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完军制后,又讨论了起义计划。最后确定,5月28日由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巡抚开始起义。浙江军事则由秋瑾负责。绍兴起义后,金华、处州等地立即响应。计划订好后,秋瑾十分高兴。想到自己的理想快要实现,她情不自禁地抽出倭刀,一边舞刀,一边说:“宝刀、宝刀,用你报仇雪耻的日子快到啦!”
离起义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清政府的密探对起义的计划有所觉察。因此,官府派出人员,对浙江的水陆要道以及旅店、茶馆等进行搜查。天还没黑,县城就闭门。在这种情况下,秋瑾的计划受到很大的阻碍,不仅军火运输不便,相互联络也很困难。由于准备工作来不及,不得不将起义日期推迟到6月初十。
但是,离这个日子也只有lo天了,秋瑾心中焦急万分。正在这时,女仆送上当天的报纸,秋瑾打开一看,头一条消息就是:“逆党徐锡麟在安庆刺伤巡抚恩铭,徐逆当日被擒。”秋瑾看了,犹如晴天霹雳,顿时倒在床上,泪流满面。
忠诚的同志被捕了,起义的计划失败了,现在该怎么办呢?秋瑾毕竟是个坚强的女子,她忍住悲痛,站起身来,用拳猛击桌子,一字一字地说:“革命未成死不休,得拼下去!”
安庆起义的失败,导致整个起义计划打乱。秋瑾也清醒地估计到,清政府在镇压安庆起义的同时,一定会同时来镇压浙江的起义。因此必须赶快做好准备,应付即将到来的事变。
6月初三,秋瑾把大通学校内的革命党人召集起来,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她首先提醒大家,安庆起义失败后,清政府肯定要到浙江来进行镇压,然后说到:“今天,革命已到了紧急关头。我们平时都说要为革命牺牲,现在是接受考验的时候了。我们不怕牺牲,但也不能白白牺牲,而要想出一些办法来!”
在讨论中,有的主张先暴动攻占绍兴府。但秋瑾认为,事先和各地约好6月初十起义,现在通知改变计划,已经来不及了。如果绍兴首先发难,各地配合不上,绍兴还是失败,各地也要受累。商量到最后,大家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在初十起义。
第二天早晨,有个披着蓑衣的渔翁模样的人来见秋瑾。见面后,那人取下胡须,原来是王金发。王金发报告说,金华、兰溪、处州等地也已起义,并且都失败了。他认为,现在必须掩护革命力量撤退,并劝告秋瑾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不能在这危险地方留下去!”
秋瑾听了不说话。王金发见她不作声,又说:“我听说,清军已从杭州出发来绍兴,眼看快到了。你赶快离开吧!”
“大局是不能挽回的了,”秋瑾考虑了一下后说,“不过,我不能离开此地。这里学生不少,这样多的人一行动,敌人就会发现,反而来包围我们;就是冲出去,也会在途中被抓。如果我一个人走,那样太对不起革命事业,太对不起同志们了。我决定留在这里和敌人拼。革命是要流血的。没有鲜血,就挽救不了民族危亡!”
不等王金发回答,秋瑾就站起来,握住他的手说:“情势太急迫了,你不能在此久留。有一些东西就托你带走吧!希望你再接再厉,重新,组织失散的同志,再努力地干下去!”说完,她打开抽屉,把党人名册、光复军制、旗子、图章、文件和信件等交给王金发,并催他快走。
初四下午,清军果然包围了大通学校。秋瑾急忙下令紧闭校门,进行抵抗。学生们打死打伤了几十个清军士兵。有2名学生当场牺牲,一部分学生则从后门冲了出去。
战斗近一小时后,清兵终于攻进了校内。秋瑾手握左轮手枪进行战斗时,清兵拥上来将她抓住。
清政府加给秋瑾的罪名是“谋反朝廷”。浙江巡抚打来电报,要绍兴知府亲自审讯,还要他“穷追党羽,一网打尽”。
当晚6点,贵福升堂审讯,秋瑾被带到大堂上后,贵福问她年龄、籍贯,她一概不作回答,贵福又问:“你们革命党人有多少?叫什么名字?”秋瑾还是不回答。
“你在演说稿中一律称本朝为‘满贼’,叛逆证据确凿,还有什么可以狡辩的?”
该杂志发表了《神州女界新伟人秋瑾传》“你们已经知道我是革命党,何必多问?”秋瑾这时才冷冷地回答道。“浙江革命党就是我秋瑾一人,其余的事,我全不知道!”
贵福忽然改变了口气,说:“你平时朋友很多,他们来来往往,究竟在干些什么?”
“朋友确是不少,其中之一就是你!”秋瑾冷笑了一下,继续说。“你到我学校来开过会,拍过照,究竟干些什么?你应该知道!”
《中国女报》在国内出版的一份有重要影响的革命妇女报纸,但寿命很短,大约只出了2期。其名义上由陈伯平主编,而实际负责主编的是女革命家秋瑾。秋瑾也是这份刊物的主要撰稿人,她为之撰写了《敬告姊妹们》、《勉女权歌》、《感愤》、《感时》、《精卫石》等政论和文学作品。其中《精卫石》是一长篇章回体弹词,《中国女报》未能刊载完。《勉女权歌》则是一首歌词性质的作品,其中写道:“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队后?愿愤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阼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鼓励妇女将争自由、争平等与革命救国结合起来。虽然仅10了2期,可在当时却是不同凡响。
贵福见秋瑾把事惹到自己身上来,吃了一惊,不敢再审问下去,马上宣布退堂。
接着,贵福用革命党中的动摇分子对质,又大刑逼供。可是秋瑾咬紧牙关,坚决不泄露革命的秘密。最后,贵福要秋瑾写口供。
秋瑾提起笔来,思绪万千。
她想起自己投身革命这几年来的活动,想起这次起义的失败’想起革命同志的牺牲。又眼望着衙门外的风雨,于是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7个字。
6月初六,也即是秋瑾被捕后的第三天,浙江巡抚杀害秋瑾的命令下达了。
这天,秋瑾身穿白布衫、玄纱裤,足着皮鞋,由刽子手们押着去刑场。临刑前,秋瑾仍是态度从容、镇静,举目四望。这时她年仅31岁。
秋瑾牺牲后,她从前的好友把她的遗骨安葬在杭州西湖边,与民族英雄岳飞的墓遥遥相望。在她的墓上镶嵌着孙中山的题词“巾帼英雄”四字。安葬那天,当地一万多民众走上街头,向这位英勇不屈的鉴湖女侠最后送别。
后人有赞叹:“已拼侠骨成孤注”,赢得英震万方。
据说,出卖秋瑾的教徐锡麟之弟徐伟。徐伟在供词中将秋瑾供出,得到消息的革命同志劝秋瑾先离开绍兴,但被秋瑾拒绝。
秋瑾就义后,遗下一子一女。儿子王仲瀛长大后竟是个纨挎子弟;女儿王灿芝矢志继承母亲的侠骨英风,特改名为秋灿芝,一心为母亲报仇。1926年她入美国纽约大学航空系学习,以“中国第一女飞行家”学成回国。她有三大心愿:一、建设中国的航空事业;二、寻访清政府杀害秋瑾的历史档案;三、寻找残害母亲的元凶,当年的绍兴知府贵福。这三愿只完成了一愿。她没能够亲自驾机飞上蓝天,只能从事翻译和教育工作;杀害秋瑾的元凶贵福,早已逃匿无踪,直到抗战胜利,才得知他先避居河北僻壤,后来迁至关外,己在伪满时期病死。唯有清政府杀害秋瑾的全部历史档案,被秋灿芝在杭州找到了。她将这些档案裱成三十六幅长卷,反复仔细研究,成为她后来撰写《秋瑾革命传的》的重要依据。
在这部《秋瑾命传》中向世人报露了如下的故事:秋瑾在留学日本时,就曾创办过《白话》月刊,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回国后,她以办学为掩护,进行革命的组织活动,并于1907年1月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该报是一个月刊,内容分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新闻、调查等栏,“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井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秋瑾在发刊词中写道:“世间有最凄惨、最危险之二字,曰黑暗。”然则曷一念我中国之黑暗何如,我中国前途之危险何如,我中国女界之黑暗何如,我中国女界前途之危险更何如,予念及此,予悄然悲,予怃然起!予乃奔走呼号于我同胞诸姊妹,于是而有《中国女报》之设。”她强调,《中国女报》的责任就是要“为醒狮之前驱,为文明之先导”,使我女子生机活泼,奋飞直前,“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
该报的主要着眼点是唤醒广大妇女。它提倡男女平权,指斥“数千年来之同胞姊妹人人奉为金科玉律”的“三从四德”是“遗臭万年”的“邪说”,鼓励广大妇女同封建家庭制度决裂,争取自身的解放。它把妇女的前途同中国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考察,号召妇女既做女权运动的先锋,又做民族革命的斗士。要和男子并肩作战,投身到革命运动中去。秋瑾还为该报撰写的诗文,洋溢着爱国主义的热忱,闪耀着自由思想的光辉。如《勉女权歌》: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子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旧习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马偶。曙光新放文明候,独立占头筹。愿奴隶根除,智识学问历练就。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
《中国女报》创办得十分艰难,秋瑾原计划“集万金股本,租座房子,置个机器,印报编书,请撰述、编辑、执事各员,像像样样、长长久久的办一办”,还准备“另设招待员一员,如有我妇女同胞往东西洋游学,经过沪上者及就学沪上者,人地生疏,殊多不便,当为尽一切招待之义务”。但实际上只筹到数百元资金,最后靠徐自华、徐双韵姊妹捐助一千五百元,秋瑾把嫂嫂张顺家藏的珍本《又补斋画册》借去典押,报纸才勉强付印。尽管秋瑾“经营罔倦,编纂益力,并日冒风雪走求援助,栖栖不以为苦”,该报在出版了第2期以后,就被迫中辍了。1907年春,秋瑾为发动武装起义事回到绍兴。此后半年内,她一方面联络会党和军学两界,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一方面还积极为《中国女报》第3期的集稿、编辑和付印的事奔忙。然而,还没等到第3期问世,秋瑾就被捕遇害了。
秋瑾,是一位千古罕见的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