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和骡
山羊主人将货物分成两份,平均分给驴和骡背。驴看到自己背的东西和骡一样多,很气愤地说:“主人给骡吃的食物比我多一倍,却让我和它驮负一样重的货物。”
走了一段路以后,山羊主人看到驴支持不了,就把它身上的货物移一部分到骡背上。再走了一段路以后,驴更没精神了,又把货物移过去一部分。最后,驴身上空无一物。这时骡自言自语地说:“我现在知道我们的主人是怎么当的了。”
启示:在现代企业里,相同的岗位并不意味着相同的待遇。要让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的人不再把工作性质、内容本身做为薪酬的参照,有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能力与待遇相匹配。
猴王
山里面住着一群猴子,由猴王管理着整个猴群。猴群中有明确的分工,有些猴子负责哺育小猴,有些负责保护猴群的领地,有些则外出寻找食物。
最近一段时间,猴王发现外出寻找食物的猴子带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少。仔细一调查,原来是一些猴子在偷懒。这些猴子每次不把找到的食物全部带回来,而是只带回一部分,因为反正有食物拿回来就能交差,带多带少一个样。而不偷懒的猴子发现后,就觉得干多干少差不多,也跟着偷懒了。
于是猴王决定改变这种状况,要在猴群中举行一次评选先进与后进的活动,奖励先进,惩罚后进。猴王想出了几种评价手段:按照是否勤劳、带回食物的多少或者是两个猴子一组对比来评价,但仔细一想都不可行。如果按照是否勤劳进行评价,猴王不可能天天看着每只猴子,这就导致善于在猴王面前表现自己的猴子被选中,而这将严重打击真正辛勤劳动的猴子们的积极性;如果让猴群内互相评价,互相评价的结果可能导致猴子们互相照顾,谁也不公正地评价谁;如果按照带回食物的数量来评价,则出现的问题会更多:因为猴子有分工,不是所有猴子都要去寻找食物,那么,不负责寻找食物的猴子就没有机会被选中,但是这些猴子在猴群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另外,如果按照这种评价方式,猴子一定都会争着在猴群附近寻找食物,没有人愿意去距离远又有危险的村庄,而实际上村庄地里的苞谷对于猴子的生活很重要。
猴王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于是猴王将猴群的长者叫过来,让长者给出个主意。长者问猴王:“大王,您想要我出个什么样的主意呢?”“其实也很简单,我要一种能够公平、公正,而且要简单可以操作的评价方法。”猴王说。
长者捋了一把胡子说,要进行绩效考核,被考核者肯定会注意绩效。实际上,只要制订了具体的考核制度,被考核者就会受考核制度的引导,在制度规定下做出绩效;制订了具体的考核内容,被考核者就会做好这些内容的工作。
启示:员工总会趋利避害。绩效管理对员工的活动具有引导性,要做好绩效考核,既要有制度,又要有具体的内容。
小牛推磨
小牛推磨,一圈又一圈地转着。它觉得自己走了不少的路,它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分外的满意:“一里、二里……十里……百里、千里……真了不起,我已走过这么长的路。”
小牛把眼镜推到额上,眯上双眼,对自己的事业越来越满意地欣赏起来,频频点头微笑着。
旁边一匹老马对它说:“小牛,不要把自己估计得太高了,你不过是在原地打转,一步也没有前进呀!”
小牛马上发火了:“什么?天下居然还有这样不负责的批评!我的腿天天在度量,现在已经走了上千里了,这难道不是铁一般的事实吗?哼!”
启示:量化考核需要合理的标准,要把个人的努力与公司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否则,考核就会违背经营者和员工的初衷。
蜘蛛和甲虫
山羊姑娘的父亲在很远的深山里找到了一块十分巨大的金子,可是没有办法把它搬到家里。于是,请来了蜘蛛和甲虫,并对它们说:“你们谁能第一个把那块金子搬到我家,我就把女儿许配给谁。”
蜘蛛和甲虫朝着存放金子的地方走走。它们穿过茫茫的原始森林,游过滔滔大河,翻过高山,向目的地走去……
当它们快到达目的地时,迎面飞来一只羽毛艳丽的小鸟。它告诉蜘蛛和甲虫说:“只有悠扬的歌声才能搬动那块金子。”
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是蜘蛛。它竭力把歌唱得动听些,可是,它的嗓子像只破锣。在蜘蛛之后,甲虫艰难地一步一步赶上来了。它对着金子放声歌唱,歌声非常优美,金子听了以后就开始往山下滚动了。滚了一段距离之后,就站住了。
蜘蛛跟在金子后面跑。它又唱歌了,可是歌声难听得很,金子纹丝不动。然而,甲虫赶上来以后,又用嘹亮的歌声使金子又往前走了几百米。
蜘蛛看了,心里十分焦急,于是跑到猫头鹰那儿去商量怎么办。猫头鹰说:“一路上,你别再吃甘蔗了,这对你的嗓子不好。”
蜘蛛回到了金子那里,便放声歌唱,可是,仍然毫无结果,因为它贪吃,把猫头鹰的劝告置于脑后了。
甲虫第三次唱歌,把金子挪到了距离它心爱的山羊姑娘家不远的地方。蜘蛛不得不又去求教猫头鹰。猫头鹰责骂它贪吃甘蔗,于是,在它嗓子里放了一块金属。可是,这个办法仍然一点帮助也没有,结果,甲虫把金子搬到了山羊姑娘家的院子里。然而,狡猾的蜘蛛却抢先对山羊姑娘的父亲说:“是我拿回了金子。”
山羊老人相信了蜘蛛的话,就把山羊姑娘嫁给了它。
过了一段时间,一天,下起了瓢泼大雨,山羊老人对蜘蛛说:“快去!对金子唱歌,让它进屋来,不然会被雨淋着。此外,也不希望金子被人偷去。”
蜘蛛走近金子,开始唱起歌来。可是,它的歌声很难听,所以,一切都是徒劳。这时,山羊姑娘的父亲才知道受了骗,于是,一脚把蜘蛛踢了出去。蜘蛛只得爬到棕榈树顶上吊着去了。
启示:奖赏,看结果也要看过程,看现象也要看本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奖勤罚懒,鼓励先进的作用。
老鹰喂食
母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母鹰的喂食方式并没有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
由于母鹰这样喂食,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
启示:企业经营的重任最终会落在有所指望的人的肩上,给他们多一些照顾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狼群
一队狼群在荒凉的雪地上奔跑,它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到食物了。猎物就在前面,狼群拼命地追赶。终于,一只狼扑向猎物,就在这一瞬间,后面的狼也赶到,猎物被咬死在地。
这时,开始分享猎物的行动了。首先,是最强壮的狼,即咬死猎物的狼先吃,然后是比较强壮的狼吃,最后才轮到身体瘦弱的狼。如果食物不够吃,体弱的狼就吃不上食物。猎物一吃完,狼群又开始奔跑起来,冲向下一个猎物。
启示:当“强者优先”的分配理念真正贯彻到整个团队的时候,企业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是所向无敌的。
酿蜜比赛
黑熊和棕熊都喜欢吃蜂蜜,它们各有一个蜂箱,养着数目相当的蜜蜂。这两只熊决定比赛看谁的蜜蜂产的蜜多。
在黑熊看来,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的多少决定了蜜的产量。所以为了测量蜜蜂的访问量,它买来了一套昂贵的绩效管理系统。相应地,蜜蜂所接触的花的数量也就是其工作量。黑熊每过完一个季度,就会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同时,它还会设立奖项,对访问量最高的蜜蜂进行奖励。不过,黑熊只是让它的蜜蜂认为它们是在内部比赛访问量,它没有让它们知道它是在与棕熊比赛。
棕熊的想法和黑熊并一样。它认为蜜蜂能产生多少蜜,关键在于它们每天采回多少花蜜,而不是访问量的多少,花蜜越多,酿的蜂蜜当然也就越多。于是它明白地告诉众蜜蜂:它在和黑熊比赛看谁产的蜜多。棕熊花了不多的钱买了一套绩效管理系统,测量每只蜜蜂每次采回花蜜的数量和整个蜂箱每天酿出蜂蜜的数量,并把测量结果张榜公布。棕熊也设立了一套奖励制度,重奖当月采花蜜最多的蜜蜂。如果一个月的蜜蜂总产量高于上个月,那么所有蜜蜂都受到了同程度的奖励。
一年之后,棕熊和黑熊的比赛结果揭晓,黑熊的蜂蜜竟不及棕熊的一半。
黑熊的评估体系很精确,但它评估的绩效与最终的绩效并不直接相关。黑熊的蜜蜂为尽可能提访问量,都不采太多的花蜜。因为采的花蜜越多,飞起来就越慢,每天的访问量就越少。另外,黑熊本来是为了让蜜蜂搜集更多的信息才在内部让它们进行竞争,但是因为奖励范围太窄,为搜集更多信息,黑熊的蜜蜂相互封锁信息,它们的竞争压力太大,一只蜜蜂即使获得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某个地方有一片巨大的槐树林,它也不愿将此信息与其它蜜蜂分享。
棕熊的蜜蜂就不一样,它奖励的是全体,而不是一只蜜蜂,这样,为了采集到更多的花蜜,众蜜蜂之间相互合作,嗅觉灵敏、飞得快的蜜蜂负责打探哪儿的花最多最好,然后回来告诉力气大的蜜蜂到那儿去采集花蜜,剩下的蜜蜂负责贮存采集回的花蜜,将其酿成蜂蜜。虽然采集花蜜多的能得到最多的奖励,但其它蜜蜂也能捞到部分好处,因此蜜蜂之间远没有到人人自危、相互拆台的地步。
启示:在一个有机的组织体系中,激励手段使用不当也有负作用。只有当它既调动了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全体的积极性时,才有助于提升业绩。
猎狗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羊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
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它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这话被狮子听到了,狮子想:猎狗说的对啊,如果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于是,狮子又招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没饭吃。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而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发现了这个窍门,都去捉小兔子。狮子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狮子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决定猎狗在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狮子很开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狮子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得越厉害。于是狮子又去问猎狗。
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但是我们会越来越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狮子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狮子规定的数量。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狮子。
狮子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并且那些流失的猎狗像野狗一般和自己的猎狗抢兔子。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狮子不得已引诱了一条野狗,问它到底野狗比猎狗强在那里。野狗说:“猎狗吃的是骨头,吐出来的是肉啊!”接着又道:“也不是所有的野狗都顿顿有肉吃,大部分最后骨头都没的舔。”
于是狮子进行了改革,使得每条猎狗除基本骨头外,还可从其所猎兔肉中提成,而且随着贡献变大,该比例还可递增,并有权按比例分享狮子的兔肉。就这样,猎狗们与狮子一起努力,将野狗们逼得叫苦连天,纷纷强烈要求重归猎狗队伍。
启示:薪酬管理办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顺应团队成员的变化情形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
野山羊
天黑了,牧羊的猴子把羊群从牧场赶回羊栏时,看见里面掺杂着几只野山羊,就把它们和自己的羊关在一起过夜。
隔日下大雪,它不能把羊群赶到外面去,只好让它们住在羊栏里。它给自己的羊的饲料勉强充饥,而对几只外来的野山羊,它给的饲料却很多,猴子的目的是想诱引它们留下来,成为它的羊。
等到雪化了,它把全部的羊赶到外面去放。几只野山羊一下子就迅速地奔跑到山里去了。牧羊的猴子骂它们忘恩负义,下雪时它把它们照顾得比自己的羊还好,而它们竟然离开了它。
有一头野山羊转身对猴子说:“就为这个原因,我们才逃跑的。昨天你对我们比对你养了那么长时间的羊还好,很明显,如果有另外的羊来跟你,你将也会对它们比对我们更好的。”
启示:一视同仁的公平原则对管理好下属和留住人才至关重要。
新鸬鹚
一群鸬鹚辛辛苦苦跟着一只猫已经十几年,曾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不灵便,眼睛也不好使了,捕鱼的数量越来越少。不得已,猫又买了几只小鸬鹚,经过简单训练,便让新老鸬鹚一起出海捕鱼。很快,新买的鸬鹚学会了捕鱼的本领,猫很高兴。
新来的鸬鹚很知足:只干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主人就对自己这么好,于是一个个拼命地为主人工作。而那几只老鸬鹚就惨了,吃的住的都比新来的鸬鹚差远了。不久,几只老鸬鹚瘦得皮包骨头。
一日,几只年轻的鸬鹚突然集体罢工,一个个蜷缩在船头,任凭猫如何驱赶,也不肯下海捕鱼。猫抱怨说:“我待你们不薄呀,每天让你们吃着鲜嫩的小鱼,住着舒适的窝棚,时不时还让你们休息一天半天。你们不思回报,怎么这么没良心呀!”一只年轻的鸬鹚发话了:“主人呀,现在我们身强力壮,有吃有喝,但老了,还不落个像这群老鸬鹚一样的下场?”
启示:解决好新老员工的交替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实施员工保障制度和采用渐进的薪资待遇符合更符合全体员工的利益,从而有助于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