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玲和吕聪没有如愿以偿地分在同一个班级——史玲在一班,吕聪在三班。当然,这个时候的分班并不能让他人一眼就能看出学习成绩的好坏,因为分班的标准并不是学生的成绩,只是学校按照小考成绩随机地把各个分数段的学生组合到一起而已。能在一个班级里做同学,纯属偶然。
她们的教室都在一楼,且挨得非常近,上下学依然等着对方一起走。
吕聪在新的班级里认识了一些和她性格相近的同学作为平时在体育课上或大课间时闲聊的朋友。不然到时候她自己一个人站在那里呆愣愣地看着周围身边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聊天的同学们,实在极其尴尬,不像样子。同班的同学之中自然有那么几个对吕聪明显地表现出了嘲笑、厌恶等令人不快和让人倍受侮辱的神情和态度,是的,自从吕聪上学以来总也少不了遇见这样的同学。不过,她不是很在乎,每次看到他们的鄙夷的神情和听到他们嘲讽的话语后,有那么短暂的几分钟,她会陷入难过、自卑的情绪之中,但过后就把它们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又依然安静地坐在操场边的台阶上望着晴朗蔚蓝的天空遐思了。
足以弥补这些同学带给她的伤害的是,大多教过她的老师都很喜欢她,她那优异的成绩、乖巧安静的性格在同学们看来或许是值得嘲笑的,可在老师眼里就是值得夸奖的了。特别是吕聪擅长的学科的任课老师,更是喜欢她到了嘴不离口的程度,一有机会就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夸奖她,即使每次她的学生都会发出不屑的嗤笑声。
七年级三班的班主任是一个体态丰满的女老师,她那圆润的脸庞上镶嵌着一双又大又亮、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头烫过染过的波浪形深黄色卷发自然流畅地披在肩上,长短适中,既能充分彰显出她那温柔的女人味,又能恰到好处地渲染出一种坚强利落的男人气概。她的态度中正客观,既不偏袒、宠溺好学生——学习成绩好、能带动全班成绩的学生,也不歧视、冷落那些处在边缘境地的坏学生——学习成绩倒数、厌学、逃学的学生。她说话不多,不过分唠叨,但一旦张嘴就必定吐出一连串铿锵有力、直指人心的话语来。可以说在她身很好地上融合并表现出了女强人的干练豁达和女性自然的婉约美这两种截然不同又能并驾齐驱的气质。只是她说话口音带着方言,她时常在班里的班会课上用她那由家乡小山村里带来的口音抑扬顿挫地教育女学生们:"作为女生,一定要自尊、自爱。〃说完,下边会响起隐约地笑声,但吕聪每次都听得很认真,特别是这句话,让她听得心情激动,浑身上下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所以,她是这么多教吕聪的老师中唯一能够给吕聪以客观评价和态度的老师。这表现在她既不因为吕聪那沉默寡言、爱好独处的性格而瞧不起吕聪,也不因为吕聪在她的语文课上那差强人意的表现和与优异的数学成绩相比差距悬殊的语文成绩而故意冷落吕聪。这时的吕聪还小,还没有一双慧眼能够分辨出哪一个是真正的值得尊敬爱戴的好老师,只是跟着其他同学一起傻乎乎地无知无觉地坐在课堂上,任凭大脑被各种各样的老师灌输着他们各自的理念和思想,丝毫没有辨析与选择的余地。如果过了多年后,有一天,吕聪能够突然回忆起从小到大所有教过自己的老师的话,她一定会感谢上天在这个时候安排给她这样一位老师。
就这样,吕聪在还算安稳、平等的班级环境中一天又一天地学习中度过,交朋友于她只是这种生活中的调剂、插曲,微不足道。很快她就克服了起初那种会随时鼓动她做一个胆小的逃跑者的令她恐惧害怕的心理,并且慢慢地适应了新环境。
开学将近半个月了。一天晴朗的早晨,吕聪和史玲背着书包一起走在上学路上。她又可以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从身旁史玲的小嘴里吐露出来的芬芳的语句了,还能发自内心地欢快地给予答复。她心里平静又满足地想,以后的日子也会这样过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