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儒学和儒家走向哪里?
早在1988年,******教授在《现代儒学的困境》一文中就谈到儒学已经真正地陷入了困境。当时他没有给出儒学的出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儒学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依托,成了“游魂”。而这个游魂曾经是中国无数人的生存之根。1997年,余教授似乎找到了儒家在当代发挥作用的地方。在《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一文中,他认为儒家不可能直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了,儒家只能走向日常了。这是教授给儒学开出的“药方”。
但国内有很多人根本不接受这一药方。一时间,呈现出儒家多元的繁荣景象。一种出路是复古,甚至走政治儒家道路,如蒋庆;一条出路是自我抛弃或扬弃,适应西方/西学,儒家研究就是否定儒家;第三条出路是儒家分层,采取不同的或政治或日常或其他的态度;第四条道路是附和现代性,在现代性这面旗帜下有所作为;第五条道路是弥补现代性,如杜维明;第六条是创造性转化,走向第二轴心时代之儒家。当然,还可以有其他选择。
近日去曲阜拜访孔子老师。顺便问了问孔师,儒学是否可以成为第二轴心时代的儒学。
问曰:“儒学有明日否?”
默然片刻,子曰:“为何无明日?儒学在天在人。”
又问:“儒学之髓何在?”
子曰:“性也。自然之性,人之性,天地之性。吾人言儒性也。吾弘道于雅氏所言之轴心时代,同行于东西圣哲。愿汝辈众人担当儒性再现于卡氏所言之第二轴心时代。儒家气象自有天地之境,其光当显,天地日月之光尽在其中。求道、同道、享道、弘道为一。”
如此默观,乐归。