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看板”,就是作业情报的指示。通常是利用一张长约20 厘米、宽约9 厘米的纸片,将“何物、何时、生产数量、生产方式、搬运放置”等情报,明显地表示出来。
看板管理所使用的纸片放在塑胶袋内,其形状、大小可由各工程、工厂来自行决定。
看板管理的目的包括了“及时生产”,“减少工时”、“降低库存”、“消灭不良品”等。至于看板的使用原则,由以下五点来说明:
(1)由后工程自行到前工程去领取零件时可以将从前“由前工程把零件供给后工程”的程序倒转过来,改成在必要的时候,由后工程自行到前工序去领取必要数量的零件。这样一来,每个工程所获得的情报都是及时且正确的,自然不会有“因制造不必要的物品,冒未能制造必要物品”的风险了。
在实行这个原则时,为了防止后工程的自行滥取,还要特别规定下列事项:
没有看板就不可取用零件。
不可取用比看板数字更多的零件。
所有零件都必需附上看板。
(2)为了避免多余的生产及浪费的库存,每个工程只需要生产后工程取用的数量,其规定包括下列两点:
不可生产超过看板所示之数量。
依看板出现的顺序逐项生产。
(3)不制造不良品,就是避免对无法出售的产品、设备及劳力投下资金,造成最大的浪费。因此要将“不送不良品给后工程”当作扑灭不良运动的首要项目。为了做到这点,可以引进自动化设备来自动检查不良品。
(4)为应付“多样少量”的市场需求,企业可以实施小批量的混合生产。
(5)看板能对作业员发出作业指示,但要注意的是,看板只是微调整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