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的设计及制作
印章的临摹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即对于印章的基本特点与规律的认识初步掌握之后,穿插进行印章的创作。
印章的创作,它包括自己组织的内容和外在格式(如字法、章法、刀法等)构成诸方面的谐调统一,即带有创造的性质。这要求我们对印章的诸种格式和字法能融汇贯通,博采众长而自成一格,形成自我的风貌和特色,并在刻制过程中,通过刀表现作者的笔意、思想、感情和审美观。
(一)内容的选定
内容方面的确定,在创作中是占着较为重要的一面。若形式方面都完成得很精到完美,而印章的内容不好,则有前功尽弃的危险,因此,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首先应考虑内容的健康与合时宜。
假司马印部曲将印
1对古印内容的认识
古代的文艺作品,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上的产物,都无不打上当时阶级社会的烙印。汉代的官私印,其内容也无例外,如汉官印,它多是当时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法物和信物。有如“黄神越章”等一类宗教印,它是当时宗教迷信的产物;另如“疾除、永康休、万寿宁”等专为殉葬而制的祝词印等,都带有明显的封建社会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方面的印章,对今天的人们来说,继承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如汉代官印“部曲将印”、“假司马印”等,形式可借用,而内容显然不合时宜。又如六朝官印“临县子章”,其刀法爽动、豪放、雄强之处可取,而字法、章法与内容则不可法也。
2创作内容的确定
生活在今天社会中的人,使用印章的范围比之古代有着更为广泛的环境与用途,因之在创作时对内容的选择,就应根据今天社会所需要来确定。当然在选取内容时,也可参考古代印章所使用的范围或内容。如:
(1)姓名印。无论是二字、三字、四字的私印,都可参考借鉴汉代的姓名印的格式。
(2)收藏印。这是明清以后渐多的一种内容,它可作为自己收藏的图书、字画、碑帖等等上钤盖的印信,可用“某某收藏”、“某某珍藏”、或某某秘藏、藏书、藏画或“某某珍藏金石书画之印”等等。
(3)书画印。这是用于书画作品上的作者印。可用姓名印,别号印。也可用“某某书印”、“某某所书”、“某某画印”、“某某书画”,其后也可加“之印”等。也可以根据所书画品种风格所特定的表现技法而作“某某工笔”或“某某泼墨”、“某某墨戏”、“某某写意”、“某某斋书画记”或系时、系地、系事,如“某某画于杭州”、“某某课余闻事”、“丙午之作”等等。
(4)成语印。如以古今哲人名言、俚俗成语等内容入印。这也有称号“闲印”的,(与实用的姓名印相对而言),其实也并不闲,其内容点应考虑有思想,表达用者之志。如用在书画上的引首处或补空处,如“闻鸡起舞”、“百练成钢”、“众志成城”等。
(5)吉语印。它可以用在书画作的引首处,或补空连气处等,如“长处乐”、“大吉祥”、“出入大吉”、“寿而康”、“长乐无疆”等等。
(6)斋馆印。可用在藏书印,也可用作书画上用印,也可以与姓名联用,也可单独使用,如书画作品上的引首外,压角处,或补空连气等地方,都可用之。
(7)诗词句印。这是选取古代和近现代的名诗词句,以作为创作的内容。如“白云生处有人家”、“更上一层楼”、“万里长江横渡”等等。这可作为专门欣赏用印,也可作为适合内容的书画用印。
(8)格言、警句等印。古代箴言也属于此类,如“敬事”、“长毋相忘”、“正行亡私”、“敬其上”等,近代如“闻鸡起舞”、“善始善终”、“失败为成功之母”、“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命在于运动”、“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等等。
(9)其他。即有自己喜欢的,有一定意义的、或表达某一种含蓄之意的等。如赵孟頫曾有“好喜子”、吴昌硕曾有“小名阿乡姐”、齐白石曾有“大匠之门”、“木人”、“鲁班门下”等等。
总之,不论何种内容,只要注意有思想内容,并健康的。同时考虑到印章的形式构成,字数越少、越精练越好。以及字的笔画简繁,以便容易求得各字间的统一协调。使内容与形式达到相互谐调,求有相得益彰之妙。
(二)风格的形成
篆刻艺术的形式构成有多方面的,这里仅就汉代印章的形式而言。它包括文字书体的统一,章法的构成,以及笔法刀法等的表现等等。
1文字的统一
这里所说的文字统一,主要是书体的统一,如汉印中有的是秦篆、有的是缪篆、有的是鸟虫篆,它们之间本是不统一的,若要使用,就得按某一种书体为主而统率改造之,以求统一。
若进一步要求,是在同一书体中风格也要求统一。如同是缪篆这种书体,有的印中是粗白文,有的细白文,有的转角是方转,有的字是圆转,若拼凑在一起,肯定也是不协调的。必须是同一书体中,应取同一风格的字,这样才可能求得统一谐调。即使是同一书体中,风格也不一定统一,因其各字笔画繁简不一,有的画多,有的画极少,这也要求得统一。
2章法的构成
有了表达内容词句的统一书体的文字之后,就应考虑文字的排列,以有文字之间彼此独立而又统一协调的关系。要完成这个统一谐调的有机联系的关系,有几个方面和条件应着重考虑,也可以说是章法构成的几个必要的因素。
(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是指印面所刻的文句、辞句或姓名等。其辞句是含有一定内在含义的,如“大江东去”、“西湖之春”等。前者颇有气势雄伟之感,而后者似有轻歌漫舞之味。因为这两个句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群莺乱飞,……”的景象。如果把此二句刻入印中,前者将是以雄强为基调,具有阳刚之美。而后者则将是以温柔轻快为基调,具有阴柔之美。
在印文的书体和风格的选择上,“大江东去”将可选择汉印中雄强健伟一路;而“西湖之春”则将选择汉印中较为柔美生动一路,这样较易与内容协调一致,容易得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假若我们在布局时,不考虑内容含义,随便找一种书体或形式套用,或把上面印文与书体对调一下,那将是极不协调的事了。
但有的印文内容,并没有那样鲜明的情景的倾向性,如一般的姓名印、藏书印等,它对文字与书体的选择,就没有那样严格的倾向要求了。何况形式有它相对的独立美,有时不为内容所约制。
因此,在根据内容选择何种形式,何种书体时,要考虑到这个相应的统一协调。以求得形式为内容能得到更充分深入的表现。内容也因形式而得到更好的发扬。这就是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2)多样的变化与统一
张孝亲长贵
汉印的章法构成中,是应在平匀中求得变化,在变化中求得统一。
汉印的章法中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在线条上有粗细、长短、方圆、曲直等的变化,在分朱上有朱白、疏密等变化;在方法上有横竖、正斜、转折等变化;在趣味上有巧拙、苍秀、藏露等的变化等等。这许多变化中,有的是取对比而协调既对立又统一的规律;有的则是采取渐变而取得协调的。如为达到匀称这个目的,常使用疏者加密,密者减画成疏;或增长与缩短线条;或盘错、或借并、或朱换白等法为之。如“张孝亲”是匀称,“长贵”是利用朱白达平匀,“长生左吏”是疏密对比而协调,“纪公子”是笔画粗细的分布而统一。
(3)界、边、格的合理运用
界、边、格是章法构成中的组成部分,是章法中最重要的辅助手段。运用得好,则可以锦上添花,或者化板为活,起死回生之术;运用不好,则会阻碍章法的合理构成。甚至变得分散或多余,或变得死板无救。
界,就是划分字与字间,或行与行之间的中间界线。字与字上下之间称为“字距”,行与行之间的分界线称之为“行距”,如“王郢之印”。界的作用是区分和联接各字之间关系。界线的宽窄要根据字间关系而定,处理得好,可使印中各字得到紧密团聚之效;处理不好,如过宽或过紧,会使全印分散或挤成一团,面目不清。如“王郢之印”处理得较好,而“东海长吏”一印线较密,而左右之间界线较宽,就有点联系不紧之感。
格,就是字与字之间相互交叉的界线日格。如四字印中之间底线成“十”字形,或多字印的“艹”字格,或是“卅”或“井”字等格。白文印中加格,多为红色的底线所隐现而成。如“军假司马”是“十”字格“郭德步广曲侯”是“艹”字格。
格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自身线的交叉而形成的团聚作用;其次它可以起到各字间不太统一的协调作用。
边,就是印文靠印文外围一边的界线,白文印是以靠边的红线为边,朱文印则另加红线为边。边有单边、双边、盘龙边、厚边、封泥边等。如“军假司马”等是以底代边,“孔莺印信”是朱文边,“少公”是龙虎饰边。
边的作用,是收栏印中各字,使之能统一团结。边与界格也常由于在印面上的目的相同,而常常相结合使用。在此,在运用时,应从整体团结效果出发,使之与印中各字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不可使边格在印面上过分突出。因为边界格的格式往往呆板,容易把字框死。在印面上字应处于主导地位,而边、界、格应处于辅助地位,应居于次。这样能区分主次,则可宾主相容,共济于印面的亲密团结、生动活泼的局面。
3印稿的斟酌
印文的统一,章法的构成,都必须通过印稿把作者的主观意图表现出来。印稿的好坏,决定了这一方印创作是否成功的主要关键。因此,历来的很多篆刻家都很重视这一环节。犹如造屋,应先设计蓝图。吴昌硕曾说:“在奏刀之前,必须做到全屋在胸,预先打好完整的图样,何处为厅堂,何处为侧厅,何处开门,何处开窗,应当一一作最恰当的部署,达到无可移易的境地,才可以动手建造,否则倾欹草率,顾此失彼,就难以结构成完美无疵的房屋。”大篆刻家对小小的印稿尚且如此重视,初学者当然更应认真对待印稿的准备和不断斟酌,反复推敲了。
(1)草稿
根据印面外形的方圆,长方或短方,印文字的多少、笔画简繁、文之朱白,而后布局放字。遇有某字、某画不妥,则改变某字之笔画,或参考字书中较为接近之字以配搭之,若字中某画不妥,则改易之。总之应使一印中各字均能恰如其分,安布在各所在的位置上方可罢休。
为了慎重的方便比较选择,可按同一内容,以不同的格式,不同的章法,不同的笔法,分别起草稿,然后互相比较,择优定稿。如以“春到西湖”为例:可仿汉铸满日文,或汉铸朱文、或汉玉印、或仿汉封泥、或汉凿印、或朱白相间印;在用笔刀上、或方、或圆、或肥、或瘦;在外形上,或方或圆、或长等等。均可起稿。
清代不少篆学书中皆有介绍写印稿凡数十者,如许容《说篆》中说:“凡作一印,先将印文配合,章法毫发无憾,写过数十方,择而用之,自然血脉流通、舒展自如。”孙光祖《篆印发微》中也有“故写印一方,有经营数十次而后定者。”若发现各稿均有不同长处,亦可取优集长再书草稿。
草稿要求印文统一而又有变化,全印各字能互相照应,相互团结。
(2)改稿
改稿,就是在草稿的基础上反复斟酌修改。在过去许多著名篆刻家的印稿,都是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然后才定稿的。易均室在《黟山人黄牧甫先生印存》中说:“往往一石之成,十数易稿。”
改稿的前提,是对印文和有关资料的多看、多思考、多起稿。改稿就是对这三者的多次反复、比较、修改。如前“春到西湖”十余印稿、多作比较,认为那一方更合乎主观审美需要,择其较优者,再画稿,或修改之。
(3)定稿
定稿本是改稿的最后阶段。因为有时草稿在不断修改过程中,不易清楚,或是比较大。不适用于渡稿上石。因此在改稿中的几个稿样中选出最佳稿,按原石大小写成之。此即为定稿。定稿要求在章法变化稳妥的基础上,注意字与字之间和笔画与笔画之间的气势联贯和笔情墨趣。
印稿完成后,假若时间允许,可不必马上书石而刻,最好稍搁放几天或一段时间,以便随时细看审评,发觉有不妥之处,即作修改。有时初稿完成后,自觉很好,但过几天一看,常会发现不足之处,甚至觉得很不好,要重新起稿。这是因为我们的审美水平在不断提高,或因当时一时审美的偏见所造成,因此印稿完成后多搁几天,便可弥补这个不足,然后就可书稿上石了。
(三)刀意的表现
印稿完成后,书稿上石,然后就是以刀刻石,来表现印中字法、章法、笔意和作者的思想情趣了。刀法熟练,能充分表达作者在印稿中的意图和审美情趣,这件作品就能有决定性的成功。如果刀不顺手,刀刻石开,石屑乱爆,线多破损,多不如己意,则很难成为顺心之作。尤其是在刻石过程中,不仅要有刀意的表现,若无刀意,则同笔书制板而成,缺少一种刀味的艺术魅力;同时在刀刻线条中,也应表现笔意,若只见刀味的剑拔弩张,而缺少笔书的内涵功力,同样也是失败的用力。笔意通过刀意来表现,更是丰富;刀意中有笔意的内功,而使之更具有含蓄的美。总之,是应笔中有刀,刀中有笔,刀耕石开,刀笔石结合,融为一体,互为生发,方能产生篆刻艺术中所特有的“金石味”。
五原车令
为了较为具体阐述用刀、用笔在篆刻创作中的各自特点与注意事项,以及相互关系如何结合得更好等,略说明如下:
1笔意与用刀
在篆刻中,笔情墨趣之意是通过用刀来传达和表现的。用刀是对笔书写印文的再现和提高。笔意是用刀的生命。若用刀不能表达笔意,则失去用刀之意义。明代印学理论家朱修能说:“刀法也者,所以传笔法也。”(《印经》)因此我们在创作中,要注意用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表达笔意。同时在表现过程中也应注意保存用刀的特点。刀笔互相关系有如下几种情况:
(1)直传其笔。即用刀时不重视用刀的特点与个性,而是以传达笔书之意为主要目的。如汉印中铸印白文或朱文印多如此。在这些作品中,只见其铸造时工整(修饰过的)笔意,而很少见其用刀之个性。这一类作品的笔意很浓,是刀服从于笔的结果。由于制作的翻铸使刀的特点在印中被淹没了,这也是以刻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美中不足之处。
(2)刀传其笔。这种作品中的笔画可见其笔情墨趣,但偶尔也可见其用刀痕迹。即刀藏笔中。在汉印中,有部分铸印是由刻制而成,或是先铸后刻,不足处经过刀的修改而成的;有的玉印也体现了这种刀藏笔内的倾向。明徐上达曾说:“笔既管刀,则刀必相笔,……刀藏笔之中,始得。”这就是要刀能表达笔情墨趣,但笔不可损刀意。若字字笔笔都好似书写成印的,那只能是“写”篆了,而必然是失去篆刻艺术的“刻”的特点。因此在重视刀传笔意的时候,也要重视刀在刻的方面的表现。
(3)有刀有笔。这就是要求在运刀进行创作时,要进行选择,以刀传笔时,注意有刀有笔,有刀就是保持“刻”的特点,同时还要注意在刻中表达出用笔的效果,以及刻的刀痕流露的效果。这类作品中是笔中藏刀,刀中藏笔,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如两方“部曲将印”,都是凿刻而成,一方刀锋较显,一方较藏,一方较粗,一方则较细,但两方共同特点,都是有刀兼有笔。笔中能见刀痕,刀中又能见笔意。
2刀味与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