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来,德国新纳粹分子就频频活动,在培养民族精神的背后,潜荡着民族主义的阴魂,并在学校德育中表现出来。德国统一后,这股潜流日益扩大,在统一一周年之际的三个星期中,便发生了以青少年为主的近500次袭击外国人事件。历史学家格格·曼说:这严重地损害了德国在过去40年来在国际上赢得的尊重和信任,使人唤起对1932—1933年纳粹暴行的回忆,如何面对这种倾向,已成为德国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
二、学校德育的主要教学方法
1.主课与辅课相互配合
德国认为,思想行为教育是一个综合工程,既要抓好主要科目的教学,又要有各科的配合,将德育贯穿一切工作之中。为此,在抓好宗教课、伦理课、社会课等科教学外,强调其他课程也应担负德育任务。尤其在大众学校中实行教师包班制,一个教师上10门课左右,非常有利于教师把德育与教学联系起来,1981年实行新计划后,给教师25%时间自由机动,也主要从整体教育系统出发,考虑到教师担负德育工作这一问题。
2.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德国学校德育的一个卓有成效的方法就是在理论灌输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无论是宗教教学或者是一般的伦理学都如此。例如宗教课上讲人生归宿时,结合有些儿童因父母离婚或死亡,有孤独感,讲人不是独立的,社会在关心你,上帝在陪伴你,鼓励儿童勇敢去找上帝,寻找新生活。并用科学知识,用弗洛伊德心理学来说明上帝,说明人生的许多问题。又如中学讲的社会劳动课,从学生关心的职业选择,举出社会上的种种职业,联系到有关劳动职业法规,以及选择职业的种种限制,如学历、健康、需求量等,顺便介绍了如何从广告上获取职业信息和分析市场需求状况。无形中使学生获得了有关劳动观、法律知识和如何努力学习获得较理想职业等方面的教育。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相当紧密,富有生活气息。
3.书本教学与实际活动相结合
无论宗教课还是理论课,或者社会课,都积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寻找答案,不做书呆子,并鼓励把问题带到课堂上,分析讨论。德国学校的实习课程即使在中小学也很流行,尤其表现在德育方面。
4.借助电化教学手段
德国电化教学很普遍,即使上宗教课也配以电影、电视、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科书中也有色彩缤纷的插图,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情感化,很容易使学生进入特定角色。社会课的教学方式首先是从示例、文章、影像设备、观察、地图等资料入手,再进入分析问题,根据事实作判断,再组织讨论,集体作出结论。引入电化教学使德国的宗教伦理课变得轻松和富有吸引力。
三、德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宗教教育的问题
时至今日,宗教教育在德国中小学德育中仍处在重要位置,宗教课是中小学的必修课。宗教课程的开设和管理依旧由教会组织负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追求的价值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少学生已经是非基督徒,宗教组织为了扩大它的影响,加强了在宗教观念上的灌输,力求争取到更多的信徒,而忽略了它在德育上应该起到的作用。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的宗教教育引入了许多具有现代性的内容,但宗教课教学还主要是以灌输为主,未能发挥学生主体性,难以提起学生兴趣,自然培养学生道德所起到的作用就有限了。而且在学校举行的各种宗教活动浮于形式,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上并没起到什么作用。
2.极端主义民族问题
二战后,德国深刻反省了在道德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对极端民族主义的内容坚决摒弃,这一时期,学校德育朝着十分健康的方向发展。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价值观呈现多样化,新纳粹主义有所抬头,不但在社会上大肆宣传极端民族主义,而且还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中来。在培养民族精神的幌子下,个别教学人员大肆宣传民族极端主义,鼓吹狭隘的民族主义,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纳粹主义的发展,不但严重损害了德国在战后重新树立起来的形象,而且也为学校德育带来了巨大挑战。
环保意识与爱心的培养——善良教育
一、德国中小学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80年代以来,德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这之前只有少数人关心环境,且“环境”被认为等同于“自然”。70年代的德国小学课程中虽有了环保内容,但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上。在地理课程中也只涉及环境的两个方面:1)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的活动,如气候、地面起伏和自然灾害。2)人有能力征服自然,建设自己的环境。
从中可见这种二元对立的环境观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看得泾渭分明。在7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破坏环境也就是危害人类自身。在德国学校中,首先意识到这一思想变化所蕴含的重要意义的是地理学科,并在德国学校地理协会的积极支持下,地理成了学校环境教育的中心学科。
1980年西德的“各州教育与文化部长联席会议”的一项声明对环境教育有下列阐述:“对于个人和全人类来说,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现在的重大事情,它也是学校的一项任务,提高学生环境意识,使他们具有对环境的责任感,使他们养成在校内外对环境负责的行为。”这次会议做出了“环境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必修内容”的决定。在90年代初,德国大多数州中都推行了新课程,这些课程反应了新的环境教育思想:环境教育是学校整体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由于德国有16个州,每个州的课程内容各不相同。巴伐利亚州教育部制定的《环境教育指引》是指导州内学校环境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它列出的环境教育内容涉及环境的方方面面,从文化的、社会的、技术的、历史的、情感的、道德的、审美的和个人生活方式等多角度提出环境教育的内容要求。
近年来生态破坏所引起的自然报应,使德国人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总是有限的,只有珍惜和节约资源,精心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永久利用自然,最终受益于自然。从以征服自然为荣的“主人”到自觉善待自然的“朋友”,是人类意识的又一次深刻觉醒,也是人类角色的一次深刻转换。
德国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是人对自然的利用、改造和自然对人的回馈关系。人类不管如何进化,仍然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所有活动,必然要受到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的约束。当人类从自然中汲取营养而创造文明时,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融洽相处。那种无节制耗竭地球物质的文明是残缺的文明,它会毁掉我们的自然家园,也会荒芜掉我们的精神家园。
基于这种深刻的理性认识,德国人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处处讲环保的国家,德国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也得到重视和加强,呈现出注重实际可操作性和本地化两大特点。调查表明,在课堂上传授环保知识,能转化为环境意识的仅10%。至于环境意识和对环境友好的行为之间的转化率,充其量不过1%。德国教育部门意识到,在环境教育中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是一大误区,最有效的方法是大力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德国的环境教育,摒弃了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让学生从点滴行动中受到熏陶,并且身体力行。
德国的学校、老师和家长一致认为:要卓有成效地搞好环境教育,首先必须培养青少年的爱心。
在课堂上,老师从一棵树深入浅出地讲解环境保护的深远意义。一棵长了50年的大树,在市场上出售仅能卖50—125美元。而这只是它真正价值的03%。计算一棵树的真正价值,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如果以每年平均释放氧气1000公斤计算,50年生产的氧气价值达31250美元左右,同期防止空气污染的价值为62500美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地肥力,产生的价值达68750美元;在为牲畜和鸟类提供挡风遮雨和筑巢栖息的场所、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产生的价值约31250美元,与此同时创造动物蛋白的价值为2500美元左右。这三项相加总计价值19625万美元。至于大树每年开花结果、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活到一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产生的价值,还没有计算进去。老师神情严肃地告诉学生们,一般来说,有生命的生物比无生命的物体好。然而,现在有些事情总是颠倒过来。在有些人看来,活着的森林就不如死去的树木受宠,活着的野生动物也不如死去后剩下的毛皮和骨肉那样值钱。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这些活着的东西造福的是整个人类,其价值太抽象。而在它们死后,受益的却是具体的个人,让他们大饱私囊,大发横财。就这样,受既得利益的诱惑和驱使,有些人便不顾一切,大举刀斧,将一片片活森林变成一堆堆死木头;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一张张皮。
德国教师就是从学生的爱心培养上,加深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学生自觉地去爱护环境、爱护生命。
二、德国中小学学生的爱心培养
在德国教育界,“严谨、诚实、守信”已成为早期教育的目标之一。对于孩子来说,四五岁是培养他们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最重要的时期。研究表明,97%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的品性的。
德国的教育法规定,家长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职责。在青少年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越来越多的父母清楚地认识到,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可以帮助他们愉快而健康的成长。其实,父母并不需要经常去教导孩子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而是自己必须先做出榜样,在家庭中营造出一种真诚的氛围,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例如,尊重家中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孩子)的权益和需求,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
在社会上,同样大力推崇氛围教育。例如,有的城市在十字路口就立有这样的指示牌,上面醒目地写道——“为了孩子,请不要闯红灯。”据说,此举效果显著,从此闯红灯的行人和车辆大为减少。氛围教育对孩子良好品质的培养十分有益,与此同时也利于增强成年人遵守社会秩序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