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在当前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缺乏对信用的管理带来的肯定是企业竞争地位的丧失。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中有一句话:“切记,信用就是金钱”。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在市场经济运作中,资源配置并非完全取决于价格因素,有时更多的取决于企业信誉。
信用有极高的市场价值。许多成功企业管理都非常重视信用管理,他们知道,要管理好企业的信誉,就要管理好企业家的信誉,修补信用,维护信誉。
信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信用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管理,但要特别注意事前管理。对于企业而言,信用管理一般来说包括三个阶段,即资信调查阶段、营业决策阶段、跟随阶段。
第二,企业信用管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全社会信用文化的复苏。
在加入WTO 以后,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问题显得极为严峻。目前我国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在“信任危机”和“赖账经济”的不良市场环境下,许多企业陷入销售与回款两难的境地。
(2)由于缺少基本的客户管理系统,企业在生产、营销上的盲目性日益明显,市场风险巨大。
(3)由于对客户缺少严格的资信管理,造成销售管理失控,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企业流动资金紧张。
(4)账款回收职责不清,相互推诿,造成前清后欠的恶性循环。
(5)由于监控不力,业务人员自作主张,也使企业存在人为损失,轻者造成客户资源流失,重者企业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