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上述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法。第斯多惠指出,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虑到两个因素,即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学科性质。也就是说,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科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第斯多惠把教学方法分为两种:学术的方法和基本的方法。学术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一言堂,从最基本的原理开始,循序讲授学科内容。基本的教学方法则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发展性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式教学。第斯多惠反对学术式的方法,认为它不符合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机械呆板,学生的学习缺乏活力,不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在他看来,启发式的教学法才是教师应当选择的惟一正确方法。它使学生在对话式的教学中掌握知识,在发现中培养能力。第斯多惠认为“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各级教师都应采用这种方法。
三、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第斯多惠一生主要从事师范教育工作,长期担任师范学校校长并亲自授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一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他对教师的任务、条件等提出了许多要求。
关于教师的任务,第斯多惠认为,教师的迫切任务在于通过培养人来促进人类的发展,引导他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人们追求真善美,发展人们的素质和能力。要完成教育人这一神圣使命,教师必须在各方面完善和提高自己。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第斯多惠对教师提出了如下几个要求。
1.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育别人,而且要教育自己,自我教育的意义更加重大。一个人不教育好自己,就不可能去教育别人;学生所受的教育和教养程度,取决于教师所受的教育和教养程度。学校是儿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教师接受教育的地方;教师要通过一切环境和活动来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教师的终身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优秀品质,精通所教的学科,熟悉相关的学科,加强文化修养,同时,教师也应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教师必须精力充沛,意志坚定
第斯多惠认为,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生气勃勃,学生就会群情激昂。教学要生动,要吸引学生,教师就必须做到生动活泼。教学的艺术在于鼓舞士气,唤起学生的激情。第斯多惠认为“只有性格坚强、果断的人才会知情达理,懂得要什么,为什么要,用什么方法来锻炼意志,只有这种性格的人才会培养出性格坚强和果断的人来。”
3.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学引人入胜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如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育也就因此而中止。教师只有激发学生高尚、纯洁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趋向真善美,刻苦学习高深的学科。教学要引人入胜,教师首先要生动活泼,要注意讲课的形式和风格,教学方法要变化多样;教师要精神饱满,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教师要热爱所教的学科,并用这种爱感染学生。
4.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斯多惠反对学术式的教学方法,不赞成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他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注意学生的发音、语调和叙述,尽可能多地给儿童说话的机会,让他们学会用清晰、严密的语言叙述所学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四、教师要进行自我教育
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第斯多惠提出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有的品质,如热爱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具有坚强意志等。但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必须自我完善、不断学习、探究。而读书无疑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1.教师为什么要读书?
教师是已经具备一定教育基础的群体,为什么还有必要读书呢?这是和第斯多惠的教育观分不开的。第斯多惠认为“人的固有本质就是人的主动性,一切人性、自由精神及其他特性,都从这一主动性出发;一切创作、思维、注意力、感受;所有的克己、谈话、行动,以及所有的自由运动和手势都以主动性为核心力量。”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人的主动性,引导人主动的追求真、善、美的和谐。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唤醒学生的本能,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学习和发展。教师要达到这一目的,则要求教师本身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个体。因为一个教师与其说是用本身的知识去影响人,不如说是用自己的思想、行动来培养人。而正如一个一贫如洗的人对别人绝不可能慷慨解囊一样,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自我教育才能诚心诚意地教育学生。不但如此,第斯多惠还认为“精神传播精神……教育者的努力也会在学生中引起同样的传播效果”。当然教师自我教育和完善的方式可以很多,但是读书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式。
2.教师读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读书对教师的自我完善至关重要,但是,作为教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读书呢,是为读而读,还是探究式的读;仅仅为了备课而读,还是为着自己的精神需求而读;是完全的吸收式的读,还是消化与创造的结合呢?第斯多惠认为,教师要有热爱真理之心,同时对真理要有自己的理解。对真理只有热爱是不够的,因为“真理绝不是飘浮在地球的表面,人们决不能轻而易举地占有它;同时真理也不是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是保存在一个匣子里,好像只要抢占了匣子的钥匙便可以万事大吉;真理也不是从活人的嘴里,书本上以及叙述真理的文章中翻出真正的纯粹的声音,好像什么时候要拆封就拆封,要理解就理解,要陈列就陈列。”因此读书是为了探求真理,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怀疑的精神,区分并检验真理。要有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把真理真正的占为己有。“凡是不来自自身、不产生于自身的精神,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人要想变聪明,只有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同时,读书时还应具有研究精神。他认为,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学者才配读书,才配研究学问,而普通老百姓和教师只配学习,只配使用自己的一点知识,是极其错误的,完全是对教师职业肤浅的拙见。他认为不但教师应有研究的精神,而且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对真理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因此,他认为作为一个教师不能把自己局限在一本教科书上,因为再好的教科书也代替不了教师本人的思想和卓见。他甚至认为应该鼓励有经验的教师编写自己的教科书。而对年轻老师来说,也不能死守一种版本的教科书,而应该多参考其他版本的书,深入地熟悉材料,研究需要传授的知识,只有把材料、把知识内化于心,才能避免照本宣科。
读书还需要专心一意、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天宁可用20个小时或整天的时间来详细研究一个专题,也不愿用一个小时或整天的时间来研究20个专题”。无论读什么书,研究一个什么样的专题,都要扎扎实实地从各个方面和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研究。并且要落实在自己的实践中,在实践中去检验。因而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只有专心一意,持之以恒才能做到。
3.教师应该读些什么书?
虽然说开卷有益,但是每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作为教师更是如此,他们还有那么多的教学任务,因而教师读书也要有重点,有先后。第斯多惠认为,教师应该以自己的学科作为学习的核心。因此,与自己学科相关的书籍是阅读学习的重点,因为这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教师应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发展进修,与自己的职业紧密的联系起来。
教师要阅读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特别是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是指导教师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观察、分析孩子,获得了丰富的材料,然后阅读理论文章,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和观察到的现象,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