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学,我们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是现在一所所新的小学逐地而起,像什么希望小学,小小孔子学堂等等……,不过在现实中有多少的小学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步入了尘埃,也有多少的记忆还有着小学时的画面。可能你已经早已忘记了你上过的小学吧,还有那时一起嬉笑玩耍的玩伴们。
我们的第一所小学是一个占地只有不到一亩的地方,在我们村子的中心建盖起来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在这里上过,或是在这里待过。因为学校已经不在了,我只是知道我们的最后一任校长还是我们村子的,姓高,我们叫他高校长,现在已经有六十岁了吧!在2000以后村子的小学算是真正的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那个蓝色的大铁门,那粉刷的灰白的院墙上面依稀还有老师写在上面的标语“高高兴兴上学来,安安全全回家去”“天天向上,好好学习”……等等。现在大门紧闭,我敲开门进去转了转,那还存在着的四间教室,还是瓦片叠加在一起的房顶,不过已经成为了仓库;还有那几颗高大的核桃树,依然矗立在窑洞的前面,对面那窑洞式的老师办公室加宿舍也变成了现在办公的场所,十几年了,都还完好的存在着。我们在这里从学前班上到了三年级,由于学校的生源渐渐的少了起来,周边的3、4个村子就合并到了一起在另一所小学开始就读了,在我们前面的几届还是要上到小学毕业的。说到在这里有人开了一个做铝合金窗的小作坊,生意现在还不错。我们那时一个年级一个班十几二十几个学生,学前班和一年级在一起,一个老师是要教好几门课的,那时也没有几个老师,大多也都在村子里,像外来很少,到后来才调来了一两个。
另一所小学,也就第二所小学,渐渐的也步入了后尘,早也已经没有学生了,只是很久没有去过了。在附近的另一个村子,离我们村有一里左右吧,在哪里,为了集中教学,我们聚集在了一起,还有周围的4个村子,我们上学的时候还是要教学杂费的,那时候刚刚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现在都开始十二年义务教育了,时间还过的真快,这个学校相对比较大一点,足足由原来的四个大小,教室也多了,操场也大了,同学也多了,玩的也远了。周围绿化的不错,那个土平的大操场,只要不是下雨天,就成了我们的天堂,跳绳的,跳皮筋的,玩沙包,上大学,滚弹豆的等等。大门是钢筋旱在一起那种,老师的办公室也是小平房,教室还是瓦片的,也大了很多,校园里也多了几个花坛,多了几棵松树……我们一直上到小学毕业。那时已经有小篮球场,还有足球了,只是我们都是胡乱的玩玩,不懂规则罢了。一个班也有5、6十个人来,还分成了两个班,到现在好多小学同学还有联系着呢,不过也都是离得近,都在一个或者附近的村子上。这个小学现在也是成了农家乐了,听说周围街道的人们有时时常来光顾,尤其是夏天的时候上来避暑乘凉的比较多。.那时候老师也是几个学校的凑在了一起,变成教语文的教语文,教数学的教数学,体育和美术课程也相对有了意思。那时我比较喜欢绘画,跟着舅家的表哥学过一段时间,学校里也有一位美术老师,是同学的叔叔只是他腿脚有些便,但是当时做的画,还是非常好的。
在后来,第三所小学,我已经没有在上了,是我妹妹他们上过的,因为就在我们毕业之后的第二学期,他们又搬小学了。这一次是区上新盖的,是乡村小学改建项目,还是在这个村子,三层的小洋楼,那时在村子里,看着是那么的显眼,还添加了微机房,小图书室等,妹妹他们也高兴了一阵子,我们刚刚离开的也稍稍的有些遗憾,这是05年左右吧。这个小学在公路边上,周围的几个村子学生也还都在这了……,还修建了一个操场,篮球场也成水泥的了,这时,相对生源已经慢慢的少了下来,在学校里也多了一些活动,毕竟老师也算可以调开了。
直到前两年,又一次碰见了小学时的校长,问了问,学校怎么样了,现在还好吧,等等,他说现在几个学校早都么人了,老师也有的调离了这里,周围村子的孩子,人家家长都把孩子接到街上去了,嫌农村的教学质量不好,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所所学校,渐渐的都远去了……之剩下了断续的回忆……我不知道,你上过的小学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存在着,不过肯定有着属于你的记忆。
倒闭的小学,一直都存在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好多思想观念也改变了,一些在乡村的人们总是想把孩子带到城里,让孩子在城里上学,这已经是一种常态,不过国家也是渐渐的向着这边倾斜,还是有很多的一些志愿者教师愿意去乡下的基层等地服务的。还有就是现在乡村的生源较少,同样为了集中教学,也都是把几个村子的生源聚集在一起,在中心或者附近建盖一所新的小学,那以前存在的就慢慢的荒废了或者是已做他用了。在社会进步的同时,聚集,分离,在聚集,这是一种常态,就向迁离,搬迁,改建一样,小学也是一样,小学是一个人最早进入校园生活的开始,也是接受教育的开始,我们的学校还算好的,像一些偏远的地方连校舍也没有,他们同样也过着自己的童年。在像城里,可能有时为了改建,校舍的地址也会随着改变,以前的地方已经是一片高楼,或者工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