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之一,其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德国教育部门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很重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他们把道德教育当作塑造公民爱国心和高尚人格的重要工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道德教育。
德国德育的基本目的是以宗教为根本,陶冶“精神与人格”,除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外,注重培养人的尊严、克己、责任感、乐于助人,对真善美的感受性,民主精神和爱国爱民的德意志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德意志”精神是德国德育的核心目标。德意志民族以气质高贵、尊严、责任感、思维严谨周密著称于世。德育根本目的是要培植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灌输爱国教育。
德国学校德育的历史沿革德国学校同欧洲国家一样,同宗教有密切联系,是从教会机构中演化而来的,最初是中世纪的修道院,后演变为教会学校,15世纪前初等教育几乎都是教会创办的“拉丁语学校”、“德语学校”,由神职人员任教,教学内容是讲授宗教教义,背诵宗教训诫。16世纪宗教改革对普及初等教育具有推动作用,1642年小邦国戈塔推行普及义务教育,才出现有体系的国民教育,1870年普法战争后德国统一,才形成全国普通国民教育体系,但宗教对教育仍有控制权,教会与学校始终是密切的同伙关系,宪法规定宗教教育为核心课程,教会管理宗教课事宜,学校德育主要由宗教教育承担。
1890年后,德国已成为当时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且富有侵略性,为了实现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在教育上竭力推行宗教教育、种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强化以宗教为核心的奴化德育。1889年5月威廉二世发布教令:“朕已考虑利用学校以防止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传播”,要求德国学校把“畏神”和“热爱祖国”的教育放在首位。1890年12月,他又在学校会议演讲中一再提出要培养“青年的民族主义者的德国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成立了共和制,并于1919年8月颁布《魏玛宪法》,其中在教育改革中特别强调了德育的作用,例如149条规定宗教教育作为学校的正规课,允许各地按教派设立学校,教授不同教义,并在原三类传统中学基础上创设德意志中学,主要课程为德语、德国文学、德国地理、德国历史等,鼓吹大日曼主义和军国主义,是一种地地道道灌输反动精神的极端民族主义学校。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更加大肆强化反动政治教育,把学校办成反共反人民、发动侵略战争的工具。
二战后,德国分为东、西德,西德恢复教育分权制,由各州管理,但仍然坚持以宗教为核心的学校德育。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限定社会方式的改变,西德的学校德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仅宗教教育内容有所改变,而且增设了伦理科、社会科、劳动教育和生活指导等德育内容。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种种改革也无法解脱西德中小学面临的人生难题。
据统计,1987年在全西德29,900所中学里有333,000多名学生被暴力伤害。学校每年财产损失严重,维修费每年高达6千万马克以上。有些学校中没有一名教师愿意承担监督课间休息的任务。许多学生模仿日本忍者,练习各种武术,使教师常常成为学生施暴的对象,犯下凶杀罪。同时,620万中学生每天至少有18万人逃学,每天有14万名服用毒品,10万多名12—15岁学生嗜酒成瘾。1987年有1560名中学生自杀,14000名中学生企图自杀,且有时根本找不到原因,累根斯堡的歌德完全中学,10天内竟有3名学生相继自杀。校长自我解嘲地说:“我们不知其原因,但也许是维特的影响”。
维特是歌德笔下的主人公,曾因生活失败而自杀,这真是无不具有讽喻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德教育界不断反省德育问题,有人主张恢复70年代放弃了的权威教育,有人认为应归咎于教师的责任,还有人主张恢复棍棒教育,严正师道尊严。许多州纷纷对德育作出决定,如现行的巴伐利亚州宪法131条明文规定德育的重要性,指出学校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应塑造人的个性和心灵,教育学生尊重宗教,爱国爱民。这是战后西德奉行唯智育主义的重大转折,这点对我们是有重大启迪的。
1990年10月3日,德国以西德的资本主义政体重新统一,教育上完全沿袭西德体制,但统一后不同的政体冲撞也给教育,尤其是德育带来重大的影响。
德国战后面临严重的战争创伤,人的精神全面崩溃,如何清洗法西斯对社会道德的践踏,唤起人民生活的热忱,以及如何教育下一代,避免再遭受战争祸害,成了当代教育家,尤其是德育学家面临的时代课题。许多教育家开展了大量工作,发展了丰富的德育思想,最为出名的是斯普朗格、布贝尔和鲍勒诺夫等,他们的研究和思想对德国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一、朴素道德的德育观
日本学者冈本矣明认为,鲍勒诺夫堪称是一位“德国教育学的世界权威”,他对教育理论有突出的贡献,尤其倡导风靡一时的“朴素道德”德育观,在德国有很大的影响。
战后,德国法西斯的政治崩溃带来了整个精神危机,纳粹对“高尚理想”、“崇高美德”的践踏、歪曲性的滥用、使人不仅怀疑传统的高尚理想和美德,丧失对未来的追求,导致了整个精神生活的堕落和绝望,对一切道德采取否定敌视的态度,时代向人们提出重建新道德,挽救德国的历史任务。鲍勒诺夫及时提出“朴素道德”的新德育观,有效地填补了德育领域的真空和颓败,认为过去被纳粹分子歪曲的“高尚道德”只是一种为某一时期某一权贵某一阶级的特有产品,是不易兑现的天方,如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佛教的涅盘理想等,而在人类社会中实际上隐含着一种更一般、更纯情、更基本、更长久保持同一性的更美好的德性,如诚实、信赖、同情心、爱、关心等,它们是一切道德的基石,是学校德育的基础。这种朴素的道德也有可能随“高尚道德”的崩溃而丧失的危险,因此学校德育大力倡导朴素道德就显得十分必要。他认为,朴素道德相对于高尚道德来说,具有自然健全性,体现了与人的内在同一性,是集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而不像后者那样走极端,争夺支配地位,以人的政治观为准等。朴素道德是道德理想的基础,它的发展和更新依赖于人们对高尚道德的深刻自觉,学校德育只有坚持培养朴素道德,才能使学生建立真正的高尚道德。
那么,什么是朴素的道德呢?鲍勒诺夫认为有下列要点:1)要自觉忠实地完成每个人在特定活动范围内的责任;2)要老实坦诚地和人交往,在一切工作中踏踏实实,不半途而废,时时处处保持正直;3)要同情他人及一切有生命东西的痛苦,乐于帮助处于困境的人;4)尊重他人活动权利,在共同生活和工作中持友好意识等美德;5)言行举止端正,注意倾听别人意见,做受人尊重的人,等等。
鲍勒诺夫认为,当代社会道德价值是多种多样、且时常对立的,每个人不可能同时遵守全部价值,但应当在努力发展朴素道德的基础上使各种道德价值达到尽可能多的协调,为此要进行两方面的教育:有道德的人格教育和自立教育。有道德的人格教育首先要进行群体性道德的教育,这是由于道德都是社会性的,其次要培养人的社会良心,一切人格的行为表现都来自那种外部世界内在化的良心要求。因此,要把外在的群体性和内在的道德良心统一起来,就必须培养个体对善恶的独立判断力和敢于参与正当事情的能力,而这些只有给年轻人以自由活动的机会,给予在逆境中奋起的机会和理想及榜样的教育才可能做到。而自立的教育,则是德育作为人的社会化的结果,首先应培养人具有创造性的生存适应,从而成功地承担创造性的社会角色。要达到这样就必须开展培养道德判断力的教育,必须投身于正确的活动中,必须通过“对话”(争论)来对独立判断加以考证。
二、品格教育与价值教育
布贝尔的德育观对德国当代的学校德育也有很大影响,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是教知识或学会做什么,而是塑造人格,“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他指出,品格是人在与外界互动中,支配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内在精神统一体,是人一贯的为人处事的德行或思想品质。它是后天在环境和教育中形成的,品格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掘人的善心,使人的品质形成和谐的统一体,“人类的统一根源于个体的统一”,这是一种形形色色的多样化的统一。培养品格是不容易的,因为它既无法公开有程序地进行,也无法隐蔽地无意自然完成,因此布贝尔认为,培养品格的关键条件是取得学生完全信任,这就要尊重学生人格,同学生真诚坦白地对话,引导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同他们交朋友,参与学生生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为品格教育开辟道路。
价值教育是布贝尔的另一道德思想。他认为教师不应为价值提供模式,不是为学生未来生活开药方,教育的目标不是提供完美的价值学说,因为价值乃是学生在生活中接受启迪,与上帝的神旨接触,才能发现的那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他认为,外部的强加和纪律权威的约束都是不好的,在价值教育中,重要的不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教师本人的样板,价值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真诚开放的共同参与和互动,开展坦率地问与答的学习对话是最佳途径。他对此提出三点建议:1)师生应一起学习全部宗教经典和文学历史方面的文献,从中吸取科学和深化价值意识;2)在精通科学的同时达到对价值选择的净化和顿悟,进入良心和非理性的专一;3)教师通过教学演示,使学生能升华获得的经验,洞察自身存在的本质,独立地作出价值选择。他指出:一旦学生学会了诚实地对待自己,那么他是能够成功地发现可靠的价值的。布贝尔的德育思想为德国的宗教教育,更准确地说,为德国以宗教为主体的学校德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德国中小学校的德育现状德国中小学的分类教育有其明显的长处。不同类型的学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内容,班级设置都根据小班化的原则,每一班都在30人以下。这样就能使教育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树立信心、健全人格、自尊自强、明确志向,向着符合本人实际的目标健康成长。德国的社会、家长观念的正确,对孩子的未来注重的是符合其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社会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并不要求人人都去大学深造。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平等对待各阶层人员、尊重每个人劳动和人格的社会风气。
一、中小学德育的目标
德国中小学德育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且由于战后执行的是教育分权制,各个地区的德育目标也不尽相同。一般德国人认为德育是使人的思想和行为一致,故称思想行为教育。在两次大战期间,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守纪律的,虔敬上帝、忠于统治阶级的臣民,培养对法西斯暴力的崇拜和对法西斯头子的盲从的“特种日耳曼民族”。战后再次指出,道德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以宗教为根本,陶冶“精神与人格”,除培植学生的宗教信仰外,注重培养人的尊严、克己、责任感、乐于助人,对真善美的感受性,民主精神和爱国爱民以及德意志精神。具体分几个方面:1)美德教育,使学生懂得各种行为准则,理解现实、理解社会、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必须遵守的各种美德;2)培养个人的优良品质,从现实出发,培养良好的人格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诚实、坦率、信任、互助、给予、不自私、发展相互谅解的协调关系;3)树立民族自尊心,培植民族精神,灌输爱国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在德国或与德国人交往中,总会感觉到他们对工作、对祖国表现出由衷的献身和自豪,这大概应有学校德育的一份贡献。
二、中小学德育的内容
德国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德国中小学设置了相应的德育课程内容用以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宗教内容
在德国,宗教教育一直被看成德育的重中之重,宗教课程是学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从法律上保障宗教课程在学校中的合法地位。
以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为例,他们把培养学生对上帝的敬畏之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来执行。学校中的宗教课程主要由各宗教教派负责教授,其中以天主教和新教影响最大。教学过程中,天主教主要以《圣宠论》、《教会论》、《教会史》、《基督教社会论》为教材;新教则以《圣经学》、《圣经史》、《信仰论》、《教会史》为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中,宗教教派除传授宗教信条外,还讲授大量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知识。
2.伦理道德内容
伦理道德的培养,主要通过开设伦理课程来进行。其选取的内容大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讲授基本日常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主。通过实际的事例,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并掌握公平、诚实等基本伦理道德观念,学会用伦理学的观点分析社会上存在的伦理问题。
3.社会道德内容
德国社会道德教育主要是政治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由社会课程来承担。通过社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民主制度的价值和各项法律法规,了解政治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正确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政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融入到社会政治生活中去。
社会生活道德内容,这些内容主要由社会科,或称“社会规律”,“政治教育”等,是20世纪70年代后开设的新科目,各州内容各异。
黑森州在中学阶段设“在会规律”科,由地理、历史、社会科组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决定和共同决定的能力”。内容有:通过社会使人成为社会的人,即社会化;作为消费者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学习根据国家法令和公共政策,如何来约束自己;了解社会的利害关系及作为国际社会一员应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