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中京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大明镇。辽国中京建于“澶渊之盟”签订后的第三年1007年,当时正是辽国的鼎盛时期。辽中京作为辽国最大的陪都,前后历经一百一十六年。
如今在内蒙古宁城县有两处建筑可以亲眼看到关于辽中京的历史文化遗迹:一个是辽中京博物馆,另一个是大明塔。
1.内蒙古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
内蒙古宁城县的辽中京博物馆建于1988年,馆内收藏文物四千余件。该博物馆分为“草原青铜器”、“古都辽中京”、“契丹风云录”、“白垩纪遗踪”四个专题陈列。
2.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辽中京遗址内的大明塔
大明塔是辽中京遗址中现存的一座辽塔,据考证,大明塔建于1007年至1098年间。该塔高80.22米,高度次于陕西泾阳的崇文塔和河北定县的瞭敌塔,体积为全国古塔第一。
辽国共有五个都城,分别为上、东、南、中、西京,称为“五京”,其中的中京城便是在萧太后的支持下修建完成的。
史料记载契丹人以“毡车为营,硬寨为宫”,以游牧为生的契丹人一向没有建造城郭、宫室的习惯。
后来辽太祖建立辽国后,也开始效仿起中原人在潢河边营建都城,称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当时的都城分为南、北两城,北城为皇城,天子、官署所在,南城为汉城,多为商业区,同时也是各国信使居住的地方。
926年,辽太祖灭掉渤海国,改其名为东丹国。至辽太宗继位,将东丹民迁到了东平郡(今辽宁辽阳),升为南京。辽太宗时,后晋石敬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后,辽太宗便将幽州(今北京市)升为南京幽都府(后改名析津府),并将皇都改为上京临潢府、原南京改为东京辽阳府。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后,萧太后为强化中央集权,推进契丹封建化,于是决定在奚王府所在地营造中京城(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大明城),从而加强对奚族人的统治。这是怎么回事呢?
奚族早在辽朝初年就已归附契丹,然而其虽在政治上已臣服于辽,但奚王府却一直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并握有特权。当时,奚王府下辖六部,奚族的土地仍然由本族控制,并不受辽廷统辖。这便使得辽廷对奚族人很不放心,时怀猜忌之心,由此,双方之间矛盾颇深。为了控制奚族,早在辽太祖时,就从契丹八部中“各析二十户以戍奚”,时常到落马河、速鲁河一带侦查,还专门设立了二十详稳。至萧太后摄政之后,其在进行一系列改革之时,对辽国原有的诸部族重新加以改编,而对奚人的势力大加限制:其一,以“户口蕃息”为由,将“戍奚”的二十详稳扩增为部,称特里特勉部。其二,以“民籍数寡”为由,将归奚王府的奥里、梅只、坠瑰三部合为一部,称奥里部,而另分奚府二剋(剋为契丹军队单位之一)建立两部,依旧为六部,以削弱奚王府的势力。其三,萧太后又利用奚王和朔奴曾进犯边境部族兀而战败之机,将奚府六部归隶于北府,使其直属辽廷统辖,从而将奚王府彻底架空。
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冬,中京城正式破土动工。自工程开工起,萧太后先后几次驻跸中京,亲自督建。可以说,萧太后为中京城的规划与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中京城竣工当年年末,萧太后便和辽圣宗一起在此接见了宋朝使臣。
由于中京城地处上京、东京、南京三城之间,所以它便成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中京城的规制布局多仿照北宋东京开封城而建。据《乘轺录》所载,中京城建城初期的情况大致如下:
(中京)外域高丈余,东西有步廊,幅员三十里。南门曰朱夏门,凡三门,门上有楼阁。自朱夏门入城,街道宽百余步,东西有廊舍,约三百间,居民布列店肆于廊庑下。街道东西各有三坊,坊门相对,契丹人以士卒守坊门、不令居民出观。然坊门之内多空地,居民无多。前行三里,至第二重城,城南门曰阳德门,凡三间,有楼阁。城高三丈,幅员约七里。自阳德门前行一里而至内门,日阊阖门,凡三门。街道东西并无居民,但有短墙以障蔽空地而。阊阖门楼上有五凤图像,形状大体如京师(指开封)城楼,只其形制卑小简陋。东、西掖门离阊阖门各三百余步,东、西角楼相去约二里。
在辽之后的金和元朝,辽中京一直被沿用,直到明朝时,在燕王朱棣的兵变中,辽中京毁于大火。
1044年即辽重熙十三年,辽兴宗又升云州(今山西大同)为西京大同府,辽朝五京制度至此完成。
辽将全国以五京为中心进行划分,共分五大行政区,即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西京道。五京设置留守,兼府尹,如上京留守兼临潢府尹,中京留守兼大定府尹。在当时,这五京是辽国的经济中心,分设有财赋官,如上京盐铁使司、东京户部使司、中京度支使司、南京三司使司、南京转运使司、西京计司,此外负责各地财赋的还有长春路、辽西路、平州路钱帛司与山西路、奉圣州、蔚州、应州、朔州、保州、西山转运使司等。这些财赋官多于辽圣宗时期设置,主要负责将燕云地区财赋转输至辽廷。
而五京以下汉人和渤海人等居住的州,根据其规模大小、险夷程度等,分设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等,州下之县设县令、县丞、县尉等。而契丹人及其他游牧渔猎居住地区则实行部族制,各部族根据所享有的特权分为大部族、小部族。大部族包括五院部(在朝日北大王院,简称北院)、六院部(在朝曰南大王院,简称南院)、乙室部(在朝曰乙室王府)与奚六部(在朝日奚王府),各置某部大王(原称夷离堇),下设某部左右宰相、某部太师、太保、太尉、司徒等。四大部族之外的诸部族称小部族,辽圣宗时有四十九部。大部族院、府以下和小部族分设某部(族)节度使司、某部(族)详稳司;其下为石烈(相当于县),设某石烈夷离堇、某石烈麻普(意县官之佐);最基层的单位为弥里(相当于乡),设辛衮。
由于辽实行四时捺钵(“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意为辽帝的行营。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制度,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传统习俗,使得五京成为了辽朝镇守境内各地以及控制四方边防的军事重镇。
在上京道设置诸军都虞候司、奚王府、大国舅司和五院、六院司等,主要为控制诸奚部;东京道设置东京兵马都部署司和契丹、奚、汉、渤海四军都指挥司,主要负责控制高丽;南京道设置南京都元帅府,下辖南京兵马都总管府、南京都统军司和南、北皮室详隐司等,主要是为防备宋朝;西京通有西南路安抚使司、西南路都招讨司、西南大详稳司等,主要负责控御西夏,而居中的中京主要起应接四方的作用。
而在辽东北、西北边境地区,辽廷还设置了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东北路都统军使司等,以防备女真等东北诸部族;又设置西北路招讨使司、西北路总领司等,以镇御阻卜等部族。
事实上,和中原王朝如唐、宋比起来,辽国无论是在政治统辖上,还是在经济管理上都是一个尚不成熟的政权。尤其是在辽穆宗统治时期,因其昏庸残暴,使得辽中央政府对各地州军和部族的控制能力大大削弱,十分不利于辽廷的统治。为此,萧太后摄国之后,一方面对原有的斡鲁朵、捺钵等制度进行了改革,另一方面还对诸部族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并且进一步完善了各地方行政机构,特别是在奚王牙帐地营建中京城,这大大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