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统而言,相对于港台女性,大陆女性的女人味比较寡淡;相对于南方女性,北方女性女人味比较粗糙……也许是过去受“男女都一样”的矫枉过正的宣传影响,也许是因为水土气候的不同,加上近年来西方女权思维的渗透、“野蛮女友”等影视文化的误导……大陆女性刚性有余,温柔不足;矜持有余,亲和不够;贤惠有余,优雅不足;知性有余,感性不足……
女人味,一方面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也要预防后天被扭曲,更重要它是修来的,是种修为,是种长期的熏陶与学习。那么,大陆女性在女人味的经营方面,到底在什么地方欠火候?什么地方是误区?
首先是表达爱方面,过于简单甚至粗暴,不太真挚,老土,情绪化,喜欢对抗对峙,喜欢否定,而不喜欢肯定,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女性感受,只要求,而不善于抒发……比如喜欢说反话:丈夫回来晚了,她本来盼着丈夫早点回来,但是她不说“我等得好心急”、“盼着你回来”、“一个人在家好没意思啊……”等自我感受的表达,而是发火。不用“我”开头,劈头就说,“你回来干吗”、“这么晚你就别回来了”、“你死哪里去了”、“跟谁鬼混了”……
其次,不注意细节,大大咧咧,还以此为荣。比如说话很“冲”,不注意音韵,语气,甚至手势的雕琢与美化。在纽约,曾经有人看见两个中国女游客在吵架,报警,警察来过问,才知道她们刚才是“说悄悄话”!美好的谈吐,是身价的一部分,更是身份的表征。女人味道是综合气质,但是必须从细节抓起。比如你会微笑吗?我见过不少女性要么笑得前仰后合,要么冷若冰霜,而不会含蓄、甜美的淡淡的微笑。
另外,弱化传统“太太”一词的细致经营,喜欢“主任”、“局长”、“老板”等官场职场称谓,而不习惯去丰富“太太”、“夫人”的角色色谱。工作第一,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还常常大义灭亲,因公断奶。一些女性“三过家门而不入”还被大书特书,过分否定甚至放弃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把孩子丈夫放在“革命事业”之后。我们的传媒也很“八股”地习惯性地在报道一些劳模优秀事迹中,把“母亲没给女儿梳过小辫”等作为正面内容加以歌颂和赞许!
优雅是女人味里最美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难把握的。也许你会说大陆女性不善于“拿腔拿调”而已,如赵本山说,高雅都是装出来的。我要说的是,优雅还真的是一种“拿捏”的艺术,很有方寸感,但是我们大陆女性好像不太在乎这些。比如大陆女性无论什么专业毕业,大都不会使用祈使句式,喜欢用反诘语句。派对沙龙里,她一进门觉得屋里很热,大都会这样说:“这么热怎么不开窗户”,而不会说:“我觉得很热,请问我打开窗户你介意吗”、“请问,我们打开窗户好吗”……“怎么不”这种抱怨的质问,常常让人不太舒服,很突兀尖利,太咄咄逼人最后一点,大陆女性不会或者不屑用“哭”这一柔性武器,也不知道美化自己的哭和泪。虽然我们说女人味并不意味软弱无助,但是女性易动多情、善解人意,应该是很美丽很舒服的品质,是女人味里很有视觉感染力的一环!歌手演员作家集于一身的台湾才女伊能静,一直很尊敬、喜欢梅艳芳,有一天,她在面包屋里买面包,突然听到梅姐唱的“女人花”: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只盼望有一双温柔手/能抚慰我内心的寂寞……她当即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手里的面包夹都发抖。在外面等急了的丈夫哈林冲了进来,看见自己的太太哭成那个样子,喊道:“怎么了,怎么了?面包怎么了?”伊能静是笑着回忆这个生活小片段的,她不悲观,很快乐,但是她的泪水让人更看到她作为强者背后“小女人”的美善与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