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曾在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做营销策划工作,上个月,她和公司签订的两年合约到期,而她也没再收到续约的通知,她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动进入了失业的队伍。她发现,以前经常一起吃午餐的同事都开始有意避开她;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辞退理由,王小姐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里做得不好。离开公司那天,王小姐心情极度低落,独自跑到酒吧把自己灌醉了。她不敢把失业的消息告诉父母和朋友,因为她感觉这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王小姐失业后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来接受这个现实?在寻找下一份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王小姐失业的事实导致了她时间结构的缺失和集体目标的失去。
工作为个体提供了一个良好规划的时间结构。时间结构的丧失能够导致个体沉重的心理负担。工作的时候,当面临一些迎面而来的压力,很多人都会幻想如果不上班,整天在家睡觉、休闲该有多好。然而,当你真的丧失了以前这个规律的时间结构时,你也许会很快感觉到不适应。一时之间失去了目标,你不知道自己的价值究竟体现在何处,更没有获得一种来自生活和职业的幸福感。
集体目标的失去,也将对个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工作为个体提供超越性的目标,使个体感觉到激励和富有存在意义。因此,集体目标的确定有助于增强人的归属感,一旦丧失这个目标,内心就会觉得惶惑不安。
另外,王小姐不愿与家人及朋友谈及自己失业,是因为心怀一种耻辱感。如果失业者将失业归结于个体自身原因所致,那么失业就很有可能被看成是一种耻辱的经历。失业个体通常被认为“具有一些体现特定社会环境下令人鄙视的社会身份的特点或属性”。
心理学上有句话是“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在经济危机情况下,就业市场风云变幻,王小姐的问题也是很多职场人可能会面临的考验。
(1)调整心态,换位思考,把失业看成是休养生息的过程,是自己培训学习的机会,多学习一些技能,提高个人的综合实力,为将来重新就业开创新的事业做准备。
(2)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这可能需要几周,而不是几个小时。不要因为重归劳动大军而感到不情愿。你会遭受一些打击,就像失去其他东西时一样。给自己一点时间去适应,当你做好了准备,眼界放宽点,这对你来说可能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你可以去做一直想做而又没时间去做的事情,也可以尝试做点生意,或是重返校园。
(3)你的下一份工作可能只是暂时性的,不管是全职,还是兼职,欣然接受它,不管是怎样的经验,总有一天会用到。做一个自由职业者没什么不好,你可以先找一份兼职,直到找到理想的工作。事实上,你可能会发现,不一定非要做全职,也可以过得很开心,很潇洒。
(4)庆祝一下——甚至可以去度个假,利用这段时间享受一下生活,在你还没失去工作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时间休息,利用这段时间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欣赏一下美景。喝上一杯,或是开个舞会,为自己的失业庆祝一下。培养个人的爱好,如学习乐器、茶艺、摄影等,或者量力而行外出旅游,流连于山水之间,是一种放松,也是对身体的锻炼,活得开心一些,这可能是你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机会,可以不受工作的约束,或许以后你会怀念这段时光。
(5)不要斤斤计较,怨天尤人,抱怨不绝于耳,要知道抱怨于事无补。也不要总去追究自己为什么被解雇,或是慨叹自己是多么不走运,这只会让你情绪更加低落。与其感到羞耻,还不如把它当做是对自己的一次磨炼。留意一下周围乐观的人,不要总是看到不幸的一面。
(6)可以列出写下你最希望在此间实现的几件事情,鼓足勇气去实现它们,这也会给你自己以信心和希望。
(7)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扩大自己的人脉网络,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和别人交往中也可能发现新的就业机会。人在心情低落时,恰恰更需要多与亲朋好友交流,缓解内心不良情绪。“三人行,必有我师”。父母的阅历,朋友的视野都可能给予王小姐帮助,而借酒消愁,只能愁更愁,不利于情绪的缓解。
(8)顺其自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东方不亮西方亮。要多给自己开辟一些就业的途径。面对新的就业机会,王小姐不要太在意一些虚的东西,比如是不是国企,以及工资待遇等,只要自己努力,在新的岗位上就能做出新的成绩。另外,王小姐也可以考虑自己创业,开辟人生新的境界。
最后,希望王小姐把每次就业看成一次新的学习机会,做好吃苦的准备。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有头脑的人。送给王小姐一句话: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一定光明。现代社会是用实力说话的,只要你有实力,终将成功。
附:哪类职场人最容易失业?
(1)没有一技之长的“幼婴型”:在科学与技术日益专门化的今天,一个人要想成为“全才”,除非是具有非常的天赋和过人的勤奋,否则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既非“全才”又无一技之长者往往成为被首先考虑下岗的人选。
(2)缺乏团队精神的“鲨鱼型”: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一项工作往往只有在群体的共同协作下,才可能高效率地圆满完成。因此,未来社会中个人需要团队,团队也需要个人,二者互相需要。倘若个人不善于协作,没有团队精神,结果个体只能被团队抛弃。
(3)顽固不化的“贝壳型”:社会的剧变决定了社会中的人已不可能在变化着的社会环境中永远固定地扮演某一种不变的社会角色。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调整心态,给自己重新定位,以适应未来的角色。那些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贝壳型”的人最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失掉优势,以至淘汰出局。
(4)循规蹈矩的“机器型”:时至今日,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愈来愈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发个指令才会动一动的“机器型”人才很难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会更多地被挤进失业者的行列。
(5)只说不做的“喇叭型”:有些人似乎满腹经纶,经常谈些“非驴非马的东西”。似乎他只要一说,一切都在变。事实上,一切都没变。显而易见,这些“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同那些“少说多做”的实干家相比,在竞争中更容易失去一切。
(6)办事效率低下的“乌龟型”:默默无闻,看似忠实可靠的“乌龟”确实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心。然而,在已经出现的高节奏、高效率的残酷市场竞争中,那些动作迟缓,办事效率低下的“乌龟型”人才,将毫无疑问地会被激烈的竞争大潮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