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除了整体望诊、头面望诊、舌诊、手足望诊,还包括望皮肤、望分泌物、望二便等。
看肤色
望皮肤
望皮肤要注意皮肤的色泽及形态改
变。皮肤色泽亦可见五色,皮肤发赤、发黄在临床常见而又有特殊意义。
皮肤发赤——心火偏旺又遇风热
恶毒
皮肤忽然变红,如染脂涂丹,称为“丹毒”。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初起鲜红如云片,往往游走不定,甚者遍身。
因部位、色泽、原因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发于头面称“抱头火丹”,发于躯干称“丹毒”,发于胫踝称“流火”。但都属于心火偏旺,又遇风热恶毒所致。
皮肤发黄——脾胃寒湿或肝胆湿热
皮肤发黄,是皮肤、面目、爪甲皆黄,是黄疸。
分阳黄、阴黄两大类。
延伸辨证
脾胃或肝胆湿热
阳黄,黄色鲜明如橘色,多因脾胃或肝胆湿热所致。
脾胃寒湿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多因脾胃为寒湿所困。
皮肤浮肿或干燥——水湿或津液耗伤或瘀血阻滞皮肤浮肿多见于下肢,手足部常干燥粗糙。
延伸辨证
水湿
皮肤虚浮肿胀,按有压痕,多属水湿泛滥。
津液耗伤或精血亏损皮肤干瘪枯燥,多为津液耗伤或精血亏损。
瘀血阻滞
皮肤干燥粗糙,状如鳞甲,称肌肤甲错。多因瘀血阻滞,肌失所养而致。
皮肤长痈、疽、疔、疖——外科疮疡
痈、疽、疔、疖都为发于皮肤体表部位有形可诊的外科疮疡疾患。
延伸辨证
痈
红肿热痛,浅而高大,未脓易消,已脓易溃易敛。
一般来说,痈为阳证,因热毒熏蒸、气血瘀滞所致,患部多红肿热痛,寒热交作,来势凶猛。痈不发生于头面。
疽
漫肿无头,肤色不变,边界不清,无热少痛,未脓难消,已脓难溃。疽为阴证,因寒邪郁结、气血凝滞所致,患部多麻痛。疽多发于项后及背部。
疔
初起如粟,根深形小,状如针,顶白而痛。疔因邪毒侵袭、气血凝滞而致,发病迅速,而且病情较重。疔发无定所,随处可生,一般以头面及四肢较为多见。
疖
浅表局限,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易溃易敛,反复发作,因湿热蕴结所致。疖发于皮肤浅表,随处可生,多生于头、面、颈、项及臂、臀等处。
皮肤长斑、疹、痘、疮——外科证候皮肤起疱、斑、疹,多为高出皮肤表面的局限性隆起,可单发,也可集簇出现。
延伸辨证
痘疮
皮肤起疱,形似豆粒,疱壁可薄或厚,内容为清亮或浑浊的液体。常伴有外感证候,包括天花、水痘等病。
斑疹
斑和疹都是皮肤上的病变,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斑色红,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摸不应手。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摸之碍手,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麻疹、风疹等。
白与水疱
白与水疱都是高出皮肤的病疹,疱内为水液,白是细小的丘疱疹,而水疱则泛指大小不一的一类疱疹。
疱疹,中医称为热疮,是一种由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发病时要保护皮肤不受损伤,衣服和被褥要柔软,勤剪指甲。
看肤色
望呕吐物
胃气以降为顺,胃气上逆,使胃内容物随之反上出口,则成呕吐。由于致呕的原因不同,故呕吐物的性状及伴随症状亦因之而异。
延伸辨证
寒呕
呕吐物清稀无臭,多是寒呕。多由脾胃虚寒或寒邪犯胃所致。
热呕
呕吐物酸臭秽浊,多为热呕。因邪热犯胃,胃有实热所致。
痰饮阻胃
呕吐痰涎清水、量多,多是痰饮内阻于胃。
食积
呕吐未消化的食物,腐酸味臭,多属食积。
肝气犯胃
呕吐频发频止,呕吐不化食物而少有酸腐,为肝气犯胃所致。
肝胆郁热或肝胆湿热
呕吐黄绿苦水,因肝胆郁热或肝胆湿热所致。
胃热或瘀血
呕吐鲜血或紫暗有块,夹杂食物残渣,多因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或素有瘀血所致。
望痰
痰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产物。古人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其形成主要与脾、肺两脏功能失常有关。
延伸辨证
热痰
痰黄黏稠,坚而成块,属热痰。因热邪煎熬津液所致。伴有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等症状。
寒痰
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属寒痰。因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湿聚而为痰。伴有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等症状。
湿痰
痰白滑而量多,易咳出者,属湿痰。因脾虚不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而滑利易出。伴有身重、倦乏、便溏、舌苔薄白或白腻等症状。
燥痰
痰少而黏,难于咳出者,属燥痰。因燥邪伤肺所致。伴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等症状。
热伤肺络
痰中带血,或咳吐鲜血者,为热伤肺络。
风痰
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伴有畏风、舌苔初起薄白后转薄黄等症状。
看肤色
望唾涎
正常唾液无色、无味。一般体质强健的人,唾液分泌比较充盈旺盛;年老体弱者唾液分泌不足。
延伸辨证
脾虚
口角流涎不能自主,质清量多,以脾虚为主。
脾胃湿热
口流浊涎黏稠,则为脾胃湿热。
虫积、胃热
小儿流涎可由虫积、胃热引起。
胃寒、食积或肾虚吐出唾沫且量多,多因胃寒、食积或肾虚饮泛而致。
看肤色
望月经
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不凝固。一般女性月经期无症状,有时可有困乏、乳房胀痛、下腹或腰骶部酸胀下坠等,还可有便秘、腹泻或头痛等,多在月经后自然消失。
延伸辨证
血热
月经量多,质稠或夹血块,色深红,多为血热。
延伸辨证
气虚
若月经量多,质稀,色淡红,多为气虚。
瘀血
月经色暗,兼夹血块,多为瘀血。
肝气郁结
月经量或多或少,色或深或淡,为肝气郁结所致。
看肤色
望白带
妇女阴道有少量白带分泌为正常。一般月经中期白带增多,稀薄透明;排卵后白带又变黏稠,浑浊而量少。
经前及孕期白带均有所增多。若带下量多,或淋漓不断等,即为带下病。
延伸辨证
湿证
带下色白为寒湿,色黄为湿热,赤白相兼为肝经湿热,各色相兼称为五色带,为妇科危重病证。
虚证
若带下清稀为虚寒,稠黏为实热,呈涕唾状为脾虚夹湿,似脓液状为内痈等。
看肤色
望脓液
脓液为皮肉的液状腐败物,多见于外科疮疡。脓液一般为灰黄色或黄白色的浓稠状液体。
延伸辨证
排邪外出
若脓色黄白质稠,色泽鲜明,为气血充盛而排邪外出。
疮疡顺证
若脓色黄白质稀,色泽明净,为疮疡顺证,是正气胜邪的表现。
火热内盛
脓黄浊质稠,色泽不净,为火热内盛。
毒邪内陷
若脓色绿黑,质稀,为毒邪内陷,病情深重。
一般排出物色泽清白,质地稀,多为寒证、虚证;色泽黄赤,质地黏稠,形态秽浊不洁,多属热证、实证;如色泽发黑,夹有块物者,多为瘀证。
看肤色
望粪便
主要观察粪便的颜色及便质、便量。粪便色黄,呈条状,干湿适中,便后舒适者,是正常粪便。
延伸辨证
粪便清稀
粪便清稀,完谷不化,或如鸭溏,多属寒泻。
粪便色黄稀清,如糜有恶臭,属热泻。
粪便燥结
粪便燥结者,多属实热证。
粪便干结如羊屎,排出困难,或多日不便而不很痛苦者为阴血亏虚。
粪便如黏冻,夹有脓血,并且兼有腹痛、里急后重者是痢疾。
粪便异色
粪便黑如柏油,是胃肠出血,可能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等疾病。
粪便色白,多属脾虚或黄疸。
小儿绿色粪便,多为消化不良的征象。
粪便下血
如果是先血后便,血色鲜红,是近血,多见于痔出血。
如果是先便后血,血色褐黯,是远血,多见于胃肠病。
看肤色
望尿液
观察尿液要注意颜色、尿质和尿量的变化。正常尿液颜色淡黄,清净不浊,尿后有舒适感。
望外阴
观察男性阴茎、阴囊和睾丸是否正常,外阴有无硬结、肿胀、溃疡和其他异常的形色改变。
延伸辨证
外阴肿胀
外阴肿而不痛不痒多为水肿。阴囊肿大一般为疝气。
外阴湿疹
若阴囊或外阴红肿、瘙痒、灼痛,多为肝经湿热下注所致。
外阴收缩
男性阴囊阴茎收缩,拘急疼痛,称为阴缩。多因寒邪侵袭肝经,凝滞气血,肝脉拘急收引所致。
望肛门
观察肛门部有无红肿、痔、裂口、瘘管及其他病变。
延伸辨证
痔
肛门内外生有紫红色柔软肿块,突起。多由肠中湿热蕴结或血热肠燥,或久坐、负重、便秘等,使肛门部血脉瘀滞所致。
肛裂
肛门的皮肤黏膜有狭长裂伤,可伴有多发性小溃疡,排便时疼痛流血。多因热结肠燥或阴津不足,或湿热下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