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当恐怖分子驾驶的第一架飞机撞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时,一位70岁的老人正在曼哈顿东北侧的公寓里;到第二架飞机撞击世贸大楼时,他已经拿起摄影器材,奔向烟尘弥漫、人群四处逃散的现场。这个始终向着相反方向奔跑,以便用镜头见证历史的老人,就是英国著名摄影师哈里·本森。
本森先生学生时代曾经是一个让学校头疼的捣蛋鬼,他自称自己的特长是旷课和历史,校长甚至求他的父母将他从学校里带回家。自从结束了英国皇家空军的厨师生涯并迷上摄影后,他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人生的价值所在。于是,本森成了一个不惜用生命去关注历史、见证历史的人。
肩背照相机的几十年间,他总在寻找新闻事件的中心,总在寻找暴风雨的“风眼”。为了拍到精彩的照片,他刻意讨好声名狼藉者,与凶手称兄道弟,冒充三K党的支持者;他打入穆斯林游击队,拍下俄罗斯战俘和伤口惨不忍睹的受害者;在20世纪60年代的芝加哥暴动中,有人把上了膛的枪塞到他嘴里……这些经历,每一次都使他的生命千钧悬于一发,但他总是把这些置之度外,用自己的生命实践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新闻从业信条。
与此同时,本森先生以他过人的新闻敏感,用自己的相机,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定格为永恒——他拍下了坐在轮椅上的越南老兵和双腿截肢的美国士兵在河内握手的照片;他记录下了尼克松总统被迫辞去职务,和家人相对时泪流满面的辛酸无奈的场景;他让里根总统夫妇亲吻的照片登上了《名利场》杂志;甚至,当肯尼迪总统遇刺时,他也“赶”上了,他端着相机祈祷:上帝啊,千万别让我搞砸,这可是历史的见证啊……拍摄这些历史瞬间的时候,本森总是告诫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你只有一次机会。
如果你能看到本森先生的传记,你将会被他的传奇经历和对事业的激情与斗志深深震撼。这位取得了令许多同行难以望其项背的成就的摄影大师,其实在他的青年时代,并不比常人早慧,他走向成功的条件,也不比常人优越。不过,当他确定了与相机相伴一生、用镜头来记录历史的目标之后,他便将整个生命全部投入到摄影之中!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抱怨自己被人忽视,或者总是感叹自己年华虚度,一事无成。其实,我们真应该仔细反思一下,在工作中,我们有没有像本森先生那样,时时保持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斗志?我们是不是处处保持一种“我只有一次机会”的自断后路、义无反顾的气概?我们有没有像本森先生那样,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投入生命的激情?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该记住,气愤和不平只会空耗自己的热情,颓废消极的情绪只会销蚀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的,常常是需要自己重用自己,发掘自己。就像本森先生那样,尽管成功的道路上不乏激流漩涡,但仍敢于热烈地追逐,不断地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干自己最该干、最能干、最有希望取得成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