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家后,无所事事,闲得无聊,于是整日心事重重;而一旦遇到一些不如意的生活小事后,心理疾病便“一触即发”。良好的心理环境可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老年人要保持好的心境,就要戒除以下不良心理。
老年人忌老来怀旧
人老恋旧事。有些老年人很喜欢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在年轻人或儿孙后辈面前谈论自己年轻时的事情。他们常以“长者”的姿态,叙述自己成功的经验和痛苦的遭遇,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教育后代。他们也喜欢在别人面前“卖老”,眩耀自己过去的光荣经历和事迹,求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填补现实生活中的空虚。即使在同龄人中,他们也喜欢回忆往事,在相似的经历中,形成相互感情的共鸣,引为知已。这种过分怀念迷恋往事的现象,把个人的精神生活从现实推回到过去,是一种心理上的“反刍”,对健康有害无益。
特别提醒
老来怀旧,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它常使老年人陷入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的心态。回归心里是一种负性心理,老人如果终日生活在对往昔怀念之中,甚至叹息伤感,则势必会增加老年人本已难免的寂寞感、孤独感,进而产生忧郁情绪。这种消极心理状态,会增加大脑的负担,容易引起心理疲劳,出现不舒服的感觉,还可导致大脑功能或神经系统的机能紊乱,出现焦虑、忧郁、自卑的情绪,以至丧失对晚年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老年人忌情感失落
有的老年人离退休后无所事事,想的多是别人对自己没有充分的关注,始终不能从小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中走出,经常有一种自我愿望或打算落空的遗憾。这些不良的情结,皆会使人产生一种失落感。老来失伴,挚友作古,皆是老人之大不幸。但有的老年人悲伤过度,常常想起这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对往事的回忆易伤身损志。“哀大莫过于心死”,精神崩溃往往是身体衰竭的前奏。由此看来,老来伤感,是老年养生之大忌,须时刻提防之。人生总有不如意,生老病死是自然,过去的已无法挽回,过去的成就属于过去,如果您能做到处世超脱,闲中求乐,一定会有健康幸福的晚年。
老年人忌性情不稳
老年人大多性情不稳定,情绪变化复杂,或急躁易怒,或淡漠,或忧郁悲伤,或老年痴呆。长年累月的工作习惯与生活习惯,使老年人善于固守以往的习惯、经验,故亦有老成世故,或固执任性而量窄者。垂暮感、意志消沉也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如果老年丧偶,子女又不体谅,再加疾病缠身,则更容易悲观失望而生垂暮之感。
老年人忌自生孤独
老年人或因体弱多病,或因经济、家庭、社会地位的变迁而社会交往日益减小,或因子女离家,易产生孤独之感。孤独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空虚和痛苦,进而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神经、体液的调节失去平衡,免疫系统的防御机能下降。随着机体内在“防线”的崩溃,病邪的入侵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老年人忌性格变化
心理学家认为,老年人性格的变化更容易受疾病、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由于退休,性格易变得暴躁、易怒、情绪低落、忧郁、焦虑不安、孤僻、古怪,甚至不近人情。有的老年人容易焦虑不安,很多人在度过更年期后,情绪逐渐趋向稳定。但是焦虑不安常常难以消失,一直持续到老年期。有的老年人出现敏感多疑,常把听错、看错的事当作对他的伤害而感到伤心不已。老年人的性格易由外向转为内向,深居简出,懒于交际。有的老年人易产生自卑,感到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自卑情绪也就随之而来。兴趣爱好减少,产生衰老感和死亡感。
老年人忌固执己见
人的个性心理特点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老年人与青年人和中年人相比,更显得个性化。例如,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习惯,不赞成别人的意见和看法。长年累月的生活习惯与工作习惯,决定了老年人的习惯心理很顽固,固执己见是相当多老年人的明显心理特点。
老年人忌有自卑心理
有自卑感的老年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魅力和独特个性。有自卑感,觉得自己处处不及旁人,在人前仿佛矮三分,猜想别人会嘲笑自己,于是不敢见人,不愿和人交谈,不喜欢和人共事,最终脾气越来越古怪孤僻。
老年人忌孤傲急躁
自卑走到极端便会出现自高,成为傲慢,处处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致使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他却自鸣得意。骄傲的老年人会目空一切,脾气暴躁。他们常常以辉煌的过去作为话题,但对于未来情况因没有肯定的把握,反而变得得过且过,在众多的情况下表现出沮丧、焦虑和不满。有的老年人有了自卑和自高,随同而来的是暴躁情绪,动不动就发脾气,脸红脖子粗,或吵,或闹,甚至骂人,打人,砸坏家具,然后心理上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
老年人忌有排他心理
有的老年人因为对事或对人抱有成见,所以对一些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这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等,需要不断地更新,而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老年人忌有利己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