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8月里的一天。大雨滂沱。
陈纳德正在制订对海防港的日本船只进行空袭的作战方案。
这时,勤务人员给他送来一封信。
陈纳德拆开一看,信是孔祥熙从重庆寄来的:
亲爱的陈纳德将军:
我和内人顷闻令尊大人去世,不胜悲痛,谨表由衷慰问。我等虽无缘幸会令尊大人,但他必系一正人君子才有你这样一位令人敬爱的儿子。他能尽享天年,并有幸亲睹其子大有作为。希此事能在悲痛之际给你以安慰。
你诚挚的
孔祥熙
1942年8月12日
陈父于7月初去世,而陈纳德得到这一消息,却已是8月中旬了。望着面前这封信,陈纳德感到喉头一阵发紧,双眼充满了泪水。
他多么想把他在中国度过的漫长岁月详详细细地告诉父亲,他还想把他为什么不安安稳稳地呆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原因再次向父亲解释清楚。老人家很难明白他的儿子为什么非要在这块遥远的土地上打仗,为什么不能尽早回家,回到内尔和孩子们的身边。
陈纳德想起了1939年圣诞节时,他回到路易斯安那州金德的老家,探望他的父亲,发现父亲不像是一个已有77岁的老人。老人家还能到处走动,在河边钓鱼,秋天还打了两次野鸭子。
老人家听起中国发生的事情很是专心,但是陈纳德发现他根本没有理解,老人家只是朝着他慢慢地点头。现在,他再也无法向父亲说清楚了。
以往,他一年大概只能收到两三封信,每封信都是父亲一字一字地用心写成的。此刻,他一想到再也无法与父亲通信了,便感到十分茫然。
窗外的雨,不停地下着。
他一边凝视着这封信,一边想起他母亲病逝的时候。那时他才5岁。他和弟弟对母亲的死十分悲痛。
5年后,父亲为了孩子们有一个家,同一位女教师洛蒂?巴恩斯结了婚。“洛蒂小姐”本是一位农家姑娘,也像陈纳德一样热爱大自然。她鼓励陈纳德念书,要胸怀大志,将来成为一个有为的人。
又一个5年后,继母洛蒂去世,陈纳德感到好像死了亲生母亲一样难受。
想到这两个妈妈的时候,陈纳德不禁感慨万端。这些事在近半个世纪前都发生在远离中国的西方,使人仿佛有一种隔世之感。
大雨遮蔽了喜马拉雅山的山脚。公路上积满了泥和水。
衡阳和桂林两地用泥土和碎石修筑的机场,不时地受到日机的轰炸。成千上万名民工组成了抢修队。只要日机一炸跑道,民工们就立即将弹坑填平。有一天,他们在两小时内就填平了桂林机场的45个弹坑。
8月下旬,陈纳德将中程轰炸机调回昆明机场。准备袭击缅北的日军目标。
雨季慢慢过去。
9月19日。陈纳德派出B-25轰炸机开始袭击缅北的目标。中程轰炸机和战斗机共出击11次,袭击了日军的补给库和军队集结地区,在畹町一猛锡地区给敌方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
此时,正在缅甸作战的史迪威,却面临着僵局,根本没有什么好消息可供发表。
而美国公众一直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例如,日本在瓜达卡纳尔岛登陆啦,阿留申群岛的战斗啦,欧洲的战事啦。正好这时陈纳德领导的驻中国空军特遣队陆续取得了一些空袭战绩,史迪威便拿去发表了。
美联社9月27日驻华空军随军记者报道:美国驻华空军在经过一个月的寂静之后恢复了对日本人的空中进攻,昨天扫射了云南省西南的行军队伍。在前一天,他们曾袭击了法属印度支那的河内。这是史迪威中将的司令部昨日宣布的。
这则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报道,给人一种这样的印象:似乎有一支偌大的空军在中国作战。殊不知,这支在中国的“空军”只有半打中程轰炸机和50架战斗机。坐落在昆明机场附近的陈纳德住所,是一个瓦顶土砖建筑,房屋四周为桉树和胡椒树所包围。
由于食品无法从印度运来,驻中国空军特遣队食用的肉类,都是云南本地养的猪、鸡和菜牛,绿色蔬菜也是本地种的,他们中的许多人,更习惯于喝茶而不是咖啡,喝的酒也是当地酿造的啤酒、葡萄酒或白兰地。
但是,驻中国空军特遣队最为烦恼的事情,是迟迟得不到飞机、零件和补给。
陈纳德的参谋长梅里安?古柏,像陈纳德一样,个性很强,不太注重正统式的方法。
10月初的一天,古柏和陈纳德谈起了补给问题,愈谈愈觉得气愤。于是,古柏参谋长提笔给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威廉?多诺万少将写了一封私人信,向他倾诉了驻中国空军特遣队所处的困境。
多诺万少将是罗斯福总统的密友。总统将古柏的信在华盛顿传阅。陆军部将此信的内容通知了史迪威。10月5日,比斯尔致电陈纳德说,“你现在的参谋长的军事阅历不足以履行职责。”
接着,古柏便由于“健康原因”被勒令回美国。陈纳德很生气,他向陆军部提出强烈抗议,但是纯属徒劳。后来,古柏奉命调到太平洋战区,任该战区司令部的副官。10月8日。罗斯福派遣总统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作为他的特使,来到中国进行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