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初,敌人将郭隆真移解到济南第一监狱。在敌人的种种酷刑下,她毫无惧色,大义凛然,一句口供也没有。直到牺牲前,敌人始终没有弄清楚她的真实身份。4月5日,郭隆真被绑赴济南南纬八路刑场,敌人在行刑前还诱骗她说:“现在只要你说出共产党的秘密,便可获得自由。”郭隆真坚定地回答:“我们回族人,对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宁可牺牲,不可屈节!”并高呼“革命胜利万岁”等口号。
这一天,回族女儿郭隆真英勇就义,时年37岁。
四、马云亭等回族爱国英杰为国捐躯
当年的天津学生运动中,走出了马骏,走出了刘清扬,也走出了郭隆真。这三位极具代表性的回族儿女,在天津、北京叱咤风云,掀起了学生运动的高潮。但当时还有一位名叫马云亭的济南回族人,值得铭记。
1919年8月3日上午,济南的上空阴云密布,凄风阵阵,马云亭、朱春焘和朱春祥3位回族革命志士被绑赴城南圩子门外的刑场。一路上,马云亭等人不停地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马良!”号召回族穆斯林兄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回汉团结起来,抗争到底。沿途各族群众和学生闻之莫不洒泪。刑场上,3位英勇的烈士宁死不屈。
马云亭(1855~1919年),出生于山东省章邱县埠村镇大冶村一个回族农民家庭。1894年,他追随回族将领左宝贵前往朝鲜,抗击日本侵略者。左宝贵牺牲后,他黯然回到山东,在济南开设药铺,以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已经64岁高龄的马云亭,爱国激情满溢胸怀,奔走呼吁在广大回族群众之中。他先是找到回族青年知识分子朱春焘、朱春祥兄弟,然后一起召集回族穆斯林群众,在济南回族聚集的西关一带秘密集会,发起组织了“回教救国后援会”,马云亭被推选为会长。
马云亭领导下的“回教救国后援会”,经常在清真寺里集会,向阿訇和群众传播爱国思想,揭露济南镇守使亲日卖国行径。马云亭主张回汉团结,密切配合济南各界联合会的反帝爱国斗争。在演说中,马云亭还慨然提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决抗议巴黎和会无理决定”“誓死夺回青岛和胶济铁路”的爱国口号。
日本商人幕后操纵的两家亲日派报纸,颠倒是非,粉饰太平,引起了山东人民的强烈不满。
1919年7月21日,愤怒的马云亭带领回族青年和爱国人士,闯入这两家报馆,捣毁印刷机,砸烂报馆,捆绑他们的社长和总编,在大街上进行游行。
济南街头人潮涌动,人们对卖国贼的叫骂声不绝于耳。当游行队伍走到济南镇守使衙门和日本驻济南领事馆门前时,人们停下脚步,高喊口号,示威请愿。济南镇守使马良惊恐万分,他带领骑兵企图冲散游行队伍,但却无济于事。
山东督军张树元大骂:“近日暴民猖狂作乱,多有回民参加,应予以严厉镇压,否则后患无穷。”
7月23日凌晨,马良带领官兵来到“回教救国后援会”所在地,将马云亭和朱春焘、朱春祥兄弟抓走。随后,又逮捕了要求释放马云亭等3人的济南请愿学生代表及各界群众300多人。
马云亭等人被捕后,在狱中受尽非人折磨,但这些革命志士坚贞不屈,痛斥段祺瑞和马良等人的卖国罪行。马良用尽伎俩,一无所获,恼羞成怒之下,决定“杀一儆百”。1919年8月3日,马云亭、朱春焘和朱春祥3位回族的好儿女就这样被反动分子杀害于刑场。
马云亭被杀后,济南镇守使马良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恶劣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声讨。当年8月6日,周恩来同志在《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上发表题为《黑暗势力》的文章,揭露抨击反动军阀的罪行,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斗争。很快,全国各地又掀起新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在各地此起彼伏的声讨中,马良这个不折不扣的亲日派分子被迫调离山东。
五、回族实现民族的解放、自由和发展
在那个国运多难的岁月,许许多多的回族仁人志士,寻找着中国革命的方向,他们中又何止马骏、刘清扬、郭隆真、马云亭等人。相比而言,还有更多回族儿女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难知籍贯,无留史册,然而他们却永远热爱着自己的祖国!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族人从跟随孙中山先生开辟民主革命的道路,到跟随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追求革命理想和民主自由,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中华大地上,洒在鲜艳的红旗上,让一腔爱国激情,永远流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伟大的政党,要引领国家和民族抵达一个时代的理想彼岸,必然要寻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与拥戴,而这却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
在红军长达两年的跋涉中,从西南到西北,他们翻越雪山、走过草地,所属部队都经过了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长征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深知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他们目睹了许多地方的少数民族仍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共产党人深知,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必须救民于水火,必须实现完全的民族平等、民族和谐、民族友爱。
长征中的红军,将民族工作理论付诸实践,对于彝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相关提法都在随后陆续出台。
戎马倥偬,共产党人在西北地区与回族民众一起投身革命时,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民族政策,并且第一次在民族地区得到了贯彻和实施。1936年8月,时任中共陕甘宁边区省委书记的李富春,受党中央派遣,来到宁夏同心县豫旺堡,负责筹建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当年,这个回民自治政府成立的时候,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上大家选出了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1893~1937年)。
这个自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县级回族自治政权。大会通电全国:“今在红军援助之下,使我豫海回民向来所受之痛苦得以一旦解除,真正实现了回民的自由。”
回族人民在自己的聚居地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一次伟大尝试,给中国回民和各少数民族指明了解放的道路,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当时党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盛赞这是“中国回民的第一次”,是“回民解放的先声”。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称这是他“在宁夏看到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所探索和执行的政策理论,最初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一个框架蓝本,为新中国成立后全面施行民族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1年7月,延安解放出版社出版了《回回民族问题》一书。书中说:“本书的全文,都是把回回当做一个民族,把回回问题当做民族问题来研究的。”这是共产党人在理论上首次承认回族是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论述回族问题的经典著作。这本书的意义,对以后的新中国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值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刻,中国共产党认可回族是一个少数民族,积极地团结回族,明确了回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努力把回族团结到抗日的统一战线中来。
“临患不忘国,忠也。”八年艰苦的抗战中,回族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表现出空前的爱国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从前线到后方,由城市到乡村,凡有回族的地方,就有抗战的烽火。成千上万的回族儿女,血染疆场,他们并不在意身后的寂寂无名。不过,他们的往事散落在各地方志和民间传闻中。历史如风,却依然记住了回族儿女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刻浴血奋战的身影。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决定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当家做主有机地结合起来,保障国家统一,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少数民族在聚居地方当家做主的权利。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这一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伟大,也铭记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日子。
这是中国回族的荣光!这更是56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荣光!
慷慨幽燕姐,犹然十五余。登台三寸舌,下笔万言书。意识跨前进,须眉愧不如。行途则半百,努力莫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