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职场,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晋升或提高薪水,然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就要以过硬的业绩为基础。过硬的业绩来自哪里?一句话,除了踏实敬业之外,还应该发挥创新的力量,就是在工作中要改变原有的思维,以“万变应不变”,来求得个人业绩的快速提升。平庸员工与优秀员工的差别表现在很多方面,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能否在工作中改变原有的思维,发现创新的途径。正如一位世界顶级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说:“创意鲜,吃遍天。”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要想争先创优,步入好员工的行列,就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力争做到创新,创新,再创新。
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很多员工都被经验所束缚,尤其是领导的经验。当然,领导的经验通常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所积累的,适当运用这些经验对人们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但很多员工却把这些经验当成亘古不变的“法宝”,无论遇到什么工作,都要拿出这些经验来套一套,即使做错了也不肯摆脱经验的束缚,这就大错特错了。这不但会让我们一直在晋升的门外挣扎,甚至有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员工在工作中借鉴经验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并不是所有过去的经验都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千万不能让过去的经验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一定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
美国宇航局曾经为圆珠笔在太空不能顺畅使用而苦恼,提供巨资请专家研制新品种。然而两年过去了,该科研项目进展缓慢,远远不能适应当时宇航形势的发展要求。于是,宇航局向社会悬赏,征求此种“便利笔”。不料,很快来了一个小伙子,他向惊讶的官员们出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一支铅笔!
很多人看了这个小故事后,可能都是一笑而过,并没有觉得有多么深奥的内涵。其实不然,宇航局也许是犯了“钻牛角尖”的错误,如果用铅笔不影响太空探测的话,那就没必要一定要用圆珠笔,完全可以用铅笔取而代之。这则看似可笑的例证就说明,做事不能一成不变地“钻牛角尖”,要勤于思考,时刻自我反思。当我们在工作中,碰到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时,最好认真思考,千万不可盲目地继续下去,否则,本来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会被我们搞得很复杂。
不可否认,在现实社会中,肯定有权威和经验的存在,也必须要有权威和经验的存在;但权威说的话以及以前的经验,并非每一条都是准确无误的,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权威也会说错话,经验也有过时的时候。世上没有永远的权威,再大的权威,他的力量也会消失。同样,世上也没有绝对普遍的经验,再正确的经验,也不一定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就要勇于改变原有思维,相信自己的判断,大胆创新。
在现实生活中,走不出思维定式就只能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运行,导致的结果就是很长时期职场生涯也毫无起色。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式,就可以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不论对公司还是对我们个人,都将大有益处。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我们面前必将是一番新天地。
美国杰出的发明家保尔·麦克里迪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这是几年前的事,我告诉我10岁儿子,水的表面张力能使针浮在水面上。我接着提出一个问题,要求他将一根很大的针投放到水面上,但不得沉下去。我自己年轻时做过这个试验,所以我提示他要利用一些方法,譬如采用小勾子或者磁铁等。他却不假思索地说:“先把水冻成冰,把针放在冰面上,再把冰慢慢化开不就得了吗?”
这个答案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它是否行得通倒无关紧要,关键一点是:我即使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几天,也不会想到这上面来。经验把我限制住了,思维僵化了,这小伙子倒不落窠臼。
我设计的“轻灵信天翁”号飞机首次以人力驱动飞越英吉利海峡,并因此赢得了214000美元的亨利·克雷默大奖。但在投针一事之前,我并没有真正明白我的小组何以能在这场历时18年的竞赛中获胜。要知道,无论从财力上还是从技术力量上来说,其他小组实力远比我们雄厚,但到头来,他们的进展甚微,我们独占鳌头。
投针的事情使我突然醒悟,尽管每一个对手技术水平都很高,但他们的设计都是常规的。而我的秘密武器是:虽然缺乏机翼结构的设计经验,但我很熟悉悬挂式滑翔以及那些小巧玲珑的飞机模型。我的“轻灵信天翁”号只有70磅重,却有90英尺宽的巨大机翼,用优质绳做张索。我们的对手当然也知道悬挂式滑翔,他们的失败正在于懂得的标准技术太多了。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工作中阻碍我们成功的,往往不是我们未知的东西,而是我们已知的东西。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太多了,想问题时思绪自然就被束缚住了。因此,在职场上要想争先创优,取得成功,就要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寻找工作中的突破点,在反复思考中摸索最佳的方法。
在工作中,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那是智慧;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那是愚蠢。而我们工作的意义也就在于不断地创新发展,将工作中那隐藏于千头万绪纷乱杂陈中的线索找出来,加以梳理整合,使工作条分缕析、井井有条。热衷于发现工作中支离琐碎背后的一个个亮点,这是一个有着无限创意员工的极大乐趣所在。那么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如何来改变原有的思维呢?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条:
●克服从众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受他人的影响,他人的言行有时会左右我们的思想。虽说组织中不一定每个成员都是同一种类型,但在同一公司中的人往往有一种“必须这样行动”的约束。而实际上,人是各自有各自的特殊性的,对于同一件事,个人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处理,这比强求一律的方式要好得多。
●突破专业知识的局限
现代科技的特点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而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利用综合性观点来解决问题的人才却越来越少。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可否认,专业面越小越有利于使研究深化,但这也带来了由于视野狭窄而使创造力大受影响的问题。深度和广度看上去是矛盾的,但在实际中却是相互促进的。专业知识过于集中,就不容易看到科学发展的广阔背景,就容易沦为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创造性自然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想拥有一定的创造力,就必须突破专业知识的局限,从而实现创造性的飞跃。
●否定唯一正确的方法
绝大多数中国人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老师就告诉我们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在多年的考试中也让我们形成了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定式思维,以至于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是这样认为的。然而许多重要的结论都是开放性的,这里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失去了工作我该怎么办?”明显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重新再找一个。”但是另一个也正确:“回到学校去,学习新的职业。”第三个则同样正确:“开创自己的事业。”以至于有些人尤其是女性因自身的特殊情况还可以有第四种选择:“结婚”。
法国哲学家埃米尔·查特依尔说:“仅有一种想法比任何事情都可怕。”因此,我们要想拥有创造性,就一定不能认为一个问题只能有唯一一个正确方法。
●重视模糊思维
毫无疑问,在思维方式中逻辑思维有巨大的优越性和重要作用,但也有很多情况下逻辑思维方法却将感性思维置于死地,因为它排除了看来似乎矛盾的各种可能性。但好多事物就是矛盾而又统一地存在着,这时就需要我们重视模糊思维。模糊思维像一块自由的天地,在这里,新思想能够很快地发芽。模糊思维有一种相似性和类推性,能够帮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