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生产率和竞争力;加强东盟区域一体化和促进东盟区内贸易与投资”。同时召开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随即签署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共同有效普惠关税方案协议”(简称CEPT)。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框架
1.目标
从1993年1月1日起,在未来15年内(2008年之前)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最终降至0~5%。
2.运行机制
为确保AFTA进程的有效推进,1992年9月,东盟设立了(部长级的)东盟自由贸易区理事会,协助东盟经济部长会议负责协调和处理与AFTA有关的事务,特别是CEPT计划的落实;为加强协调、联络和组织,1994年9月21日,AFTA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又决定在东盟秘书处和各成员方设立AFTA Unit(AFTA货币单位)。
3.主要措施
关税方面,自199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共同有效普惠关税”(CEPT)计划,这被认为是东盟实现自由贸易区的最重要措施。自1993年1月1日起(允许成员方有三年的缓冲时间)计划在15年内,逐步将关税全面降低至0~5%,以达成设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平均来看,CEPT包括了东盟成员方关税项目的87%。其中比例最高的达到了98%,最低的也有74%。六个成员方平均只有10%的关税项目暂时排除在CEPT之外,而且东盟规定暂时除外的时间只有8年,到2000年12月31日之前必须逐步纳入CEPT之中。CEPT规定适用的范围是东盟产品,同时对东盟产品进行了界定,即其自制率至少为40%,此自制率可以源自一个东盟会员方或两个以上会员方的累计。减税计划必须经由东盟自由贸易区理事会核准,符合东盟产品定义才能适用CEPT关税。
数量限制和非关税壁垒方面,成员方要消除CEPT计划包含产品的数量限制,并在一个5年的期限内消除对这些产品的非关税壁垒。外汇限制方面,对于与CEPT计划包含的产品有关的支付,各成员方对其外汇限制要做出例外规定。此外,随着后来AFTA计划的不断加速和深入发展,成员方之间还先后达成了一系列辅助性协议。
(三)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速与落实
AFTA从1993年1月1日启动以来,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中。1993年10月,AFTA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启动了这一进程。
尽管CEPT计划是从1993年1月1日启动,但按照AFTA原来的规定,允许各成员方在真正开始降税前有3年的缓冲期,也就是说真正降税是从1996年1月1日才开始的。由于从1993年起,一些成员已经开始实施单边的关税削减,AFTA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因此决定将关税削减提前到1994年1月1日(个别国家有所保留)。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东盟国家当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内经济状况很好,因此态度都很积极;其次,CEPT最初的起点太低,很多敏感性产品都没有列入CEPT减税计划,加速没有使成员方感到压力。这也是接下来几次加速的主要原因。
1.第一次全面加速
1994年9月,东盟第26次经济部长会议按照东盟第四次领导人会议的决定,宣布加速AFTA进程,从1996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时间表。具体为:(1)将AFTA实现的时间从原来的15年减少到10年(即提前到2003年)。(2)将暂时除外项下的所有产品从1996年1月1日起在5年内全部转入CEPT减税包含项目,每年至少20%,到2000年1月1日完成。(3)将未加工农产品纳入CEPT并将未加工农产品区分为立即加入、暂时除外和敏感产品三类。为配合AFTA进程的加速,东盟还加强了海关方面的合作,同时着手建立CEPT协议争端协调机制和CEPT产品的绿色通道系统。
2.第二次全面加速
1997年下半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认为“落实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将促进东盟各国从长远角度出发调整其经济,从而加强它们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在1998年10月召开的AFTA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各成员重申了落实AFTA协议的承诺,并提出了各自的实质性加速计划:(1)把一些原先属于暂时除外的产品提前到1999年减税;(2)把一些原先属于永久性例外的产品纳入1999年的减税计划;(3)把一些敏感性和高度敏感性的未加工农产品列入加速减税计划,但这些产品允许更长的时间表;(4)尽可能把到2003年关税降到零的产品数目最大化;(5)把已经宣布自由化的产品加速降税,到2000年降到0~5%。
1998年12月召开的东盟第六届首脑会议进一步决定,东盟六个老成员落实AFTA的最终时间提前到2002年,同时要把总税目中最少90%在2000年降到0~5%。对于新成员的要求是:越南(2003年前)、老挝和缅甸(2005年前)将尽可能多的税目降到0~5%;同时扩大关税为零的项目,具体时间为越南(2006年前)、老挝和缅甸(2008年前)。这次会议最终将AFTA的落实时间确定为2002年(六个老成员间),比最初的计划提前了6年,被认为是一次重要的加速。
1999年9月召开的AFTA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确定AFTA的最终目标为零关税,并确定AFTA老成员实现零关税的最后期限为2015年,新成员的最后期限为2018年;作为过渡措施,各成员方要在2003年之前把60%的产品关税降为零。同年11月举行的第二届东盟非正式首脑会议把这一期限提前,即六个老成员于2010年免除所有产品关税,实现完全自由化,而越、老、缅、柬则于2015年实现自由化目标。
至此,AFTA从开始提出时的15年框架经过一系列加速提前到了2002年。这其中,初期东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面临的困难都成为推动AFTA快速发展的实际动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各国认真落实了减税计划,实现了计划的目标,使AFTA首先在六个老成员之间建成。
(四)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中国与东盟互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国际事务中一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当年7月,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随着政治交往的不断发展,中国1996年3月明确提出希望成为东盟全面对话国。中国的倡议得到东盟各国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东盟外长一致同意中国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中国首次出席了当月举行的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决定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它是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实现互利双赢的大平台。东盟已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
近年来,经过双方努力,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流域开发、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和公共卫生等成为中国—东盟重点合作领域;在执法、青年交流、非传统安全等20多个领域也开展了广泛合作。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农业、信息通信、非传统安全领域、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交通、文化6个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还设立了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和中国—东盟卫生合作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东盟领域合作。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双方互为主要旅游客源对象。
随着互利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双方7 000余种商品开始全面降税,贸易额持续增长。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
2009年8月在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商务部陈德铭部长与东盟10国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随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2008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 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4.0%,其中中国向东盟出口1 141.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中国自东盟进口1 169.7亿美元,同比增长7.9%。
三、欧盟
(一)欧盟概况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发表声明(史称“舒曼计划”),建议法德两国建立煤钢共同体。1952年7月,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1月,6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3个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演化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欧盟共经历了5次扩大: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10国入盟。2005年4月,欧盟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签署入盟条约,并于2007年1月正式吸收两国入盟。2005年10月,欧盟启动与克罗地亚、土耳其的入盟谈判。12月,马其顿被接纳为欧盟候选国。2006年2月,阿尔巴尼亚与欧盟草签了《稳定与联系协议》。欧盟对外实行“三驾马车”代表制,“三驾马车”由现任主席国、下任主席国和欧盟机构代表(理事会+委员会)组成。
到2008年12月31日止,欧盟有正式成员27个,总人口4.96亿(2007年数据),面积约432万平方公里。2006年欧盟25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合计11.3万亿欧元,人均产值为24 779欧元。2005年以来,受内需不振、结构改革缓慢、油价高企等因素影响,欧盟经济增长乏力;特别是2008年后,受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欧盟经济陷入衰退。
(二)欧盟内部建设
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欧盟已先后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外贸、农业和渔业政策,统一了内部大市场,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建立了经济与货币联盟。目前,欧元已取代欧元区12国货币,成为区内唯一法定货币。欧盟在共同外交与安全建设上取得进展,任命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制定首部《欧洲安全战略》,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和欧洲警察部队已初步建立,并在马其顿、波黑和刚果(金)独立承担维和任务,成立了欧洲军备局,并组建军事及民事行动计划小组、欧洲宪兵部队和欧洲战斗群。欧盟进一步加强司法与内政合作,建立欧洲警察署,强化外部边境管理,设立反恐协调员,并决定加快建立统一司法区。欧盟还制定了首部《欧洲宪法条约》,但因遭法国、荷兰两国公民否决,被迫推迟批准期限。
(三)欧盟对外关系
近年来,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大。欧盟重视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主张有效多边主义。欧盟重视对美关系,在反恐、防扩散及中东伊朗核问题上加强协调。欧俄务实合作关系稳定发展,签署了旨在推动建立经济、自由安全与司法、外部安全和科教文四大“共同空间”的“路线图”协议。欧盟进一步加强与中、日、加、印(度)等大国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欧亚全面伙伴关系和欧非战略伙伴关系,计划与地中海沿岸12国及拉美南方共同市场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对非洲关注,首次推出《对非洲战略》。
(四)中欧关系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从而与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全面建交。2003年,双方决定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3年10月13日,中国发表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中国公开发表的第一份针对某一地区的政策文件。欧盟迄已发表5份对华政策文件:《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1995年)、《欧盟对华新战略》(1996年)、《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欧盟对华战略———1998年文件实施情况及进一步加强欧盟政策的措施》(2001年)、《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之共同利益和挑战》(2003年)。
1994年,中欧签署政治对话协议。2002年,双方达成新的政治对话协议。1998年,中欧建立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迄今已举行11次会晤(1998年伦敦、1999年北京、2000年北京、2001年布鲁塞尔、2002年哥本哈根、2003年北京、2004年海牙、2005年北京、2006年赫尔辛基、2007年北京、2009年布拉格)。2009年5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欧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挑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重要共识。中欧建交以来,欧共体(欧盟)委员会历届主席、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均曾正式访华。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与欧盟27国双边贸易额达4 25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其中中方出口2 928.8亿美元,同比增长19.5%,进口1 327.0亿美元,同比增长19.6%。欧盟连续第四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4年以来,欧盟对华出口年均增幅超过20%,中国已成为欧盟在全球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欧盟同时也是中国累计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
从欧共体创立之初到今天欧盟拥有27个成员,中国始终欢迎和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几十年来,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中方的这一立场始终没有改变过。中欧关系的发展体现了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之间的互利合作,体现了两大古老文明的友好交流,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坦诚对话,顺应历史潮流,合乎时代进步的要求,惠及中欧人民和整个国际社会。中欧实现共同发展、和谐发展,从根本上有利于世界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信息化与网络营销
一、信息化对市场营销管理的影响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增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趋势增强等环境变化,当今世界已经由以机器和原材料为特征的工业时代进入了以计算机和信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信息化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技术发展和设备投资的重点,随之企业和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信息化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著名学者莫顿的研究表明,这种变化至少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1)信息化给企业生产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2)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管理职能、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3)信息化将在许多方面改变产业竞争格局和态势;(4)信息化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和经营活动进行反思;(5)为了成功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变革;(6)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出现的EDI、ERP、MRPⅡ、CRM等管理方法,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
信息技术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信息技术的功能对市场营销管理所产生的作用,如 INTERNET、多媒体、EDI、CAD/CAE、ISDN等的应用;二是信息技术本身所发挥的作用,如CD-ROM、ATM、光纤等的应用。根据信息技术在市场营销管理主要领域的应用。在新产品开发、生产过程、财务与成本管理、市场调查、销售管理、业务流程、服务支持、人力资源等方面,通过采用适合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这些领域的运作绩效。
1.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该系统是市场营销系统中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信息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它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远程、快速的数据自动处理的重要工具。它有一致的标准使数据交换成为可能。利用EDI能清除部门间的障碍,使信息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通畅、可靠地传递,进而有效地减少低效工作和非增值业务。同时,通过EDI可以更快地获得市场信息,更方便地进行沟通、交流和为客户提供及时、满意的服务。
2.CAD/CAE/CAM、EFT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缩短顾客订单流的提前期
如果把交货看作是一个项目,为了消除物流和信息流之间的障碍,就需要应用多媒体技术、共享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和CIM等。这些技术可以改善企业内和企业之间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工作,从而在生产过程中有力地支持定制营销的目标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提高整个市场营销系统的效率。
3.现代市场营销强调战略伙伴关系、顾客关系管理,这就意味着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以实现市场营销战略目标
电话会议、互联网、多媒体、数据库、专家系统等技术可以提高企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此外,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并设立电子邮件系统,使得员工能够便捷地相互传递信息。
4.产品设计和工程、流程计划可以被看作一个业务流程
产品生产本身需要产品工程、流程计划的设计,这些阶段可以利用QFD、CE、CAD/CAE和CAPP集成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目标是缩短产品设计提前期和在产品周期每个阶段的生产中减少非增值业务,从而实现定制化期量生产。
5.市场调查和销售管理是信息处理量较大的职能部门
市场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信息技术进步的主要受益领域。市场调查和销售管理作为一个流程,需要集成市场研究、预测反馈等方面的信息。而EDI在采购订单、付款、预测等事务处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顾客和销售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效率,保证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6.财务会计业务包括产品成本核算、买卖决策、资本决策、财务分析和产品决策等
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在线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主要采用在线共享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完成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技术分析专家系统(ESTA)、财务专家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投资管理能力,而且在技术分析专家系统中应用人工智能(AI)和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增强某些非结构性问题的专家决策。AI的应用可以提高质量、柔性、利用率和可靠性,EDI和EFT应用在市场营销管理当中可以提高企业之间资金流的安全和交换速度。
7.生产过程中的信息量大而且繁杂
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出现生产混乱、停滞等问题。MRPⅡ、JIT、CIMS、MIS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可以解决企业在生产中出现的多种复杂问题,提高企业生产和整个营销系统的柔性,保证生产及销售的正常运行。
8.客户服务技术可以应用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
用以改善企业的服务水平,同时各种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改善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使用情况,信息自动化系统提高了分销、物流、促销等工作的效率,减少了纸面作业,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二、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上网人数的迅猛增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建立,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络营销成为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商务则成为一些企业重要的交易方式。据第二届联合国互联网管理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十年来全球上网人数显著增加,网民数量已从1997年的7 00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2亿人;网民数量排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印度。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人。
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是一对有密切关系又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是在网络营销发展的高级阶段。网络营销的内容广泛,而电子商务主要强调的是交易行为和方式。
(一)网络营销
1.网络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网络营销,是指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与顾客沟通,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活动。网络营销可以涉及市场营销体系中所有的内容;换句话说,营销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销售产品、促销等。网络营销最显著的特点是企业与顾客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更便捷的沟通。
网络营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越时空。由于互联网可跨越时间约束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交流,因此使得企业与顾客之间摆脱时空限制进行沟通和达成交易成为可能,企业能够有更多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开展营销活动,包括国际营销活动。
(2)多媒体沟通。在互联网平台上,营销者可以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传递有关企业和产品的信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激发其购买欲望。
(3)互动性。一方面,买卖双方可以方便地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消费者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搜索信息,主动与企业沟通,甚至可以参与新产品开发过程,从而使消费者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4)因方便、快捷带来的经济性。基于互联网这个平台,营销者与顾客沟通更方便,产品销售过程也更直接,沟通成本和销售成本大幅度下降。
2.网络营销的职能
网络营销的基本职能包括八个方面:网络品牌、网站推广、信息发布、销售促进、销售渠道、顾客服务、顾客关系和网上调研。另外,再加上开展网络营销的基础———企业网站建设,以及对网络营销效果进行检验和控制的基本手段———网站流量统计分析,共同构成了网络营销的十项基本职能。网络营销每一种职能的实现都有相应的策略和方法。网络营销策略就是为有效实现网络营销任务、发挥网络营销的应有职能,从而最终实现销售增加和持久竞争优势所制订的方针、计划,以及实现这些计划需要采取的方法。企业网站建设与网络营销方法和效果有直接关系,没有专业化的企业网站作为基础,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效果将受很大限制,因此企业网站建设应以网络营销策略为导向,从网站总体规划、内容、服务和功能设计等方面为有效开展网络营销提供支持。
网站流量统计分析,即对企业网站流量的跟踪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和评价网络营销效果,同时也为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依据。网站流量统计既可以通过网站本身安装统计软件来实现,也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流量统计机构来完成。
(二)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的产品和服务交易活动的总称。电子商务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交易电子化。电子商务是在网络营销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网络营销具有的便捷性、互动性、经济性等特点,电子商务同样也具有。由于电子商务具有这些方面的好处,因此成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营销的重要方式。
根据业务范围不同,可以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工商贸易业务系统(B to B)和商业零售业务系统(B to C)两大类。按照商业活动运行方式,可以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完全电子商务和不完全电子商务两大类。其中,完全电子商务是指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完整交易过程的交易行为,书籍、软件、音乐、电影等产品都能够实现完全电子化交易,包括网上订货、网上下载、网上付款等环节。不完全电子商务是指不能完全依赖电子商务方式来实现和完成交易过程。不完全电子商务需要借助一些外部系统来实现,如产品配送等。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但电子商务的发展仍面临以下挑战:
(1)隐私权的保护。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信息流动量的快速增长,在为社会、企业和个人提供好处的同时,也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提出了挑战。数据隐私的保护正成为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日益关注的问题。
(2)税收监管。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易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这就要求计税和税收办法做出相应调整,使买卖双方能够在明确的税收法律条文下纳税。
(3)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互联网以文本、视频和音频等形式传递的信息是数字形式的财富,它同样存在知识产权问题,而且其产权同样需要得到有力的保护。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人们将不会积极地创新、发明和进行网上交流,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将受到阻碍。
(4)安全性。在线沟通和交易的参与者希望所交流的信息及资金仅面向有选择的交易各方。没有一个安全和可信任的网络环境,电子商务就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电子银行能够实现同步发展,使交易双方能够有一个同样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系统。
本章小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的大潮流、大趋势,对整个国际经济形势的了解和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从表面看,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服务和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跨国流动的扩大和加深;实质上,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是要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集中表现为国际贸易全球化、生产经营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游戏规则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机遇:有助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走出去”;有利于改善利用外资环境,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强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外资更多地涌入,我国人力资源将会得到更充分地开发;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等。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挑战:对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受计划经济体制保护比较多的产业部门及国有企业,由于缺乏竞争优势将受到较大冲击;提高我国对外资经济的依赖程度,加大我国经济的不稳定性与国际风险;企业生存环境恶化,企业管理的难度也将前所未有的加大;在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也加剧了人才市场竞争等。
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重要的发展趋势。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指那些通过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和投资限制来寻求经济互利的国家集团,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东南亚联盟、南方共同市场等。尽管其组织形式各不相同,但跨国合作的共同目标是给成员方带来经济利益。随着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些需求规模庞大、有巨大吸引力的区域性市场集团,它们对国际营销理念及国际营销策略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企业逐步形成了区域性营销观念。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增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趋势增强等环境变化,当今世界已经由以机器和原材料为特征的工业时代进入了以计算机和信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信息化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技术发展和设备投资的重点,随之企业和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新产品开发、生产过程、财务与成本管理、市场调查、销售管理、业务流程、服务支持、人力资源等方面,通过采用适合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这些领域的运作绩效。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上网人数的迅猛增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建立,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络营销成为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商务则成为一些企业重要的交易方式。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是一对有密切关系又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是网络营销发展的高级阶段。网络营销可以涉及市场营销体系中所有的内容,而电子商务主要强调的是交易行为和方式的电子化。
本章思考题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4.区域经济一体化如何影响国际营销决策?国际营销者应如何调整其国际营销观念?
5.信息化如何影响国际营销?评价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情况。
6.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有何联系和区别?网络营销同传统营销模式有何不同?
§§第二篇 国际营销战略
国际营销者必须明确自己的潜在顾客是谁、他们在哪儿(国际目标市场选择),还要明确如何进入国际目标市场以及如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做到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关于这些问题的决策是国际营销战略管理的主要任务,也是有效进行国际营销组合管理的重要依据。国际营销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等特征。第二篇包括三章内容,其中第七章主要讨论如何进行国际市场细分和国际目标市场选择;第八章在对各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制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第九章在对三种竞争战略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制定国际市场竞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