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发烫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冷却;被骗的时候,不要破口大骂;欲望蠢蠢欲动的时候,要狠心刹车;浮夸到来的时候,要恢复本真。这本就是一个游戏的时代,没有人懂得游戏的规则;这是一个法制的时代,没有人制定绝对公平的法律;这是一个民主的时代,这是一个实惠的时代。
苦难是福,也是一种财富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其实,这种“财富”,任何人都不愿接受,又不得不去接受,捧着烫手、弃之可惜的热山芋。不过,苦难又确实可以成就一个人。
经历的苦难越多,越是能够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斗志。与此相对应,人的一生的平淡和世俗的快乐,反倒容易让人消沉和堕落。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贝碧·哈尔德和多丽丝·莱辛,分别以《恒河的女儿》《影中漫步》去诠释苦难的意义。这两位女性有着惊人相似的苦难轨迹。
贝碧的童年是在贫穷和打骂声中艰难地走过来的,12岁的时候,她在父亲的强行包办之下,无奈地嫁给了比自己大14岁的冷漠暴戾的男人,就这样,她继续延续着过去的贫穷和打骂,那段婚姻让她唯一感到温暖的就是她的三个孩子。
莱辛的童年也是在穷困中度过的,16岁的她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她当过保姆、电话接线员、速记员等,更是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
但是,令人感动的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们都坚持不懈地学习,莱辛甚至因为眼疾而辍学,可是依然坚持在家自学。
最终贝碧和莱辛为了逃离不幸的婚姻,带上自己的孩子,踏上了异乡的土地,开始了新的人生征途。
同样是以自传体的写作形式,同样是几乎相同的故事框架,但是从这两位女性作者的笔下,写出竟然没有丝毫雷同的感觉,让读者可以在她们各自的故事中感受她们在苦难人生面前脉搏的跳动。
在《恒河的女儿》这部作品中,贝碧充满泥土芳香的朴素文字和感人肺腑的罕见情节,使得她的这部处女作在以印地语和英语出版后,就立刻震惊了全世界,很快就被翻译到美国、法国、日本、德国等几十个国家。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一定要完美的逻辑和情节,也不需要所谓的哲思,它的成功只是在于它回归了和平与真诚。所以我们在《恒河的女儿》这部书中发现朴素语言的美,发现真诚叙述带来的共鸣,发现平凡的感动与厚重。这就足够了。
在《影中漫步》这部作品中,莱辛将自己的生活历程和20世纪50年代的伦敦以及整个世界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潮变迁相融合,全书有两条主线互相交织着,互相补充,相映成趣。这使全书的背景和视野开阔了许多,有巨著之风范。除此之外,作者用很多笔墨强力地刻画细节的描写,直笔录入,坦率披露自己的心理世界和生活的种种细节,甚至思想的斗争都进行了细致的挖掘,可谓大气磅礴而不失精雕细刻。
在苦难面前,我们是不需要虚构的,也不用修饰,生活本来就是真实的,苦难也不是矫揉造作出来的。正是因为够坦诚够真实,才能让人们的心触得更深入、更彻底,体会作者在苦难中奋起的决心和勇气,感受到他们的伟大,人类史的进程也因为苦难而更加从容。
她们都是女性,而且都是母亲。如果说男人用肩膀扛起苦难是一种坚毅的话,那么作为女性的她们这样奋不顾身地扛起苦难,应该说是一种崇高。所以当这两个女人带着她们年少的孩子站在异乡土地上的那一瞬间,她们是否想过自己已经身无分文了?是否觉得自己是那么孤单无助?是否为自己鲁莽的行为而自责后悔过?是否会依然沿着苦难这条轨迹来滑动她们的悲剧人生?其实,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个女人敢于打破自己所处的困境,敢于勇往直前,敢于做一个理想主义者……更重要的是:她们有了母亲的责任——她们崇高勇气的原动力。这还不足以让人热泪盈眶吗?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这个苦难重重的世界,没有人敢夸口自己与苦难无缘。如果按照佛教经论来说,人一生下来就是要受苦的,所以人一生都难免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只是苦难的程度不同而已。
曾经有一位国外的艺术家沉湎于世俗的享乐,而不可自拔,于是他的朋友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妻子说:“听说你使你的丈夫很快乐,我想不至于此。因为他是一只苦恼的夜莺,如今沉浸在幸福里了。苛待他吧,使他因此而唱出甜美的歌来。”
其实,面对苦难只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逆来顺受,一蹶不振,自甘堕落;另一种则是抱着豁达的态度,将苦难实实在在地看作是人生的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对于这种财富,可以千方百计地去享受它、开发它,使它为自己的人生增加一点绚烂。陀斯妥耶夫斯基说怕自己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也就是怕浪费和辜负了这笔“财富”。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做才算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难呢?
首先,我们应该正视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避之三舍。我们已别无选择,那就只有面对、正视承认它的存在,然后再去克服它、征服它。看一个男人是不是真正的男子汉,最重要的就是看他有没有承受苦难的能力。面对苦难要学会泰然处之,就算我们暂时无法战胜它,也要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睡就睡,时间完全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有抱着这种态度,我们才有可能坦然走过这残酷的一生。
其次,面对苦难,要争做一名强者。强者,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不惧,一种是征服。命运有时候真的就像是一个吃软怕硬的小人,如俗话所说的那样“柿子专拣软的捏”;有时候又像是一个卖身妓女,专门向那些强者投怀送抱。在强者面前,命运也将低头。
总而言之,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总会遇到一些不顺、挫折,我们绝对不能气馁,更不能手足无措,只要把握好,苦难就会变成财富。“财富”到了你手里却被浪费掉,岂不可惜?
中国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句老话,是“不打不成器”。这话虽然看似“糙”了点,但是道理还是有的。就像我们见到淘气的孩子时,总是会背着他们的大人埋怨一句:“看这一家人,把孩子惯的。一点出息都没有……”
苦难,先祸后福
苦难这种东西,谁都品尝过。味道自然是难以下咽。但是你会发现一个规律,吃过一次后,第二次再吃,难以下咽的味道就淡了很多。长此以往,直到多次之后,苦难就已经难不倒你了,因为那个时候,你已经足够坚强了,你可以很轻松地面对和解决很多困难了。
古往今来,卧薪尝胆的故事比比皆是,如越王勾践、秦王嬴政,等等,这些历史人物或许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要成就丰功伟业。所以他们遭受苦难,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文人墨客们也常常把他们的经历拿出来教育下一代子孙,所以他们的经历就被演变成了传奇。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有类似的经历,由于我们是恒河沙子里其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一粒,所以我们的经历只好在亲友之间,或夸大,或传奇地流传。
一个伟人曾说过:“在他需要感恩的人里面,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他的敌人。”同样,如今成长起来的我们,需要感谢的人里面,就应该有给予我们苦难或伤害过我们的人,是他们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最终战胜困难。
也许他们的用心并不善良,他们的目的也不单纯,但是他们给予我们的结果是可喜的。他们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我,重新给自己定位,给自己找到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如果你可以在苦难中走到终点,那么胜利一定属于你。当然也不排除有很多人在苦难中跌倒再也站不起来,但是,切记,跌倒没关系,要勇敢地爬起来继续往前走。人类的这门社会课程里面,需要不断面对苦难。
如今的社会家庭,大多数是三口之家,再加上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而网络上对80后、90后的形容词很多都是:脑残、无知、水货等贬义词。造成这样的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孩子从一出生到自力更生,几乎没有受到过一点点儿的苦难。他们甚至没有做过家务,没有参加过社会上的任何劳动。就算是学校组织一些课外劳动,也都是家长处心积虑地给化解掉。随便进行几次低要求的军事训练,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请假逃避。他们不会做饭、洗衣服,甚至都不知道一个馒头需要蒸多长时间才会熟。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的孩子最好这一生都不要遇到苦难,因为一次就足以毁灭他。
有这样一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但是没有尊老的意识,常常和父母吵架。隔三差五的就会吵着闹着摔门而去,离家出走,他还不敢走远,老老实实地坐在楼口,等着父母消气后把他再劝回家。他在家里的脾气也很大,但是在学校却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模样,经常被同学欺负,无论面对多么无理的挑衅,他都会低着头,乖乖地忍受着。
这就是80后、90后没有经历苦难的弊端,因为在家里被保护得太深了,都是温室的花朵,出门以后只要一点点的小风浪就把他击败了,还不敢反抗,只能默默地忍受着。不反抗就意味着根本不知道反抗后的结果。如果反抗成功过一次,那你就会知道原来反抗并不是那么难。
我们的一生需要接受的苦难是我们无法控制和左右的,只有勇敢地去面对,才有可能前进。如果苦难来自于无私的父母,总强过残酷的社会。
北大教授曹文轩写过一本关于苦难的书《青铜葵花》,将苦难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孩葵花跟随父亲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寂寞孤独的葵花认识了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葵花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中身亡了,这使得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但善良的青铜一家认领了这个叫做葵花的女孩子,青铜和葵花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在粗茶淡饭的生活中,青铜的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可谓是用尽了全力,青铜也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葵花,几乎为她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为了葵花能够正常地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葵花能有一张照片,青铜在严寒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葵花晚上能够写作业,青铜捉来了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能够让葵花看一场马戏,青铜顶着葵花站了整整一个晚上;为了不让葵花挨骂,青铜勇敢地代妹妹受过;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心灵手巧地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
在天灾和人祸交织的日子里,青铜一家老小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快乐地生活着,坚强、从容地面对着一切苦难——洪水、蝗灾。但是就在葵花12岁那年,命运把她带到她的城市,妹妹即将离开,内心充满痛苦的青铜仰天大叫,他从心底高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这一喊声震动了所有人的心灵。
整本书都在写苦难——大苦难,整本书也都在写美——大美,将美写到了极致;整本书也写爱——至爱,把爱写得生机勃勃,充满情意。这是对苦难、对感情、对美好的人性的一种细腻描写,宛如一股温暖清澈的春水,把柔润和纯洁带给每一个读者的眼睛和心灵,牵引着我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作者曹文轩说:“这是一本写苦难的小说,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这本书无疑表达了另一种声音,它对苦难和痛苦加以确定,同时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说到这里,这位北大教授显得激动万分,他说:“这种享乐却是非常低级的——是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十分轻薄的享乐,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世界沉醉于一种轻飘的、浮泛的、没有任何精神境界的欢愉之中。这种享乐主义,是我们在面对苦难、痛苦时的怯懦表现,是一种对生命缺乏深刻体验与理解的必然选择,而我们对此却没有丝毫的反思。当然,追求快乐是无可非议的,更是无罪的,问题是这种忘却了苦难的欢乐,在苦难突然降临之际,我们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对抗?当苦难真的来临时,我们只能束手无策,只能不堪一击。其实,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苦难结伴而行,但我们却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
曹文轩还说:“这种低下的享乐主义必然要影响到孩子,如今几乎每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强调要让孩子们生活得快快乐乐,从来也不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我指的是那种悲天悯人以及迎接苦难与悲剧的教育,这实在是件很糟糕的事情。我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据我了解,在所有的世界级中小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中,表现最差的就是来自中国的孩子,他们没有责任感,自以为是,不能吃苦,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乎是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报道,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孩子就自杀了。对于孩子的轻生,我们过多地强调了社会和教育制度的责任,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对孩子承受苦难的能力进行哪怕一点点的反思。事实上,任何社会、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不会是尽善尽美的,孩子选择轻生,他自己是不是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呢?这就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即我们中国的作家,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家,究竟给了孩子们什么?我们的作品,缺少感动孩子们的东西,更缺少写苦难、写悲剧的东西。我一直以为,儿童文学是给孩子们带来快感的文学,这里指的快感包括喜剧快感,也包括悲剧快感,而后者有些时候甚至比前者更为重要。安徒生的作品,绝大部分是悲剧性的,是忧伤的、苦难的、痛苦的,但同时也是美的,即便是眼下被孩子们追捧的《哈利·波特》,苦难的成分也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而我们现在有些人却朝安徒生大吐口水,这能说明什么呢?这正是我们对苦难缺乏认识,而对快乐又抱了一种肤浅见解的有力证据。”
一帆风顺的人生谁都不会拥有,总是有苦有甜,有乐有愁的,先苦后甜的人生会让你更加懂得快乐和幸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