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唱剧(意大利文写作“oratorio”),亦称“神剧”或“圣剧”,是一种大型的声乐套曲。包括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及合唱,用管弦乐队伴奏。其内容富于戏剧性和史诗性,与“康塔塔”相似。16世纪末起源于罗马,最初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在舞台上化装演出,表演形式与歌剧相似;其后,亦有采用世俗题材者,17世纪中叶,清唱剧才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中演出的声乐作品,其中合唱处于主要地位,如韩德尔的《弥赛王》、《参孙》,海顿的《创世纪》、《四季》等等。现代作曲家常用这种体裁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
我国的第一部清唱剧,是韦瀚章作词,现代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1904~1938)作曲的《长恨歌》。
《长恨歌》创作于1932年夏秋。这部抒情、戏剧性的清唱剧,内容取材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并选用其中的诗句作为各乐章的标题,在剧情结构与段落布局方面,还参照了清代洪昇创作的传奇剧本《长生殿》。黄自原计划要写十个乐章,但属于独唱部分的第四、第七、第九乐章因故未及完成。作者创作这部清唱剧,一方面是为了填补合唱教材中缺乏中国作品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有针砭时弊的积极意向。作品反映了在日寇加紧侵华、亡国之祸迫在眉睫,而国民党当局却采取不抵抗政策的严重局势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日益觉醒的民族意识。
《长恨歌》是黄自从欧美留学回国以后创作的第一部大型作品,也是他短暂一生中留下的规模最大的一部声乐作品。虽属未完成之作,但已包括了白居易原作的主要内容和场面,不失其情节的连贯性与结构的完整性。这部清唱剧的音乐形象鲜明生动,音乐和歌词的配合紧密无间,个别乐章对具有民族风格的旋律、和声与配器的尝试,也是很有创见的。1933年,在一次音乐会上,上海音乐专科学校首次演出了这部未完成的清唱剧。其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和“山在虚无缥缈间”,是几十年来在音乐会上演出最多的两个乐章。
1972年,林声翕补写了清唱剧《长恨歌》的第四、第七、第九乐章,使这部作品趋于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