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科研单位工作的谭小姐近来常常跑到药房或保健品专柜,向促销员要产品说明书,研究各种保健品的对症作用。谭小姐经常加班,晚餐常常靠吃零食解决。谭小姐看见周围的同事,尤其是女同事都在吃保健品,而很多宣称具有帮助白领对抗环境污染,美白、延缓衰老等功效的保健品广告也铺天盖地,对谭小姐产生深刻的影响。水果蔬菜农药残留,都市汽车尾气污染都是她一直关注的问题。她买了维生素E、褪黑素以及蜂胶等保健品,每天都会按时服用,否则感觉心里不踏实。
像谭小姐一样,目前很多都市白领都对保健品有强烈的依赖心理,甚至有媒体把她们戏称为“药丸妹妹”。那么,在正常的饮食之外补充维生素是不是必要的?白领女性对维生素的依赖心理是不是正常?
一般来说,人体需要7种营养素,其中包括脂肪、蛋白质、糖类、微量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水。这7种营养素支持人的正常的生理活动,学习、工作和生存都必不可少。如果我们的正常饮食比较全面,是可以达到日常生活所需的。谭小姐听到推销员对保健品的宣传,认为维生素丸、蜂胶等保健品对她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饮食起居是有益处的,这是可以理解的。
在我们日常饮食中,有些人因为工作压力、精神紧张,常常吃快餐,还有一些人早饭不吃,午饭凑合,晚饭吃撑,这些可能会造成营养过剩或者营养缺乏。目前,很多职场人过多地摄入肉类,多脂、高糖、高盐等饮食习惯都是不科学的。
而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和他生活的环境,特别是饮食结构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吃洋快餐等“垃圾食品”的时候,人们会出现经常性地失眠,害怕面对压力,情绪很不稳定,脾气也很大;以膳食调整营养平衡之后,可以倒头就睡,一觉到天亮,情绪和脾气变得稳定。
营养学家发现,摄入过多的糖、淀粉、脂肪等会使你烦躁不安,情绪波动;缺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时,你会害怕交往,不敢面对压力;缺乏无机盐尤其是钙和镁时,你会紧张;缺乏褪黑素时,你会失眠。
为了消除焦虑和失眠、调整“时差”或改善睡眠,您可以直接补充色氨酸衍生物——5羟色氨酸,同时服用深海鱼油(DHA)、维生素B族、维生素C、钙、镁等营养素以及氮氧产品。如果色氨酸效果有限,可以服用缬草根提取物。缬草在欧洲也叫做睡草,有天然的镇静安神作用。如果色氨酸和缬草根的作用都有限,可直接服用褪黑素。
但是,如果单纯靠一些保健品来满足人体一天的日常需要,那么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像谭小姐这种对药丸和保健品依赖的状况,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当她们遇到疲劳、脱发、睡眠不好等亚健康问题时,可能会误以为是营养缺乏或者是维生素摄入不足,以为用保健品可以缓解这种亚健康状态,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现这种亚健康状态,不一定是因为营养不良。建议谭小姐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劳逸结合,比如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多旅游、多交友、约朋友看电影、跳舞运动、多与朋友和家人沟通交流,起到缓解压力、解除亚健康状态的效果。
建议各位朋友记住我们老祖先的一句话——先进厨房再进药房。其实,维生素在我们日常饮食中普遍存在,比如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能够补充维生素C;多吃胡萝卜、西红柿能够补充维生素A。
如果过量服用保健品可能会打乱人体正常的内分泌,造成一些疾病,比如,水溶性维生素多吃后虽可以从尿中排出,毒性较小,但大量服用仍可损伤人体器官。如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出血。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摄入过多时,并不能通过尿直接排出体外,容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中毒,并可能发生骨骼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减退、肝脾肿大等中毒症状,还会导致高钙血症、厌食、恶心、呕吐、弥散性肌肉乏力、肌肉疼痛等。
按照我国膳食指南中推荐的成年女性维生素适宜摄入量,维生素C每日为100毫克,维生素A每日700微克,维生素D每日5~10微克,维生素E每日14毫克,维生素B1每日1.3毫克,维生素B2每日1.4毫克。
像谭小姐这样的职场女性应该去掉对保健品的依赖,应该靠保持阳光的心态、合理的膳食来维持健康。
另外,建议职业女性应该适时补充一些“阳光维生素”,因为如今在写字楼里上班的女性多是每天早起就钻进地铁或者私家车,直到星斗满天才走出大楼。而这样的生活节奏很容易导致脸色惨白,或者体检时被告知出现了钙流失的问题。
而影响人体钙吸收最主要的因素是活性维生素D的代谢产物,维生素D获得主要靠两条途径,一条是从食物中获取;另一条是就通过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后合成维生素D3,它能促进钙在小肠甚至在结肠中的吸收。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率只有10%;如果体内含有足够的维生素D,钙的吸收率会增加到60%~75%。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人体皮肤中所含的维生素D3原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转换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一个终日不见阳光的人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将远远高于正常人群。因此,对于直接接触太阳光时间较短的办公族,每天还是应该最少安排30分钟的时间晒晒太阳。阳光还能愉悦人的心情,日光照射可以改变人大脑中某些信号物质的含量,使人情绪高涨,愿意从事富有挑战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