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难以说服者,不妨向他请教解决之法,给人一种谦虚的印象,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做法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二者择一使对方早作决断
怎样在交际中达到最佳效果,这可不比数学有公式可循,全在自己临场发挥,有时甚至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第32任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罗斯福请他再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总统的恩赐,也就不客气地吃了。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三片,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已不需要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这时,罗斯福微笑着说:“现在已经不用回答您的提问了,因为您已经有了亲身的感受”。
某男演员是一著名花花公子,有一次他在一家杂志上发表一段谈话,对于如何说服一名女性留下过夜,他必定用如下的问法:
“你是要回去呢?还是要住下来?”而绝不会问:“你是要住下来?还是要回去?”
我看了这段记事后,也觉得这家伙确实是有一手。
因为当一名女性被自己喜欢的男性先问及“是否要回时”,心中便颇有安全感,因为对方似乎颇尊重自己的,同时又因为期待落空而略感失望,但紧接着却问道:“还是要住下来?”而使失望感顿时消失,即使是不回答也等于是答应了。
如果我们反过来先问道“你是要住下来”的话,一般的女性必定立即起了警戒心,而接着又问“还是要回去”,使对方直觉感到是应回去,即使原本是愿意留下的,此时也不好说出口。
看来这位花花公子也真是可恶,竟对女性心理了解得如此透彻。即使两人的交往已至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是否住下”对女性而言,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会使她产生紧张的心理。而第一种说法,虽表面上看似尊重对方,其实还是引诱女方入瓮的另一种说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会遇上二者选择其一的情况,若是你想让对方选择自己所期待的,问话时最好是将它置于后。例如在商店,当一位客人买了许多东西正要回去时,你便问他:
“是否要我帮你送过去呢?还是你自己带回去呢?”
大多数客人听了都会说:
“还是我自己来好了。”
如此不但达到了你对他的关怀之意,同时却又替自己省出了许多的时间。
如果你想对一名不速之客下逐客令时,不妨对他说:
“今天是要喝一杯呢!还是下次再来?”
客人听你这么一问,大多会说:
“下次再来好了。”
这就是利用人们对于决定,多养成了选择后者的习惯所致。
※如果对方苦于选择时,不妨将你的期望置于后者。
“时差攻击”的说服伎俩
有位朋友叫王同,大学毕业后便在他父亲经营的一家公司服务,最后才担负起该公司的重任。这位朋友当初为了说服他顽固的父亲,费了相当的唇舌。
据说他到公司后的最初五年内,父子间几乎每天都有冲突发生,就在这段时间里,他也逐渐学到一些本领,就是当他和父亲磋商一件事时,为避免引起父亲火爆脾气,即使父亲的论点有错误或不尽理想之处,也暂且听取;或是明知父亲所言不合逻辑,还是一样不作任何反应。因为,若当场便予驳斥,不但会使父亲难堪,并且也容易引发他的怒火。
第二天,待父亲的头脑冷静下来,能以较客观的态度去分析事物时,自然会乐于接受他的论点。
在商场上,处理顾客的牢骚也可用以下三原则,即“易人、易地、易时”,就是莫让营业员单独去对付;或是说“这里不方便谈话,还是换个地方好了”;甚至另约一个时间,这样,对方的情绪自会逐渐平息,这对事情会更有利。总之,为避免正面答复,只需说一句“关于今天的事,容我仔细查证后再谈”这类推拖之词,来削弱对方激昂的情绪。
王同就是运用其中的“易时”法,亦即用时差的攻击方式,引父亲进入自己的圈套。
我们在重读前一晚所写的情书时,往往会感到有些汗颜,这就是时差带来的必然结果。
所以,同样的道理,当你认为对方的论点不妥时,不妨自设一个冷却期以作缓冲,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顽固的对手,今天先静听其论述,明天再提出自己的反驳。
表面上服从对方
一次,萧伯纳的剧本公演。观众纷纷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群众祝贺,萧伯纳走上舞台向观众致意时,突然一个人向他大声喊道:
“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们以为萧伯纳会气得发抖,然而萧伯纳反而笑容满面地对那人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
“我的朋友,你说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说着指了指观众,“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这剧本演出吗?”
这两句话引起了全场的笑声和掌声。故意寻衅的人灰溜溜地走了。
某人在婚前是十足的大男人主义者,不料婚后却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成为太太至上了。据说原因是其妻的说服技巧高人一筹,在他们家中凡事皆由其妻先提出意见,然后才由自己做最后裁断,表面看似他自己的主张,事实上全出自其妻之手,例如有什么事要解决时。其妻必对他说此问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接着又说:
“我认为这件事若能……的话,想必更好,只是我不敢作主,最后还是由你来决定好了。”身为一家之主的男人自尊被捧得高高的,他自认为决定权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完全忽略了其中真正的主导者。
任何人都有自尊,尤其是在女人面前的男人更是如此,若想操纵身份比自己高者,最好是利用这种方式。因为当对方的自尊被提高了,即使对反面意见也很少提出异议。甚至自己被出卖了也无所谓。
此种做法的重点在于,别让对方察觉你就是按钮者,但按钮者确实是你。
※对难以说服者,不妨向他请教解决之法。
使对方速下决断
近年来音响对于年轻人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只可惜价格稍微高了些,而且由于品牌之多,使买者多难作决断。
某大学生正欲购置一套音响设备,但由于品目太多,加上经济限制,一时也难下决断。当他正犹豫不决时,某商店的一名年轻店员看穿了他的心思,于是上前问道:
“我看得出你很想买套音响,但不可否认这些东西的价格都很昂贵,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才可决定,不过你也不妨再到其他商店比较比较,这对你是很有利的,俗话说货比三家不吃亏,所以还是得慎重些。”
于是这名学生也真的就去其他几家商店作观察和比较,但也看不出任何结果。终于,他又回到这位年轻店员的商店,毫不犹豫地向他买了一套音响。
我们为这位店员懂得客人的心理深感佩服。他以渐进的方式诱导这位大学生,最终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的。你若执意对他说:
“我是绝对不会骗你的,不信你买下试试,对你绝对有利。”或许这位学生便不会向他购买了。
不仅买东西时如此,对举棋不定者,若勉强他做决定无异是在加重他的心理负担,因为他时时刻刻都想脱离这种压迫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所作的决定,对你来说,也未必就有利。
若欲使对方尽快做出有利自己的决定,就必须使用这位店员所用的技巧,避免作正面的压迫,而将决定权让给对方,使他在轻松而和缓的心绪中,更迅速地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对于难下决定的买主,可劝他不妨再到其他商店多作比较。
掩饰自己的主观
自古以来出现过不少有名的演说家在演说时与听众打成一片的现象,譬如当他举起拳头时,成千上万的听众也同样举起拳头附和着,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等都属这类人物。
他们在演说中为什么会与听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呢?其秘诀在于他们所使用的言词和所持的态度。他们抓住了听众的共同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在演说中更是频频使用“我们”、“我们大家”等字眼,以表示这些内容都与你我众人息息相关。所以,只须简单的几句,即可笼络大众的心,使人人能有“命运同一”的意识。
有人发表演讲道:“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情,并非某一个人的事情”;然而,那些人虽是使用了“我们”这一字眼,但他们或许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也说不准,可是,至少在群众的感觉中是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
由于每个人的内心都存有或多或少潜在的“自我意识”,所以都不愿受到他人的指使。如果他认为你是在说服他时,他的自我意识会变得更为强烈,就更不易与你妥协,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在他看来你只是在为你自己个人利益而作的一场表演而已,更谈不上听取你的高见了。
如果此时你能使用到“我们”这一字眼,就会立刻使他认为你我是一体的,是利害与共的,于是原本坚强的防御堡垒最终倒塌!听众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上了你的圈套。对于自我意识强者,更可以利用这种伪装方式使他就范。
尤其是男女的交往,更需注意不可说“我和你”,而必须使用“我们两人”,让对方更能产生你我一体的共同意识。
总而言之,自我意识人人有之,当你想说服他人时,千万别忘了使用“我们”这一字眼。
※要说服他人时,应尽量使用“我们”、“我们大家”等这类共同意识的字眼。
站在对方立场来说服
赵襄子喝酒,喝了5日5夜也不停杯。对侍候他的人说:“我真是国中最出色的人呀!喝酒5天仍不觉难受。”
优莫说:“你尽力喝吧!纣王一连喝了7日7夜,现在您才是5日5夜。”
赵襄子惊叫起来:“既是这样,那么我要灭亡了吗?”
优莫答道:“不会灭亡。”
赵襄子说:“跟纣王只差2天不灭亡还等什么时候?”
优莫说:“夏桀和商纣的灭亡,是因为遇上商汤和周武王,现在天下的君主全是夏桀,而您是商纣。夏桀和商纣同时存在。哪有可能互相消灭呢?然而相当危险了!”
日本有家电视台,每周设有一次关于人生问题讲座的节目,据说收视率比其他同时段的节目要高出许多。
收视率之所以偏高,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或许有人们都喜爱观看他人遭遇不幸的残酷心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节目中巧妙的答话,更是使人百看不厌。
大多数有疑难问题而上电视请教的观众朋友,在开始时,多会对解答者所作的各种忠告提出反对意见或辩解,并且显得十分不情愿接受对方所言。但久而久之,不知不觉地对解答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频频颔首称是。见了这些画面,真是比起电影院中观赏一部电影的感受还要深。
电视台的主持人或问答者,无不是精挑细选才产生出来的,所以光是听听他们的说服方式也受益不少。
对于不易说服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使对方认为你与他是站在同一立场。通常出现在这探讨有关人生问题的电视节目的观众朋友,以离婚女子占多数,此时负责解答疑难者说的一句话: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原谅他的,而且绝不与他分手。”
朋友们千万别认为话中的“如果我是你”只是短短的、单纯的一句话而已,殊不知它发挥的效力是不可限量的。而这也是由于人人都有认为“自己是最可爱”的心理所致。
如果在说服中,无意中使用了些不太得当的言词,但由于你巧妙地运用这句“如果我是你”,从而弥补了你言词的过失。不仅如此,它还能促使对方作自我反省,使对方终于感觉到惟有你的忠言,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站在对方的立场,使他认为你视他人的利益就如同自己的利益一样。
用激将法使对方应允
某一有名的早期天才教育家,他对于不喜爱练小提琴的孩子尤其独具匠心。在教孩子们练琴时,经常碰到的难题就是儿童学琴意识低落,然而他却能使这些孩子们个个乐意接受他的指导。用逼迫的方式吗?不!因为这种办法只能收到一时之效,并不能持久,原来他所使用的特效药就是这么一句话:
“我想这件事你必定做不好,因为你的技能比人家差,所以你才不想练习。”
只要是从事教育工作,便经常会体会到这一类情形,尤其是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很少有能够自动进取的,常以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达到他们偷懒的目的。对于这样的孩子们你若说:“难道你是不喜欢它吗?”这会毫无效果的,而要对他们说:
“这样的事情对你来说是稍勉强了点,可能你没办法做得更好,因为你的能力比别人差。”
只要这一句话,大多数孩子都会自发地行动起来。
像这样的激发效果,对大人或孩子并没有多大差异。此时若采用强迫手段,非但毫无用处,反而会引起对方反抗的心理。纵使就范了,也不见得能得到什么好结果。
人的心理有一种特性,往往愈受到压迫,反抗心也愈强。例如,在娱乐节目进行中,若是规则订得过于繁杂,便丝毫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倒不如将规则放宽,使参与者个个都能兴高采烈。
所以当你有某事需要他人替你代劳时,千万不可用“你不想做”,而必须以“你是因为能力差,不会做”来激发他,因为前者并不能刺激对方的自尊,后者却击中了他的要害,而对方为了挽回自尊,必然会努力做出成绩来让你瞧。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是属于这一类的人,若有人遇事找他帮忙,他不会轻易答应,但有一个诀窍,就是说句“我知道你是不会做的”,他为了保持自己的自尊,也会勉强地答应下来。
老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般的人。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激将得法,效果会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