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圣王御世,观盛衰,度得失,而为之制,故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
世乱,则叛逆生。王泽竭,则盟誓相诛伐。
【注释】
御:治理,统治。
观:观察。
度:衡量。
制:典章制度。
诸侯:西周时分封的各国国君。
师:这里作军。以下“三师、六师”
均作三军、六军。《周礼》:“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方伯:一方诸侯之长。《礼·王制》:
“千里之外设方伯。”
泽:恩泽,恩德。
盟誓:结盟之誓。
【译文】
所以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观察世道的盛衰,衡量人事的得失,然后制定典章制度。所以诸侯辖二军,方伯辖三军,天子辖六军。世道乱了,叛逆便产生了。天子的德泽枯竭了,诸侯之间的结盟立誓、互相攻伐也就出现了。
【原文】
德同势敌,无以相倾,乃揽英雄之心,与众同好恶,然后加之以权变。故非计策,无以决嫌定疑;非谲奇,无以破奸息寇;非阴谋,无以成功。
【注释】
势敌:势均力敌。
倾:超越。
揽:延揽。
权变:权术。
计策:指谋划策略。
无以:没有办法。
谲奇:诡谲出奇。
息:平息,战胜。
【译文】
诸侯之间,势均力敌,谁也没有办法战胜对手,于是便争相延揽英雄豪杰,与之同好同恶,然后再运用权术。所以,不运筹谋划,是没有办法决嫌定疑的;不诡诈出奇,是没有办法破奸平寇的;不秘密谋划,是没有办法取得成功的。
【简析】
本节认为在圣贤时期,以礼仪制度统治天下,后来,天子威权被削弱,秩序混乱,于是就开始运用权术。
兵家言:“两兵相遇勇者胜,两勇相遇智者胜,两智相遇谋者胜,两谋相遇道者胜。”
谋则立,不谋则破。战争需要谋略,和平发展更需要谋略,治国安邦需要谋略,经商致富也需要谋略。谋之最高境界为道;道者,不谋之谋也。用今天的话来讲,是规律、是人心向背、是大势所趋。乱世得天下者,必先得人心;盛世治天下者,必以制安邦;两国交战取天下者,必以谲奇取胜。治国安邦平天下讲究谋略,谋略使用的最高原则是实事求是,谋略不是小人之见的阴谋诡计,阳谋是计,阴谋同样也是计,只要有利于国家,只要能战胜不利于国家安定的种种敌人,凡是有用的招数,都可以大胆实践。
【例文】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相互攻伐,各学派各事其主,是谋略发展的黄金时期,先后出现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等。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道最为亮丽的现象。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一书提出了祸福相依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倡导“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他着有《庄子》一书。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事物万变无常,没有什么是非标准;他还认为要想社会安定太平,除非把一切都毁灭,还说人生只是一场大梦。主要治国方案是强调无为而治,其意思是要君王不要约束人民的行为和自由,这样才可得人心。
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韩非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法”是根本,“术”是政治斗争的策略手段,“势”是君王的地位和权力,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家主要以国君的利益为主,主张君主用法术和权势来统治国家人民。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墨子一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
当时人们把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他的“兼爱”思想认为当时社会的一切动荡混乱皆因为人们不相爱。在墨子看来,只要国君之间彼此相爱,就不会发生战争;大夫卿士之间相爱,就不会为利益互相残杀;人人彼此相爱,天下就可太平。他的“非攻”主要反对侵略战争,而“尚贤”就是主张官位应由能者担任;而“尚同”就是说最高统治者也应该是“贤者”,并且要根据最高统治者所制定的标准来统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