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萧思温这样一个极富政治头脑和手腕的人来说,他随时随地都在为自己的家族和政治前途做着打算。自辽开国以来,除第一位太后述律平外,历代皇后均姓萧。这个萧姓一族是有来历的。当年,辽太宗耶律阿保机初建辽国,由于敬仰汉高祖刘邦的丰功伟绩,于是就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刘氏。而由于在所有辅佐刘邦的大臣中,数大臣萧何的功劳最大,而且汉代当时的典制大多出自萧何之手,于是耶律阿保机也把自己身边的重臣和后族都改成了萧氏,甚至把萧姓一再扩大,将契丹八部,划了三部姓耶律,其余五部全部改姓萧。后来,因为反对改姓的人太多,阿保机只好又改回耶律氏,但萧姓却从此留了下来。
所以,辽国契丹族的人只有两个姓氏,一个是耶律,另一个是萧,并且法律规定,同姓不婚。由于辽国历代皇帝均娶萧族女子为妻,并封为皇后,所以萧姓家族渐渐就成了“后族”。所谓“后族”其实就是专门生产皇后的家族。由于萧思温是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的族侄,所以他的家族也是后族。
当时辽国的法律规定,辽国的皇帝和王族的妻子都必须从后族中挑选,这就给精明的萧思温提供了机会。既然没有可以继承自己事业的儿子,索性他就把“宝”押在了自己女儿的身上。
萧思温共有三个女儿,日后成为萧太后的萧绰是最小的女儿。萧绰有两个姐姐,大姐叫胡辇,二姐的名字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后来,她的二姐嫁给了赵王,人称“赵妃”。
为了让三个女儿将来顺利嫁人皇室,萧思温从小就把这三姐妹当成后妃的候选人加以培养。在父母的悉心教育下,这三姐妹从小就学会了如何管理后宫,如何参与政治、驾驭臣下,以及如何行军布阵、带兵打仗等中原女子不可能学习的东西。在这三姐妹中,萧绰虽然最小,天资却最为聪颖,做事最为认真。一次,萧思温让姐妹三人扫地,两个姐姐潦草地挥了几下,就甩手不干了,唯独萧绰扫得仔细,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萧思温见状甚是高兴,连声夸赞:“此女将来必能成器。”
不过,因当时辽国皇室内部派系斗争激烈,这就给萧思温为女儿选夫家出了一个大难题。
当年耶律阿保机死后,继承其皇位的并不是长子耶律倍,而是二儿子耶律德光,也就是后来的辽太宗。身为长子的耶律倍则被追封为义宗皇帝,三子耶律李胡被追封为章肃皇帝,这就为日后兄弟争权埋下了隐患。
耶律德光死后,先是耶律李胡欲即位,后被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打败,耶律阮即位,是为辽世宗。后耶律阮又被耶律察割等人杀死,继承其位的是耶律德光的儿子耶律璟,即当时在位的穆宗。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精明的萧思温认为,这三派势力此消彼长,谁都有承继大统的可能。
在这种混沌不清的局势下,绝不可鲁莽行事,于是精于政治的萧思温便开始精心安排起了女儿们的婚事。在他的安排下,长女萧胡辇嫁给了耶律德光一系的太平王罨撒葛,次女嫁给了耶律李胡一系的赵王喜隐。
剩下最小的、也是自己最器重的女儿,应该给她找个什么样的夫家呢?萧思温更加谨慎地盘算着。一番思忖之后,萧思温决定将三女儿嫁给耶律倍一系的世宗之子耶律贤。
不得不说,萧思温的如意算盘打得真是精细周全,如此一来,不管是哪一系的人马做了皇帝,他都会有一个女儿能坐上皇后的宝座,他都是铁定的国丈大人。然而,这些想法都是萧思温自己的一厢情愿。女儿萧绰却不这么想,她早已有了意中人,此人便是韩德让。韩德让何许人也?说来,韩德让的家族在辽国乃是名门望族。在一般人看来,辽国的名门望族本应都是契丹人,然而韩德让所在的韩氏家族却是一个例外,他们本是中原汉人,也就是说,韩德让是已经契丹化了的汉人(韩知古家族是辽朝仅次于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的大家族,终辽之世,影响颇大)。
韩氏家族入辽,是从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那辈开始的。
韩知古的老家在今河北蓟县玉田,当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军攻打蓟县时,年仅六岁的韩知古被阿保机妻子述律后的兄长欲稳所俘,成了他家的奴隶。后来,述律平出嫁时,韩知古作为陪嫁品进入耶律阿保机家继续为奴。韩知古虽然身为奴隶,但他本身却是一个机敏干练、头脑精明的人,在侍奉阿保机的过程中,他的聪明能干得到了阿保机的赏识,而渐渐赢得阿保机的器重。
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随即就特擢韩知古为彰武军节度使。后来考虑到韩知古本为汉人,深通汉法,又令其总管汉人事务。被委以重任的韩知古对阿保机竭尽忠诚,他为契丹国制定了一套既简便易行又能体现尊卑级别的礼制,成了辽太祖建国的功臣。在共创辽国大业的过程中,这对君臣建立起了超越君臣的亲密关系。韩知古有一个儿子名叫韩匡嗣,此人便是韩德让的父亲。因受父亲熏陶,韩匡嗣自幼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医术。在当时契丹境内,他是颇有名气的一代儒医。因为医术高明,韩匡嗣深受皇后述律平喜爱,被其收为义子,在其宫帐里当差。在历代宫廷医家中,被“皇后视之犹子”是很罕见的现象。
韩匡嗣是个文武全才,他不仅精于医术,而且长于骑射,历经战阵,屡建功绩,先后担任过辽南京统军使、天雄军节度使等职,并被耶律阿保机封为邺王。
韩匡嗣膝下共有五子三女,韩德让是韩匡嗣的第二个儿子。无论文武,韩德让的个人成就均在其父韩匡嗣之上。他自幼习文尚武,文则满腹经纶可治国,武则力拔千钧可擒虎。很早的时候,就立志要治国平天下,可谓是文韬武略、气宇非凡。在与萧思温相交的过程中,韩德让便认识了萧绰。
在萧绰眼里,韩德让举止温文尔雅,虽然饱读诗书,却没有汉家男儿的文弱之气;虽然精通骑射之术,却全无契丹人身上的野蛮粗野。他的言谈举止中,更多的显示出一种隐隐的威慑之力。此时的萧绰正值情窦初开的年龄,对于身边这个文武双全、知识渊博、才华过人的成熟男子充满了景仰和爱慕。而在韩德让心里,萧绰青春美丽,活力四射,爱上她也是很自然的事。于是,两个情意相投的人便私底下订下了婚姻之约,幻想着将来能过上浓情蜜意的幸福生活。然而,天意弄人,此时的萧绰根本不知道,她的父亲已将她另许他人,此人便是刚刚即位的辽景宗耶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