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颈椎病
颈椎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发病以40~50岁者为多见。调查证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本病;60岁则达50%;70岁以后几乎就是100%。颈椎的退化实际上从20岁左右就开始了,衰老的趋势不可逆转,再加上不良习惯会加速颈椎衰老的进程。现今,颈椎的发病有低龄化趋势,特别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比例由1996年的8.7%上升到现在的15%,我国颈椎病发病率为17.6%,患者已达5000万人,每年还新增大约100万人,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年龄中年以后,颈部发生劳损、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病变,影响到颈部神经根,或颈部骨髓,或颈部主要血管等。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陡增,主要是由于学生长期伏案读书、写字,导致颈肩肌疲劳,伏案姿势欠妥及书包过重导致椎间隙炎症水肿所致。
2.外伤骨折、轻度的脱位或挫伤,造成颈椎间盘损伤,当时可无明显神经症状,一定时间后可出现颈椎压迫的综合症状。若颈椎已有退变,有时仅有轻微外力即可发病,如驾车时突然刹车,产生颈部的轻微错伤即可引发颈椎病。
3.姿势性劳损长期伏案工作,而使头部长期低位,颈椎关节因受力不正常而出现过早退变,还可因长期的牵扯而造成颈、背肌的劳损,甚则可造成髓核向后突出。现代人坐办公室的多,户外活动少,长时间伏案、低头、打电脑等动作易引起颈肌疲劳,时间久了会造成颈椎的损伤,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4.外邪侵袭在潮湿寒冷环境下,长期受风、寒、湿邪侵袭可引起或加重颈部的气血凝滞,从而容易患颈椎病。
二、主要临床表现
颈椎病多数以颈部的局部症状为主,可以有颈部酸、胀、痛及不适感,脖子发僵、发硬。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手里握物可无自觉地落下,有些病人还出现下肢僵硬发软,椎动脉型颈椎病还会出现头痛、头晕、眩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等异常感觉。所有的临床表现不会在一个人身上全部表现出来,往往是仅出现部分症状。大部分病人表现的症状比较复杂,经常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疾病相混淆。本病以慢性发病和单侧发病为多,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
(1)间盘型:也称痛症型,以肩背痛为主。
(2)神经根型:又称麻木型,由于骨质增生或变小的椎间孔对颈神经根的压迫刺激而产生上肢的麻木或放射痛,单侧多见,颈部活动受限。
(3)缺血型:也称眩晕型,由于椎动脉受压或痉挛出现头部供血不足症状,即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等。当头部改变方位时,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4)脊髓型:又称萎症型,由于脊髓受压所致,主要表现于上、下肢麻木、肌肉无力,甚至出现下肢瘫痪等严重症状。
(5)交感型:由增生的骨质刺激颈前交感神经所致,常有心慌、胸闷、气促、多汗等症状。
(6)前斜角肌型:骨质增生刺激使前斜角肌痉挛,产生臂丛神经的压迫刺激症状,表现为上肢尺侧及环小指麻木,小鱼际萎缩等症状。
三、一般治疗
从病理学角度看,颈椎的退行病变是不可逆的,但通过合理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由此产生的症状是可以缓解的。治疗应当表里兼顾,内外兼施的治疗方法,既清除外在的致病因素,又调理整体,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气血流通,帮助消除疼痛等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根据目前报道,大约90%的颈椎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或缓解。在中医外治法的推拿、正骨手法和针灸疗法中特别强调推拿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手法治疗宜柔和,切忌暴力。椎动脉型、脊髓型患者不宜施用后关节整复手法。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状态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局部有急性炎症和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否则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四、膳食营养
(一)饮食
1.饮食原则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2.适宜食物如牛奶、猪瘦肉、猪腰、猪脊骨、牛肉、鸡肉、羊肉、兔肉、章鱼、苦瓜、绿豆、枸杞叶、韭菜、丝瓜、大白菜、菠菜、洋葱、菜花、西兰花、番茄等。
3.饮食禁忌忌食肥腻、油炸、生冷食物。
(二)药膳
1.桑枝田鸡汤
成分 桑枝200g、田七50g、鸡肉500g,煲汤。
功效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适应 颈椎病(缺血型)
2.杜仲枸杞壮骨汤
成分 杜仲50g、枸杞50g、猪脊骨500g,煲汤。
功效 补肾健脾、增髓壮骨。
适应 颈椎病(神经根型)。
3.黄龙伸筋汤
成分 黄芪50g、伸筋藤50g、乌梢蛇500g,煲汤。
功效 补气和血、祛风舒筋。
适应 颈椎病(交感型)。
4.归龙活血汤
成分 地龙(干)50g、当归50g、鹿筋50g,煲汤。
功效 养筋通络、活血复脉。
适应 颈椎病(前斜角肌型)。
(三)营养补充剂
钙镁片、天然B族维生素、蛋白质粉、辅酶Q10。
第二节 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多发生在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称“五十肩”。俗称漏肩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曾有人认为创伤性因素可能是本病的病因,但临床所见多数患者并无明显外伤史,甚至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比体力劳动者多,提示创伤不一定是本病的真正原因。
一般认为年长体弱、肩部劳损或受风湿侵袭、外伤等诱因致肩部病变是本病的发生条件。冬春季气候寒冷、睡眠时肩部外露常可引起急性发作,夏季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和生活也易发作。办公室人员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埋头操作电脑,肩关节缺少必要活动、肩部肌肉韧带常处于紧张状态,功能逐渐减退,肩关节也易发生粘连、纤维化,在受冷空气刺激后易发肩周炎。中医认为人到中年后正气逐渐衰退,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若遇风、湿、寒邪易致本病。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性炎症反应,其病理表现为肩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所释放的炎性介质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和浆液性渗出,渗出物与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最终导致关节挛缩,以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为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
二、主要临床表现
1.肩部疼痛疼痛的程度差异较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慢性钝痛,随患肩运动加重,少数可呈急性发作,疼痛呈刀割样,夜间尤剧,甚至痛醒。
2.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压痛点,少数呈肩周软组织广泛性压痛。
3.活动受限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影响工作及穿衣、梳头、洗脸等日常生活。
肩周炎典型特点为肩周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病程较长,常为数月甚至数年。双肩可以交替发病,两肩同时患病者少见。临床上肩周炎分为急性期、粘连期和缓解期三个阶段。
1.急性期以疼痛为主,夜间加重,可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期肩部疼痛有所减轻,但肩关节活动功能严重受限,可影响日常生活,如穿衣、梳头、洗脸、系腰带等有不同程度的困难,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萎缩。
3.缓解期肩部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可出现自愈倾向,但往往时间长、痛苦大、功能恢复不完全。
三、一般治疗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如针灸、按摩、理疗和口服或外敷中西药物,单独使用某一方法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现多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加强和巩固治疗效果。
四、膳食营养
(一)饮食
1.饮食原则应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
2.适宜食物如南瓜、西兰花、甘蓝、西芹、胡萝卜、黄瓜、葡萄、柚、樱桃、甘橘等。
3.饮食禁忌忌吃性寒凉的油腻食物。
(二)药膳
1.桑枝龙凤汤
成分 桑枝100g、地龙50g、老母鸡500g,煲汤。
功效 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适应 肩周炎。
2.芪归舒筋汤
成分 黄芪150g、当归30g、续断50g、鹿筋100g,煲汤。
功效 续筋养骨、补气活血。
适应 肩周炎体虚者。
(三)营养补充剂
维生素C、天然B族维生素、维生素E、蛋白质粉、钙镁片、月见草油胶囊、深海鱼油。
第三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由于该病致残率极高,因此引起了有关方面对本病的关注。本病在祖国医学中称“贴骨疽”。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复杂,致病因素较多,一般认为下列因素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原因:
1.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后,由于供应股骨头血液循环的主要血管被损伤,因此,极易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髋关节创伤髋关节创伤脱位后所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成人较儿童多见。
3.过量用激素自1957年pletrqramde等报告可的松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来,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的这种副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成为临床上经常见到的一种疾患。非典患者大量使用激素后使不少人患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也证实了这一点。长期大量服用激素常于服药后3~18个月之间发病。
4.减压病由于所在环境的气压骤然降低而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
5.血红蛋白病发病率虽然不高,但与股骨头坏死有密切关系,应予以注意。
前述各种病因虽然不同,但均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循环而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所有病理改变也都基本相似。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标志是骨细胞在陷窝中消失,而不是骨结构的折断,当其重新获得血液供应后,则新生骨可沿骨小梁逐渐长入,使坏死的股骨愈合。
二、主要临床表现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最先出现的症状为髋关节或膝关节疼痛,疼痛在早期多不严重,但随病情加重可逐渐加剧,也可在受到轻微外伤后骤然加重,经过止痛等保守治疗疼痛可暂时缓解,但过一段时间疼痛会再度发作,可有跛行、行走困难,甚至扶拐行走,早期髋关节活动可无明显受限,随病情加重出现内旋及外展活动明显受限。
三、一般治疗
本病治疗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决定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综合分析因素有:①造成股骨头坏死的病因;②患者年龄;③患者身体状况;④病期及症状严重程度;⑤双髋还是单髋受损。
四、膳食营养
(一)饮食
1.饮食原则饮食要以清淡、富有营养和易消化为原则,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补充足够能量,以利康复。
2.适宜食物牛奶、猪瘦肉、羊肉、鸡肉、兔肉、鸭肉、牡蛎、章鱼、甲鱼、猪脊骨、驴肉、枸杞叶、韭菜、丝瓜、香菇、黑木耳、大豆及其制品、苹果、猕猴桃、草莓、葡萄等。
3.饮食禁忌忌食肥腻、油炸、熏烤、生冷食物,不食腥腻发物。
(二)药膳
1.黄枸养骨汤
成分 黄芪100g、枸杞50g、猪股骨500g,煲汤。
功效 益气活血、养肾补骨。
适应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初期。
2.田地甲鱼续骨汤
成分 田七15g、熟地50g、续断50g、甲鱼100g,煲汤。
功效 活血养筋、补肾壮骨。
适应 股骨头坏死晚期。
(三)营养补充剂
蛋白质粉、维生素C、B族维生素、维生素D、大蒜素、钙镁片。
第四节 慢性骨髓炎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慢性骨髓炎多由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没有正确和彻底的治疗,或未经任何治疗而转为慢性,也可由于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的抵抗力强,细菌致病力低而形成局部亚急性或慢性病灶所致。
二、主要临床表现
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是一个病变的发展过程,无明显时间界限。慢性骨髓炎的主要病理特点为死骨、死腔和窦道。在10年以上的长期慢性炎症存在和反复急性发作的情况下,可使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瘘管长期不愈、脓液反复刺激皮肤,久之可能产生磷状上皮细胞癌。病人体质差、机体抵抗力下降亦可导致其他疾病发生。
三、一般治疗
西医以死骨清除手术和抗感染为主要治疗;中医则用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很有疗效,可降低截肢残废率。
四、膳食营养
(一)饮食
1.饮食原则饮食要清淡、食物应富有营养,多吃性凉食物。
2.适宜食物冬瓜、黄瓜、绿叶蔬菜、猪瘦肉、鸡肉、鸭肉、乳类。
3.饮食禁忌忌吃油腻食物和发物,如肥肉、狗肉、南瓜、蒜葱、辣椒等。
(二)药膳
1.银翘黄芪排脓汤
成分 银花100g、连翘50g、黄芪100g、老母鸡500g,煲汤。
功效 清热解毒、托里排脓。
适应 慢性骨髓炎偏气虚体弱者。
2.田七除骨汤
成分 田七30g、红花20g、鸡血藤200g、猪腿骨500g,煲汤。
功效 活血祛瘀、清除死骨。
适应 慢性骨髓炎死骨难除者。
(三)营养补充剂
蛋白质粉、维生素C、钙镁片、大蒜油胶囊、螺旋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