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今天,德国父母的最大问题,反而变成不知道如何管教子女。“给予孩子适度的行为规范”,于是成为全德国家庭教育最重要且一致的议题。各地举办的父母座谈,不论何种主题,都拥进上千名参加者;各市政处所家庭教育咨询站所设的“父母热线”,总有数万人打电话来要求匿名协助。德国最大私人电视台之一RTL播出“实用教育性”节目“超级保姆”,记录两位经验丰富的“超级保姆”,进驻亲子关系陷入危机的家庭,和他们一起生活,并在冲突发生时,直接介入,在摄影机前,指导神经即将崩溃的父母,以平静的语调要求子女完成应该做的事。这个节目争议性极高,每周却有三百万到五百万人观看。
一个更蓬勃发展的市场,是针对家有零到十二岁子女所设计的“父母课程”。
每天晚上八点钟,全德一千多个各种父母课程的据点,就聚集了来自各种社会阶层、职业的父母。他们分成小组,透过阅读、观看录像带、讨论、角色演练、技巧练习、回家实地试验、检讨、内化等综合阶段,希望学到如何用适当的声调语气,和孩子进行妥协、面对冲突;还能以鼓励但前后一贯的方式,说出一个坚决的“不”字。
目前,最具公信力、最受到欢迎的父母课程有三种:来自美国的“有效父母系统训练”,来自芬兰的“坚强的父母——坚强的孩子”,及来自澳洲的“积极当父母课程”(3P课程)。每种课程的上课时间从四周到十二周不等,有的外加四次各二十分钟的个别电话咨询,所费不赀,平均约三百欧元,但德国父母趋之若鹜。父母课程不但受到家长的青睐,学校教师也发现了它的价值。
柏林的“尼古拉——奥图职业中学”甚至率先规定,申请入学的先决条件,就是学生的父母必须先上完二十小时父母课程,学会称赞孩子,知道如何约束孩子。缺席两次,孩子就从候补名单中除名。如果逃学,校长就会通知孩子。
这些课程的共同特色是顾客导向、实际、立即可行,一再强调的原则是称赞、鼓励、订出清楚的规则、前后一贯的处理方式。所有课程一方面给挫折的父母打气,一方面也提醒前来取经的父母,没有一种教育是所谓“正确的”教育。正如3P课程在其书面教材的前言所强调,“面对不同的教育途径和看法,父母必须自己决定,要促进孩子哪种价值、能力和行为的发展,要用哪种方式响应孩子的行为。”
3P课程的目标摆在让孩子甘心情愿做父母希望他做的事。课堂上,录像带显示一个女孩放学回家就把书包随手一扔,妈妈平静地说:“请你把书包放好。”女孩照做了,妈妈接着说:“谢谢你,玛莉欧,谢谢你把书包放到该放的地方。”一位德国父母课程专属讲师表示:“和孩子保持同等高度,给清楚的指示,孩子做到就要很具体的称赞,这就是父母的责任。”如果一次不行,就给他几分钟“角落时间”安静下来,然后再试。
“有效父母系统训练”及“坚强的父母——坚强的孩子”则强调和子女的想法和感觉交流。“有效父母系统训练”在汉堡的讲师丝尔克·韩瑞克请父母先观察和思考,家里最常发生哪种冲突?自己如何反应?孩子如何反应?因为,许多家庭的冲突根源,就在于父母只想要尽可能迅速而且平顺的处理日常生活,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只好以负面行为去吸引父母的注意,父母很容易掉进这样的陷阱,以错误的方式去对应,变成非常经典的恶性循环。另外,要学会积极聆听。曾经担任老师的韩瑞克还对在座的父母解释,例如,每次回家先不要立刻追问:“功课写完没?”而应以体谅的心情和语调问孩子:“你今天很安静,怎么啦?什么事让你难过吗?”
父母有时会怀疑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是否合理,而孩子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父母内在的不确定和无助。父母课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父母学习自我察觉,并且有机会和其他父母交流。当然,选择去上课的德国父母知道,自己不是机器人,教育也不是按照操作手册就可以完成的。四到十二次课程,既不会彻底改变一个人,自然也无法解决所有的家庭教育问题。但是他们发现,上课以后,自己面对子女时,的确比较冷静、比较有耐性,而且责骂的比例也降低了。
不仅父母主观的认定父母课程的价值,连学界、媒体也罕见的一致肯定父母课程的正面意义。社会学家胡尔曼分析,在父母课程里,的确可以学到有助于克服家庭日常生活压力和冲突的方法,父母课程让参加者克服了一般性的沟通障碍。
当然,令人惊喜的是,参加父母课程,不仅父母受益,孩子也愿意采取比较和平的沟通方式。因为,不论是否愿意,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会模仿。尽管如此,德国的教育学者并不因此就把家庭教育的未来,完全放在父母课程上。他们希望父母能够自觉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让孩子理解和信服的事,把孩子作为自己的镜子。
“严谨”与“理性”的家庭教育方式德国家庭教育以“严谨”与“理性”为显著特点。
首先,德国父母尽早让儿童养成自我、自主的独立精神。儿童从两岁开始,一般顽固得不得了,“不要”两个字常常挂着在口头上。此时,德国父母以为“不要”的含义是“我自己能干,妈妈爸爸不用管”,从而对孩子的态度会变得稍微冷漠一些,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拉开距离。心理学家指出,孩子说“不要”,不过是一种调皮的举动,他实际上舍不得父母的关心,父母对他冷漠,肯定不免让他遭遇内心伤害。比如,父母带孩子到操场玩耍时,孩子会说“我能自己玩儿,我没事”,随后陪同一些小朋友们向远处跑去,德国父母就允许他走。不过,实际上,孩子一直在回头瞧着父母,见不到他们跟着走,他可能觉得又害怕又难过。经过这件事,德国孩子迫不得已养成独立精神,但内心也会封闭起来。年龄到了十岁以上,在满地烂泥的球场上奔来跑去也好,在喧嚣的大街上赛跑自行车也好,在幽暗的森林中露营也好,他们大胆地面临外面的世界。这种性格有所好处,比如,德国孩子善于合作,怀有团体精神,喜欢参与球队或者乐队。不过,这种积极性也表示,德国孩子需要补充父母给他们留下来的心里空虚。
其次,德国父母不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说心里话。倘若孩子发泄、发怒、发牢骚、发哭声,父母会令他“控制自己”,因为觉得控制不住表情的孩子不懂分寸。如此,孩子会养成自控的能力,过分克己,控制不住自己就不妨感到内疚。结果,这种“能忍则忍”的心态使德国人的内心情绪与向外表态隔离了。
此外,德国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习惯谈到比较正式的话题,诸如历史、哲学、文艺、时事等等。如此,早在上小学的时候,德国儿童就会讨论乃至“雄辩”抽象的话题。这种沟通方式与别国文化格格不入,因为无论是拉美国家的“温柔”还是东方的“中庸”,都偏重于交流的“形式”(即礼仪、言辞、表态),德国则重视说话的“内容”。中国人请德国人一起吃饭时,这一问题尤其突出:中国人不嫌麻烦地敬酒、倒茶、点菜,德国人则愿意讨论敏感的社会课题,罗索得哪怕一盘菜也吃不光!
“严谨”与“理性”,德国民族一直沿用类似的家庭教育方式,甚至可以追溯到千秋的古罗马帝国时代。当时,虽然德国地大人多,东南西北的民族不同、风俗各异,但早在公元98年,古罗马作家塔西伦的《日耳曼国》一文仔细叙述了日耳曼民族家庭教育的集体性质。塔西伦提出,在日耳曼家庭中,父母的孩子教养极为严谨。男孩儿不到10岁时就要陪同父亲去森林里武松打虎地狩猎,从而养成阳性勇气以及团体精神。姑娘则待在家里帮母亲忙着家务,行为孝顺、性情朴素,到了18岁才谈起恋爱,嫁给出身同等贵贱的男子。到了战争爆发的生死关头,男人就利用他们童年狩猎时学到的技巧来杀害敌人,女人则站着在战场旁边大声捧场。塔西伦还认为,这些风俗与日耳曼国的寒冷气候略有关系。寒气使人的气质冷漠,性情朴素,言行耿直。其实,塔西伦不曾动身渡过莱茵河亲眼观察日耳曼民族的实际情况,反而在遥远的罗马城里坐在写字台前,根据将军、商贾、游者的见闻撰写了一个半真半假的传奇性故事。他并不以客观为目的,而更想将边疆异族的原始社会对照地中海的高度文明。当时,罗马帝国被奢侈、腐败、淫荡一些歪风邪气渗透,与日耳曼的严谨和朴素成对比。
尽管《日耳曼国》的大部分内容毫无根据,但塔西伦关于家庭教育的评价还有一分道理。通过数百年的不断演变,即便德国渐渐成为发达社会,其家庭教育的核心精神始终没有改变。16世纪初,德国教士马丁路德在北欧地区启动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德国家庭教育深受宗教改革风气的影响。德国父母让孩子勤学勤劳,遵守纪律,每周日按时拜访教堂。
自17世纪至19世纪,随着普鲁士王国强大起来,家庭教育与军队教育日益相似,父母借鉴严紧军纪的榜样以教养孩子。另外,德国在科学、哲学领域中走在前锋,父母与学校教师一起着力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使得德国教育变得越来越“理性”。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的德国史学家格外重视古希腊和古罗马,又重新精读《日耳曼国》,以此文为事实。甚至,当时的著名史学家还提倡以古代德国的家庭教育作为新一代德国父母的模范。
二战后,德国成为民主国家,尤其是在60年代的学生运动之后,父母比以前更开放一点,让孩子谈恋爱,参加晚会,穿牛仔裤。而且,家庭教育走向消费文化。百货市场连绵不断地建起,变成德国家庭的游乐场所,大幅度提高了孩子对玩具、糖果、游戏的需求。此外,出去干活儿的母亲逐年增多。除了这些变化之外,现代德国家庭教育与宗教教条、政府宣传拉开了距离。总之,德国家庭教育的事情,确实说来话长。虽然“严谨”与“理性”的特点古今皆有,但其具体形式不断在变化。
传统德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20世纪前,一个听话、守纪律、讲规矩的孩子是一个好孩子,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家长有权决定子女的前途。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教育观念都有了很大改变,从而促使德国家庭教育目标发生相应变化。
现代德国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发展场所。家长的主要职责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指导。亲子之间的关系是民主与平等的关系,父母很少强迫子女服从自己的意志,也不要求子女按照他们的生活模式生活。他们的教育理念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父母就认为孩子应该走向社会,而不希望他们过分依赖自己
在德国,孩子都有个人的房间,年幼的孩子还有一个活动室。大多数父母都十分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和个人隐私,孩子的房间和活动室就是他们的独立天地,父母一般没有经过同意不会去翻看孩子的东西。一方面,父母希望借此促进孩子形成独立的个性;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尊重和保护他们的个人权利的教育形式,向他们传递这么一种信息:那就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保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和保护别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