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升初三前的暑假里,吕聪除了经常和史玲结伴外出,就是在家里看书、写作业。
此时,吕聪的阅读面比先前广得多,除了经典名著,也时不时翻翻文摘杂志。她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哲学小散文,随即引发了她无限深刻的哲学思考。
"真正的勇敢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即使害怕也会勇往直前〃吕聪看那篇名为《真正的勇敢》的散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点题的话这样写道。其中,"真正〃两个字才是吸引了她眼球和大脑的地方。
吕聪看这篇文章时正坐在卧室里的书桌前,在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一副半认真半懒散的样子。她读完后禁不住拿起桌上的笔,在那句富含哲理的句子下边划了一道歪歪斜斜的黑色直线。之后,她手里拿着笔一段时间,同时微微凝眉沉思。
吕聪是面对着玻璃窗户坐着的。窗外正下着夏日午后的瓢泼大雨。原本推开的窗子自然早已合上,但依旧难以阻挡凉爽的空气渐渐地渗透进屋来。吕聪觉得很舒服,一时不想起身离开。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吕聪终于放下了握在手中的笔,紧接着也把那本崭新的杂志合上放在书桌一角一堆书本的最上面,封面已经起了褶皱。
吕聪从椅子里站起身,看了一眼窗外的雨,瞄了一眼对面那栋楼与自己卧室平行相对的那扇窗户。这已经是吕聪的习惯了,她对对面那家和自己处于同一层位置的住户家的窗户产生了好奇。
吕聪卧室的木地板踏上去十分清脆,趁着这股劲,她痛快地伸了伸懒腰。随即她转身面对着自己的小床,走到床边,走到门口,再回转身,走到书桌边……就这么循环往复不停地走来走去,同时表情时而严肃,时而沉醉。
这也是吕聪的习惯和爱好。
初三一开学,就要坐到新分的班级的教室里去了。
那是一个清爽的初秋的早晨,吕聪好不容易才挤到了拥挤着的人群的前边,能够探出头查看贴在校园外大树下的一角墙上的分班名单。
她走进教学楼,心不禁"咚咚〃地剧烈跳动,但脚步却还是不紧不慢的。
当她终于爬上三楼——教学楼的最顶层,似乎小心翼翼地打开九年二班的教室门,看到的是一双双略带冷漠的眼睛与一张张陌生的脸。
还是没有史玲,吕聪略带遗憾地想,甚至有些孤单的悲伤。
吕聪就近找了一个空位坐下,规矩地坐着,和其他早到或晚到的同学一起,安静地等待着班主任的到来。
班主任不一会儿就来了,也是吕聪从未谋面的,上身一件黄色半袖T恤,下身一条蓝色牛仔短裤,脚蹬一双白色运动鞋。吕聪默默地叹了口气。
班主任讲了许多,之后便是排座位。
吕聪被安排在正对着讲台那列的第二桌,同桌是一个皮肤黝黑、邋里邋遢的男生。
当天中午放学后,吕聪依旧在教学楼门厅里耐心地等待着史玲,但是脸色却有一种适应不良的难看与窘迫。
她就像一条早已在一条熟悉的河流里待惯了的鱼,突然换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哪怕是比河流更为广阔的海域,也不会感到舒适。
可史玲却不这样,她很快地从二楼冲下来,走近吕聪身边,脸上带着春花般的笑容。
吕聪不禁心想:真不知道什么事才能使她忧愁!
"你在哪班呀?〃史玲一把拉住吕聪的手。
吕聪摇摇头,说:"二班。〃
"又不在一个班。〃
"是呗!〃吕聪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