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岁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赏析]
据《一统志》载:“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时居夔州白帝城,在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但两地相隔数百里,作者无论如何也望不到昭君村。他全凭想象力,创作出“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样颇有气势的诗句,大有先声夺人之势。清吴瞻泰盛赞这一开头,在《杜诗提要》卷十二中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他确实悟到了此联的妙处。
颔联由村及人,用极概括有力的笔法,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此联当是化用南朝江淹《恨赋》中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杜甫的这两句诗内容更加奉富和深刻。清人朱瀚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杜诗解意》)确是如此,上句在“紫台”和“朔漠”中用一“连”字,描状昭君离开汉宫而远嫁大漠,在异国殊俗中生活终老的苦况。下句把“青冢”置于“黄昏”之中,意境尤浑成。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似乎笼罩了一切,吞食一切,却只有一座青冢吞食不下,分外显眼。这自然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颈联承前,进一步抒写昭君的家国身世之情。画图句承第三句,环珮句承第四句。上句说元帝昏庸,不识真才真貌,才造成千古遗恨。下句说昭君故国之思至死不变,骨留青冢,魂归故乡。一位远嫁异域的女子竟如此至死不渝地怀乡恋国,确实难能可贵。这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世代积淀和巩固起来的对生育自己的乡土和祖宗最深厚的感情,具有典型性。
尾联点明“怨恨”的主题。琵琶本是从胡地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演奏胡音胡调的塞外曲。昭君身后,许多人同情她的遭遇,又创作出《昭君怨》、《王昭君》等琵琶曲,借以抒写昭君的幽怨和憾恨,洒一掬同情之泪。
本诗起势突兀,一气贯注,篇末点题。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实属咏怀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