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国中期,也就是辽景宗、辽圣宗在位时期,活动于今宁夏和陕西、甘肃、青海一部的党项部族经过多年发展势力日趋强大,是当时除宋、辽之外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萧太后看来,辽国要想对付试图收复燕云地区的北宋,就必须举心无旁骛全国之力。然而势力日渐强大、野心越加膨胀的党项族一直是压在萧太后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她十分清楚,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住党项族,日后辽国必会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心无旁骛只能是空想。而由于党项族的实力十分雄厚,丝毫不输于辽国半分,如果辽国硬要对党项用兵,那么即便是打败了党项,辽国也将会损失惨重,这样一来,就等于给北宋伐辽创造了条件。鉴于此,萧太后决定对党项族由征讨转为笼络。只要能把党项族笼络住,就等于打开了北宋西北边境的门户。
那么,这个一向强硬的让萧太后也为之忌惮的党项族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初年,党项拓跋部首领就被封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到了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率军协助唐朝共同镇压起义军,因立有战功,再次被赐李姓,封夏国公、权知定难军节度使,治所设于夏州(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南白城子)。
到了五代时期,中原各国互相征伐、动荡不安,这便给党项族发展势力创造了条件。此时,党项部首领一面给中原王朝朝贡,一面注意发展自身势力,逐渐割据一方。
至宋太宗初年,当时各南方割据政权以及位于北方的北汉政权已相继被北宋所灭。渴望建功立业的宋太宗一心想要收复燕云地区,于是率军亲征燕京,结果遭遇惨败处境十分危险。为避免受到党项部侵扰,宋太宗也采取了和萧太后同样的策略,对党项贵族多方笼络。
见北宋抛出了橄榄枝,党项首领李继捧于982年率众亲自前往北宋朝见宋太宗。宋太宗大喜,赐李继捧赵姓,并受封其为节度使。然而当时党项内部对于是否归附北宋一事,各执一词。李继捧族弟李继迁因铁心拒不归宋,索性起兵谋反,转而归附于辽。此时的萧太后正为抵抗宋军北伐而忧心忡忡,见李继迁来归,大喜过望,随即授任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
然而,就在宋北伐军被辽军屡屡挫败之时,李继迁却在与宋军的较量中惨败。为赢得辽廷的支持,识时务的李继迁连连向辽廷遣使纳贡,并且还亲率骑兵前往辽廷上表求婚,以示臣服之心。
萧太后权衡当时形势,为牵制宋军便答应了李继迁的请求,诏令封宗室、王子帐节度使耶律襄之女为义成公主,嫁予李继迁。
有了辽国在背后撑腰,李继迁在势力迅速恢复后,便开始对周围部族以及宋边境地区连连发兵,不断侵扰。同时,为讨好萧太后,李继迁常把掳掠而来的胜利品献给辽廷。萧太后一一收纳,并于990年12月,即辽统和八年十二月赐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因李继迁政权位于中原之北,遂称西夏。
虽然李继迁接受了辽廷的赐封,但他也在打着自己的算盘。由于西夏被夹在辽、宋两大强国之间,李继迁深知处境艰难,得罪了任何一方,自己都没好果子吃,为此,他便玩起了两面派的把戏。他在接受辽国赐封的同时,也频频对北宋示好。同时,他还趁辽宋征战期间,迅速扩展自己的势力。991年,即辽统和九年七月,李继迁暗地勾结已归附北宋的李继捧,让李继捧向宋廷传信说李继迁已经悔过,愿意归诚。宋太宗得此消息,十分高兴,随即授李继迁为银州刺史。李继迁见宋并没有识破他,便继续与宋太宗玩他的把戏。不久,他就将宋廷赐封其官爵之事上报给了萧太后,同时,李继捧也在他的说服下,叛宋归辽。见李继捧上表来归,萧太后即拜其为检校太师兼侍中,封西平王。
随后,李继迁率军突袭宋军,围攻夏州。宋廷得知消息后,立即增派兵力前去应战,李继迁担心自己不是宋军对手,便立即向宋廷上表谢罪。于是宋太宗又将其任命为银州观察使,赐名赵保宁。
萧太后闻讯后大怒,遂派西南路招讨使韩德威率军,携带自己的手诏,前去责问李继迁。结果李继迁却拒见韩德威,韩德威愤怒不已,一心想发兵征讨,但因担心太过深入会对辽军不利,于是就在西夏周边地区大肆劫掠一番,引兵而去。
李继迁叛服无常的举动让萧太后十分不满,但由于当时辽军与宋军激战正酣,为防止李继迁倒向宋朝一边与宋军联手对付自己,萧太后也只好忍气吞声,对之采取羁縻之策加以笼络。充满野心的李继迁在萧太后的笼络下,一再侵扰宋朝边境州县,给宋军造成了巨大压力,从而有力地牵制了河北、河东地区的宋军兵力。
994年年初,宋太宗命大将李继隆为河西都部署,率军讨伐李继迁。李继捧闻讯,暗中勾结李继迁试图与其共御宋军,结果却遭李继隆偷袭,狼狈出逃夏州,最后被宋军所擒。
李继迁见处境危险,遂率军遁人沙漠深处以自避,同时一面向宋朝遣使谢罪,一面向辽国朝贡。于是,宋太宗欲封其为鄜州节度使,然已被辽朝封为夏国王的李继迁对此毫无兴趣,并在不久之后率军攻打宋清远军(今甘肃环县西北)、灵州(今宁夏灵武),结果围攻灵州长达一年有余。997年3月,萧太后鉴于李继迁抗宋有功,将其晋封为西平王。
就在这一年,宋太宗病故,宋真宗继位,李继迁再次上表归附,并要求宋廷授任其祖先曾担任过的定难军节度使一职。宋真宗考虑自己刚刚即位不便征战,便答应了李继迁的请求,同时,将夏、绥(今陕西绥德)、银(今陕西榆林南)、宥(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静(今陕西米脂西)五州之地割让给李继迁。
但李继迁贪得无厌,虽获五州之地却并不满足,为了抢到更多的地盘,他趁辽、宋在两河战场上打得不可开交之时,频频向辽宋施压。此时,辽国已在河北战场赢得了主动权,在萧太后看来,继续对李继迁委以虚职并无大碍,于是她便继续笼络李继迁,赐其子德明为朔方军节度使。然而,已处于被动地位的宋朝却被叛服不定的李继迁搞得焦虑不安,苦无应对之策。
999年秋,李继迁联合河西羌人入侵麟州万户谷,结果大败宋军,致使宋军损兵折将;次年9月,李继迁又率军在瀚海重创了前往灵州运送粮草辎重的宋军;1001年夏,李继迁再次起兵,侵扰宋陕西恒、环、庆诸州边地,之后击败宋清远军,迫使宋河外砦主李琼归降。
随即,越战越勇的李继迁又亲率大军向宋河西重镇灵州发起猛攻,宋军抵抗不支致灵州失守。夺取灵州后,李继迁定都于此。稍作休整之后,李继迁又挥兵向西进攻宋麟州,结果为宋军所败。李继迁见宋军防御甚严,无利可得,于是便把矛头指向了西方,向一直被吐蕃人占据的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发起进攻,不料却遭到吐蕃人的袭击,西夏兵大败,李继迁中箭而死。其子李德明继立,出于稳固政权的需要,李德明一改父亲生前的进取之策,先后向辽、宋遣使朝贡。
1004年7月,萧太后封李德明为西平王。是年年末,辽宋签订“澶渊之盟”,李德明见势只好遣使入宋求和,宋真宗即封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
1009年,萧太后去世,辽圣宗亲政。辽对待西夏的态度,继续延续萧太后的拉拢之策,册立李德明为夏国王。此后,辽与西夏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正是由于辽和西夏修好,才使得辽国在与北宋的长期对峙中占据着有利地位,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审时度势的萧太后所订立的结盟西夏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