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袁雪芬等人倡导“新越剧”的影响下,筱丹桂也力图尝试改辕易辙。1945年与徐玉兰合作后,曾演出《秦淮月》、《是我错》、《红拂女》、《青衫迷》等新剧,吸引了不少观众。1947年8月,袁雪芬、尹桂芳等越剧姐妹为自建越剧剧场和越剧学校,举行《山河恋》联合义演,她应邀在剧中饰宓姬一角,成为“越剧十姐妹”之一,由此受到团结斗争振兴越剧艺术的熏陶,义演结束后,她积极靠拢进步文化人士,观摩电影,希望在自己剧团里进行新的改革尝试。
但筱丹桂的这些努力,均为张春帆深恶痛绝。1947年,张竟将年才28岁的她,看成是人老色衰,特别是她的演出卖座越来越差,以为这棵“摇钱树”已经摇不出多少钱了,对她越来越厌弃、嘲弄。她辛苦一天回家,只能吃冷泡饭。张春帆的大老婆还骂她:“犯贱,只配吃点这东西!”张春帆不仅经常蹂躏她,而且还捏造罪名。10月5日,筱丹桂去大华戏院,看美国名片《居里夫人》,在影院门口巧遇本团导演冷山(金兆元)。因冷山未买到影票,她则退掉票子,与他切磋技艺,回家较晚。张春帆把她这一行动视为“把柄”,诬蔑她与冷山关系不正常,并无理折磨她,当众辱骂她,并对筱丹桂说:“除非你真的死了,我才相信。”筱丹桂有口难辩,诉苦无门,万念俱灰,于10月13日下午,用指甲在被单上刻出“做人难,难做人,死了”8个字的遗言,服“来沙尔”饮恨而死,时年28岁。
筱丹桂之死,震怒了各自忙于日夜场演出的越剧界姐妹,大家义愤填膺,痛恨衣冠禽兽的张春帆。她的死,也激起社会的公愤,各界人士纷纷要求严惩张春帆。10月16日上午,在大西路“乐园”殡仪馆为她大殓时,吊唁者多达5万人,300多名越剧演员和无数观众向这位懦弱而富有才华的越剧名伶致哀,其中包括从家乡特地赶来痛哭爱徒的师傅裘光贤。袁雪芬、徐玉兰、竺水招、傅全香等姐妹,当面痛斥张春帆的罪行。全市34家越剧场子停演日场,以示哀悼。大殓后,不少越剧团体还编排了《筱丹桂之死》的剧目迅速上演,同时由袁雪芬、傅全香等著名演员联名向法院起诉,控告张春帆逼死人命。在舆论压力下,迫使当局不得不拘禁张春帆以平民愤,但关了不过两个月,12月27日竟然宣布无罪释放,直至全国解放后,1951年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王文娟、吴小楼、范瑞娟、傅全香、徐天红、陆锦花、戚雅仙、张桂凤等联名发表文章,一致要求政府枪毙张春帆。通过法院审理,恶贯满盈的张春帆被判处死刑。
她在上海前后8年半,演出近5000场。生前与名丑贾灵凤合作,灌有《王文品箫》、《西厢·拷红》、《玉蜻蜓·张氏劝夫》等唱片。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绍兴市志·人物传·筱丹佳》,浙江人民出版社。
(2)熊月之:《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名人·筱丹桂》,上海人民出版社。
(3)李永鑫、邵田田:《百年越剧概览·越剧十姐妹·筱丹桂》。
(4)嵊州市政协、嵊州市党史办等:《嵊州史话·筱丹桂之死》。
不朽女儿树心碑——革命英烈肖东
肖东(1920~1948),原名董鹤棣,幼名小董、筱东,参加革命后,曾用鸣九、菊芬、阿菊等名。鄞县和益乡前董村人。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虞东特派员、区委书记兼区武工队指导员等职。牺牲时年仅28岁。
敌营探秘
肖东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董开颜是一个勤劳俭朴的农民,她只读了4年小学,便掇学帮助劳动。
“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肖东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秋,再进周韩小学读书。后经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校长虞天刚介绍,考进奉化小学教师训练班。
1939年春,肖东从小教训练班结业后,即在奉化方桥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在方桥掀起了抗日热潮。4月,中共鄞南区周韩支部成立,她由赵国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她回到本乡西郑小学,一面教书,一面开展革命工作。当时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她参与了组织雇工要地主改货币为实物工资的罢工斗争。还发动青年组织读书会,宣传团结抗日。
1941年秋,一支国民党军队开到鄞南,肖东接受组织派遣,和同村周慧娣、邵杏菊一起打入这支部队。通过努力,她很快取得司令夏法枝的信任,被分配做电台的收报工作。她迅速掌握了部队的密码和速写方法,摸清了他们的活动规律,了解到他们是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派来的“敌后挺进队”,任务是勾结日军和汪伪“和平军”,联合“剿共”。她把这些情况及时详细地向党组织作了汇报。
1942年冬,敌人发觉她与共产党有联系,决定逮捕她。为此党组织决定将她调离鄞县。肖东收拾起简单的行李,告别父母,坚定地踏上新的征途。
“地下”建站
肖东接受党组织委派,来到上虞百官镇秘密联络站工作,并改名董鸣九。
百官镇是一个交通枢纽,驻有日伪军,是敌伪的重要据点。中共浙东区党委敌伪军工作委员会在这里设立了联络站,专门搜集各种情报。肖东所联络的人,有打入汪伪上虞县政府的何畏和接替何畏打入伪上虞县政府的杨志清、余姚镇联络站林雪。她以跑单帮为掩护,传递情报。当时百官和余姚两地,每天只有一对“快船”通航。有时情况紧急,无船可乘,她一口气步行六七十里路。且在这条路上,敌人岗哨林立,巡逻队、土匪出没无常,一个年轻姑娘,带着情报,只身行走,十分危险,但她从不畏难,总是谨慎大胆地完成任务。
1944年10月,肖东接受了建立萧绍联络站的新任务。她打扮成一个被福建木材富商遗弃的阔少妇,出手大方,满身珠光宝气,闲来无事,经常出入当地头面人物家中,以喝酒、打牌为乐,暗中从敌人心脏里刺探军情,把一份份有关日军从萧山出发,去诸暨、绍兴、余姚、上虞等地扫荡的情报,通过地下交通线,及时送到浙东区党委敌工委员会。她还配合金萧支队,探视日伪军进犯金华等地的行动方案,掩护上级派来的交通人员。肖东生前的上级领导人朱之光说:“萧绍联络站是四明山的眼睛,是连接上级党和各个根据地的桥梁。肖东的情报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保护了党和革命的力量。”
“孤女”寻党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9月底,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党组织决定肖东留下来坚持原地斗争,担任虞东特派员。她在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统治下,坚持战斗在上虞南山一带,改名董菊芬。
虞东小南山,地处梁(弄)百(官)公路东南面,是个交通要塞,四周敌人据点林立,梁弄驻有敌人的清剿指挥部,后陈、朱巷、丰惠、沿山一带都有敌人据点,永和、夹塘、谢家桥等平原地区,除了“清剿”部队外,还有地方反动武装、乡保长、三青团骨干和特务。在这险恶、复杂的环境里,年仅20多岁的肖东,紧紧依靠群众,一次又一次地避开敌人的“清剿”、“扫荡”,机智地穿插在敌人的据点之间。尽管她常住“仙姑洞”,野果充饥,甚至一夜转移几个地方,但坚持进行革命活动。
可就在此时,一个更大的困难降临了。她的上级领导、上虞特派员贾德余因无法立足,不告而别。从此,肖东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象失去了父母的孤儿,她想方设计几次寻找没有成功。在严酷的环境里,她落下了一身病,她感到,自己可以忍受饥饿疾病的困苦,可以离开父母兄弟,但不能离开党。于是,决心不顾一切,要找到党组织。1946年春,肖东带着房东给她的5斤茶叶,到周巷换取酱油,挑着酱油担,在敌占区穿村走巷叫卖,寻找党组织。盛夏一天,她劳累过度,晕倒在地,群众将她救醒后,她又挑起担子,艰难地前进。经过不懈的努力,得悉四明地区特派员办事处领导朱之光在瑞岭岗一带活动的消息,她立即通过各种办法,赶去与朱之光会面。
见面那天,肖东特意换了一件淡蓝色的旗袍,趁着夜幕,步上瑞岭岗。两人相见,肖东热泪盈眶。这天,她向朱之光汇报了虞东地区的敌我情况和自己的工作,朱之光也向她讲述了解放区正面战场的大好形势,并对虞东地区的工作作了部署。
肖东找到党组织后,又与姚虞县委接上了关系。此后,她在虞东地区发动群众抗丁抗粮;动员参军,扩充四明山主力武装;恢复党组织,发展新党员,建立三线支部。1948年,肖东担任虞东区委书记兼区武工队指导员,在永和、朱巷、谢桥、南山建立了乡政权,同时还开辟了虞西新区。
狱中斗敌
肖东在上虞的出色工作,引起敌人的恐慌和仇恨,伪上虞县政府在《上虞报》刊出悬赏缉拿通告,并派特务暗中侦查她的活动和住址。
1948年6月21日,肖东去上虞南山筹集经费,归途中遇到桂菊临产,她立即扶着她去鸭塘湖村,不幸被敌人发觉。次日,国民党上虞保警队联合县自卫队,在中午时包围了鸭塘湖村,肖东闻讯即向史家桥转移,没走多远,被敌人逮捕。
肖东被押到上虞县政府,当晚就进行审讯,敌人问她:“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她回答说:“国民党坏极了,非打倒不可!”
“四明山有多少共产党?”
“有10万。”
“没这么多。”
“那就只有我一个。”
“你们共产党讲坦白,你为什么不坦白?”
“我们对自己讲坦白,对你们绝对不坦白!”
敌人见问不出东西,严刑逼供,仍一无所获。第二天,将肖东押解到余姚国民党“四明山地区绥靖指挥部”,再次刑讯。敌人用劈开的毛竹片打得她全身皮开肉绽,给她坐老虎凳,灌辣椒水,还将她的双手反绑悬吊了一夜,但她坚贞不屈。匪首郑小隐恨部下无能,亲自审问,假装笑脸对肖东说:“你只要把共产党领导机关的情况说出来,我就立即放你出去。”肖东愤怒地说:“你就是打死我,也休想知道。”郑束手无策,只好把她押回监狱。
肖东虽身陷囹圄,仍日夜怀念着党和战斗在四明山的同志、领导和亲人。一次,徐怀英等几位同志化装成老百姓到狱中去看望她,她说:“革命是要流血的,但我相信,我死后,会有千百个人起来为我报仇,我的血不会白流。”“七·一”那天,她弄来一支短短的铅笔和一张小小的纸片,给党组织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我一切都好,请妈妈放心!我一定为妈妈争气,决不辜负培育之恩,一千个、一万个放心!
这封信通过一个出狱的难友,带到了四明山特办领导同志手里。领导人读着她这封饱含对党赤胆忠心的信,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为党有这样的不朽的女儿而高兴,同时多方设法营救她,但都未成功。这年8月,肖东被转移到蜀山监狱关押。党组织通过关系,将做好的芝麻色衣裤送至监狱。肖东手捧衣裤,倍感党对自己的关怀和温暖,更坚定了革命信念。
1948年9月12日清晨,敌人闯进监狱,给肖东扣上脚镣手铐,把她和另5位难友押赴刑场。
肖东牺牲后,四明特办在里庵为她举行了一个庄严肃穆的追悼会,沉痛悼念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不朽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凤亭乡人民为纪念她,把他们的乡改为肖东乡,并把烈士遗体运回故乡,还在茅山上立了一块纪念碑。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中共绍兴市委党史办公室:《革命英烈传·肖东烈士传略》(续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王志邦、黄佩芳:《浙江妇女人物传略·肖东》,团结出版社。
越剧名家造诣深——扛鼎老生商芳臣
商芳臣(1920~2001),原名商雅卿,嵊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当选为南京市劳动模范。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联委员、南京市第四届文联第四届副主席。
商芳臣10岁进嵊县崇仁镇戒德寺“高升舞台”,与筱丹桂、张湘卿、贾灵凤、周宝奎等同科学艺,攻老生,也演武生。她学戏努力,“闻鸡起舞”,勤学苦练,练就了扎实功底,在科班时就演过《双龙会》,扮演的杨老令公深获赞誉。她的一出老生应工戏《琵琶记》(张公扫雪),在科班“串红台”时就崭露头角,并被老师们定为“高升舞台”的头牌老生。
商芳臣曾学过绍剧《斩堂经》、《二堂放子》等,也学过京剧关云长《麦城升天》、薛仁贵病挑安殿邦的《独木关》等,而且演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被誉为越坛“美猴王”,是一位越剧、绍剧、京剧融为一体,文戏、武戏兼备的优秀演员。她还吸收话剧、电影中新的表演艺术。也曾改演过小生,其中如《红杏出墙记》、《秋海棠》等,在社会上引起很好反响。期间,与师姐妹筱丹桂、张湘卿、周宝奎等边学边演,穿梭于桐庐、金华、富阳等地。
1934年,商芳臣满师出科后,加入以姚水娟为首的“越新舞台”戏班。其后几年,先后与邢竹琴、竺素娥、赵瑞花及越剧皇后姚水娟合演,红遍了宁波、杭州等地。1938年进入上海后,参与姚水娟的越剧改良,与姚水娟合作演出的越剧新戏《花木兰》享誉上海等大城市。1940年9月,组成由她领衔的标准越剧团,演出于民乐、九星戏院,直至1944年7月底。20世纪40年代初,随着演技日趋成熟,她对原有的老生唱腔试着作了某些改革,借鉴绍兴大班中的[尺调]融合到越剧[四工调]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开拓戏路,她串演小生,饰演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建国前夕,曾一度息艺在家。
上海解放后,重返舞台,参加了上海越剧前辈艺人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的义演。1951年与竺水招组建上海云华越剧团,并排演了宣传爱国主义的历史剧《南冠草》和《文天祥》。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期间,应邀参加尹桂芳主演的《屈原》剧组,任配角,获演员二等奖。1954年10月,她与竺水招、筱水招共同主演的《柳毅传书》、《南冠草》等剧巡回演出于南京。1956年剧团改建为南京市越剧团。竺水招任团长,她任副团长,两人患难与共,配合默契,领导剧团走南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