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我国最早一个提出在学校设立音乐课的人,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1873~1929)先生。
1898年的“维新运动”开始,是中国全面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文化的开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改良派文人,极力鼓吹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曾指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为精神之一要科”,“今日不从事教育则已,苟从事教育,则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缺者”。
在梁启超先生的积极倡导下,自1900年起,我国先后有不少学者赴日本及欧洲留学,学习西洋音乐。梁启超先生还是我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歌曲的人。在他创办的《新民丛报》上(1902年第2期)译载了《日耳曼祖国歌》等13首外国歌曲,以便让整个社会来重视音乐,用音乐来教化人民,起到“改造国民”、“富国强兵”的作用。他还支持近代最早的音乐组织——亚雅音乐会(1902年)、横滨大同音乐会(1898年后)的成立,对我国学堂乐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还自己进行了乐歌创作,如《爱国歌》等。
1905年以后,在学校设立乐歌课,开展唱歌活动,已成为当时文化运动中的一种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